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流感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过程中提供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 2018年 6月,在我院进行流感疫苗接种的患者共 200人,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患者接种时提供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患者接种时提供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注射流感疫苗的成功率及注射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整理分析数据可知,常规护理组患者注射流感疫苗成功人数为 85人,成功率为 85.0%,注射流感疫苗后出现头痛情况的有 6人,占 6%,过敏性休克 2人,占 2%,面色苍白 4人,占 4%,其他 6人,占 6%,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8%;干预护理组患者注射流感疫苗成功人数为 97人,接种成功率为 97%,注射疫苗后出现头痛情况的有 2人,占 2%,出现过敏性休克 0人,出现面色苍白 1人,占 1%,其他 2人,占 2%,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结论:对注射流感疫苗的患者提供接种护理干预能提高疫苗注射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流感疫苗,接种,干预护理,成功率,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6-2018年海北州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特征,为流感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ILI)咽拭子,采用流感病毒分离鉴定的方法进行病原学监测。结果2016-2018年海北州流感网络实验室共检测ILI样本3452份,检测出流感病毒阳性样本639份,总阳性率为18.51%。其中新甲H1亚型占37.40%、季节性H3亚型占43.50%、BV型占14.87%、BY型占4.23%。结论2016年海北州流感流行以新甲H1亚型和季节性H3亚型占优势流行;2017年海北州流感流行也是以新甲H1亚型和季节性H3亚型占优势流行株,但同时混合BV型流行;2018年海北州流感流行也是以新甲H1亚型和季节性H3亚型为优势流行株、但同时混合新BV、BY型流行。

  • 标签: 流感 监测 流行病学 病原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儿科推拿结合西医治疗流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96例2017年6月-2018年11月流感患儿。结果常规西医+中医儿科推拿治疗组疾病疗效、咽痛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相比较常规西医治疗组更好,P<0.05。常规西医+中医儿科推拿治疗组和常规西医治疗组不良反应相似,P>0.05。结论常规西医+中医儿科推拿治疗流感效果好,可对炎症进行有效控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中医儿科推拿 西医治疗 流感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儿科推拿结合西医治疗流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96例 2017年 6月 -2018年 11月流感患儿。结果:常规西医 +中医儿科推拿治疗组疾病疗效、咽痛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相比较常规西医治疗组更好, P< 0.05。常规西医 +中医儿科推拿治疗组和常规西医治疗组不良反应相似, P> 0.05。结论:常规西医 +中医儿科推拿治疗流感效果好,可对炎症进行有效控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中医儿科推拿 西医治疗 流感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流感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过程中提供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流感疫苗接种的患者共200人,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患者接种时提供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患者接种时提供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注射流感疫苗的成功率及注射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整理分析数据可知,常规护理组患者注射流感疫苗成功人数为85人,成功率为85.0%,注射流感疫苗后出现头痛情况的有6人,占6%,过敏性休克2人,占2%,面色苍白4人,占4%,其他6人,占6%,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干预护理组患者注射流感疫苗成功人数为97人,接种成功率为97%,注射疫苗后出现头痛情况的有2人,占2%,出现过敏性休克0人,出现面色苍白1人,占1%,其他2人,占2%,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结论对注射流感疫苗的患者提供接种护理干预能提高疫苗注射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流感疫苗,接种,干预护理,成功率,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的护理要点,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从2017年4月21日至5月19日收治的9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护理经过。结果9例患者中3例给予有创机械通气和俯卧位通气,安置了气管插管、动静脉导管、尿管等,2例给予ECMO治疗;6例无创通气。未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及褥疮等;1例患者治疗过程发生严重情绪失控,经心理护理后好转。3例死亡,6例治愈出院。结论严密监测病情,做好各类导管管理及住院期间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成功抢救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提高危重患者生存率的重要保障。

