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长住院日病例的分布特征,探讨缩短超长住院日的措施,为医院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从2017年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库中选择住院日大于或等于30日的病例共1238例,分析其性别、年龄、住院日、疾病分类、出院科室、病例分型等的分布情况。结果超长住院日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451;住院天数主要集中在30~39天,占48.2%;60岁以上例数最多,共有496例,占40%;排名前三位疾病类型分别是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循环系统疾病;排名前三位出院科室分别是肿瘤科、康复医学科、骨科。超长住院日病例中主要是C型病例,有857例,占69.2%。结论对住院日进行监控;加强科室管理及重点病种控制;提高门诊医疗水平,建立良好转诊制度是控制住院时间延长的有效途径。

  • 标签: 超长住院日 分布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疑似冠心病的患者100例,在结合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基础上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60例为冠心病患者,对照组患者40例为非冠心病患者,且在结合冠脉病变支数等情况的基础上把观察组分成多个亚组,两组患者都进行了临床专业诊断,对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指标进行检测,研究该指标和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过临床专业检测和对比观察可知,在两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上,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且在冠脉病变支数不断增多的同时,相应的MPV水平和RDW水平也不断提升。结论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冠心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冠心病 冠脉病变 Gensini 评分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2016年—2018年在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对我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的尿液标本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检出的432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376株(87.04%),革兰阳性球菌35株(8.10%);真菌21株(4.86%)。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46.64%,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为65.00%。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广泛,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耐药日趋严重,临床需严格加强抗生素的合理用药。

  • 标签: 泌尿系统感染 病原菌 耐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两种肠道准备方法对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的影响,以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清洁肠道准备的方法。方法将142例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2例)和对照组(70例)(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组患者先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2付3/日”提前准备肠道三天,行电子结肠检查前再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24付”清洁肠道,对照组行电子结肠镜前直接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24付”清洁肠道,分别观察肠道准备情况、检查成功率、患者腹胀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道的清洁效果优良,电子结肠镜检查成功率100%;对照组电子结肠镜检查成功率91%,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采用提前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2付3/日”后再服用大量泻剂清洁肠道更为有效、并且可以有效减轻患者腹胀感,电子结肠镜检查成功率高。

  • 标签: 老年患者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
  • 简介:摘要针对现阶段护生临床思维培养情况分析,根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深层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在校内仿真医院中合理应用引导教学法,培养护生临床思维,以此实现预期设定的教学目标。

  • 标签: 引导式教学法 护生 临床思维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姿势反馈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从我科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选取48例脑卒中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4)与对照组(n=24)。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结合反馈作业训练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疗程为三个月,并与治疗前与疗程结束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定上肢及手功能,应用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析两组评定结果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MA及MBI评分(观察组29.58±5.64分,44.51±10.72分;对照组29.33±5.58分,44.58±9.77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疗程后评分均有所提升。(观察组38.58±7.03分,74.42±6.80分;对照组37.29±8.38分,63.33±9.40分)。观察组评分两项评定均高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反馈作业训练较之前常规康复治疗对于提高卒中患者患侧上肢及手功能疗效更为显著。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治疗 姿势反馈式作业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EKG定位技术在三向瓣膜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三向瓣膜PICC置管的患者,患者120例,选择时间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60例为对照组按照体外测量方法置管后放射科行传统的X线摄片,观察导管尖端位置。2018年7月—2018年2月60例为观察组采用EKG技术进行PICC尖端定位后置管,再到放射科行传统的X线摄片,观察导管尖端位置。结果体外测量方法导管尖端定位准确率为85%,导管异位发生率为15%,置管时间5±1.11min,EKG技术导管尖端定位准确率为96%、导管异位发生率为4%,置管时间7±1.31min。EKG技术导管尖端定位准确率明显高于体外测量方法、导管异位发生率低于体外测量方法,置管时间大于体外测量方法。结论EKG技术可以提高PICC置管尖端定位的准确率,降低导管异位发生率,提高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

  • 标签: EKG定位技术 三向瓣膜式 PICC导管尖端定位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引导教育训练辅助治疗脑瘫儿童言语障碍的康复效果评价分析。方法研究时间选取为2017年6月开始,至2018年6月结束,随机将在此期间至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脑瘫儿童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例)和观察组(n=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采用引导教育训练辅助治疗,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语言功能评分及发育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语言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发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于脑瘫患儿的治疗中采用引导教育训练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语言功能及发育水平,促进患者的康复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引导式教育训练 脑瘫儿童 言语障碍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评价病友支持同伴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糖脂代谢干预效果,为高血压社区干预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VIP和WanFangData数据库,检索有关病友支持同伴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糖脂代谢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7年12月。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效应值,进行病友支持同伴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糖脂代谢影响的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病友支持同伴教育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收缩压WMD=-21.10,95%CI(-23.90,-18.31),P<0.00001和舒张压WMD=-10.63,95%CI(-13.17,-8.09),P<0.00001、空腹血糖〔WMD=-1.93,95%CI(-2.19,-1.66),P<0.00001〕、甘油三酯〔WMD=-1.24,95%CI(-1.48,-1.01),P<0.00001〕、总胆固醇〔WMD=-1.62,95%CI(-1.82,-1.43),P<0.00001〕的改变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eta分析结果显示病友支持同伴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糖脂代谢的控制效果优于常规教育方法。由于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较低,篇数较少,需要进一步高质量的研究来揭示病友支持同伴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糖脂代谢的影响。

