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121例侧,双侧22例侧,结石长径0.6-2.3cm。结果手术成功率90.3%,7例侧改开放手术,31例侧有大于0.5cm残石上移入肾盂,平均手术时间36min(15-85min)。术后3月复查,结石排净率为82.5%,肾积水不同程度好转。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钬激光手术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安全、有效。

  • 标签: 钬激光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
  • 简介:目的探讨经尿道肾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下尿路复杂性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肾经尿道行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下尿路复杂性结石68例。尿道结石12例,结石大小1.0×0.8-1.2×1.8cm;膀胱结石56例,膀胱结石长径平均(2.6±1.5)cm(1.0-6.5cm),其中单发结石21例,2枚结石10例,多发结石25例(最多10枚结石)。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次碎石成功,结石清除率100%。粉碎并清除结石平均时间为(46.6±20.1)min(12-86min)。术后平均住院天数(3.0±1.6)d(1-6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尿道肾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下尿路复杂结石创伤小、安全、高效,可作为下尿路结石治疗的重要手段。

  • 标签: 下尿路 结石 肾镜 超声/气压弹道碎石
  • 简介:盆底器官功能障碍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病、多发病。依据累及的组织结构不同,可表现为排尿困难、尿失禁、排便困难、粪失禁、性功能障碍和子宫阴道脱垂。美国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女性,约半数其生活质量受到该病的影响,

  • 标签: 盆底器官脱垂 盆底重建术 整体理论 网片
  • 简介:盆底手术由妇科医生做或由泌尿科医生做的争论其实由来已久,在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治疗方面,上世纪存在逾百种方法,妇科医生倾向阴道前壁修补术,泌尿科医生喜爱sling手术,并在由谁来做更好方面存在争执。在妇科医生为手术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此间由泌尿医生主导的尿动力检查更为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标签: 妇科 泌尿外科 妇科泌尿 盆底功能障碍
  • 简介:尿道下裂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在全世界男性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1/250~300,我国发生率为4.3/i000^[1],而且逐年有上升的趋势。据文献资料报道看,到目前为止,尿道下裂的手术修复方法竟然有200多种,同时由于患者数量的增加,

  • 标签: 尿道下裂 一期手术 分期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后3种重建自体血管通路手术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做参考。方法针对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3种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失功患者(241例),根据其自身血管条件、原有内瘘情况、血管彩超等检查结果,施行以下3种之其中一种重建自体血管通路的手术:原有内瘘近心端重新吻合血管(92例)、使用取栓管球囊行经皮血管成形术(包括内瘘取栓术和血管扩张术,87例),另选血管建立动静脉内瘘(62例)。随访2年,比较3种手术方式的成功率、通畅率、平均血流量、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3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3.5%、94.2%、96.8oA,2年通畅率分别为80.4%、82.70、80.6%,2年平均内瘘血流量分别为(250±24)ml/min、(240±21)ml/min、(230±16)ml/min,均无统计学差异。3组患者均无充血性心力衰竭、窃血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动静脉内瘘失功的血液透析患者,应依据血管条件选择手术方式来重建血管通路。经皮血管成形术(包括内瘘取栓术和血管扩张术)作为一种微创有效的手术方式,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血管资源,可予临床推广。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血管通路 血液透析
  • 简介:目的通过检索大样本尿道转诊中心数据库,分析骨盆骨折尿道损伤患者的病例特征和急诊处理对于延迟尿道重建的各种影响。方法检索尿道转诊中心病例数据库,纳入2009~2013年的376例尿道重建手术男性患者,所有患者曾因骨盆骨折导致尿道损伤(PFUI)接受开放尿道重建。分析因素包含患者受伤时年龄、PFUI的受伤原因、急诊处理的类型、合并损伤、狭窄长度和部位、尿道重建术式和手术结果。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大样本的析因分析。结果延迟尿道重建的总体成功率为80.6%。早期会师对减小狭窄长度、提高延迟尿道重建的成功率有促进作用。合并直肠破裂、狭窄长度〉1.6cm以及狭窄部位接近膀胱颈〈3cm是结果不良的预测因素。年龄、损伤类型、尿瘘和膀胱破裂对尿道重建的结果无明显影响。之前失败的尿道内切开术和尿道重建术对补救性手术的成功率无明显影响。结论后尿道重建术的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早期会师能够提高尿道重建的成功率。而狭窄长度、位置和距离膀胱颈的距离起到关键作用,受伤时合并直肠破裂也是结果不良的预测因素。其它因素未显示明显重要性。

