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枕下后正中入路治疗枕骨大孔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外一科自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6例采用后正中入路显微外科结合超声吸引切除的枕骨大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神经鞘瘤5例,脑膜瘤7例,血管母细胞瘤4例,观察16例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16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出现后组颅神经损伤加重者2例,无手术死亡。随访3个月~7年,除1例术后仍有肢体乏力、行走不稳外,其余患者症状消失。1例次全切除患者术后3年复发。结论枕骨大孔肿瘤显微手术技巧要求高,脑干、后组颅神经和血管保护十分重要,枕下后正中入路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枕骨大孔肿瘤的手术治疗。

  • 标签: 枕骨大孔区肿瘤 显微外科 后正中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使用髓内钉固定尺骨、克氏针交叉固定桡骨治疗儿童严重移位的尺桡骨远端移行骨折的方法。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科治疗11例严重移位的尺桡骨远端移行骨折患者(排除尺桡骨干、远端及骨骺骨折病例)。手术均在C臂机透视下闭合复位,以髓内钉固定尺骨远端骨折端、克氏针避开骺板交叉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端,术后用长臂屈肘位管型石膏固定4~6周。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6~15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折愈合,桡骨平均12周(11~16周),尺骨平均10周(9~13周)。所有骨折复位均良好,内固定物位置满意,固定牢固,均未损伤骨骺,随访期间未发现有内固定物移位、断裂及钉道的感染。所有患儿骨折端未发现有畸形愈合、延迟愈合、不愈合及前臂、腕关节活动受限、骨骺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髓内钉固定尺骨联合交叉克氏针固定桡骨治疗儿童严重移位的尺桡骨远端移行骨折,不固定骨骺,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微创且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骨折 儿童 尺骨髓内针 桡骨克氏针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我军各任务部队远程机动常态化条件下,探讨温部队急进寒区作战热量消化吸收与消耗的需求变化,主要从热量消耗的主要途径、部队官兵的热量需求、温与寒区训练热量摄入与消耗的差异、外军对热量摄入与消耗的研究、影响热量消耗的主要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应对措施与建议。

  • 标签: 温区 寒区 热量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食管癌根治性调强放疗+化疗时放疗靶范围对生存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2015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根治性调强放化疗的360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选择性淋巴引流照射(ENI)者131例,累及野照射(IFI)者229例。化疗均以铂类为基础的方案。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OS)率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随访至2018年12月底,随访率96%,中位随访时间64个月(95%CI为53~7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4.0个月(95%CI为19.77~28.23个月),1、3、5年OS率分别为76.1%、38.7%、21.0%。倾向评分配比法后均131例,ENI组和IFI组1、3、5年OS率分别为83.9%、48.6%、26.8%和74.0%、33.8%、17.5%(P=0.011)。亚组分析显示男性、年龄≤66岁、颈胸上段、肿瘤长度≤7 cm、肿瘤体积≤50 cm3、T1-3期、放疗剂量>60 Gy和同期放化疗者均可从ENI中获益(P<0.05)。ENI组总失败率、局部区域复发率和内脏转移率均低于IFI组(P<0.05),≥3级骨髓抑制高于IFI组(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接受根治性调强放化疗时,分期偏早及颈胸上段者可从ENI中获益。

  • 标签: 食管肿瘤/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 累及野照射 根治性放化疗 预后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我院 2019 年 6 月 -2020 年 1 月收治的 94 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7 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保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肿消散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消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治疗基底节脑出血,能够加速患者的血肿消散进程,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超早期 微创穿刺引流 基底节区 脑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妇科门诊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特征。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杭州市余杭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就诊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23种HPV基因分型检测,并分析不同年份和年龄组患者HPV感染情况。结果杭州余杭女性HPV总检出率为28.59%(6 070/21 234),居高危型前3位的依次是HPV-52(21.61%,1 330/6 154)、HPV-16(15.20%,935/6 154)和HPV-58(8.56%,527/6 154),居低危型前3位的依次是HPV-81(32.03%,507/1 583)、HPV-43(18.89%,299/1 583)和HPV-6(18.26%,289/1 583)。低危型的HPV-43、6、11,高危型的HPV-52、53、33、59和39型别检出率在不同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5、10.24、27.28、34.90、12.20、3.23、13.52和10.00,P均<0.05);多数高危型(或低危型)HPV亚型在不同年龄组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单一型与混合型在不同年龄组间的检出率也存在差异(χ2=800.38和451.04,P均<0.05)。结论杭州市余杭妇科门诊患者HPV检出率较高,且HPV高危型感染形势严峻,≤20岁和>60岁为感染的高危人群。

