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选取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配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干预,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行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可降低NIHSS评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运动能力,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 神经肌肉电刺激 脑卒中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急性脊髓炎排尿障碍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脊髓炎排尿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护理。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4.28%,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在急性脊髓炎排尿障碍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提升急性脊髓炎排尿障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让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关怀和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配合治疗,提高康复效果,值得参考。

  • 标签: 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 急性脊髓炎 排尿障碍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运动中经常出现肌肉拉伤和肌肉痉挛。怎样区别肌肉拉伤和痉挛,对于紧急处理和今后的治疗恢复有很大好处,本文对于肌肉拉伤和肌肉痉挛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和处理方法,以便学生能够及时进行处理和预防,对于体育教学有实用价值。

  • 标签: 肌肉拉伤 痉挛 预防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幼儿中枢协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均采用支持、对症及物理疗法,辅以运动疗法、水疗、婴儿高压氧、脑反射治疗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另外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肌肉注射,隔日一次,共30天。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儿发育商评分明显上升(t=3.91,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0.2%,与对照组69.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2,P<0.05)。且未发生任何药物相关副作用。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能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婴儿中枢协调障碍。

  • 标签: 中枢协调障碍 幼儿 鼠神经生长因子 发育商
  • 简介:摘要用历代文献与现代文献相互比较,阐明博日赫奥尼斯的数量、位置、结构与现在医学肌肉系统的关系。有利于今后施术要害部位的体表定位,更加完善蒙医教科书里的博日赫奥尼斯相关的部分及其对安全医疗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博日赫奥尼斯 文献研究 肌肉系统的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按摩促进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于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足月分娩且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共108例随机分组各54例,对照组未进行干预治疗,观察组给予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按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观察组腹围各数据均明显降低,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妇腹直肌分离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实施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按摩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痛,增强肌肉张力,提高恢复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 康复按摩 腹直肌分离
  • 简介:摘要目的观测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用于帮助恢复女性产后盆底肌力的临床效果。方法以63例产后盆底肌力受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法国PHENIX)治疗一疗程后(共10次),比较治疗前后盆底肌肉Ⅰ、Ⅱ类纤维的持续收缩时间。结果经过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患者盆底肌肉的I、II类纤维的持续收缩时间要显著长于治疗前,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能有效地治疗女性产后盆底肌力受损。

  • 标签: 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 产后 盆底肌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transcranialultrasound-neuromuscularelectricalstimulation,TUS-NMES)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40例,在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应用TUS-NMES。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和藤岛一郎摄食-吞咽障碍评分表进行比较,从而评估两组之间临床疗效和吞咽功能的变化。结果经过2个疗程,对照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无明显改变(P>0.05),而观察组吞咽功能明显好转(P<0.01),且治疗后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联合应用治疗吞咽功能改善明显,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两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未有明显不良反应出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TUS-NMES)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有效,且联合应用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后,对吞咽功能的改善更为显著,临床有效率明显提高。

  • 标签: 常规康复训练 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脑卒中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耳穴埋豆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两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采用Vitalstim电刺激仪配合耳穴埋豆,4周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耳穴埋豆可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且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 标签: 吞咽障碍 神经肌肉电刺激 耳穴埋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在脑卒中患者偏瘫肌痉挛中采用低频神经肌肉点刺激联合巴氯芬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9年2月~2020年9月作为本次研究时段,选取时段内我院就诊的50例脑卒中偏瘫肌痉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分组法,均分成25例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巴氯芬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fugly meyer评分与Ba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肌痉挛 巴氯芬 电刺激 神经肌肉
  • 简介:近年来周围神经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得到快速发展,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肌电图与临床电生理学组与《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拟定于2009年5月20-24日在福建省厦门市联合举办

  • 标签: 全国神经 学术研讨会 征文通知
  • 简介:摘要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COVID-19)疫情到目前为止还在持续。现有流行病学显示人群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普遍易感,有基础疾病或60岁以上患者是COVID-19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对于罕见病,尤其是对呼吸道感染易感而且一旦患病极易加重、甚至危及生命的神经肌肉病患儿,如何加强防护和进行居家康复,目前需要更多的关注。因此,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康复学组和《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以婴幼儿最常见的神经肌肉病-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为例,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相关疾病诊治方案和SMA多学科管理专家共识,结合儿童COVID-19的临床特点,制定了以SMA为代表的神经肌肉病患儿COVID-19的防控建议以及疫情期间康复训练和用药指导的专家建议,以指导合并COVID-19的神经肌肉病患儿的诊治及其居家管理、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取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吞咽训练对吞咽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3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3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且治疗后VFG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吞咽训练可促进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神经肌肉电刺激 吞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肌肉神经生物电疗仪配合药物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01月~2012年03月就诊的10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抗生素静脉滴注7-10天;观察组在使用常规抗生素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肌肉神经生物电疗仪配合治疗。对2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观察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快及复发率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讨论对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单一(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配合肌肉神经生物电疗仪治疗两者作用互相促进,效果显著提高,且可明显缩短疗程。

  • 标签: 盆腔炎性疾病 电疗仪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在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8例脊髓损伤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养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运动康复治疗,实验组34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D级以及E级个体患者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可有效促进个体脊髓功能的恢复。

  • 标签: 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 脊髓损伤 术后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在脑卒中患者偏瘫肌痉挛中采用低频神经肌肉点刺激联合巴氯芬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9年2月~2020年9月作为本次研究时段,选取时段内我院就诊的50例脑卒中偏瘫肌痉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分组法,均分成25例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巴氯芬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fugly meyer评分与Ba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肌痉挛 巴氯芬 电刺激 神经肌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脊髓炎排尿障碍患者早期运用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加强排尿训练护理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早期给予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月内排尿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排尿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早期应用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可有效促进急性脊髓炎患者排尿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脊髓炎 排尿障碍 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刺激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刺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治疗,随访6个月。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BI)评估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静态和动态肌电值、治疗前、治疗后2、4、6个月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刺激组患者治疗后静态和动态肌电值及2、4、6个月的FMA得分和B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肌肉功能和上肢运动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作进一步实践。

  • 标签: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 脑卒中偏瘫 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后盆底神经肌肉刺激治疗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2018年8月收治的产后需要进行早期盆底功能康复的患者3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Kegel运动,观察组采用产后盆底神经肌肉刺激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阴道收缩率、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阴道静息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神经肌肉刺激治疗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的疗效良好,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 标签: 产后盆底神经肌肉刺激 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