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建尿道板扩大尿道腔的尿道成形术治疗短段阴茎段尿道重度狭窄或闭锁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短段阴茎段尿道重度狭窄或闭锁患者10例,年龄22~78岁,平均48岁,狭窄或闭锁段长度0.2~0.5 cm,平均0.3 cm。10例患者均采用尿道重建,游离包皮皮片或狭窄部位邻近带蒂皮瓣扩大尿道腔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探子引导下于阴茎腹侧将狭窄段尿道纵行切开,至两端正常尿道黏膜0.5 cm处,充分切除狭窄或闭锁尿道瘢痕组织,适当游离远近端尿道海绵体,将背侧远心端与近心端尿道黏膜直接间断吻合重建尿道板。4例采用游离包皮皮片,6例采用狭窄部位邻近带蒂皮瓣加盖扩大尿道腔一期尿道成形。术后观察随访勃起和性生活情况、排尿通畅情况、尿流率,以及尿道狭窄复发情况。结果本组1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5~100 min,平均85.6 min。术中出血量20~65 ml,平均45.5 ml。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术后均无痛性勃起及勃起时阴茎下曲,性生活与术前无差异。9例患者术后尿流率较术前明显改善,最大尿流率均>15 ml/s;1例患者术后狭窄复发,行尿道扩张后治愈。结论尿道重建,游离皮片或带蒂皮瓣扩大尿道腔一期尿道成形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修复短段阴茎段尿道重度狭窄或闭锁的有效术式。

  • 标签: 尿道狭窄 修复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移植物 重建尿道板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女性尿道修复与重建的外科手术治疗经验,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8例女性尿道修复与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8~66岁,平均34岁;病因为尿道及旁肿瘤11例(恶性6例,良性5例),尿道憩室10例(马蹄形或圆周型),尿道狭窄4例,尿道阴道瘘3例。患者手术中采用截石位或折刀位,根据尿道损伤的部位及程度不同,分别采用膀胱组织瓣、阴道组织瓣、膀胱黏膜、阴道黏膜、阴唇黏膜等组织,进行直接缝合、管状组织瓣缝合、前移组织瓣缝合、小阴唇组织瓣转移缝合等技术进行修复重建。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4周拔出尿管,随访1~12个月,所有患者均尿道解剖修复成功,其中23例控尿良好,4例有轻度压力性尿失禁,1例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结论女性尿道损伤需要行修复与重建少见。手术方式和入路可根据病情及术者经验而定,视野良好、组织无张力、血供良好、多层缝合是手术成功关键。加用脂肪垫等组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控尿率。

  • 标签: 女(雌)性 尿道狭窄 憩室 尿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脐静脉脱细胞基质作为尿道缺损修补替代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4只雄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18)和对照组(n=6)。实验组切除尿道2.0cm后用人脐静脉细胞外基质修复,对照组离断长2.0cm的尿道后直接缝合两断端,术后行组织学和膀胱尿道造影评价尿道修复情况及功能。结果实验组中有1只出现尿瘘,对照组4只出现尿瘘,2只排尿困难。术后16周实验组尿道膀胱造影实验组见尿道完整、光滑,无尿液外渗、尿道憩室等形成。对照组尿道缺损处管腔变窄,无法注入造影剂。术后2周实验组移植段尿道有上皮细胞生长,8周时移植段出现不规则紊乱的平滑肌细胞生长,无炎性细胞;16周后,新尿道上皮下方为正常的尿道海绵体组织,无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胎儿脐静脉脱细胞基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管状尿道修补替代材料。

  • 标签: 尿道缺损 尿道重建 组织工程 脱细胞脐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着重的探讨了尿道损伤后,实施尿道重建手术和性功能的密切关系。方法对我院泌尿外科从2014年1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82名尿道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前尿道损伤患者设为观察组,后尿道损伤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术前和术后在性功能方面的关系。结果前尿道损伤的患者在勃起方面术前和术后均优于后尿道损伤治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尿道损伤与重建术与性功能障碍有密切的联系,部分尿道损伤患者术后远期勃起能恢复。

