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并分析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以我院肾内科于2014年4月—2016年3月期间80例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护理要点进行护理,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1)治疗期间,观察组共出现情绪障碍2例、营养不良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2.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要以患者的需求与身体状况为中心,开展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腹膜透析 护理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症的预防,异常情况的处理,饮食要求等方面的指导,使其掌握腹膜透析的知识,减少问题的本文通过对本院50例腹膜透患者及家属以用物准备,环境要求,技术指导,并发发生,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使腹膜透析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 标签: 基层医院 腹膜透析 居家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由于其简便、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我国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近年来,中国腹膜透析治疗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1规模偏小是影响腹膜透析中心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关键

  • 标签: 腹膜透析治疗 终末期肾衰竭 治疗方法 边远地区 工作效率 中心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我科室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透析换液操作的情况,以减少腹腔炎发生的几率。方法选择我科室2016年9月到2017年6月的门诊及住院复查随访的33位腹透患者,对腹透换液操作进行评分观察。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将腹透标准化操作进行分解,按一定顺序排列并给予相应的分值。同时专科护士对操作熟练度给予评定,并评估患者院外的日常记录本。根据患者的透析龄分为初透患者及规律透析患者两个组别。结果换液操作者均有一定程度的熟练度,特别是规律透析组的患者。操作过程中未戴帽子、口罩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未记录透析液出液量及日常记录本中规范记录透析相关情况是主要问题。结论在培训中需反复强调和实际操作,特别要强调透析液的观察和记录。对患者进行合理规范的腹膜透析换液的操作培训,针对其不足加强培训,希望强化培训能减少腹膜炎的发生。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腹膜透析换液
  • 简介:急性肾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是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Feunit,ICU)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ARF的肾脏替代治疗主要分为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和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其中HD使用广泛,PD使用较少。本文综述了ARF进行HD存在的问题与PD应用受限的原因,认为ARF时进行PD可以达到良好的透析充分性,提高患者生存率,且并发症少、费用低。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急性肾衰竭 腹膜透析
  • 简介:文章介绍腹膜透析患者饮食管理的重要性及饮食干预的相关进展,分析饮食管理的难题。提出有条件的医院应建立由营养师、医师和护士组成的营养支持团队,同时应加大对慢性肾病饮食管理的信息化技术的投入与研发,提高患者的饮食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提高医院整体医疗质量。

  • 标签: 腹膜透析 饮食 管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现代透析的观念和目标,一是尽量提高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二是努力改善透析患者生活质量。那么如何做好腹膜透析居家护理指导,本文总结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饮食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三方面的详细指导,使其掌握更多的腹透知识,能够减少问题的发生,一旦发生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从而使透析顺利进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价值。

  • 标签: 腹膜透析 家庭护理 指导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农村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指导方法。方法:选取 46例农村腹膜透析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指导方法。结果: 46例患者出现腹膜炎 1例,营养不良 3例,并发症发生率 8.70%。干预后,患者对自我照护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 P< 0.05),且患者饮食行为、液体限制、摄钾摄盐等依从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 P< 0.05)。结论:为农村腹膜透析患者实施精心护理指导,能提高患者对自我照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其行为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农村患者 腹膜透析 护理指导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农村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指导方法。方法选取46例农村腹膜透析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指导方法。结果46例患者出现腹膜炎1例,营养不良3例,并发症发生率8.70%。干预后,患者对自我照护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患者饮食行为、液体限制、摄钾摄盐等依从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为农村腹膜透析患者实施精心护理指导,能提高患者对自我照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其行为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农村患者 腹膜透析 护理指导 并发症
  • 简介:腹膜透析(PD)是维持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患者及其家属经过严格训练掌握相应的操作要领后,可以在家中自己治疗,这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缓解医院工作压力、减少医疗费用等都有积极意义。近年来尽管腹膜透析技术在不断进步,但PD患者死亡率仍较高,透析后患者两年存活率仅为77%,而且国外文献提示PD患者的营养不良、慢性炎症和心血管疾病均是常见的并发症,