  • 标签: 同伴教育 高血压 血糖 血脂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例导入教学在甲状腺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7月来我院实习的医生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45例)和对照组(n=45例),其中研究组采用病例导入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两组实习医生的结业考试成绩、带教满意度评分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实习医生结业考试成绩与对照组实习医生相比优势显著,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实习医生带教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实习医生,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病例导入教学对实习医生进行甲状腺外科临床教学,可以提高实习医生的成绩,值得广泛进行应用。

  • 标签: 病例导入式教学 甲状腺 外科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散冲击波对脊髓损伤后下肢内收肌痉挛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7年9月—2018年1月脊髓损伤后下肢内收肌痉挛患者。按照治疗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常规药物联合发散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脊髓损伤后下肢内收肌痉挛抑制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的程度;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脊髓损伤后下肢内收肌痉挛抑制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的程度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药物联合发散冲击波治疗脊髓损伤后下肢内收肌痉挛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疼痛的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发散式冲击波 脊髓损伤后下肢内收肌痉挛 临床疗效 推广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宫颈环扎术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10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观察组采用改良宫颈环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输红细胞悬液量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输红细胞悬液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子宫腔积血等并发症状。结论运用改良宫颈环扎术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现象,可以明显减少出血量,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前置胎盘 改良式宫颈环扎术 出血 子宫下段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延伸纯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对产妇生理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住院分娩产妇80例,时间为2015年4月30日—2018年4月30日,按“简单随机”法分组,每组40例。一组为对照组(常规纯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另一组为观察组(再联合延伸纯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孕妇抑郁情况、健康状况及纯母乳喂养率指标。结果观察组孕妇实施延伸纯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后,抑郁情况、健康状况及纯母乳喂养率指标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对分娩产妇实施延伸纯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后,孕妇抑郁情况、健康状况指标改善效果佳,且纯母乳喂养率指标效果理想。

  • 标签: 延伸式纯母乳喂养 护理干预 心理状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心血管患者压疮的预防中应用改良Braden评分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2月至2018年11月58例心血管患者,按照患者压疮评估方式分为观察组29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根据经验、病情观察进行压疮预估,观察组应用改良Braden评分表进行压疮预估,比较压疮发生了。结果观察组存在压疮风险的患者占51.72%,与对照组44.83%差异不大(χ2=0.27,P=4.85);观察组轻度、中度、高度、极度风险比重均与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0.34%,低于对照组34.48%(χ2=0.59,P=0.027)。结论改良Braden评分表用于心血管患者压疮预防中价值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血管 改良式Braden评分表 压疮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渐进护理干预模式在接受子宫全切手术治疗的老年期患者群体术后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1月,将24例接受子宫全切手术治疗的老年期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12例,为参照组行术后常规康复护理干预,针对研究组实施术后渐进康复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指标测算值、术后尿管拔除时间指标测算值、术后下床时间指标测算值、术后VAS评分指标测算值、术后SAS评分指标测算值,以及术后SDS评分指标测算值。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指标测算值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后尿管拔除时间指标测算值、术后下床时间指标测算值、术后VAS评分指标测算值、术后SAS评分指标测算值以及术后SDS评分指标测算值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接受子宫全切手术治疗的老年期患者实施术后渐进康复护理干预,能获取较好结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渐进式护理干预 老年期子宫全切术后患者 护理 康复效果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路径护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低血压发生状况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老年科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低血压的发生因素制定并实施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控制水平与自我效能感水平变化,观察两组住院期间低血压的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低血压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t=5.289,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路径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低血压的发生次数,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低血压 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网”控制管理应用于三级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间收入的所有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68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通过双色球抽签两组均分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红色球为对照组,蓝色球为实验组,每组中录入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医疗管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网”控制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状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状况为4(11.76%)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1(32.35%)例,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控制管理应用于三级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医疗管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对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 网式控制管理 护理效果 三级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胸导管闭引流术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治疗的82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记录资料。按照随机原则将82例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胸导管闭引流术加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胸液消失时间、胸闷消失时间和住院费用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微创胸导管闭引流术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各项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胸导管闭式引流术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判开放乳突改良根治+鼓室成形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治疗及护理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平行方法,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撷取的6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通过开放乳突改良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性均显著,P<0.05。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接受开放乳突改良根治+鼓室成形术+综合护理,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开放式乳突改良根治 鼓室成形术 慢性脓性中耳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一款可穿戴腕心电记录仪和一款可穿戴动态心电记录仪的心电监测记录结果,评估前者的幅频响应的准确性和两款记录仪的人体实测信号的一致性。方法输入两组标准信号,幅度为1mV,频率分别为5Hz和10Hz,对比标准信号输出;选取6位志愿者受测者分别佩戴两款记录仪设备,将获取的心电信号(QRS波振幅和波宽,T波振幅和波宽,QT间期)进行对比。结果第一款记录仪有较好的幅频响应特性;通过分析波形特征,未发现两种记录仪设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第一款可穿戴腕心电记录仪有较好的幅频相应特性;并且人体实测的ECG波形与已通过CFDA认证的第二款可穿戴动态心电记录仪高度一致。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可穿戴设备 ECG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