  • 标签: 尿道损伤 修复重建手术 性功能
  • 简介:目的通过检索大样本尿道转诊中心数据库,分析骨盆骨折尿道损伤患者的病例特征和急诊处理对于延迟尿道重建的各种影响。方法检索尿道转诊中心病例数据库,纳入2009~2013年的376例尿道重建手术男性患者,所有患者曾因骨盆骨折导致尿道损伤(PFUI)接受开放尿道重建。分析因素包含患者受伤时年龄、PFUI的受伤原因、急诊处理的类型、合并损伤、狭窄长度和部位、尿道重建术式和手术结果。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大样本的析因分析。结果延迟尿道重建的总体成功率为80.6%。早期会师对减小狭窄长度、提高延迟尿道重建的成功率有促进作用。合并直肠破裂、狭窄长度〉1.6cm以及狭窄部位接近膀胱颈〈3cm是结果不良的预测因素。年龄、损伤类型、尿瘘和膀胱破裂对尿道重建的结果无明显影响。之前失败的尿道内切开术和尿道重建术对补救性手术的成功率无明显影响。结论后尿道重建术的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早期会师能够提高尿道重建的成功率。而狭窄长度、位置和距离膀胱颈的距离起到关键作用,受伤时合并直肠破裂也是结果不良的预测因素。其它因素未显示明显重要性。

  • 标签: 尿道损伤 骨盆骨折 尿道重建 尿道狭窄
  • 简介:目的探讨尿道下裂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IP)手术中通过尿道海绵体重建覆盖新尿道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尿道下裂患儿98例,均为初次手术且行TIP术式。术中重建尿道海绵体来包裹加强新尿道,使阴茎头及尿道成一整体,分析手术并发症及效果。结果手术均一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82.6min,92例治愈。阴茎伸直好,外形美观,尿道口正位裂隙样,尿流、尿线正常。6例合并尿瘘,其中2例术后6月内自愈,无阴茎头裂开。无尿道尿道口狭窄。一期治愈率93.9%。HOSE平均分:2周15.6,3个月15.8。结论利用尿道海绵体重建覆盖新尿道的方法可简化TIP术式的步骤,减少并发症,提高术后疗效。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 尿道重建 海绵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包皮重建尿道板纵切卷管术(tubularized incised plate, TIP)治疗远端型尿道下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应用TIP术式治疗的64例远端型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行包皮重建(包皮重建组),36例行包皮环切(包皮环切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手术率的差异。结果包皮重建组手术时间为(109.9±2.2)min,较包皮环切组(143.8±3.0)min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包皮重建组术后发生尿道并发症2例(7.1%),包括尿瘘1例和尿道外口狭窄1例;包皮环切组术后发生尿道并发症4例(11.1%),包括尿瘘1例、阴茎头裂开2例和尿道外口狭窄1例,两组尿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8)。包皮重建组术后出现重建包皮裂开2例(7.1%),包皮环切组术后有1例(2.8%)出现阴茎向一侧扭转约30°,两组皮肤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7)。包皮重建组再手术3例(10.7%),包括尿瘘修补1例和包皮环切2例;包皮环切组再手术3例(8.3%),包括尿瘘修补1例和远端尿道及阴茎头成形2例,两组再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6)。结论TIP治疗远端型尿道下裂时行包皮重建手术简单易行,与包皮环切组相比没有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再手术率,且因保留了包皮,可以更好的隐匿阴茎畸形,同时为术后发生并发症再次手术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在行TIP修复远端型尿道下裂时,可根据包皮条件及患儿家长的意愿选择进行包皮重建手术。

