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蝶骨嵴大型和巨大型脑膜瘤手术要点。方法本组58例脑膜瘤患者经CT或MR检查确诊,其中采用颅眶颧或颅颧入路10例,采用改良翼点入路48例,均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3例发生颅内外沟通者于肿瘤切除后“三明治”法行颅底重建,3例患者残余瘤体行X-刀治疗。结果本组肿瘤全切52例,大部切除6例,无死亡病例。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者49例。随访6月~9.5年,8例有不同程度复发。结论根据肿瘤生长方向选择恰当手术入路,采用显微手术分块切除肿瘤,强调术中注意对重要神经和血管进行保护,这些要点提高手术效果重要措施。

  • 标签: 脑膜瘤 蝶骨嵴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总结神经内镜脑室肿瘤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脑室肿瘤病例资料,其中侧脑室肿瘤10例,第三脑室肿瘤8例,第四脑室肿瘤5例。病例均接受神经内镜手术。结果脑室镜手术6例(肿瘤全切除2例,肿瘤活检及第三脑室造瘘术4例);Endoport内镜控制手术4例(肿瘤全切除3例,肿瘤部分切除及第三脑室造瘘术1例);神经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13例(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1例)。结论对脑室内肿瘤活检与切除,脑室镜手术比传统方法有显著优势。Endoport内镜控制手术主要用于切除血供丰富肿瘤。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用于肿瘤残留位置较偏病例,为手术肿瘤全切提供保证。

  • 标签: 脑室肿瘤 神经内镜 手术方式
  • 简介:实施人才战略,培养建立支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是医院医学模式转变后,开展"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使护理学科,护理教育向深层次发展重要举措.护士长是护理管理工作核心,其综合素质高低与医院护理质量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只有全面提高护士长综合素质,才能完成好护理管理工作任务,不断深化护理改革.

  • 标签: 护士长 综合素质 护理管理 整体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探讨血胱抑素C水平SHR大鼠脑微出血(cerebralmicrobleeds,CMBs)发生后变化。方法30只SHR大鼠,随机分为CMBs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只。采用立体定向技术脑实质内注入10μl自体股动脉血制作CMBs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予相同干预,但不进行注血。造模前、后行SWI扫描检查。造模前、造模后3h、6h取自体股动脉血检测胱抑素C水平;取血后用断髓法处死大鼠取脑行病理学检查。结果造模后CMBs组大鼠SWI检查清晰显示脑部点状血肿,与病理检查结果吻合。造模前两组血胱抑素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3h、6h,CMBs组血胱抑素C水平为(0.31±0.03)mg/dl、(0.36±0.05)mg/dl,明显高于对照组(0.10±0.03)mg/dl、(0.10±0.03)mg/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大鼠发生CMBs后血胱抑素C水平逐步升高,与SWI及病理检查结果相符合,可以作为CMBs敏感生物学检测指标。

  • 标签: 胱抑素C 脑微出血 SHR大鼠 磁敏感加权成像
  • 简介: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全国部分精神病专科医院陆续开展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以来,针对该技术普及和科研有逐渐加强和增多趋势,截止2005年12月统计显示,全国各地精神卫生机构开展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单位已占全国精神卫生机构15%左右.为了了解各开展此项技术单位针对治疗相关问题所进行观察、研究以及护理等情况,也为了便于对即将开展此项技术单位提供经验教训,作者回顾分析全国公开专业杂志上发表相关文章并进行了总结.

  • 标签: 治疗相关性 文章 杂志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 精神病专科医院 电休克
  • 简介:目的:描述并评价急诊科护士对浅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分析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进而提出可行解决方案。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5所三级医院急诊科10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缺乏浅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特别是注射位置方面。结论:应加强对急诊科护士浅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学习积极性,运用激励机制激发护士潜能,以提高临床浅静脉留置针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浅静脉留置针 知识 调查 急诊科护士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有无自身抗Aβ抗体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和年龄匹配健康老年对照者(aNC)血浆Aβ水平之间差异,研究自身抗Aβ抗体对血浆Aβ水平影响。方法113例AD患者和155例aNC血浆对Tg2576小鼠大脑组织连续切片进行免疫染色,并进行组织淀粉样蛋白免疫反应(TAPIR)测定。随后,TAPIR阳性和阴性血浆分别与人工合成Aβ40、Aβ42进行免疫沉降,免疫沉降经过westernblot检测分析其免疫特性。最后通过种双抗体夹心ELISA精确定量所有血浆水平。结果(1)自身抗Aβ抗体无差异地频繁出现于AD患者(45.1%)和aNC中(41.3%)(P〉0.05),并在免疫沉降过程中表现出与Aβ40更强亲和力。(2)两组TAPIR+和TAPIR-血浆Aβ40和Aβ42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身抗Aβ抗体不足以影响血浆Aβ水平,人类抗Aβ抗体产生和作用机制可能有别于转基因AD动物模型。

