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手术部位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间5086份外科手术患者出院病历,对其医院感染分布、影响因素及病原菌构成进行分析,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5086例外科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27例,手术部位感染率为2.49%。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8个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肥胖、术前住院天数、术前血糖水平、手术类型、术前感染、手术室环境、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感染部位分泌物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0%。结论肥胖、术前住院天数、术前血糖水平、手术类型、术前感染、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手术室环境、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等8个因素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有显著关系,是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 标签: 外科 手术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猴嘴社区≥18岁的1000名居民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史,可能与高血压有关的影响因素。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共调查1000人,血压正常476人,占41.6%;正常高值血压406人,占40.6%;社区高血压标化后的患病率为11.8%。高血压患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60岁29例占24.6%,≥60岁89例占75.4%。1000例中男性383人,高血压患病人数52人,患病率13.58%;女性617人,高血压患病人数66人,患病率10.70%。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χ2=9.51,P<0.01,二者有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心型肥胖、心血管病家族史、高盐饮食、年龄、超重、饮酒、吸烟、嗜肉食、女性、轻体力劳动为社区高血压危险因素。结论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应予重视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开展积极有效的老年人高血压防制措施十分必要.

  • 标签: 社区 高血压 患病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选取2015年1月~2015年8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7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了护理安全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探讨神经外科患者护理安全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结果表明,神经外科患者护理受患者因素及护理人员等因素的影响,采取规范化护理措施后,降低了安全隐患的发生几率,提高了护理的质量。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 危险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于本院2017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中,随机选取52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神经内科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并调查患者医院感染的部位以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的主要感染部位为上呼吸道、下呼吸道和泌尿系统,上呼吸道的感染构成比为38.46%,泌尿系统的感染构成比为23.07%,下呼吸道的感染构成比为19.23%,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合并糖尿病、慢性基础病、侵入性操作和意识障碍与医院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基于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对肾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通过加强对医院病房的管理,确保无菌操作,合理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

  • 标签: 神经内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脑挫裂伤后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脑挫裂伤治疗的172例患者,对其入院年龄、GCS评分、是否去骨瓣减压术、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否伴有脑室内出血的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寻这些因素与脑积水并发症的关系。结果172例患者中有22例患者发生脑积水,发生率为12.79%;年龄、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引起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脑积水的发生与入院GCS评分和去骨瓣减压术无关。结论脑挫裂伤后并发脑积水与年龄、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脑室内出血密切相关,临床治疗中可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减少脑积水的发生。

  • 标签: 脑挫裂伤 脑积水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徐州地区不同性别与缺血性卒中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卒中注册数据库前瞻性连续登记2012.06-2013.06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546例,收集相同例数的在我院同期进行健康体检人群的相关资料,并录入epidata数据库。对可能引起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分别对不同性别的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整体人群中缺血性卒中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既往高血压、吸烟、TIA发作史、卒中病史均明显增高(P<0.05)。而吸烟、高血压、TIA病史、低密度脂蛋白高及高血糖参与了男性卒中的发生(P<0.05),吸烟、饮酒、高血压、TIA发作史、卒中发作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空腹高血糖参与了女性患者卒中的发生(P<0.05)。结论徐州地区与卒中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存在性别差异。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卒中注册数据库 危险因素 性别
  • 简介:摘要目的对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炎医院感染进行调查,研究预防控制措施及对策,降低轮状病毒医院感染率。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1月和10月轮状病毒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月儿科医院感染率为1.55%,轮状病毒占50%;10月儿科感染率为1.04%,轮状病毒占100%。结论轮状病毒医院感染是与轮状病毒患儿住院增多,易感人群占住院人数比例增多等相关。保护易感人群,严格医务人员手卫生,病房终末消毒管理等,对易感人群进行保护性隔离是降低轮状病毒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轮状病毒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冠心病患者临床常见危险因素及药物治疗对策。方法把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门诊所接收的126例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以及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中较为常见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等,药物治疗采用的是针对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进行的综合治疗,其中好转率达到了96.0%。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以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所占的比例较大,其次还有糖尿病等,药物治疗适宜采用综合治疗方法。

  • 标签: 危险因素 冠心病 冠脉综合征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关于男性早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2012年7月间确诊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发现,男性早发急性心肌梗死与患者饮酒、吸烟等因素呈正相关,同时对于有家族史以及高TG血症患者的患病几率相对较高,和男性非早发急性心肌梗死组以及女性早发急性心肌梗死组相比,差异较为显著(P<0.01)。但是糖尿病患者以及高血糖患者发生早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几率较其它两组患者低。而三组患者的低HDL-C、高TC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导致男性出现早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很多,包括大量饮酒、大量吸烟、高TG血症以及早发冠心病阳性家族史等等。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男性 早发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并发肠梗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合理的预防和诊断治疗对策。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50例行腹部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诱发腹部手术后并发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并制订相应的诊治对策。结果腹部手术后并发肠梗阻在年龄、手术时间、麻醉类型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是否使用麻醉、并发低蛋白血症、术后白细胞计数为并发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部手术后并发肠梗阻与术前并发症、手术时间及病情有关;明确梗阻类型、缩短手术时间及积极治疗术前并发症可减少手术后肠梗阻的发生概率。

