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相色谱法检测米力农原料药5种有机残留溶剂乙酸乙酯、甲醇、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和醋酸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聚乙二醇(PEG-20M)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40℃,保持8分钟,以每分钟20℃升温至200℃,保持4分钟;进样口温度为250℃,分流比为101;检测器为FID,温度为250℃;载为氮气,流速2.0ml/min。结果各被测残留溶剂均能良好分离,各溶剂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较好。结论本方法适用于米力农原料药残留溶剂的测定。

  • 标签: 米力农 残留溶剂 气相色谱法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095-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加强道湿化环节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6月-2020年5月50例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加强道湿化环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气指标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血气指标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加强道湿化环节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和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 加强气道湿化环节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持续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及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均行持续道正压通气治疗。同时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儿PH值、PaO2水平低于研究组,PaCO2水平高于研究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74.3%)低于研究组(94.3%),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持续道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儿并加用综合护理,可控制患儿病情发展,增强治疗效果。

  • 标签: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 呼吸衰竭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人工道意外拔管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情况,其发生直接导致患者的抢救及治疗受到影响,因此在临床需要积极给予预防。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是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将科学的证据与自己的知识相结合,形成更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护理方法。本文针对循证护理在减少ICU患者人工道意外拔管的应用及效果进行了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循证护理 ICU患者 意外拔管 人工气道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道评估对急诊科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影响。方法将166例行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按是否行早期道评估分为早期评估组(86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患者因病情变化需要建立人工道时,由值班医生进行首次气管插管,并在插管前采用喉镜观察分级评估道;早期评估组患者入急诊科时即由值班医生采用改良的Mallampati分级及甲颏距离测量进行早期道评估。记录两组首次气管插管成功例数、气管插管时间、预估为困难道的例数、预估为困难道首次插管成功的例数、气管插管失败需行紧急气管造口的例数、生命体征相对稳定达转送的间隔时间、急诊科内死亡例数。结果两组气管插管时间、预估为困难道率、气管插管失败需要行紧急气管造口置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评估组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和预估为困难道首次插管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9.4%(59/85)比40.0%(32,80)、80.0%(28/35)比32.3%(10/31)],生命体征相对稳定达转送的间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89.5±23.2)min比(110.4±48.2)min],急诊科内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2%(7/85)比18.8%(15,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早期对患者进行道评估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有利于提高急诊困难道患者的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有助于患者病情稳定,及早达到安全转送的标准。

  • 标签: 气道管理 急诊科 医院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大多数有机磷农药具有高效、广谱、低残留的优良特性。氟乙酰胺和毒鼠强因其毒性大、见效快而广泛应用于城乡。多年来由它们引起的食物中毒占很大比例。2018年,某市仅毒鼠强和有机磷就发生了10余例食物中毒,确定食物中毒的原因,为医院抢救病人提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将主要针对-质联用法同时测定多种有机毒物处理食物中毒事件展开探讨。

  • 标签: 气-质联 有机毒物 食物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ICU呼吸机辅助通气及加强道湿化环节护理效果探讨。方法:将我院接收的ICU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当中抽选出42例列为观察对象,以收治先后奇偶顺序分成常规组以及研究组,每组的样本容量均等分成21例。常规组获得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道湿化环节力度。就两组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出现率施以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指标优于常规组且具有较大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出现率低于常规组且具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针对接受ICU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加强道湿化环节力度,可为优化临床指标以及降低并发症风险奠定基础,故可积极提倡并应用。

  • 标签: ICU呼吸机辅助通气 气道湿化环节 护理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人工道吸痰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ICU收治的94例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工道吸痰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吸痰护理总有效率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8%(P<0.05)。结论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实施人工道吸痰护理,可明显改善吸痰效果,保持患者呼吸通畅。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吸痰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气管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道护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自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2 月收治的 100 例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这批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包含重症患者 50 例。其中,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的患者不仅要进行常规护理,还要 在此 基础之上进行气管护理。在试验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需要对护理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指标进行调查和统计,以便后期进行对比。 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出现气管套管痰液阻塞、气管粘膜损伤和肺部感染比例分别为 11.25% 、 12.89% 、 8.4% ,而对照组出现气管套管痰液阻塞、气管粘膜损伤和肺部感染比例分别为 43.7% 、 45.2% 、 36.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 )。此外,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是 95.6% 和 75.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气管护理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道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具有较高的临床医学意义,所以这项护理技术应当在国内得到推广。

  • 标签: 气管护理 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微量泵持续道湿化法护理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抽样法选取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咳嗽患者小气道功能及道反应性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门诊筛选的252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测,进一步分析小气道功能异常肺功能指标情况。结果:在252例患者中,有97例小气道功能异常患者,155例正常患者,小气道功能异常患者的呼气中段流速(FEF)25%、50%、75%比正常患者低(P<0.05)。结论:慢性咳嗽患者的小气道功能及道反应性测定,可以针对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对小气道功能异常患者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慢性咳嗽 小气道功能 气道反应性
  • 简介:摘要:β2-肾上腺素受体是G 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本文以手性β2-受体药物沙丁胺醇为例综述了药物同分异构体R-和S-异构体对缓解气道炎症、道狭窄等哮喘病症的不同效果,为深入了解不同同分异构体药物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此外,通过比较,初步确定左旋体优于消旋药物,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副作用较少,药物的右旋体可能与消旋药物的副作用有关,为临床上合理的药物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

  • 标签: G蛋白偶联受体 手性沙丁胺醇 气道平滑肌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 目的 品管圈工作模式应用于ICU人工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ICU治疗且建立人工道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管圈工作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品管圈工作模式应用后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工作模式 ICU人工气道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建立人工道的重症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52例建立人工道重症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人工道留置时间、治疗总时间、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人工道留置时间和治疗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低于对照组的23.07%(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针对建立人工道的重症患者效果明显,可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人工气道 重症患者 治疗时间 生活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期间,需要加强道护理,降低疾病的危害性,减轻患者的痛苦。基于此,本研究围绕着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道护理展开讨论,结合吸入性损伤的原因及危害性进行分析,探讨各项道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气管切开护理、体位护理、道湿化与排痰等道护理措施的有效开展,对于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以及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大面积烧伤 吸入性损伤 气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两虚型便秘患者的益气养阴通便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时间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将我院诊治的108例阴两虚型便秘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4例、观察组患者54例。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方法是:芪参冬五仁汤治疗;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法是:益气养阴通便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各项症状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排便频率、便意强度、大便干结的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阴两虚型便秘患者使用益气养阴通便汤治疗效果显著,可以让患者通便顺畅,推荐在临床上使用。

  • 标签: 益气养阴通便汤 治疗效果 排便频率 通便顺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危重患者人工道管理中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护理疗效。方法:本研究采取分组对比的方式,选取近年来在我院行人工道治疗的120例老年危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均分两组,将行常规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将行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患者设置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痰痂堵管、住 ICU 时间以及道撤管时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给予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痰痂堵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患者人工道撤管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入住 ICU 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老年危重患者人工道管理中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强化对道的湿化,可以实现对道分泌物的有效清理,降低气管导管痰痂堵管情况的发生,显著缩短人工道插管治疗以及入住 ICU 病房的时间,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老年人 危重症 气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