  • 标签: 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基因分型 高危型 低危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锥形束CT测量下颌颊棚骨斜面坡度,为口腔种植支抗钉在下颌后牙植入位置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口腔科的成人患者200例,拍摄采集其下颌骨颊棚锥形束CT影像,分别测量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下颌第一磨牙远中根、下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下颌第二磨牙近中根和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根冠状测量面上的颊棚骨斜面坡度,并对左右侧、性别和各冠状测量面间进行比较。结果从近中至远中5个测量平面的颊棚骨斜面坡度分别为76.08±8.52°、68.16±9.37°、58.04±10.17°、49.16±11.09°和39.81±12.53°。不同的测量平面两两比较示下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至下颌第二磨牙近中根变化最明显。同一受试者左右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位于下颌第一磨牙颊侧的颊棚的坡度较大,第二磨牙区域坡度较小。左右侧颊棚坡度存在差异。

  • 标签: 下颌颊棚区 锥形束CT 微螺钉种植体 正畸支抗
  • 简介:【摘要】目的 对 2017年 -2019年开州水痘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今后的水痘防控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 2017年 -2019年开州报告的水痘病例 517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7年 -2019年间,水痘报告病例逐年减少;水痘全年均有发病,高峰时间集中在 10月 -12月;发病年龄集中在 0-15岁;男性多于女性( P< 0.05);患病人群以学生所占比例最高( P< 0.05);调查三年均为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开州 2017年 -2019年间水痘的发病例数逐渐降低,高发人群集中在 0-15岁儿童,疫情多发生在小学校,在今后的水痘防控工作中,应注意加强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控,加强水痘防控知识宣传,提高民众水痘疫苗接种意识,控制疫情的发生与发展。

  • 标签: 水痘 流行病学特征 防控 疫情
  • 简介:【摘要】种植部位的骨质骨致密、骨量受植的宽度和高度属于决定种植是否可以成功进行的关键,在口腔种植期间因为拔牙之后长期缺牙与佩戴义齿的影响,导致牙槽骨存在萎缩、外伤或感染,从而促使牙种植体植入区域存在骨量缺失,此时便需要接受植骨进行处理。自体骨移植本身带有骨生成性、诱导性以及传导性,其属于最为理想的材料。但是因为自体骨本身的使用缺陷问题,如取骨量问题,促使骨组织替代材料的使用价值得到了显著提升。对此,为了进一步提升临床干预水平,本文简要分析骨组织替代材料修复牙种植受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 标签: 骨组织替代材料 牙种植 骨缺损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实现直肠癌靶和正常组织的自动勾画,提高临床工作效率。方法采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方法,架构神经网络,学习并实现自动勾画,比较自动勾画与人工勾画的差异。结果21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组为190例训练集,20例验证集。测量单个患者完整勾画耗时约10s,CTV的平均Dice为0.87±0.04,其余正常组织的平均Dice均>0.8,CTV的HD指数为25.33±16.05,MDA指数为3.07±1.49,JSC指数为0.77±0.07。结论使用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方法可以实现直肠癌靶的自动勾画,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自动勾画 全卷积神经网络 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深圳市宝安社会急救培训导师团的人员构成情况。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参加深圳市宝安社会急救培训导师遴选学员为研究对象,学员依序参加导师初选班和强化班,考核合格经综合认证后成为正式导师,收集学员的学历、职称、所属医院及科室等信息;学员为院前急救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的分入急诊组,属其他科室的分为非急诊组。结果7期初选班共1 270人参训,经27期强化班后共有1 131人获正式导师资格,440人属于急诊组(38.90%)和691人属于非急诊组(61.10%);其中213人(18.83%)来自三级医院,525人(46.42%)来自二级医院,254人(22.46%)来自专科医院,139人(12.29%)来自社康中心。非急诊组导师中来自内科(15.77%)、外科(10.14%)、儿科(8.11%)、妇产科(7.96%)、五官科(2.62%)、社康中心(20.11%)、医疗辅助科室(24.29%)、行政后勤(11.00%)等不同科室。导师团中护士(64.13%)是培训主力,学士(71.02%)为学历主体,初级(53.18%)和中级(30.47%)为职称主体。结论深圳市宝安以医务人员为主体建立的社会急救培训导师队伍,具有良好学历背景及人才梯队,其中急诊人有能力且应主导并动员医疗机构不同部门的医护人员参与社会急救技能培训事业。