  • 标签: 尿道下裂 包皮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癌(女性)行膀胱黏膜尿道重建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本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女性尿道癌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25例;患者均行膀胱黏膜尿道重建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围术期提供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干预措施,对照组仅提供围术期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心理焦虑、抑郁程度均较之前显著改善,观察组护理后SDS、SAS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女性尿道癌患者给予膀胱粘膜尿道重建术治疗时提供综合性围术期护理可显著改善其负面情绪,有利于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 标签: 膀胱粘膜尿道重建术 尿道癌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道损伤引起性功能障碍的原因并评价尿道损伤及修复重建手术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科收治的150名尿道损伤与修复重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前尿道损伤患者与后尿道损伤患者的术前和术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病率。结果前尿道损伤组患者术前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6.67%,术后1年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9.33%;后尿道损伤组患者术前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4.67%,术后1周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2.00%,术后1年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8.67%。结论造成尿道损伤及修复重建手术中勃起功能障碍的原因有血管性、神经性、心理性三方面,尿道端端吻合术并不会加重或增加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病率,术后远期有部分患者可恢复勃起功能。

  • 标签: 尿道损伤 重建手术 勃起功能障碍
  • 简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医院定于2015年9月7日至25日在全国泌尿外科年会及亚洲泌尿外科年会后将举办高年主治医师以上的“尿道修复重建”高级培训班。内容为:1.集中理论授课;2.参加临床手术示教;3.动物实验操作。使学员在三周的培训中对尿道修复重建理念能有正确的认识,并获取实际的临床操作技能。

  • 标签: 动物实验操作 第六人民医院 理论授课 泌尿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 临床操作技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前列腺术后出现真性压力性尿失禁行功能尿道重建术的临床护理及其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接收的68例前列腺术后真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末尾数奇偶性将其分为两组,奇数者纳入对照组,仅提供临床常规护理,包括术后健康宣教及相关排尿护理等;偶数者纳入研究组,在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尿失禁持续时间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后生存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94%)明显少于对照组(14.71%),且调查两组生存质量发现,研究组术后生存质量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结论针对前列腺术后真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取功能尿道重建术效果理想,同时配合全方位护理干预,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对促进患者早日恢复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前列腺 真性 压力性 尿失禁 功能尿道重建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包皮内板游离皮片结合阴茎侧方带蒂皮瓣(Orandi皮瓣)重建尿道治疗闭锁性阴茎段尿道狭窄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8例闭锁性阴茎段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62.1(20~81)岁。生活质量(QOL)评分4.6(4~6)分。术前10例已行耻骨上膀胱造瘘。8例未造瘘患者最大尿流率4.2(1.6~6.2)ml/s。手术采用全麻,患者取截石位。取阴茎腹侧纵行切口,暴露尿道并纵行切开狭窄段。术中测量狭窄段长度为5.0(2.0~7.5)cm。充分切除瘢痕组织后,采用包皮内板皮片结合Orandi皮瓣修复。根据狭窄段长度和宽度取包皮内板背侧全厚游离皮片,长度5.1(2.0~7.5)cm,宽度1.4(1.2~1.8)cm,移植重建背侧尿道板;尿道腹侧采用Orandi皮瓣加盖,Orandi皮瓣取材长度6.0(2.2~7.7)cm,宽度1.3(1.0~1.5)cm。留置F14~16硅胶尿管,术后3~4周拔除尿管。于术后3、6、12个月及每年进行随访,包括主诉、尿流率,必要时行尿道造影和软性尿道镜检查。结果本组1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29.1(15~54)个月。术后3个月复查,18例均排尿通畅,最大尿流率25.3(15.3~38.2)ml/s。术后3、6个月QOL评分分别为0.8(0~2)分和0.6(0~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术后1年内出现排尿滴沥,排尿不尽感;4例术后6个月内出现反复泌尿道感染,应用抗生素治疗有效。结论包皮内板游离皮片移植结合Orandi皮瓣加盖是修复闭锁性阴茎段尿道狭窄的有效方法,尤其适合不愿或不宜取口腔内黏膜的患者。包皮内板游离皮片替代尿道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