  • 标签: 自身抗Aβ抗体 阿尔茨海默病 转基因小鼠
  • 简介:目的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合并卒中患者病情及转归与血糖(Glucose,Glu)水平关系。方法收集社区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卒中患者,根据入院时血糖水平分为3组:7.8mmol/L≤Glu≤11.1minel/L组41例,11.1mmol/L〈Glu≤16.7mmol/L组54例,Glu〉16.7mmol/L组45例,观察分析患者血糖水平与病情轻重程度及预后关系。结果11.1mmol/L〈Glu≤f6.7mmol/L组与7.8mmol/L≤Glu≤11.1mmol/L纽患者相比,病情无明显加重(P=0.023),预后无明显差异(P=0.316)。Glu〉16.7mmol/L组较11.1mmol/L〈Glu≤16.7mmol/L组相比,病情明显加重(P〈0.01),预后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社区糖尿病合并卒中患者,血糖水平严重升高者,患者病情严重,预后差。加强血糖控制有可能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社区网络 糖尿病 2型 卒中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病人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oluble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sICAM-1)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3例脑梗死病人急性期、恢复期和25例健康对照组血清HGF、sICAM-1水平。结果脑梗死病人急性期血清HGF、sI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轻、中、重型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病人急性期血清HGF、sICAM-1水平升高,推测HGF作为神经营养因子参与脑梗死后脑损伤修复,sICAM-1作为炎症/免疫因子参与脑梗死病理过程。血清GHF、sICAM-1水平随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增加而增高,可作为病情严重程度参考指标。

  • 标签: 脑梗死 肝细胞生长因子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
  • 简介:动物模型中,生长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紧张素-1和G-CSF介导脑出血后修复过程。本研究目的在于发现脑出血预后与血清生长因子水平之间联系。前瞻性收录了症状发生12h内原发性脑出血患者95例[男性66.3%,平均年龄(67.8+9.8)岁]。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脑出血患者 预后相关 血清 G-CSF
  • 简介:目的建立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Alzheimer病(AD)患者外周血中淀粉样蛋白前体(APP)mRNA水平,并探讨该基因在AD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及意义。方法根据APP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将PCR扩增目的片段用AT克隆方法克隆入T载体,重组质粒经筛选、鉴定后,作为阳性模板,用于标准曲线制定和样品检测。用该方法检测30例AD患者和23例正常老年人对照组外周血中APP基因mRNA水平。结果应用重组质粒制作定量曲线循环阈值与模板浓度具有良好线性关系。AD组APP基因平均表达水平为(2.54×10^5±1.53×10^5)copies/μgRNA,高于对照组(6.03×10^4±7.58×10^5)copies/μgRNA(P〈0.001)。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AD患者APPmRNA水平方法较常规PCR技术更为简便、快速、准确。用该法测得APPAD患者外周血中mRNA水平有所增加。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蛋白前体 荧光定量PCR 基因表达
  • 简介:目的:探讨4R危机管理理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方法:从缩减、预备、反应、恢复4阶段对护理风险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各阶段护理风险应对策略,提高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结果:4R危机管理理论为护理风险管理提供视角,对护理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4R模式 风险管理 护理管理 患者安全
  • 简介:目的体外检测骨髓基质细胞分泌对PCI2细胞活性作用,并探讨其产生可能机制.方法收集培养至第4代第7天SD大鼠MSCs培养上清,按不同体积百分比浓度加入到PC12细胞培养体系中,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1d和4d细胞形态学改变;用丙二酸钠对PC12细胞造成氧化应激损伤,同时加入不同体积百分比浓度MSCs培养上清,采用MTT法测定24h后细胞活性.结果有突细胞/总细胞数、最长突起长度随培养时间及MSC培养上清体积百分比增加而增加;PC12细胞氧化损伤后,加入定浓度MSC培养上清组PC12细胞活性较未加入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MSCs能够合成和分泌具有神经营养活性物质,该物质能诱导PC12细胞分化并减轻氧化应激对PC12细胞损伤.

