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护士对工作疲溃的认知程度及减轻工作压力所采取措施的需求。方法自行设计闻卷,随机抽样调查某医院的150名在职护士。结果护士对工作疲溃的相关知识总体认知良好,对心理因素也可导致工作疫溃认知稍差。在缓解压力的措施需求方面,护士对丰富业余生活、建立心理咨询等疏通压力的渠道、改善工作环境、创建和谐的工作氛围要求强烈,而增加收入和提高福利待遇仅排在第6住。结论建议护理管理者在工作中加强对工作疫溃的重视程度,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地预防或减轻护士的工作疲溃感,保护护士的身心健康。

  • 标签: 工作疲溃 认知水平 减压需求
  • 简介:内容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妊娠孕妇的产前护理需求,以及探究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本院在 2016年 12月至 2017年 12月期间,所收治的高危妊娠孕妇共 70例,以问卷的方式来调查高危妊娠孕妇的产前护理需求,并调查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调查结果 :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中发现,这 70例的高危妊娠孕妇在产前护理需求,被选择最多前三项分别是:胎儿状况、当前身体素质情况、高危妊娠知识,占比各为 75.2%、 57.3%、 40.9%。研究结论:高危妊娠孕妇在产前的护理需求比较多,作为护理人员要及时、准确地了解孕妇的产前护理需求,并根据其需求,作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高危妊娠孕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 标签: 高危妊娠 产前需求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了解中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师对护理双师型教师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的需求.为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9年、2010年四川省护理双师型教师省级培训的71名教师进行调整。结果:最需要的培训内容前5项依次为:护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急救、复苏相关技能,各种护理新技术的应用(静脉留置针等),护理教学相关理论及技能,各专科疾病护理新进展。选择培训方式最多的前5项依次为:观摩教学,课堂讲授,操作示范,病房参观学习,技能训练。结论:培训要充分考虑学员的工作背景、学历、职称、所教授课程等因素,注重针对性和时效性,以培养适合中高职护理教育需求的护理师资力量。

  • 标签: 护理双师型教师 培训需求 调查
  • 简介:目的了解护生在实习早期的需求,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以缩短教学双方的认知差距,为进行临床护理教学和改革提供依据.方法在实习早期,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76名护生、87名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7个方面(共35个项目).结果实习早期,护生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她们不但追求获取知识,更追求爱与归属、尊重及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带教老师与护生对需求认知程度有很大部分是相近的;但在实现个人价值,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对学科新进展、先进医疗仪器的注重程度及带教老师的资历认知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习早期,护生的需求不但追求获取知识,更追求爱与归属、尊重及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作为临床带教老师,要充分重视护生的需求,在带教过程中对护生耐心指导,以自己丰富的学识、认真负责的精神、关心体贴的态度去教育、感染护生,使护生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得到爱护、尊重和理解,满足护生的需求.