  • 标签: 尿道狭窄 闭锁性阴茎段尿道狭窄 包皮 皮瓣 尿道成形术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重度尿道下裂手术后尿道狭窄患儿尿道扩张治疗的经验。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度(阴茎阴囊型、阴囊型和会阴型)尿道下裂患儿10例,年龄1.5~6.0岁,平均年龄3.0岁。回顾其手术治疗情况及手术后复查期间尿道扩张术治疗尿道狭窄情况,包括手术术式及分期,尿道扩张时间及过程,扩张后排尿情况。结果10例患者均在术后1个月左右尿线开始变细时行尿道扩张治疗,其中6例可以顺利进行常规尿道扩张,扩张后排尿满意,间隔1个月进行再次扩张,术后3个月结束尿道扩张治疗进入常规随访,无排尿困难;4例患者常规尿道扩张困难转入全身麻醉下膀胱镜直视尿道扩张治疗,其中2例在9F镜鞘下膀胱镜可顺利通过吻合口,随后常规扩张后置入10F硅胶导尿管并留置,1周后拔管,另2例因9F镜鞘下膀胱镜难以通过吻合口,故在监视下置入硬膜外麻醉导管入膀胱,随后在导管引导下置入8F硅胶导尿管成功,留置1周后拔出,此4例患者均间隔1个月再次扩张,此后随访无明显排尿困难。结论对于难以常规尿道扩张的重度尿道下裂术后严重尿道狭窄患儿,膀胱镜技术是一个安全有效的辅助手段,可以提高成功率,降低盲目扩张造成尿道损伤和盲道发生的可能。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道狭窄 尿道扩张术 膀胱镜
  • 简介:1960年5月25日的凌晨4点多,贡布、王富洲、屈银华登上珠穆朗玛峰,创造了世界登山史上从北坡登顶的伟大壮举,他们也是中国登山家首次登顶珠峰,他们成了那个时代中国的英雄。由于那次艰难而辉煌的攀登,他们的身上都留下了程度不同的残疾。后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Micro-CT扫描技术分析尿道下裂大鼠包皮血管的分布规律,阐述不同类型尿道下裂血管的分布特点,为尿道下裂皮瓣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孕鼠6只,应用非那雄胺溶液(40 mg·kg-1·d-1)于孕12~17 d连续6 d经腹部皮下注射,分娩28 d后对幼鼠进行计数,根据幼鼠尿道外口位置分为正常组和轻度、重度尿道下裂组。幼鼠6个月龄时于腹主动脉插管并行硅酮橡胶(Microfil)灌注后行Micro-CT扫描,CTAn软件收集扫描数据后对整个阴茎组织行三维重建,得到完整包皮血管影像,观察不同程度尿道下裂包皮血管的分布特点并计算包皮血管分数。结果共产幼鼠41只,雄性24只,阴茎正常的有8只,尿道下裂的有16只,轻度尿道下裂的有3只,重度尿道下裂的有13只。Micro-CT扫描包皮血管情况:①正常组及轻度下裂组,二者包皮血管形态相似,两侧阴茎背浅动脉的深层血管分别走行于阴茎体的背外侧,于包皮内外板交界处形成环绕阴茎头的血管环结构后向内板发出细小分支;②重度下裂组,根据血管形态分为血供良好(6只)和血供不良(7只)两种类型,血供良好型内外板交界处可形成类似正常组和轻度尿道下裂组的血管环;血供不良型则不能形成血管环结构,其血管分支不发达,部分血管呈网状分布。结论大鼠孕期应用非那雄胺可产生稳定尿道下裂后代。包皮内外板交界处血运丰富,适合作尿道皮瓣材料;内外板交界处的血管环结构与横裁岛状皮瓣法裁剪方向一致,最大程度地保存了皮瓣血运。包皮血供不良的重度尿道下裂内外板的血管环结构消失,而管径细小的网状血管增多,这可能是重度尿道下裂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 标签: 包皮 血管 尿道下裂 大鼠 模型,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尿道后筋膜重建技术对术后尿控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和万方等数据库,查找比较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尿道后筋膜重建和传统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控能力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1月31日。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其中随机对照研究有3篇,前瞻性观察研究有5篇,回顾性研究有14篇;共纳入的患者3 594例,其中尿道后筋膜重建的患者2 021例,标准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1 573例。拔出尿管后3~7 d、30 d、90 d、180 d尿控率,尿道后筋膜重建组优于标准手术组(OR=3.14,3.15,3.01,2.5;P<0.05);防止尿漏发生方面重建组优于标准手术组(OR=0.39,P<0.05);而拔出尿管后24 h尿控,切缘阳性率、急性尿潴留发生、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勃起功能保护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66,1.03,1.38,0.50,1.45;P>0.05)。结论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尿道后筋膜重建可提高患者尿控早期恢复,还能减少尿漏发生,而在保证切缘阴性,急性尿潴留发生,吻合口狭窄等方面跟标准前列腺癌根治术一样具有安全性。

