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用于足月胎膜早破孕妇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5~2023.5期间我院接受的60例足月胎膜早破孕妇,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分娩结局。结果:自然分娩率:研究组的76.67%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结论:足月胎膜早破孕妇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孕妇分娩结局,该护理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剖宫产手术中对产妇实施综合干预对预防妊娠足月剖宫产仰卧位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00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干预,实验组产妇接受综合干预。对两组产妇在剖宫产手术中出现的呕吐、恶心、血压和心率等指标进行观察,对两组产妇发生妊娠足月剖宫产仰卧位综合征的概率。结果经过干预后,实验组产妇中发生血压下降、心率增快、恶心、呕吐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剖宫产的产妇实施综合干预,可以有效保证产妇在手术期间的安全性,降低不良症状的出现,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足月 剖宫产 仰卧位综合征 综合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产妇剖宫产后再次足月如何合理选择分娩方式,以维护产妇与胎儿的生命健康。方法选取某妇产医院2013.12-2015.5所收治的剖宫产后再次足月妊娠的高龄产妇共计12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组)共38例,再次剖宫产(RCS组)82例。对两组产妇的分娩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35例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AC组)产妇作为对照,对不同组间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VBAC组与VBNC组在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方面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BAC组与RCS组产妇在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方面的组间比较,其各项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VBAC组与RCS组新生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产妇剖宫产再次足月妊娠后,在遵循相关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基础上,在分娩方式的选取上,对新生儿的影响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 标签: 高龄产妇 剖宫产 足月妊娠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足月胎膜早破(PPROM)患儿呼吸系统病变的预测模型并探讨其高危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分娩孕28~36周PPROM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呼吸系统病变分为2组,并发呼吸系统病变65例,并发呼吸系统病变85例。构建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检验其区分度和校准度后利用R语言绘制Nomogram图。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PPROM患儿并发呼吸系统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PPROM患儿并发呼吸系统病变模型为:logitP=18.660+0.041Age-0.519Week-0.006Time+0.107WBC1-0.125WBC2+0.045NE1-0.063NE2-0.009CRP1+0.021CRP2。绘制Nomogram图可根据母亲年龄、孕周、破膜时间、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评估患儿并发呼吸系统病变的概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母亲年龄>30岁、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5 kg、胎龄<35周、孕晚期发热、宫内窘迫、多胎、剖宫产为PPROM患儿并发呼吸系统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母亲年龄>30岁、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5 kg、胎龄<35周、孕晚期发热、宫内窘迫、多胎、剖宫产是导致PPROM患儿并发呼吸系统病变的危险因素。通过建立Nomogram图可预测PPROM患儿发生呼吸系统病变的危险性,从而更好地加以防治。

  • 标签: 早产 胎膜早破 新生儿 呼吸系统病变 高危因素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月妊娠羊水指数临界过少(50 mm<AFI≤80 mm)住院监护及门诊随访的患者近期病情变化及病例特征临床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比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孕28~37周首次发现单纯羊水指数临界值(50 mm<AFI≤80 mm)的住院患者114例(研究组)和门诊患者347例(对照组)的近期病情变化,根据3~10 d内超声复查结果,将患者分为3种不同结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结局构成差异,探讨近期羊水不同变化的患者其合并诊断的特征。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结果研究组A结局为23例(占20.2%),B结局为32例(占28.1%),C结局为59例(占51.8%)。对照组A结局为86例(占24.8%),B结局为104例(占30.0%),C结局为157例(占45.2%)。两组患者结局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52,P=0.438)。羊水临界过少患者的常见合并诊断(臀位、孕妇内外科合并症、脐带绕颈两周、球拍状胎盘、妊娠合并中度/重度贫血、前置胎盘)在病情变化的3种不同结局中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单纯羊水临界过少的诊断有必要动态观察,不能仅以1次检查作为胎儿不良结局的参考。传统的住院补液、低分子肝素等治疗是否值得应用还未确定,门诊随访可节约医疗资源,减轻患者焦虑情绪。

