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平均分”。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分一分、圈一圈等实践活动,理解“平均分”的含义。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同时关注分的方法与结果,积累丰富的平均分活动经验。3.注重用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实现“多元表征”的统一。

  • 标签: 平均分 教学纪实 二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实践活动
  • 简介: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重复出现的次数不一定相同,我们把一个数据出现的次数或这个数据在一组数据中所占的比的份数(百分比)叫做这个数据的权.

  • 标签: 加权平均数 数据重复 个数 组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平均地权”,是三民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孙中山毕生致力的土地纲领。过去,已有不少文章对这一纲领进行多方面的论述。但是,对于平均地权与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关系以及不能付诸实现的原因等问题,则尚需进一步探讨。本文拟结合中国国情、着重从中国社会经济的角度,就上述问题谈点意见。一

  • 标签: 孙中山 平均地权 土地问题 民族资本主义 中国国情 平均利润
  • 简介:怎样计算地球的平均半径□吴波/四川南江县正直中学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第一册的插图“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中标示出: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极半径是6356千米。文中又说:“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这一个平均半径是怎样计算...

  • 标签: 地球平均半径 地球半径 计算方法 几何平均值 四川南江 赤道半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小学阶段平均数的教学,在我国经历了从作为应用题到作为统计初步知识的变迁。1952年颁布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平均数'内容首次被引入小学,当时是作为应用题安排在四年级教学。从1978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到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求平均数的应用题都是遵循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分为两段教学。直到1992年颁布的《九

  • 标签: 平均数教学 平均数本来面目 教学设计
  • 简介:随着全球化的进展,全球问题也随之出现.全球问题具有其本身的特点,给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于全球问题的性质,造成了公用地的悲剧与集体行动的困境两种现象.解决全球问题,超出了单独一个国家的能力范围,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协作加以解决,从制度上、理念到组织上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变革.针对全球问题,国际社会提出了全球治理的概念,本文探讨了全球政治的概念、治理的内涵、全球治理的含义、全球治理的构成因素以及全球治理结构等内容.

  • 标签: 全球问题 全球治理 结构
  • 简介:本文主要利用内蒙古凉城县气象自动站2017年11月~2018年10月的草面温度、空气温度以及地面温度观测资料,对三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值中,空气温度草面温度>空气温度;极端最低温度中,草面温度

  • 标签: 草温 气温 地温 对比分析
  • 简介:原始的分数统计(比如最好成绩、总分定位等)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商品的等价交换以及比较两个或多个数的排列位置中都要用到传统的分数评定,即通常所说的比较分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及评定对象的不同,这种分数的评定在某些问题上就显示出了它的局限性和不适应,如果能够适当变换,合理应用算数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评定某些成绩(数据),将使这种评定变得更科学、准确。

  • 标签: 分数评定 算数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