  • 标签: 实习早期 护理教学 护生 需求 认知 调查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吞咽障碍病人的护理需求和影响因素。方法:从我院神经外科收治吞咽障碍病人中抽取 100例,调查护理需求,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护理需求中,病人的技能需求、安全需求比较高;在影响因素上,病人年龄、吞咽障碍程度和护理需求呈正相关( P<0.05)。结论:神经外科吞咽障碍病人的护理需求比较高,病人年龄、吞咽障碍程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应提高此类病人的护理等级,满足护理需求,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神经外科 吞咽障碍 护理需求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患者对康复治疗和出院后护理康复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为提升脑卒中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20年2月~6月,将我院接诊的8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分析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抽取43例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43例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康复治疗的比例;对全部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患者康复期间及出院后的护理康复需求。结果:经过不同的干预后,观察组接受康复治疗的比例高,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治疗 护理康复需求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症护理中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需求与策略。神经外科患者由于病情复杂和疾病特点,需要特殊的重症护理。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际调查,总结了神经外科患者在重症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和护理需求,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神经功能评估、脑压监测、感染控制等。针对这些护理需求,提出了相应的护理策略,如个体化的护理计划、早期干预和综合性团队合作等。本研究对于提高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神经外科患者 重症护理 护理需求 护理策略 个体化护理计划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症护理中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需求与策略。神经外科患者由于病情复杂和疾病特点,需要特殊的重症护理。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际调查,总结了神经外科患者在重症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和护理需求,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神经功能评估、脑压监测、感染控制等。针对这些护理需求,提出了相应的护理策略,如个体化的护理计划、早期干预和综合性团队合作等。本研究对于提高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神经外科患者 重症护理 护理需求 护理策略 个体化护理计划
  • 简介:摘要:讨论研究新生儿科出院早产儿眼神护理服务需求调查。方法:选择了从2021年8月-2021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68例早产儿母亲纳入研究范围,对所有生有早产儿的母亲来说,统计并分析早产儿母亲对延伸护理服务需求率、需求内容、相关影响因素等情况。结果:年龄在37岁及以上的、没有职业的、家庭月收入在5000元及以下的早产儿母亲对延伸护理服务需求明显低于31岁以下的、有职业的、家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早产儿母亲(P<0.05).结论:新生儿科出院早产儿母亲可能会受到年龄因素、职业因素、家庭月收入因素等多方面影响,减少对延伸护理服务的需求,但是大部分早产儿母亲都需要延伸护理服务,尤其是在发育管理、预防感染、电话随访、上门指导等方面的需求较大,医院需要及时对早产儿家庭开展相应的延伸护理工作,从而满足早产儿及其母亲的护理需求,促进早产儿的健康成长。

  • 标签: 出院早产儿 延伸护理服务 护理服务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需求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到本院肾内科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本院自制的延续护理需求量表和肾脏病专用的生活质量量表(KDQOL-36TM)分别于患者出院后第1、6、12个月调查患者的延续护理需求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15例腹膜透析患者院后第6个月、第12个月的延续护理需求得分均明显高于第一个月,P<0.05;院后第6个月、第12个月的KDQOL-36TM得分均明显低于第一个月,P<0.05。结论:腹部透析患者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延续护理需求和生活质量,医护人员需结合患者的护理需求为患者拟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腹膜透析 延续护理需求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解某疗养保障体系内官兵卫生服务需求情况。方法:在某疗养保障体系内进行抽样,选取968例官兵实施问卷调查。结果:官兵的慢性病患病与两周患病率分别为15.91%、25.93%;心理卫生服务需求较大的人群为团以下干部。结论:在本次研究中调查的疗养保障体系内,官兵有较高的卫生服务需求,应该针对官兵的患病情况实施有针对性地防控治疗措施,加强健康保健,通过富氢水、水疗、高压氧等治疗方法,有效保障官兵身体健康,并关注官兵的心理状态,对有心理卫生需求的官兵实施心理疏导。

  • 标签: 疗养保障体系 官兵 卫生服务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烧伤瘢痕整形患者延续护理需求及护理干预效果探讨。方法:以我院  收治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给予延续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在手功能与活动度评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

  • 标签: 手烧伤 瘢痕整形患者 延续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专科培训对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新时期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本文以护理人员专科培训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从护理人员的培训需求角度,在对培训需求分析对护理人员专科培训重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培训需求的分析情况,探讨提出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专科培训效果的方法,旨在为开展护理人员专科培训工作提供借鉴的经验和思路。