  • 标签: 临界羊水过少 羊水 未足月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PPROM)患者使用抗生素对母婴结局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0例PPROM孕妇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处理措施,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不同处理方式对母婴结局产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新生儿感染率、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宫内感染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体重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足月胎膜早破给予一般性处理后,使用适量的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宫内感染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未足月胎膜早破 抗生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期待治疗足月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期间实施护理干预对改善妊娠结局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足月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期待治疗,44例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44例行综合护理干预者作为实验组,对两组妊娠结局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产后出血量、感染率、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足月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实施期待治疗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妊娠结局,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未足月中央型前置胎盘 期待治疗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相关因素、临床处理及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足月的胎膜早破患者(其中孕28~33+6周25例;孕34~36+6周4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孕28~33+6周与孕34~36+6周足月胎膜早破母亲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分娩方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胎膜早破组产后出血与足月分娩组比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34周围产儿并发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孕周>34周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孕周>36者围产儿的并发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治疗者(P<0.01)。结论对不同孕周的胎膜早破因素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减少新生儿并发症。选择合适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能获得良好妊娠结局。

  • 标签: 未足月胎膜早破 期待治疗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足月胎膜早破宫缩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宫缩抑制剂的种类、治疗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总结。结果及结论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可改善母婴的预后。PPROM发生后应立即使用宫缩抑制剂。而不应等到有宫缩后才使用,使用过程中严密监护母胎情况。权衡利弊选择最合适时机终止妊娠以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未足月胎膜早破 宫缩抑制剂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总结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护理对策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足月胎膜早破产妇100例。按照产妇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产科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产科综合护理。统计两组分娩方式和母婴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胎儿并发症发生率16%,对照组胎儿并发症发生率90%,研究组胎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足月胎膜早破采用产科综合护理,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分娩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未足月胎膜早破 临床护理 妊娠结局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在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中护理中的作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9年8月-2020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和产妇不同阶段的出血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经护理,总体满意度为97.14%高于参照组的80%;前者产妇在不同阶段的出血量情况明显优于后者,存在差异性(P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未足月 胎膜早破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在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70例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产妇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观察和对比两组产妇接受护理后的产后出血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方式,能够有效地控制产妇的产后出血率,收获良好的护理满意度,缩短产妇的康复周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地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未足月胎膜早破 产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晚期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治疗、妊娠结局。方法:纳入研究对象为妊娠晚期足月胎膜早破患者(n=64),均为本院2020.8-2021.12月收治。回顾患者的资料,根据不同的孕周,分为两组,即28-34周(对照组,32例)、35-36周(观察组,32例),观察2组的临床表现、超声表现,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对比两组妊娠结局。结果:妊娠延长时间相比,对照组长于观察组,但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评分对照组均低于观察组(P

  • 标签: 妊娠晚期 未足月胎膜早破 临床治疗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残余羊水量对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0例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依据羊水指数将其分为羊水不足组(羊水指数≤50mm)、羊水正常组(羊水指数>50mm),分析残余羊水量对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羊水正常组胎膜破裂至分娩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羊水正常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羊水不足组,P<0.05;观于对照组,P<0.05;羊水正常组新生儿不良情况低于羊水不足组,P<0.05;羊水正常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羊水不足组,P<0.05。结论:残余羊水量对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结局均会造成直接影响,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对患者残余羊水量进行关注,必要时终止妊娠,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 标签: 未足月胎膜早破 残余羊水量 羊水指数 不良妊娠结局 新生儿不良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07月-2022年07月本院76例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开展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38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足底反应、皮肤颜色、呼吸和扩张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人性化护理效果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未足月胎膜早破 新生儿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不同分娩方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足月胎膜早破孕妇1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自然分娩,观察组行剖宫产。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中的心跳、呼吸、肤色、反射、肌肉张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产后感染、新生儿患病、新生儿窒息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P<0.05)。结论:相比自然分娩,行剖宫产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中效果更为显著,有效降低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未足月胎膜早破 自然分娩 剖宫产 新生儿Apgar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