  • 标签: 前列腺癌 尿道重建 尿控 荟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进一步探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对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方法该研究选取了2013年6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小儿尿道下裂诊治的患者140例,并随机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的方式治疗,医护人员给予对照组采用下曲矫正术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效果非常好的有67例,良好的有2例,较差的有1例;对照组的患者治疗效果非常好的有53例,良好的有2例,较差的有15例,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个小组之间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道下裂患儿采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于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促进患儿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关键词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AbstractobjectiveThisexperimentwillbefurtherexploredreelslittingurethralplateurethroplastysurgeryclinicalefficacyinchildrenhypospadias.MethodsThisstudyselectedinJune2013toDecember2014inourhospitalreelslittingurethralplateurethroplastyof70patien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acon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Observationgroupbywayoftheurethralplateurethroplastyslittingvolumesoftreatment'giventothecontrolgroup,thenextsongthewaysurgerytreatment.ResultsThetreatmentofpatientswithaverygoodobservationgroup32cases,goodin2cases,1caseofpoor;thetreatmentof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had23casesofverygood,goodin2cases,poorThereare10cases,theresultsofthetwogroupswerestatisticallyanalyzedbeforeandaftertreatment,thetreatmenteffectoftheobservationgrouptha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issignifican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Childrenwithhypospadiasusingurethralplateurethroplastylongitudinalvolumesoftreatment,foreffectivelyenhancethetherapeuticeffect,reducecomplications,andpromotetheimprovementofthequalityoflifeofchildKreeynw,ohradssapositiveeffect,withgoodclinicalvalue,worthyoffurtherpromotionandapplication.urethralplateurethroplastyslitcoiltube;childrenhypospadias;Efficacy中图分类号R726.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224-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尿道下裂采用尿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小儿尿道下裂患儿进行临床研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5.2%(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29/42),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排尿功能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儿尿道下裂患儿采用尿道成形术治疗,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缩短住院时间及排尿功能恢复时间,促使其尽快康复,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小儿 尿道下裂 尿道成形术
  • 简介:尿道狭窄临床并不少见,尤以外伤和前列腺切除术后多见,简单狭窄以普通扩张法即可解决.临床上对复杂狭窄行普通扩张失败者目前无较好的处理方法.本院从1999年2月至2001年4月使用改良后尿道扩张器在尿道镜直视下置管扩张取得满意效果,对7例复杂尿道狭窄处理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尿道镜直视下置管扩张 改良 尿道扩张器 治疗 复杂尿道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尿道下裂术后阴茎部尿道瘘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采用瘘口周围皮瓣行Y-V成形法修补尿道瘘。结果本组40例,手术一次成功31例,二次手术成功7例,超过3次手术2例,均为复杂性尿瘘。结论尿道瘘口周围皮瓣Y-V成形法修补尿道瘘,成功率高,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道瘘 尿道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