  • 标签: 社会急救 急救培训 导师团队 构成比 医务人员 急诊科组 非急诊科组
  • 简介:摘要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方案中,瘤床及其靶的准确勾画至关重要。利用不同医学图像与放疗定位CT图像进行配准能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从而辅助医生勾画靶。根据几何变换性质可将图像配准方法分为刚性和非刚性两大类。由于软组织易形变的特性,刚性配准较难实现非刚性结构的严格匹配,非刚性配准的结果更加符合复杂形变的实际情况。文章旨在综述两类配准方法在乳腺癌瘤床靶勾画中的应用,分析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非刚性配准未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图像配准 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瘤床 靶区勾画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体外冲击波碎石对不同部位肾结石非靶的临床影响。 方法: 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河源市和平县中医院收治的 200 例肾结石患者,根据结石不同部位分为肾上盏结石组、肾中盏结石组和肾下盏结石组,并将上述 3 组患者按体外冲击波能量差异分为( E < 9 ) kV 组、( 9≤E < 11 ) kV 组和( E≥11 ) kV 组。 对比不同部位肾结石非靶的肾脏CT灌注图像参数、排石成功率及并发症率差异。 结果: 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术后对肾结石非靶均有损伤,在 11kV 以上能量时会加速肾损伤程度。 E≥11kV 、 9-11kV 能量波碎石排石成功率比 E < 9 能量波碎石高( P < 0.05 )。 E≥11kV 能量波碎石并发症发生率比 9-11kV 、 E < 9kV 能量波碎石高( P < 0.05 )。 结论: 9-11kV 能量的体外冲击波碎石,对非靶损伤较小,排石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在临床治疗中更为合适。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 肾结石 非靶区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探查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黄斑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横断面描述性研究。2017年12月1~ 30日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20例138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30例629只眼,女性390例751只眼;平均年龄(70.35±19.05)岁;右眼716只眼。视力0.05~ 0.8。眼底均可观察。所有患眼均行频域OCT、CDFI检查。采用德国Carl Zeiss Meditec公司Cirrus HD-Model 5000 OCT仪对患眼黄斑进行扫描,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CFT)和平均厚度(AT)。采用意大利百胜医疗集团MyLab 9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CDFI检查。两种方法对黄斑病变的检出率比较行χ2检验;采用评价诊断试验的统计方法,制作交叉表比较频域OCT与CDFI对黄斑病变诊断的一致性。CFT、AT以及黄斑区有无前膜、视网膜皱褶、视网膜囊样水肿、硬性渗出、黄斑裂孔或板层黄斑裂孔、神经上皮层浅脱离、RPE脱离、玻璃体黄斑牵拉与CDFI黄斑病变检出相关性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380只眼中,频域OCT检查发现黄斑病变239只眼(17.3%);CDFI探查发现黄斑异常回声161只眼(11.7%)。频域OCT、CDFI对黄斑病变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1.661,P<0.001 ),但检出结果一致性较好(κ=0.766 ,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FI黄斑病变检出与视网膜皱褶、视网膜层间囊肿及CFT相关(r=1.396、1.041、0.120,P<0.01 )。结论CDFI可以有效发现影响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视力预后的黄斑病变。

  • 标签: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黄斑变性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SIOPE指南勾画全脑全脊髓放疗患者的全脑靶,验证原计划中未勾画的亚结构欠量情况,为全脑全脊髓放疗儿童患者全脑复发风险的研究提供证据,同时为SIOPE指南全脑靶勾画临床应用积累经验。方法选择12例全脑全脊髓放疗的儿童患者,根据2018年SIOPE指南在原有全脑靶CTVold (全脑组织加筛板)基础上增加勾画亚结构CTVsub (包括眶上裂、圆孔、卵圆孔、颈静脉孔、舌下神经管、内听道以及视神经),合并且外放形成PTVnew。在CTVold基础上往前下方向(颅底方向)外放15mm、其余方向外放3mm适当修改后形成简易PTV (PTVrough)。按照PTVold设计CRTold、IMRTold计划,按照PTVnew设计CRTnew、IMRTnew计划,按照PTVrough设计CRTrough计划。评估基于CTVold靶的亚结构的遗漏及其基于各个计划的欠量情况。结果若基于CTVold勾画,则有78.6%的眶上裂、71.99%的圆孔、96.76%的卵圆孔、88.5%的颈静脉孔、97.71%的舌下神经管、99.48%的内听道以及100%的视神经体积被遗漏。基于CRTold、IMRTold计划亚结构的处方剂量覆盖分别仅为91.70%、89.83%。基于CRTold、CRTnew、IMRTold、IMRTnew、CRTrough计划,分别有16.66%、3.57%、20.83%、1.78%、1.19%的亚结构发生欠量。在所有的亚结构欠量中,38.36%、46.58%的欠量分别发生在CRTold、IMRTold计划中。其中欠量最少、最多的分别为圆孔(0%)、卵圆孔(36.66%)。结论按照SIOPE指南,在全脑全脊髓放疗患者全脑靶勾画时,传统的脑组织勾画(包括筛板)将会遗漏部分靶并且会欠量,其中卵圆孔欠量最严重而在IMRT计划中遗漏靶的欠量更明显;基于亚结构勾画的计划将明显改善其欠量情况;选择左右对穿照射技术时,采用简易PTV方法可以获得近似的靶剂量覆盖和危及器官保护,但还需要临床的进一步验证。

