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4月本地区模拟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46例纳入研究,所分对照组(23例)常规理化检验管理,23例观察组理化检验实施质量控制,对比效果。结果 有效控制时间、发出报告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理化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理化检验质控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事件处理耗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12-2021.11月,6年内发生的62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15.12-2018.11月为对比期,此期间采取常规管理,2018.12-2021.11月为研究期,此期间实施理化检验质控,两个时期个选取31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两个时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研究期出具报告时间、处理耗时均明显低于对比期,同时研究期民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比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化检验质控可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效率,缩短报告时间,减少事件处理耗时,保证公共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患者的选取时间在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本研究所选取患者均为接受乙肝病毒血清检验患者,共有患者 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甲组患者和乙组患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等对比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表现为 P>0.05,其差异较小。结论:针对乙型肝炎患者,对其展开病毒血清检验工作,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检验效果均相对显著,其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乙型肝炎 血清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患者的选取时间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研究所选取患者均为接受乙肝病毒血清检验患者,共有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甲组患者和乙组患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等对比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表现为P>0.05,其差异较小。结论针对乙型肝炎患者,对其展开病毒血清检验工作,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检验效果均相对显著,其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乙型肝炎 血清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直接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2014年7月来我院进行检查的280例阳性血液标本,对上述280例阳性血液样本予以直接药物敏感试验以及常规药物敏感试验,研究两种检测结果的细菌鉴定结果与药物敏感结果的符合性。结果通过此次检验显示,直接细菌鉴定与常规细菌鉴定的统一性超过了89.4%,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药物耐药与中毒敏感的符合性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P>0.05。结论直接与常规药物敏感试验可以在较短时间确定病原菌与药物敏感结果,降低用药的随意性。

  • 标签: 药敏实验 临床 血液细菌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实验报告是医学检验专业实验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经常出现敷衍了事、内容雷同、甚至数据虚假等多种不良现象,未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应重视实验报告的书写,杜绝上述情况的发生,论文式实验报告能有效地解决这些不良现象。

  • 标签: 实验报告 医学检验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综合设计实验,可以有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就机能学实验教学的内容、设计性试验的意义、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过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了探讨。以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效结合,说明设计性实验对机能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为设计性实验方法的教学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机能学实验 教育教学 设计性实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玫瑰痤疮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皮肤疾病,表现为面中部为主的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斑块及鼻赘。过去玫瑰痤疮以药物治疗为主,随着光学的发展,物理治疗的种类及多种物理治疗方法联合应用越来越多,治疗玫瑰痤疮采用的物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激光、强脉冲光疗法、光动力疗法等。

