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校本科生再次献血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定参加过无偿献血的在校大学本科生168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按照是否再次献血分组,分对照组(96例,仅1次无偿献血)、试验组(72例,再次献血),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及献血情况,分析在校本科生再次献血行为和影响因素。结果试验组男生、医学专业学生、城镇学生占比较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了解国家献血制度、参加过宣传活动、家人参与过再次献血、参与再次献血朋友超过3个占比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校本科生再次献血行为受宣传、周围环境、献血制度普及情况等因素影响,相关部位应结合具体情况,开展有效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对在校本科生参与无偿献血起到积极影响。

  • 标签: 无偿献血 再次献血 行为影响 干扰因素
  • 简介:摘要: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不利于产妇的身心健康及婴儿的发育,给家庭、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本文围绕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行综述,期望为临床相关护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产后抑郁 影响因素 护理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孕妇产前检查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产前检查的15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孕妇一般资料,了解孕妇产前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结果 150例孕妇检查依从性好者121例,占80.67%(121/150),依从性差者29例,占19.33%(29/150)。依从性差者家庭经济收入低、小学及文盲文化程度、经产妇、乡村户籍占比高于依从性高者(P

  • 标签: 孕妇 产前检查 依从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 本文复习国内外最新文献介绍精神分裂症自杀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 自 杀; 危险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检验中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因素展开探析,通过有效解决对策的提出强化检验精准性。方法:对某医院临床检验中筛查出的435例临床血液标本的不合格原因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血凝是导致的血液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占比为41.15%,标本量不足及未使用正确容器为次要原因,占比分别为31.72%与19.31%,此外,与病人信息不准确、送检时间超限、标准收集规范性差、溶血、脂血等原因也有所关联,但占比较小,仅为7.82%。结论:应强化血液标准收集与送检的规范性,提高血液标本合格率。

  • 标签: 临床检验 血液标本 不合格原因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从我院2015年7月-2018年1月收治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抽取98例,对患儿特点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记录。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易引发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阵发性咳嗽,X线检查可见胸部斑片状阴影,实验室检查显示CK-MB升高。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季节、流行接触史、低补体状态、居住环境是引发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在秋冬季,一旦小儿出现免疫力降低、持续高热、阵发咳嗽,且具有支原体流行接触史,说明可能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应立即诊断和治疗。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影响急诊多发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并寻找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 84例急诊多发伤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42),一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品管圈活动(研究组),分析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并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病情恶化程度轻于对照组, P<0.05。结论:影响急诊多发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包括年龄、创伤数量、就诊时间以及受伤部位等,对患者展开品管圈活动可以抑制病情恶化,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急诊多发伤 生存质量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季节性流感疫苗受不同季节的影响会有产生不同的免疫效果,这种差别较为明显。虽然国际卫生组织每年都会对其进行评估更新,但是有时免疫效果仍然达不到理想标准。本文通过研究影响季节性流感疫苗效果的因素,意在提高其免疫效果。

  • 标签: 流感 季节性 疫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应激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制订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某市级精神卫生中心150名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国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科护士工作应激得分为(454.45±192.44)分,其主要的应激源与工作性质、工作负荷有关。结论 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应激情况处于普通水平,护理管理者应合理排班,提高薪酬待遇,实行人文关怀,降低广大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应激水平,提高其工作满意度。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应激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195例,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通过病原菌培养确定患者是否出现医院感染,计算医院感染发生率,深入分析医院感染患者主要病原菌和危险因素。结果 195例患者中出现医院感染1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9.23%。18例医院感染患者中血液感染1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2例、消化道感染1例、呼吸道感染13例、其他位置感染1例;其中革兰阴性菌11例、革兰阳性菌7例;根据因素分析得出,感染患者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50岁、住院时间>2周、病程>2年、侵入性操作、静脉置管、引流管、有合并症、未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免疫抑制剂等(P

  • 标签: 风湿免疫疾病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进行了探讨。方法:样本数据选取了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从中抽取了80例,将这些患者均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各4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之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估。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知,研究组明显相对更好(P<0.05)。结论:在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采取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 风险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价值以及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4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视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视为观察组,选择在同一时间段内在我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超声检查的敏感度85.00%、特异度92.86%、准确率88.24%。在吸烟史、脑血管病史、手术外伤史以及静脉血栓史方面,两组患者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诊断对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检查,可有效提升诊断的正确率,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诊断方法,而与下肢静脉血栓相关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吸烟史、脑血管病史、手术外伤史以及静脉血栓史。

  • 标签: 下肢静脉血栓 超声诊断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腹泻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14例腹泻患儿按照是否感染分为两组,对照57例未感染患儿以促消化药+肠道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观察组57例感染患儿以维生素+肠道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腹痛消退时间、进食恢复时间及粪便性状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小儿腹泻 促消化药 肠道微生态制剂 维生素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卧床老年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和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100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卧床老年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因素,对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措施进行研究。结果:影响卧床老年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因素包括年龄、翻身频率和身体清洁程度等,而高龄和不良的营养状况以及较低的翻身频率等是影响卧床老年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多种因素都会导致卧床老年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应最大规避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其发生压力性损伤。

  • 标签: 卧床老年患者 压力性损伤 危险因素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痔疮手术后尿潴留的危险因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0月在本院行痔疮手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术后有无尿潴留发生分为对照组(无尿潴留的67例)与观察组(有尿潴留的23例)。同时收集、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痔疮手术后患者出现尿潴留相关因素。结果 100例痔疮手术患者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23.00%(23/100);经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疼痛(VAS)评分≥6分、便秘是痔疮手术后患者出现尿潴留的独立危险因素(P

  • 标签: 痔疮手术 尿潴留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青少年近视的相关因素,并分析护理干预效果,从而降低青少年近视发生率。方法:研究人员深入当地的一所中学,随机挑选600名学生作为基本实验对象。本实验已经征得学生本人及其家属许可。所有参与实验对象及其监护人具有实验内容一部分知情权。为了使实验顺利进行并清晰展现实验结果,研究人员将所有学生平均随机分为三个实验组。将其中200名学生设置为对照组,不对该组学生学习生活进行任何行为干扰;还有200名学生设置为实验组A,研究人员针对本组学生采用雾式干预法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行为干预;剩余的200名学生设置为实验组B,研究人员在实验组A的基础上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护理干预。此研究主要运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青少年近视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干预效果。通过对两组数据进行严格对比,可以发现两组数据差异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即P<0.05。该实验在开展过程中要不定时对学生的视力情况进行检测,最后观察学生视力的改变情况,得出一般结论。结果:经过相同且一定时间的行为观察以及实验的开展之后,对学生的视力变化数据进行最终的统计分析。结论: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行为对比,可以发现青少年近视的因素主要包括:学习压力、每天户外运动时间、营养摄入情况、用眼状况以及每日睡眠时间。在对照组中,学生的近视度数上涨的学生有98名,近视度数维持不变的学生有90名,学生近视程度好转的学生有12名;在实验组A中,学生近视度数上涨的学生有20名,近视度数维持不便的学生有155例,学生视力有明显好转的25例;在实验组B中,学生近视度数上涨的学生有13名,近视度数维持不便的学生有130例,学生视力有明显好转的57例。根据实验情况可以看出护理干预疗效明显。

  • 标签: 青少年近视 相关因素 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预防措施,全面提高眼科护理工作质量。对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间收治的70例眼科病人进行不安全因素分析,对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通过观察护理对策实施前后的护理满意度调查情况,探讨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结论:护理对策实施前满意度(82.4±2.3)与实施后满意度(97.5±1.4)的差异显著地大于实施后满意度(P

  • 标签: 眼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