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海拔地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科行腹膜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的患者共118例,透析月龄为3~41个月;记录腹膜透析患者的腹透过程、营养指标(主要指标为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受教育水平及经济收入等情况。结果接触性感染、不遵照标准流程及导管出口感染是最终导致PDAP发生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而且与是否合并糖尿病、营养不良密切相关。结论PDAP受多种因素影响,选择合适的患者行PD治疗,PD操作流程的规范化,可以有效地防治PDAP。

  • 标签: 高海拔地区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居家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本文选取肾内科2016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62例接受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相关检查分析发生腹膜炎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本文探究62例发生腹膜炎患者中,有32例患者因缺乏无菌观念和操作不当,有16例患者因便秘、腹泻导致肠道感染,引发腹膜炎。10例患者为因隧道和腹膜导管出口处感染,有4例患者为营养不良。所有患者经科学合理治疗后全部出院,后期也正常接受腹膜透析治疗,有1例患者治疗效果欠佳而转为难治性腹膜炎,从腹膜透析转为血液透析治疗。结论导致居家腹膜透析出现腹膜炎有多种因素,需要临床医护人员强化操作技术,积极遵守规章制度,同时也要对患者以及家属开展相关饮食和健康教育,最大限度降低腹膜炎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居家腹膜透析 腹膜炎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于降低腹膜透析患者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随机数表法将56例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试验组以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然后比较两种护理模式下的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行两种护理模式,试验组半年内并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5/28,17.85)显著低于对照组(9/28,32.14),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腹膜透析患者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对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护理干预 耐药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预防控制策略以降低感染率。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腹膜透析患者205例,其中相关性腹膜炎38例,为观察组,未出现相关性腹膜炎患者167例,为对照组,采用回顾调查分析相关感染因素并进行预防控制。结果 观察组患者年龄和透析时间分别为63.81±6.75岁和4.36±0.59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合并慢性疾病和低蛋白血症分别为65.79%(25/38)和55.26%(21/3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感染临床原因主要为未严格执行洗手、戴口罩等无菌操作(11/38)、肠道感染23.68%(9/38)及重复使用碘伏帽、引流袋等21.05%(8/38)。结论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是多因素所导致,主要与年龄、透析时间、合并慢性疾病、低蛋白血症等相关,未严格进行无菌操作、肠道感染是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可以降低腹膜炎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危险因素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重点围绕居家腹膜透析的患者展开深入探究,在实验过程中主要分析病人发生相关性腹膜炎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希望能够对提升病人疗效有所帮助。方法:为了获得较为可靠的实验结果,我们需要在众多真实病例中抽选部分来参与实验。在找到合适的实验对象后,需要对其展开对比探究,将100位患者总共分成两个小组,两个组别的区别在于护理方案的不同。其中一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策,称该组为对照组;其余一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称该组为实验组。经过相应的护理探析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多方面表现。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发生相关性腹膜炎的概率,从数值比较中可以看出,实验组出现这一疾病的概率比较小,两组对比差异较大,比较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除此之外,横向对比护理满意度指标水平,同样显示实验组的情况更为理想(P<0.05)。结论:在为有关患者展开治疗的过程中,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取得较为不错的效果,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情况,同时对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有不小的作用。

  • 标签: 居家腹膜透析 相关性腹膜炎 原因分析 护理应用
  • 简介:总结了35例行腹膜透析治疗小儿肾功能衰竭的护理经验。主要护理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出入液量及做好管道护理。术后加强饮食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等。认为加强早期感染的认识,是提高治疗质量,延长患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 标签: 小儿 肾功能衰竭 腹膜透析 护理
  • 简介:摘要肾内科2017年共完成116人次1174小时的患者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水肿消退,高血压得到控制,心衰好转,超滤量较治疗前增加,钙磷平衡,肌酐水平下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加科室经济收入。护士节省操作时间,把护理时间还给患者,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经济效益最大化。