  • 标签: SIOPE指南 全脑全脊髓照射 靶区勾画 亚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浙江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低档暗娼与嫖客发生肛交行为的相关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13年在浙江省21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开展低档暗娼调查。以最近1个月是否与嫖客发生过肛交为因变量,其他行为感知、行为特征等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低档暗娼肛交行为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共调查低档暗娼2 645人,≥26岁占67.9%(1 796/2 64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9.9%(2 378/2 645)、已婚占58.4%(1 546/2 645)、外省籍占78.2%(2 068/2 645)、月均收入≤4 000元的占68.6%(1 814/2 645);最近1个月与嫖客肛交发生率为5.03%(133/2 6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档暗娼最近1个月与嫖客发生肛交的影响因素包括:性服务类型为发廊/按摩店、路边店和其他场所服务,分别是站街服务的7.31倍(95%CI:2.27~23.59)、7.89倍(95%CI:2.27~27.40)和4.65倍(95%CI:1.23~17.53);性服务地区数量≥4个县()是性服务仅固定在1个县()的1.68倍(95%CI:1.01~2.81);最近1个月嫖客年龄段仅为中年及以上是青年和中年及以上嫖客的0.45倍(95%CI:0.30~0.66);有STD感染风险意识者是无STD感染风险意识者的2.00倍(95%CI:1.20~3.32);最近1个月与嫖客发生口交者是与未发生口交者的7.29倍(95%CI:4.78~11.12)。结论浙江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的低档暗娼与嫖客的商业性行为存在肛交现象,发生口交的低档暗娼更容易发生肛交。应重点关注低档暗娼的肛交及危险行为干预。

  • 标签: 暗娼 肛交 商业性行为 低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背阔肌肌皮瓣供缺损的可行性和技术要点。方法2012年7月至2019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瘢痕综合治疗中心采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创面24例,男9例,女15例,年龄4~81岁,平均43.6岁。术前应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探查背阔肌前缘和后缘附近的穿支血管并进行标记。术中根据拟修复缺损的大小、形状,切取背阔肌肌皮瓣,修复缺损;依据术前穿支血管探查结果,掀起1块或多块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转移修复背阔肌肌皮瓣供缺损。观察术后效果。结果24例背阔肌肌皮瓣术后均成活,包括带蒂肌皮瓣22块,游离肌皮瓣2块,面积16 cm × 11 cm~33 cm × 17 cm,宽度9~20 cm。24例均应用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背阔肌肌皮瓣供瓣,其中12例应用1块螺旋桨皮瓣,11例应用2块,1例应用3块,共37块穿支皮瓣,包括36块肋间后动脉穿支皮瓣,1块自由设计穿支皮瓣。螺旋桨皮瓣的面积13 cm × 5 cm~23 cm× 14 cm,血管蒂长度3~6 cm,皮瓣旋转角度90°~180°,所有螺旋桨皮瓣的供瓣都直接关闭。术后1块肋间后动脉穿支皮瓣完全坏死,清创后另行植皮修复;1块肋间后动脉穿支皮瓣远端2 cm坏死,经换药处理后创面愈合;其他35块皮瓣全部成活,没有出现任何严重的并发症。24例均获1~38个月随访,平均7个月,随访期间4例肿瘤患者出现肿瘤复发,需再次实施肿瘤切除术;所有患者对术后术功能和美学效果均满意。结论应用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背阔肌肌皮瓣供缺损,在确保切取一个宽大的肌皮瓣用于缺损修复的同时,还可以确保背部肌皮瓣供能直接关闭。

  • 标签: 背阔肌肌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穿支螺旋桨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顺义北小营镇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发病现状,为有效开展手足口病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民健康信息化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 2014~ 2018年北小营镇手足口病病例及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北小营镇共报告手足口病 365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 184.84/10万,男女发病比例 1.45:1。病例主要集中在 5~ 9份,以 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 86.03%,主要为 散居儿童( 56.44%)与 托幼儿童( 31.78%) 。结论:顺义北小营镇手足口病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形势依然严峻。应加强 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加强对托幼儿童及学生等重点人群的疫情防控措施。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