  • 标签: PC12细胞 培养上清 骨髓基质细胞 分泌物 分化 存活
  • 简介:目的探讨银杏内酯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神经细胞及其功能保护作用。方法按自由落体撞击法造成TBI模型,通过木条平衡实验评价伤后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在伤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病理改变,同时检测脑组织中丙二醛(MDA)、NO和水含量改变。结果与假损伤组比,伤后第天大鼠脑组织内MDA和NO含量显著升高(P〈0.01),不同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增加(P〈0.01),伤后1周内大鼠完成木条平衡作业能力明显受损(P〈0.05)。经银杏内酯治疗后,TBI大鼠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病理改变减轻,脑组织含水量及MDA、NO含量明显降低。结论银杏内酯可以促进颅脑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可能与早期抗氧化应激、降低NO产生、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组织有关。

  • 标签: 创伤性脑损伤 银杏内酯 神经功能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对致痫灶位于脑主要功能区癫痫病人,采用病灶切除加多处软膜横切术(multiplesubpialtransection,MST)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例继发性癫痫病人,术中硬脑膜切开后,先用皮层电极核实致痫灶方位和范围,显微镜切除非功能区病灶及其周围皮层致痫灶;对功能区病灶也予以切除。第二次用皮质脑电图检查,对功能区存在或残留致痫灶(棘波),使用软膜横切刀,切断痫性放电传导神经元树突。最后用皮层电极复查,如仍有棘波存在,再补行几道横切,直至脑电波全部趋于正常为止。结果在癫痫控制方面,除1例无改善外,其他14例都得到不同程度控制。随访1~35月,满意6例,显著改善6例,良好5例,较差2例,无改善1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MST能使脑主要功能区癫痫不引起任何机能损害情况,术后痫性发作得到有效控制,是神经外科目前治疗功能区顽固性癫痫有效方法之

  • 标签: 癫痫 外科治疗 多处软膜下横切术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及神经内镜慢性硬膜血肿手术中应用价值。方法98例慢性硬膜血肿病人随机分组,分别采取传统钻孔引流术(传统手术组,n=20)、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钻孔引流术(导航辅助组,n=40)及单纯使用神经内镜钻孔引流术(神经内镜组,n=38)治疗,对比3组术后血肿残留、残留积气积液以及复发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顺利,病人症状较术前好转。术后1周复查CT,导航辅助组较传统手术组手术效果好(P=0.012),传统手术组与神经内镜组之间手术效果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慢性硬膜血肿.疗效更佳,有利于病人康复。

  • 标签: 血肿 硬膜下 慢性 神经内镜 神经导航 引流术
  • 简介:患者男性,52岁。因反复四肢抽搐,意识不清3h,于2005年12月5入院。发病前20h曾因腰痛某诊所行腰椎局部小针刀松解术,手术后无不适,自行开车回家。10h前臣床时双下肢麻木、无力,自以为姿势不当所致未予注意。3h前突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持续2-3min自行缓解;

  • 标签: 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 首发症状 癫痫发作 小针刀松解术 突然意识丧失 四肢抽搐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大鼠颅脑损伤后损伤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表达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影响。方法将90只雄性成年Wistar大鼠分为假损伤组、颅脑损伤组及rhEPO组。采用改进Feeney法制作大鼠颅脑损伤模型,rhEPO组伤后即刻腹腔注射rhEPO(3000IU/kg);伤后3h、12h、24h、48h、72h、5d和7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NF-κB表达、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结果伤后3h,损伤脑组织NF-κB表达明显升高,伤后24h达最高峰,随后其表达水平逐渐下降,至伤后7d仍明显升高(P〈0.05);rhEPO治疗后,每个时间点损伤脑组织NF-κB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伤后3h,血清TNF-α水平也明显升高,伤后12h迅速达到最高峰,随后其水平逐渐下降;伤后3d,其水平又再次升高,随后又逐渐下降,至伤后7d仍明显升高(P〈0.05)。rhEPO治疗后,每个时间点血清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NF-κB和TNF-α可能在颅脑损伤后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而rhEPO可能通过抑制NF-κB和TNF-α表达而减少损伤脑组织炎症反应,发挥脑保护作用。

  • 标签: 颅脑损伤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核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大鼠
  • 简介:亚低温治疗可以控制急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压、改善其预后。但传统体外诱导和维持低温技术仍有较多缺点。通过血管内技术诱导和维持亚低温作为种新技术已经动物实验及临床中逐渐开展。本文主要就亚低温技术要点、疗效及优缺点作文献综述。

  • 标签: 脑卒中 亚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