  • 标签: 护理人员 专科培训 培训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分析神经内科患者的心理康复需求及现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心理康复需求方面的差异,为改善神经内科患者的心理康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患者100例,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等,并使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康复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3岁(标准差±5.6岁),其中男性占40%,女性占60%;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8岁(标准差±4.9岁),男性占44%,女性占56%。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上无显著差异(P>0.05)。在心理康复需求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评分为78.6分(标准差±8.2分),而对照组患者的评分为64.2分(标准差±7.5分)。观察组的心理康复需求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存在着较高的心理康复需求,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康复需求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针对神经内科患者的心理康复需求,应该加强心理支持和康复措施,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内科患者 心理康复需求 对比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静脉通路护理门诊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维护体验及需求情况调查。方法 围绕本院200例PICC患者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于2020年9月-2021年9月期间于静脉通路护理门诊就诊,以疾病诊断相关分类(DRGS)经济效益模型为支撑,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调查问卷,将调查问卷发放至患者,分析其维护体验及需求情况。结果 分析到我院就医情况发现,40.00%患者就医所需时间为30min~2h,61.00%患者交通费用小于10元,84.50%的患者交通工具为公交车;分析到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就医情况发现,67.50%患者就医所需时间<30min,48.00%患者交通费用为0元,45.50%患者交通工具为公交车,患者到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就医所需时间及交通费用较少。结论 与到我院就医相比,患者到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就医所需时间及交通费用较少,因此将PICC维护体系构建到社区及乡镇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良好地满足患者相关需求

  • 标签: PICC 维护体验 需求调查 静脉通路护理门诊
  • 简介: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术前家属心理需求.方法术前1d到病房对术前儿童家属进行心理需求调查,内容为两部分:①家属对手术治疗相关知识的需求;②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结果100%家属希望能了解患儿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希望术前进行个别指导,有78.7%的家属希望提供有经验的护士陪护患儿,73.4%家属希望术中能与医务人员取得联系.结论护士根据家属的要求,采取相应有效的健康教育,减轻了家属的后顾之忧,增加了家属对护士的信任,使患儿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减少了术中并发症.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术前 家属 心理需求 调查 健康教育
  • 简介:根据现代临床护理工作的发展和当前护理职业岗位需求的变化,对高职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改革,学校与医院合作,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人体各个时期的健康问题,按照护理岗位工作过程安排教学内容、整合课程。新课程体系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教育 护理 课程 专业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出院护理的需求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出院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6月在上海市嘉定区真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类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232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疾病护理与预防、健康促进2个维度共20个条目,共分为20-100分。结果232例患者护理需求总分为(63.87±17.5)分。20个条目中,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出现紧急情况时医护人员的救护、定期提供体检、安全用药指导、上门提供护理及慢性病的长期护理。经单因素分析,年龄、有无配偶、文化程度、体育活动频率与护理需求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无配偶、小学及以下程度老人和大专及以上老人、从不参加体育活动者护理需求总分最高。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出院护理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独居与否、体育活动频率、疾病对日常生活影响、有无后遗症以及首要住院原因(高血压)(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出院的护理需求是多方面的,护士在实施出院护理时,重点应关注患者不同护理需求,特别是高龄、无配偶、独居的患者,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出院指导,满足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需求

  • 标签: 慢性疾病 护理需求 影响因素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人临终前(死亡前 6个月)主要健康问题、居住形态、临终前主要照顾者等现状,分析老年人临终前的照护需求,探讨提出更好的满足临终老年人的需求、缓解家庭照护压力的政策建议;方法:使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 CLHLS) 2011年 -2014年纵贯序列数据中 2011-2014年死亡老年人的数据,对老年人临终前主要健康问题、居住形态、临终前主要照顾者等进行分析,相关的统计分析使用 stata19.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标准差( X±s),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 %);结果: 50.0%的老年人在临终前存在听力障碍, 6.7%的老年人存在牙痛, 3.5%的老年人存在膝关节、髋关节、肘关节等大关节痛,有 74.8%的老年人在死亡前 6个月是卧病不起的状况,有 28.3%的老年人至少摔倒过一次。老年人临终前与已婚子女居住的情况比例最高,达 67.6%, 76.7%临终老年人的照护工作由子女及其配偶承担;结论:我国老年人临终前健康状况较差,需要社会照护和医疗照护支持,以护士为主导的居家舒缓疗护模式可以将社会照护和医疗照护送上门,提高社会照护和医疗照护对临终老年人的可及性。

  • 标签: 老年人 临终 照护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