  • 标签: 全自动 腹膜透析机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腹膜透析延续性护理实践模式。方法通过定期随访;资料登记;预后评估;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建立延续性护理模式。结论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建立可改善腹膜透析患者健康结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膜透析 延续性护理
  • 简介:目的回顾性总结820例不同类型腹膜透析导管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掌握不同类型导管的优缺点,探讨如何合理选择导管类型.方法选取2002年1月~2011年8月在本中心置腹膜透析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820例,分别选用Tenckhoff卷曲(T型曲)、鹅颈型卷曲(S-N卷曲)、鹅颈型直(S-N直).采用开放式外科手术置管法,由同一手术者操作,均以旁正中2cm为手术切口.T型曲S直以耻骨联合上12cm为置位置,S曲根据不同置阶段分别以耻骨联合上13cm、15cm、17cm为置位置.随访时间均大于3个月,观察各种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腹膜透析术患者820例,采用Tenckhoff卷曲231例、鹅颈型卷曲126例、鹅颈型直(S-N直)463例.其中男性490例,女性330例,平均年龄(42.3±14.7)岁,慢性肾小球肾炎622例,狼疮性肾炎52例,糖尿病肾病65例,慢性间质性肾炎22例,高血压肾损害19例,多囊肾10例,其他30例.导管移位情况:T型曲组、S-N曲组、S-N直组分别为12例(5.2%)、19例(15.1%)和9例(1.9%),x2=36.900,P=0.001;其中S-N曲组以耻骨联合上13cm、15cm、17cm为置位置时发生导管移位的例数分别为5例(3.9%)、6例(4.7%)和8例(6.3%),x2=3.121,P=0.268.3组导管阻塞发生率分别为7例(3.0%)、6例(4.8%)和9例(1.9%),x2=3.161,P=0.206.重新置的分别为6例(31.5%)、10例(40.0%)和7例(38.9%),x2=12.255,P=0.002.导管自行复位的分别为1例(8.3%)、4例(21.0%)和6例(66.7%),x2=10.364,P=0.006.3组隧道感染分别为0例、1例(0.21%)和0例,x2=0.772,P=0.680;隧道口感染分别为2例(0.86%)、2例(0.21%)和2例(0.79%),x2=3.857,P=0.145.结论鹅颈直组的导管移位发生率最低.而鹅颈卷曲组的导管移位率发生率高,且不易自行复位,重新置率高.3种导管的隧道及隧道�

  • 标签: 腹膜透析导管 置管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腹膜透析是利用人体的腹膜作为天然半透膜,通过溶质的弥散及对流作用达到超滤及清除毒素的目的,因其较高的早期存活率,良好的残余肾功能保护作用,更低的交叉感染危险性及舒适性优于血液透析1,现已作为一种普遍的治疗方式被较多的尿毒症患者选用。而患者因为特殊的角色转换,由原来的依赖医生护士的病人角色转变为自我护理者由自己在家操作,这样就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及操作上的困难,所以培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提高他们的治疗信心变得尤其重要。

  • 标签: 居家腹膜透析培训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腹膜透析患者,予以有效护理的效果展开分析。方法 将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16例慢性功能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展开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的效果。结果 护理后,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和24h尿蛋白定量等肾功能指标明显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配以有效护理干预后,能明显改善其肾功能,值得推荐。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腹膜透析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近年来,腹膜透析患者中糖尿病患者比例不断增加。临床上科学使用胰岛素成为稳定控制血糖、预防心血管事件的重要问题。该文就国内外糖尿病ESRD治疗的共识和进展,重点阐述糖尿病ESRD腹膜透析患者胰岛素的使用策略,包括血糖控制的目标值、腹膜透析液选择以及胰岛素剂量确定等,旨在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糖尿病 腹膜透析 胰岛素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腹膜透析护理中的应用,使腹透患者安全,舒适地接受透析治疗。方法对30例16~70岁腹透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并以问卷调查形式评价效果。结果30例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得到改善,愿意配合及参与腹膜透析治疗,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提高了护理质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内涵。

  • 标签: 舒适护理 腹膜透析护理
  • 简介:充分透析是保证腹膜透析患者健康生存的关键因素。透析充分性是指评价透析疗法是否有效清除体内代谢产物与水分使患者内环境达到稳定状态的指标。正确评估透析充分性是确定透析剂量与频率以及透析疗效的基础。本文就目前腹膜透析充分性的评估进行综述。

  • 标签: 腹膜透析 透析充分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调查腹膜透析患者退出和住院的原因.方法对90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追踪,调查其退出时间和退出原因,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原因,同时测定透析充分性、营养状况和心血管系统状况等指标.结果本组90例患者的1年、2年和5年技术生存率分别为94.4%、79.8%和40.1%.退出腹膜透析的首位和次位原因分别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90例患者的年住院次数为0.99±1.04,住院率为16.4天/年.住院的首位和次位原因分别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其中容量负荷过重导致心功能衰竭是患者住院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丧失活动能力和血清CRP水平,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丧失活动能力、SGA水平及血清CRP水平.结论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导致腹膜透析患者退出和住院的重要因素.营养、炎症和心血管状态对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腹膜炎仍然是导致腹膜透析患者住院和退出的住院原因之一.

  • 标签: 腹膜透析 退出 住院 原因分析 透析充分性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腹膜纤维化是导致腹膜透析患者退出腹膜透析治疗的主要原因。造成腹膜透析纤维化的因素多种多样,在腹膜纤维化的发生过程中,TGF-β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其可以加速腹膜间皮细胞的充质转化。另外小分子RNA可以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同样对腹膜纤维化的发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研究腹膜透析纤维化防治的新方向。本文将通过腹膜间皮细胞间充质转化、小分子RNA等方面综述腹膜透析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腹膜透析 纤维化 研究进展
  • 简介:本文简要阐述了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降低的机制,腹膜透析对保护残余肾功能的优势,以及影响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相关因素与保护残余肾功能的方法。

  • 标签: 腹膜透析 残余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