  • 标签: 腹膜透析技术 透析患者 死亡原因分析 慢性肾衰竭患者 心血管疾病 肾病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低钾血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的86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CAPD患者中发生低钾血症25例(29.1%)。高血压肾病10例患者中发生低钾血症2例(20.0%),糖尿病肾病31例患者中发生低钾血症12例(38.7%),慢性肾小球肾炎38例患者中发生低钾血症10例(26.3%),痛风性肾病4例患者中发生低钾血症1例(25.0%)。低钾与非低钾血症患者比较,年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血磷、血清白蛋白(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龄、尿量及腹透超滤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钾血症的发生与患者血磷、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呈正相关,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结论腹膜透析患者低钾血症发生率较高,尤其是糖尿病肾病CAPD患者;患者血钾水平与其年龄、营养状态密切相关,及时发现及纠正低钾血症可以提高CAPD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 标签: 腹膜透析 低钾血症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腹膜透析导管是透析液在腹腔中持续双向流动的重要通路。保持导管的通畅是患者进行腹膜透析的前提。本文将目前长期腹膜透析导管的种类及导管功能的评价作一综述。

  • 标签: 腹膜透析 导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种腹膜透析导管拔除术在老年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20年5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腹膜透析中心移除腹膜透析导管的107例老年腹透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外科开放式拔组(外科组)和"pull"技术拔组(pull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原发病、透析龄、拔原因及术前相关化验等指标,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情况。结果外科组的手术时间[(71.2±13.4)min和(19.3±5.6)min,t=16.933,P<0.01]、术后住院时间[(9.5±1.8)d和(2.2±0.5)d,t=10.988,P<0.01]和术中疼痛评分[(4.4±1.6)分和(1.4±1.1)分,t=6.909,P<0.01]及术后24 h的疼痛评分[(3.7±1.4)分和(0.5±0.3)分,t=9.995,P<0.01]均高于pull组,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8%和5.0%,χ2=0.03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科开放式手术法和"pull"技术拔管法均可安全有效的拔除老年腹透患者的腹透导管,其中"pull"技术拔管法的创伤小、手术快、易操作,有利于提高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拔管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腹膜透析患者转血透治疗的真实心理感受及需求,为此类血液透析患者提供更好的心理护理。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10名转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并深度分析资料。结果将由腹透转血透的病人的心理历程归纳为五个主题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结论患者经历每一个时期时,均有自己独有的心理反应及行为表现,在治疗的同时,应给予正确的心理指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腹膜透析 血透 心理状况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膜透析患者转血液透析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8例腹膜透析转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访谈、分析资料,从医疗因素,个人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家庭因素等方面对腹膜透析患者转血液透析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腹膜透析转血液透析的原因有透析不充分、体内毒素清除率低、技术失败和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等,在腹膜透析转血液透析中转期给予准确的疏导和护理干预,平稳过渡到血液透析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命。

  • 标签: 腹透转血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北京医院肾内科近10年间死亡的老年血液透析(HD)患者和腹膜透析(PD)患者的死亡原因和生存时间。方法收集我中心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死亡的60岁以上的老年血液净化患者,详细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有无糖尿病、开始透析时间、死亡时间及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等。结果共有15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6.6±7.7)岁,中位透析时间为54.1(26.9,86.4)月,其中有83例患者合并糖尿病(54.2%)。根据透析方式将患者分成HD(114例)和PD(39例)两组,HD和PD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77.1±7.9)岁和(75.0±7.0)岁,中位透析时间分别为56.5(27.4,104.2)月和48.3(26.3,66.6)月。HD和PD患者的原发疾病均主要为糖尿病肾病(DN,32.5%和48.7%)、慢性肾小球肾炎(29.8%和17.9%)和高血压肾损害(21.1%和10.3%),HD和PD患者前三位的死亡原因均为心血管疾病(32.4%和43.6%)、感染(29.8%和28.2%)和脑血管疾病(11.4%和15.4%),两组患者间原发疾病和死亡原因的构成相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曲线分析发现合并糖尿病的透析患者存活时间短于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χ2=12.829,Log Rank P<0.001),HD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长于PD患者(χ2=8.161,Log Rank P=0.004)。在不合并糖尿病的透析患者中,HD患者的生存时间长于PD患者(Z=-2.716,P=0.007);在合并糖尿病的透析患者中,HD和PD患者的生存时间相当(Z=-0.581,P=0.561)。结论老年透析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占比高,老年透析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和感染;老年HD患者总体生存时间优于PD患者。

  • 标签: 死亡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终末期肾病患者通过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终末期患者80例,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为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从甲状旁素、肾素改善及生存质量状况三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在甲状旁素及肾素改善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通过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使甲状旁素及肾素水平明显降低,存在推广价值。

  • 标签: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