  • 标签: 尿道损伤 骨盆骨折 尿道重建 尿道狭窄
  • 简介:目的比较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手术前、后阴茎海绵体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17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在其手术前和手术后2~10个月内,采用彩超对阴茎海绵体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阴茎海绵体动脉血流阻力指数、阴茎背深静脉血流速度等进行检测。对比术前、术后上述各项血流指数的变化。并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其手术后的勃起效果。结果术后阴茎海绵体动脉的平均PSV(44.6cm/s)与术前(42.0cm/s)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RI平均1.0高于手术前0.79(P〈0.01);手术后背深静脉未见血流。患者术后阴茎勃起效果良好。结论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在阴茎背深静脉包埋术后可改善其阴茎海绵体动脉血流阻力指数,从而改善阴茎的勃起状况。

  • 标签: 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 阴茎背深静脉包埋术 彩超
  • 简介:目的分析肾癌根治术后围手术区域(同侧肾上腺、肾窝、局部淋巴结和腹壁)肿瘤复发转移的临床特点,探讨处理原则。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28例肾癌根治术后围手术区域肿瘤复发转移患者。男性13例,女性15例,年龄24-82岁,中位年龄49岁。透明细胞癌19例,乳头状细胞癌6例(其中II型乳头状癌4例),嫌色细胞癌1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2例。病理分级FurmanⅠ级8例,FurmanⅡ-Ⅲ级20例。开放手术18例,腹腔手术10例。原发肾脏肿瘤中T1a期1例,T1b期10例,T2期10例,T3期4例,T4期3例。原发肿瘤直径3-16cm。结果本组围手术区域复发转移部位分别为,肾窝19例,局部淋巴结7例,同侧肾上腺6例,腹壁7例。所有患者均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5例行挽救性手术或减瘤手术,1例放疗,1例射频消融治疗。随访时间为6-53个月,无进展生存期2-18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0个月,死亡8例,12例疾病稳定,1年生存率为88.9%,2年生存率为77.8%。结论围手术区域肿瘤复发转移的肾癌患者原发肿瘤普遍体积偏大、分期偏晚,病理类型以透明细胞癌为主,其次为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病理级别普遍较高。处理上,通常再次手术难度大、风险较高,且肿瘤不易切除干净,推荐结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

  • 标签: 肾癌 围手术区域 复发 转移 靶向药物
  • 简介:1996年以来我们共收治有症状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PUJ)梗阻患者66例,其中9例发现PUJ处有异位血管压迫,7例单纯行异位血管松解、离断术,结果6例术后再次梗阻。6例中4例接受Anderson—Hgnes成形术,获得成功12例行肾切除术。复习国内外文献,我们认为先天性肾积水主要是PUJ处肌层破坏、

  • 标签: 异位 治疗 血管 肾积水 梗阻 再手术
  • 简介:根治性肾切除术是肾癌的主要手术方法之一,于肾周筋膜外游离并切除肾脏及肾周脂肪、同侧肾上腺及区域淋巴结。其切除范围随着人们对肾癌的认识改变而变化。从单纯的肾切除术到经典的根治性肾切除术,肾癌的预后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而近30年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进步和普及使得肾癌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在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时,无论是开放手术还是微创手术,可不再常规进行淋巴结清扫并保留同侧肾上腺,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术后生存效果。

