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学科教学和素质教育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高等卫生职业院校教学中,在学生资源开发方面进行了树立学生资源观、重视学生学习认识规律和把学生兴趣和思维方式作为课程资源的探索。

  • 标签: 学生资源 内科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外科护理教学当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分析和介绍,要想在外科护理教学当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师必须要采取形式多样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积极的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从而在全面提升外科护理教学水平的同时,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

  • 标签: 外科护理学教学 学生能力 培养
  • 简介:目的:探讨护生临床技能考核怯场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以提高护生临床技能考核的应对能力。方法:采用心理测验问卷调查法。结果:180名护生中有83.3%的学生有怯场心理,主要原因有:①自身操作不熟练;②教师在场,担心自己会出错;③自己觉得心中无数。结论:加强健康的情绪情感培养;强化护生基本功训练:制定适度的期望目标;树立其自信心,可减轻护生技能考核时的怯场心理。

  • 标签: 护生 技能考核 怯场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实习是每个步入社会的必经之路,是学生离开校园进入社会的一个接壤环节,护理专业更是如此。因为护理工作者其实期间直接面临的就是患者,这是一群比较特殊的群体,所以对护理专业的实习也是一项挑战。对实习生来讲,做好以人为本的理念、服务意识、以及在服务过程中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磨练自己的意志,实现自己的价值,是护理专业实习生要学习的,并且实习期是每个人职业生涯的第一笔,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 标签: 护理专业 实习生 问题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在培养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中的作用。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开展情景模拟教学,学生模拟或扮演其中的角色,划分模拟专题小组进行模拟实战演练。将178名学生分为干预组91人,对照组87人。对干预组学生运用情景模拟教学,对对照组沿用传统教学,为期18周。课程开始前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评估学生的一般资料、课程结束后应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量表)及护理学基础理论和实践考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组学生理论考核(t=4.11,P

  • 标签: 情景模拟教学 护理专业 学生 核心能力 影响
  • 简介:目的研究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对策指导护理教育的改革实践。方法对我校护理学院437名本科生、高职生、专升本科生进行问卷调研,主要内容包括学生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对护士社会地位评价、对未来职业的态度等14条题目。结果不同学历层次、不同性别、不同受教育年限的护生在择业自主性、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以及对护士社会地位的评价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不合理的聘用制度、专业歧视的存在、科研力量薄弱等是护生职业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护理教育工作者可通过加强护生职业情感教育、注重护理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强化护理教育者的护理信念以及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教育模式等途径培养护生正确的职业态度。

  • 标签: 学生 护理 职业态度 护理教育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流行感冒这种呼吸道疾病以传染性高、突然爆发、波及面广、迅速蔓延等为主要的临床特点,以空气飞沫为主要的传播方式,秋冬季节为主要的发病高峰期。高校人群密集,因此高校为流感的高发地带。患者感染后经常出现咽喉肿痛、高热、头痛、流鼻涕、鼻塞、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临床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呕吐、肺炎、腹泻、凝血、休克、呼吸衰竭等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

  • 标签: 高校 医务室 流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疫情期间高校发热学生(核酸检测阴性)隔离期综合性护理的应用。方法:在校2020年5月-2021年12月发热学生隔离期间给予有效综合性护理。结果:对症治疗同时并给予综合性护理,发热症状消失,学生情绪均趋于稳定。结论:通过对隔离学生综合性护理,促进了疾病的康复,使学生身心健康,重返校园。

  • 标签: 高校 发热 隔离学生 护理
  • 简介:【摘要】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静脉采血属于一项基础操作,是从事护理工作必须掌握的一门操作技术。高校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呈上升趋势,大多数学生找工作时都被要求健康检查。高效、顺利完成静脉采血操作,是护理人员实践技能的重要体现。因此,本研究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对静脉采血过程中的护理技巧进行了如下综述。

  • 标签: 健康体检 静脉采血 护理技巧
  • 简介:摘要:护理专业学生护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综合能力影响,这要求教师在开展护理教育教学工作时,提高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视度,充分结合学生情况和教学要求,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其更好的适应日后工作提供保障。由此看来,有必要加强研究护理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策略。

  • 标签: 护理教学 学生 综合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校大学生发热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7月间发热大学生80例,运用抽签法为参照组(n=40,常规护理)、实验组(n=40,个性化护理);评估两组护理前、护理后心理状态、退热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对比未体现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理状态、退热情况与参照组相比均较低(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与参照组相比较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发热大学生中的开展,患者心理状态较前有所好转,经护理后可促进其迅速退热,促进其健康恢复,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发热 综合护理 在校大学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本科专业学生的思维风格特点,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思维风格问卷对 128名被试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 SPSS22.0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立法型风格的平均数最高,而内倾型风格和平等型风格得分较低。护生的思维风格与性别、出生地以及是否独生子女等因素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护生的思维风格呈现出部分风格类型间有着显著相关 ,即护生不只是拥有一种风格类型,而是多种风格类型存在于一个个体中。而出生地、性别以及是否独生子女等因素,与思维风格无明显关联性。

  • 标签: 护生 思维风格 相关分析
  • 简介:摘要护理实践教学是护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临床护理专业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也是护理学生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关键。临床实习是检验护理学生理论学习程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动手能力的重要阶段1。我们医院自2008年以来,我们对护理技术操作理念和标准进行了改进,增加了人性化服务的具体内容,使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更加人性化、规范化。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护理学生缺乏人文知识及对人文精神的领悟、理解和实践2,只是机械执行操作规程,缺乏对患者关怀、照护与尊重等,影响人性化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和效果。对来我院实习的护理学生进行了护理技能操作规范化训练,加强人文知识、人性化理念的培训和教育,使护理操作更加贴近临床,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护理技术 人性化 规范化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尝试在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末增设血液透析专科护理培训课程,实现学生具备低层次的通科护理能力到高层次专科护理能力的转变。方法选择2006年~2011年我校在3所省级教学医院参加血液透析专科护理培训的护理专科学生,共45人,为观察组。同时间同医院未参加专门化培训的护理实习生75人,设为对照组。在学历教育最后1学年进行为期10个月各科室轮岗实习,包括血液透析室实习2周,观察组在7个月轮岗实习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新生儿专科护理培训。比较两组血液透析室出科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综合理论考核和新生儿科之外各轮转科室平均实践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专科护理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综合理论成绩和其他轮转实习科室技能考核平均成绩无显著差别。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末增设血液透析专科护理培训课程,能够在不影响综合实习成绩的情况下显著提高学生对血液透析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使其获得初级血液透析专科护理能力。

  • 标签: 护理教育 血液透析专科护理 培训
  • 简介:摘要:学生的“职业情感”包括了对该专业的热爱和理解,并希望将来继续这个行业。“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主要是针对病人情况转变大、临床工作大等方面的特殊性,也因此对就业“急危重症”的护理人员的专业性情感也要求得很严格,并能无私奉献,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临床护理。本文章从“急危重症”护理的教学入手,着重从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情感”教学改革实践,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们能够正确的树立起职业信念,热衷于护理的工作。

  • 标签: “职业情感” “急危重症”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物理治疗及康复护理对大学生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对46例大学生踝关节扭伤患者进行物理治疗及康复护理。结果痊愈42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痊愈率91.3%。结论物理治疗及康复护理对踝关节扭伤患者疗效确切。

  • 标签: 踝关节扭伤 物理治疗 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