  • 标签: 玫瑰痤疮 激光 强脉冲光 光动力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疼痛护理应用于肛肠科病房管理的合理化建议。方法:选择我院肛肠科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收治的 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表法将 94例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疼痛护理管理,对比护理管理前后不同时段疼痛评分以及疼痛缓解情况,了解疼痛护理的作用,给出科学应用疼痛护理展开病房管理的建议。结果:根据统计结果,两组护理前疼痛评分无较大差异, P> 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持续下降,在三个时段均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 P< 0.05。观察组 47例患者疼痛均有所缓解,缓解率实现了 100.00%;但对照组仅有 35例患者疼痛有所缓解,缓解率为 74.47%, P< 0.05。结论:疼痛护理在肛肠科病房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发挥加速患者恢复、减轻病情的作用,减少疼痛对患者的影响,具备临床推广价值,建议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疼痛护理 肛肠科 合理化 病房管理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采用理化检验质量控制的作用及效果。方法:本次纳入的分析对象均来源于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选取其中记录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0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研究开始时间为2018年2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2月。其中2018年2月-2019年8月未使用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将其视为参照组。2019年9月至研究结束采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用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将其视为研究组。统计不同控制方法实施期间的相关数据,主要包括报告发出时间和有效控制时间等,同时随机抽取100名民众,调查其对两组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4.08±1.01)h是研究组报告发出时间相对于(7.27±1.65)h较短,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效控制时间为(22.11±3.94)h与参照组(30.31±4.61)h相比较短,后者有明显不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采用理化检验质量控制,能够有效地缩短控制时间,提高控制质量和效率,对民众满意度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可在今后质量控制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理化检验 质量控制 作用
  • 简介:<正>甲状旁腺(PTG)移植为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提供了一有效的治疗途径,但移植物能否存活及其存活时间为移植术成功的关键。为此,近年来国内对PTG移植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供体的选择、对移植物的预处理、寻找合适的移植部位及对受体的处理等。供体的选择临床PTG移值供体主要来源于异体。陈国锐等首先证实5月胎龄以上的胎儿PTG已成熟,具有分泌PTG功能,并通过临床应用证实其可行性。高祖华等从细胞分化程度、分泌功能和

  • 标签: 甲状旁腺移植 大鼠甲状旁腺 移植物 研究近况 存活时间 免疫原性
  • 简介:摘要目的PPD实验属迟发型变态反应,以细胞介质为主的免疫反应。方法实验185例,男130例,女55例,年龄3-82岁进行PPD实验,采用孟都氏法注射于前臂掌侧皮内,于注射后72小时检查注射部位反应。结果7例强阳性反应。结论对强阳性反应的患者的疾病护理对促进疾病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PPD实验 阳性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的发展,在具体的科研项目中,会运用一些动物来进行实验,对于动物来说承受着较大的痛苦,所以针对这种情况,采用实验动物福利,可以有效的保证生命的合理利用,而这个福利主要是给相关的动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心理和身体上给予照顾和看护,从根本意义上进行动物的保护,防止虐待现象的产生,减少对它们的伤害。本文将分析实验动物福利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对应的解决措施。