  • 标签: 肾癌 根治性切除术 肾上腺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不使用穿刺架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行经皮肾取石术(PCNL)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0年10月至2014年8月,我们不使用穿刺架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方法的改进,行经皮肾取石术病例106例,对每处建立经皮肾通道的穿刺成功率、手术出血情况、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6例患者建立经皮肾通道132处,穿刺成功率95.5%(126/132);6处术中寻找残余结石进行二次穿刺未成功,联合C-臂机穿刺成功;术后输血(200~400mL)5例,无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止血;胸腔积液7例,1例需闭式引流;术后发热9例,无感染性休克及不良预后发生;无肺脏及其他内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不使用穿刺架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方法的改进,经皮肾穿刺过程中操作简便、迅速、准确、经济,成功率高,有效地降低了穿刺的难度,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不使用穿刺架 超声 经皮肾镜取石术
  • 简介:目的分析显微下低位精索静脉结扎术对合并不育的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2例合并不育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接受显微下低位精索静脉结扎手术后的精液质量、阴囊温度、精索静脉内径及配偶怀孕率,记录并发症的发生。结果242例患者术后平均精子密度较术前有显著改善[(39.68±15.31)×10^6/mLvs.(13.51±5.12)×10^6/mL](P〈0.05)。术后平均精子活力(a+b级)较术前明显提高[(58.44±9.84)%vs.(21.03±10.18)%](P〈0.05),平均a级精子活力也显著提升[(25.06±5.89)%vs.(11.41±4.63)%](P〈0.05)。术后阴囊各部位平均温度与术前相比,其降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阴茎根部左侧(36.70±0.31)℃vs.(36.89±0.33)℃,右侧(36.65±0.34)℃vs.(36.72±0.39)℃;阴囊中部左侧(36.51±0.29)℃vs.(36.68±0.34)℃,右侧(36.10±0.30)℃vs.(36.57±0.36)℃;阴囊底部左侧(36.20±0.24)℃vs.(36.76±0.21)℃,右侧(36.20±0.24)℃vs.(36.47±0.29)℃](P均〈0.05)。彩超下精索静脉内径在术后降至2mm以下的患者占76.03%(184例)。术后持续随访一年,均未出现睾丸水肿、鞘膜积液、睾丸萎缩等并发症,配偶怀孕率达31.8%(77例)。结论显微下低位精索静脉结扎术能显著改善伴有不育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精液质量,包括精子密度、精子活力(a+b级),以及对阴囊降温机制的恢复有明显作用,提高配偶的怀孕率,且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不育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经皮肾取石术(percutaneounephrolithotomy,PCNL)是上尿路结石的一线治疗方法.PCNL所导致的手术并发症不仅影响到该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而且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损害.本文将对PCNL的严重并发症出血、感染性休克和结肠损伤的相关因素、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帮助PCNL安全开展.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 出血 结肠损伤 感染性休克 预防 处理
  • 简介:目的探讨输尿管阴道瘘治疗的时机和方法。方法10例发生于妇产科手术后的输尿管阴道瘘患者中,尿漏发生时间为术后2~26d,平均11d。先后行B超、静脉肾盂造影(IVU)、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必要时行核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检查。均早期行输尿管检术。结果9例检成功并置D-J管,1例检诊断输尿管横断者中转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结论早期行输尿管检术加D-J管置入术治疗医源性输尿管阴道漏是适宜的。

  • 标签: 输尿管阴道瘘 输尿管镜检术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输尿管及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妊娠期肾绞痛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对34例保守治疗无效的妊娠期肾绞痛患者行输尿管检查术,患者妊娠12~32周,平均24周,术中发现有结石30例,其中上段12例,中下段18例,均行气压弹道碎石,碎石后留置D-J管;术中未发现结石患者,单纯留置D-J管4例。结果34例患者的肾绞痛及发热症状经治疗后完全消失,无输尿管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石清除率83.3%(25/30),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冲入肾内,产后行体外碎石后排出。所有患者均顺利度过围产期并产健康婴儿。结论输尿管及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妊娠期顽固性肾绞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肾绞痛 妊娠 输尿管镜 气压弹道碎石术
  • 简介:目的探讨尿道下裂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IP)手术中通过尿道海绵体重建覆盖新尿道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尿道下裂患儿98例,均为初次手术且行TIP术式。术中重建尿道海绵体来包裹加强新尿道,使阴茎头及尿道成一整体,分析手术并发症及效果。结果手术均一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82.6min,92例治愈。阴茎伸直好,外形美观,尿道口正位裂隙样,尿流、尿线正常。6例合并尿瘘,其中2例术后6月内自愈,无阴茎头裂开。无尿道及尿道口狭窄。一期治愈率93.9%。HOSE平均分:2周15.6,3个月15.8。结论利用尿道海绵体重建覆盖新尿道的方法可简化TIP术式的步骤,减少并发症,提高术后疗效。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 尿道重建 海绵体
  • 简介: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马潞林教授主编的《泌尿外科微创手术学(第二版)》近期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各大书店有售。本书总结了近年来微创泌尿外科的新技术与新进展,详细讲解了泌尿外科腹腔、经皮肾、输尿管、纤维电子输尿管、经尿道内、精囊和显微男科手术等。

  • 标签: 泌尿外科 手术学 出版 微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输尿管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