  • 标签: 人感染H7N9禽流感 重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采用细胞培养法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流感病毒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中心于2018年6月-2019年8月收集采集到的流感样病例的350份咽拭子样本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采取细胞培养法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验方式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阳性检出率为11.43%高于细胞培养法的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临床检测中具有简单快捷、简单快捷以及灵敏度高等优势,可应用于流感爆发初期大面积快速筛查。

  • 标签: 细胞培养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流感病毒检测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血液净化科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在本院血液净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抽选出病例数80例,并以数字量表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一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开展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性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净化科患者开展集束化护理干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血液净化科 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在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危重患者前的急救措施与护理干预进行分析,并总结经验。方法选取100例2016年8月至2019年2月间前来我院进行急救与护理的甲型H1N1流感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100例患者中,10例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加重,采取机械通气与气管插管;25位给予导尿处理;16例给予深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全部患者接受标本采集后均为RNA阳性甲流病毒,经治疗后均出院。SAS评分为(40.52±5.86)分,SDS评分为(35.52±5.61)分。结论对于治疗甲型H1N1流感危重患者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措施效果明显。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危重患者 急救措施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效 果。方法: 择取在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所接收的 136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双盲法进行分组,分为预见性组和参照组,分别为 68 例患者 。预见性组行预见性护理,参照组行常规护理,收集并统计两组资料,并且对比预见性组和参照组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几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预见性组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几率 3 例( 4.41% ) ,参照组为 11 例( 16.18% ) ,预见性组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几率显著低于参照组;预见性组的护理满意度 66 例 ( 97.06% ),参照组为 54 例 ( 79.41% ),预见性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 且对照均存在 P <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预见性护理,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预防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择取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所接收的1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双盲法进行分组,分为预见性组和参照组,分别为68例患者。预见性组行预见性护理,参照组行常规护理,收集并统计两组资料,并且对比预见性组和参照组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几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预见性组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几率3例(4.41%),参照组为11例(16.18%),预见性组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几率显著低于参照组;预见性组的护理满意度66例(97.06%),参照组为54例(79.41%),预见性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且对照均存在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预见性护理,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预防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血液净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特将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近两年时段内于我院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8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所有患者入院就诊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置管的各项情况以及不良事件表现。结果通过不同方式有效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在置管时长、留院休养时长以及持续感染时长等各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出现率为0其发生几率远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连续性血液净化过程之中为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是能够有效避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事态出现,能够极大程度的增加患者治疗效果,减少多种并发症的出现,值得在临床之中广泛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干预 连续性血液净化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导管血流感染发生率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6月我方医院收治的76例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患者通过采取品管圈活动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采用自制调查量表统计76例患者导管血流感染发生率、干扰素-γ、血清IgE、白细胞介素-4等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38例患者导管血流感染发生率、干扰素-γ、血清IgE、白细胞介素-4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患者导管血流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护理 导管血流感染 品管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病毒口服液和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在小儿流感病毒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月本院接诊的流感病毒感染患儿7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的方式将之分成A、B两组(n=39)。对两组都施以抗病毒口服液治疗,同时对A组加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分析两组发热与闭塞/流体症状的缓解情况,同时对各组的疗效作出比较。结果A组的鼻塞/流涕持续时间为(3.85±0.97)d、发热持续时间为(1.36±0.47)d,短于B组的(5.61±0.92)d、(2.94±0.83)d,P<0.05。A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97%,高于B组的71.79%,P<0.05。结论联用抗病毒口服液和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可有效提升小儿流感病毒感染的总体疗效,且有助于促进患儿发热等症状的快速缓解,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流感病毒感染 抗病毒口服液 临床疗效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序贯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HHFNC)联合肺磷脂注射液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NRDS患儿3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15)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n=15)在NCPAP序贯HHFNC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肺磷脂注射液,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肺通气功能和开奶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酸碱度、二氧化然分压和氧分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开奶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NCPAP序贯HHFNC联合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法可有效改善NRDS患儿的肺部通气功能,对于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早期 鼻塞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猪肺磷脂 呼吸窘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