  • 标签: 腹部手术 肠梗阻 危险因素 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其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我院普外三科收治符合条件的13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年龄、性别等并对上述因素与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30例胃癌患者中,术后切口感染患者12例,发生率为12.31%,年龄、体质指数、糖尿病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治疗,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 标签: 胃癌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特征,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析。方法对在我院进行医治的5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观察,并选取同期的5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照。回顾性分析2组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学研究。结果慢性宫颈炎患者的多种临床特征中,最显著的特征是宫颈糜烂,构成比68.52%。结论慢性宫颈炎的多种临床表现中,最突出的是宫颈糜烂;造成慢性宫颈炎的危险因素包括人流次数、居住环境等。针对危险因素特点实施有效的解决策略,可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健康生活。

  • 标签: 慢性宫颈炎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以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静脉溶栓治疗操作简便、经济有效,能够促使缺血心肌及时再灌注。近年来新型溶栓药物的应用降低了AMI患者的病死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溶栓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五年间接受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支持5天以上的253例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按PN相关胆汁郁积(parenteralnutritionassociatecholestasis,PNAC)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比较肠外营养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分析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253例中治愈及好转出院241例,放弃治疗8例及死亡4例。平均PN持续时间为15.71±9.32天。发生PN相关胆汁淤积21例。PNAC组PN持续时间长于非PNAC组;胎龄、体重明显小于非PNAC组;开始喂养时间明显迟于非PNAC组。结论早产儿PNAC的发生与PN持续时间、胎龄、体重、开始喂养时间相关。

  • 标签: 早产儿 胃肠外营养 胆汁淤积
  • 简介:摘要出血性脑梗塞是当前医学临床治疗过程中面对的重要病症之一,备受医学界关注。对于其诊治目前主要分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种方法,不同方法的诊治效果都基本取得预定目标。而导致出血性脑梗塞的危险性因素主要包括大面积脑梗塞、水肿程度及心源性栓塞;闭塞血管再通、血流再灌注及侧枝循环形成;梗塞部位的不同;血糖与血压的升高;抗凝性治疗。

  • 标签: 出血性脑梗塞 诊治效果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4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生化指标检查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发现快速房颤、血肌酐、高尿酸血症、贫血、NT-proBNP、hs-CRP是诱发老年CHF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要对其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 充血性心力衰竭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9月间接收的40例神经外科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的措施。结果38例患者康复出院,1例转院,1例放弃治疗;危险因素包括管理制度不完善,护理人员的工作素质的缺乏和技术不到位等。结论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包括制度不完善和医护人员自身水平和素质等问题,我们要针对该类问题加强管理,同时将医护人员的各方面素质进行提高,使得工作得以顺利展开,使危险因素得到有效的预防和防治。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从数据中寻找外科手术后导致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方法收集本院外科手术患者病历资料,观察其临床反应,将切口感染者与未感染者的生理指征分组对比,建立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导入多种影响因素参考对比。结果老年患者感染率高于中青年患者,II类、III类手术切口患者感染率高于I类手术切口感染率,糖尿病等疾病患者感染情况严重。结论年龄因素,切口类型,糖尿病患者感染几率较高。手术医师要选择手术手法,减少手术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临床观察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356例及其中发生的医院感染68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导致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我院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为19.10%,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胆道、皮肤、牙周及眼结膜。年龄、住院天数、是否有侵袭治疗以及糖尿病病程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宣教、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侵袭性操作、控制血糖以及缩短住院天数,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

  • 标签: 糖尿病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大同地区妇女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为乳腺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问卷调查2012年1月—2014年3月入院的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女性乳腺癌生存病例及同时段年龄相近的非乳腺癌人群。利用SPSS14.0的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教育水平、高脂肪饮食者、低纤维素饮食、生存压力大者、有乳腺癌家族史者、体重指数大者、初潮年龄早者、有流产史、无哺乳史者、服用避孕药者及服用时长均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结论乳腺癌的危险因子为婚姻状况、教育状况、高脂肪饮食者、低纤维素饮食、生存压力大者、有乳腺癌家族史者、体重指数大者、初潮年龄早者、有流产史、无哺乳史者、服用避孕药者及服用时长

  • 标签: 乳腺癌 危险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