  • 标签: 实验动物 福利 发展问题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为达到 PulseNet China 网络实验室监测技术能力标准化和规范化,实现数据有效传输和分析,要求PFGE实验完成的图像要符合质量标准。方法 按照国家疾控中心出台的标准操作规程及结合各网络实验室开展实验以来积累的操作经验。结果 PFGE实验按操作规程认真、仔细操作,完成的图像就能够达到质量标准。

  • 标签: PFGE实验 操作规程 注意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检测梅毒的确证实验明胶凝集试验(TPPA)的结果易造成假阴性的实验比对分析。方法 收集本院2018年3月至 2018年8月6个月4320份检测梅毒抗体的标本中,122份化学发光值高出正常范围的标本进行确证实验:明胶凝集试验(TPPA),将不能明确判断结果的标本分组进行酶法(ELISA法)、胶体金法实验比对。A组:78人抗TP≥10S/CO,B组:44人抗TP酶法(ELISA法)阳性率100%(P0.05),胶体金法阳性率84.1%(P>0.05),TPPA法阳性率68.2%。结论 梅毒化学发光法检测超出正常值的结果,筛选出的标本做TPPA试验并不能达到确证结果,有必要再进行酶法(ELISA法),为确保检测质量,避免出现假阴性结果,本着临床早发现早治疗r的原则,更好的发挥检验科辅助临床医生快速高效诊治工作。关键词:梅毒抗体 化学发光法 明胶凝集试验(TPPA) 酶法(ELISA) 胶体金法 假阴性     梅毒是皮肤性病科属疾病,与感染者黏膜病损和体液接触均可导致病毒感染,一期表现为斑疹、溃疡,RPR血清试验与TPPA抗体检测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的制定,分期用药方案会有区分,但RPR转化为非反应性(阴性)是目前临床康复判断依据。    梅毒检测已经成为临床综合性医院的常见检验项目,用人单位对新人入职体检、无偿献血者体检、参军入伍的体检、婚检等都要做梅毒抗体检测的,梅毒检测结果关系个人隐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度是检验科的宗旨。    随着现代化科技进步,全自动分析仪已走进医院各个科室,满足了前来就诊和健康体检的人们快速能完成检查并能很快得到检查结果的需求,也提高了临床医生尽快尽早医治病患的诊治效率,临床中诊断梅毒主要采取血清学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酶法(ELISA法)和明胶凝集TPPA试验法,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在实际工作中易出现假阴性、假阳性的情况,给临床工作带来较大影响,为有效提高梅毒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本人对工作中对于梅毒阳性标本的酶法和明胶凝集法TPPA试验的对比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8年3月初至2018年8月末6个月4320份检测梅毒抗体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1440人,女性:2880人。1.2仪器:    深圳爱康全自动酶免仪、旋转仪、澳鑫脱帽离心机、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i30001.3试剂:科华生物有限公司的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试剂盒、英科新创生物有限公司的梅毒抗体胶体金法检测试剂盒、四川迈克生物有限公司的化学发光法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1.4方法与检测:     对进行梅毒检测的4320份标本,化学发光法检测出122份抗-TP化学发光值高出正常范围进行具体酶法、胶体金法、明胶凝集试验TPPA实验比对。按标准操作规程:标本血清分离,3000转/分钟,离心15分钟,确定血清达到上机检测标准,将梅毒抗体结果大于正常值的标本,继续做RPR试验和TPPA试验。通过TPPA试验结果确证该标本梅毒阳性,确诊梅毒患者;TPPA结果阴性,考虑化学发光值的假阳性存在可能。RPR结果阴性结合TPPA阳性,说明是既往梅毒患者;RPR结果阳性结合TPPA阳性,说明是现症梅毒,正是梅毒螺旋体和非梅毒螺旋体感染活动期。2、结果:     将122份化学发光值高出正常值的梅毒“阳”性标本,进行酶法(ELISA法)、胶体金法、明胶凝集法试验TPPA三种实验研究。采用不同结果分组:A组78人抗-TP≥10S/CO,B组44人,同样将两组标本进行了酶法、胶体金标、TPPA明胶凝集试验。阳性符合率A酶法100%,胶体金标100%,TPPA93.6%;B酶法90.9%,胶体金标84.1%,TPPA68.2%。详见附表1。3、讨论:在TPPA检测化学发光值高的标本时,曾多次遇到结果并不明确的现象:这种TPPA结果评目测判断是否出现分散或聚集,对于一些看似凝集的“阴”性标本,继续做酶法(ELISA法)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是阳性。基于TPPA检测方法的干扰因素多[1]:1.试验操作产生的偶然误差:重复使用的U型板在清洗时,用硬质刷导致内孔划痕较多,阴性样本的致敏粒子不能正常沉淀而看上去像凝集图像、静置过程中意外震动(导致沉淀粒子散开)。2.因为样本个体之间的差异,部分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可能会产生与致敏粒子包被的抗原产生非特异性反应的因子,造成异常结果。根据文献中对于异常结果分析,可能会造成异常结果的疾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盘状红斑狼疮、药物诱发的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肿瘤(淋巴肉瘤、脑膜瘤、结肠癌)、皮肤病(皮肤相关的螺旋体引起)生殖器疱疹、麻风、热性病、莱姆病、地方性密螺旋体病等。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化学发光法检测的高精确度,在高出正常范围的一部分标本中,用胶体金标进行实验比对,将筛出的抗-TP“阴”性的标本,采用酶法进行了检测,可以将那些早期感染者含量不高的标本检测出来,实现早发现早治疗。不能单一只做TPPA试验来检测化学发光值高出正常值的标本,有必要对TPPA结果不确定的标本做酶法实验比对。真正体现检验工作不漏检不谎报结果的检验目标。附表1:组实验化学发光法酶法(ELISA)胶体金TPPA78人A抗-TP≥10S/CO78阳性100%78阳100%73阳93.6%44人B抗-T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检测梅毒的确证实验明胶凝集试验(TPPA)的结果易造成假阴性的实验比对分析。方法 收集本院2018年3月至 2018年8月6个月4320份检测梅毒抗体的标本中,122份化学发光值高出正常范围的标本进行确证实验:明胶凝集试验(TPPA),将不能明确判断结果的标本分组进行酶法(ELISA法)、胶体金法实验比对。A组:78人抗TP≥10S/CO,B组:44人抗TP酶法(ELISA法)阳性率100%(P0.05),胶体金法阳性率84.1%(P>0.05),TPPA法阳性率68.2%。结论 梅毒化学发光法检测超出正常值的结果,筛选出的标本做TPPA试验并不能达到确证结果,有必要再进行酶法(ELISA法),为确保检测质量,避免出现假阴性结果,本着临床早发现早治疗r的原则,更好的发挥检验科辅助临床医生快速高效诊治工作。关键词:梅毒抗体 化学发光法 明胶凝集试验(TPPA) 酶法(ELISA) 胶体金法 假阴性     梅毒是皮肤性病科属疾病,与感染者黏膜病损和体液接触均可导致病毒感染,一期表现为斑疹、溃疡,RPR血清试验与TPPA抗体检测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的制定,分期用药方案会有区分,但RPR转化为非反应性(阴性)是目前临床康复判断依据。    梅毒检测已经成为临床综合性医院的常见检验项目,用人单位对新人入职体检、无偿献血者体检、参军入伍的体检、婚检等都要做梅毒抗体检测的,梅毒检测结果关系个人隐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度是检验科的宗旨。    随着现代化科技进步,全自动分析仪已走进医院各个科室,满足了前来就诊和健康体检的人们快速能完成检查并能很快得到检查结果的需求,也提高了临床医生尽快尽早医治病患的诊治效率,临床中诊断梅毒主要采取血清学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酶法(ELISA法)和明胶凝集TPPA试验法,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在实际工作中易出现假阴性、假阳性的情况,给临床工作带来较大影响,为有效提高梅毒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本人对工作中对于梅毒阳性标本的酶法和明胶凝集法TPPA试验的对比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8年3月初至2018年8月末6个月4320份检测梅毒抗体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1440人,女性:2880人。1.2仪器:    深圳爱康全自动酶免仪、旋转仪、澳鑫脱帽离心机、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i30001.3试剂:科华生物有限公司的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试剂盒、英科新创生物有限公司的梅毒抗体胶体金法检测试剂盒、四川迈克生物有限公司的化学发光法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1.4方法与检测:     对进行梅毒检测的4320份标本,化学发光法检测出122份抗-TP化学发光值高出正常范围进行具体酶法、胶体金法、明胶凝集试验TPPA实验比对。按标准操作规程:标本血清分离,3000转/分钟,离心15分钟,确定血清达到上机检测标准,将梅毒抗体结果大于正常值的标本,继续做RPR试验和TPPA试验。通过TPPA试验结果确证该标本梅毒阳性,确诊梅毒患者;TPPA结果阴性,考虑化学发光值的假阳性存在可能。RPR结果阴性结合TPPA阳性,说明是既往梅毒患者;RPR结果阳性结合TPPA阳性,说明是现症梅毒,正是梅毒螺旋体和非梅毒螺旋体感染活动期。2、结果:     将122份化学发光值高出正常值的梅毒“阳”性标本,进行酶法(ELISA法)、胶体金法、明胶凝集法试验TPPA三种实验研究。采用不同结果分组:A组78人抗-TP≥10S/CO,B组44人,同样将两组标本进行了酶法、胶体金标、TPPA明胶凝集试验。阳性符合率A酶法100%,胶体金标100%,TPPA93.6%;B酶法90.9%,胶体金标84.1%,TPPA68.2%。详见附表1。3、讨论:在TPPA检测化学发光值高的标本时,曾多次遇到结果并不明确的现象:这种TPPA结果评目测判断是否出现分散或聚集,对于一些看似凝集的“阴”性标本,继续做酶法(ELISA法)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是阳性。基于TPPA检测方法的干扰因素多[1]:1.试验操作产生的偶然误差:重复使用的U型板在清洗时,用硬质刷导致内孔划痕较多,阴性样本的致敏粒子不能正常沉淀而看上去像凝集图像、静置过程中意外震动(导致沉淀粒子散开)。2.因为样本个体之间的差异,部分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可能会产生与致敏粒子包被的抗原产生非特异性反应的因子,造成异常结果。根据文献中对于异常结果分析,可能会造成异常结果的疾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盘状红斑狼疮、药物诱发的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肿瘤(淋巴肉瘤、脑膜瘤、结肠癌)、皮肤病(皮肤相关的螺旋体引起)生殖器疱疹、麻风、热性病、莱姆病、地方性密螺旋体病等。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化学发光法检测的高精确度,在高出正常范围的一部分标本中,用胶体金标进行实验比对,将筛出的抗-TP“阴”性的标本,采用酶法进行了检测,可以将那些早期感染者含量不高的标本检测出来,实现早发现早治疗。不能单一只做TPPA试验来检测化学发光值高出正常值的标本,有必要对TPPA结果不确定的标本做酶法实验比对。真正体现检验工作不漏检不谎报结果的检验目标。附表1:组实验化学发光法酶法(ELISA)胶体金TPPA78人A抗-TP≥10S/CO78阳性100%78阳100%73阳93.6%44人B抗-TP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