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观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研究。方法 观察对象为我院 2017年 3月 -2019年 10月诊治的直肠癌患者 95例,自由组合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45例,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 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 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8.9%,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确切,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 结直肠癌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在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6例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传统常规干预,干预组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比较2组手术及术后康复指标、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胃管放置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是一种有效且适合直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模式,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该模式值得临床借鉴与应用。

  • 标签: 结直肠癌 综合康复护理措施 围手术期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在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直肠癌患者 134例 (2013年 4月 ~2015年 7月 )。将其动态随机化分 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67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与对照作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0.05)。结论: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显著 ,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结直肠癌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基于特定时间段内(2019.9-2021.9)及特定范围内(本院)对直肠癌围术期患者进行选取(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25例),其中2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5例作为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围术期指标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结直肠癌 围术期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胃肠功能 并发症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新理念在直肠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2020年我院收治的直肠手术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者实行常规的护理,后者融入快速康复外科新理念进行护理,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新理念 结直肠手术患者 临床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粪便隐血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直肠癌围诊断应用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在2020年 1月 ~ 2020年12月期间选取了80例在我院收治的直肠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病人病理进行活检检测其粪便隐血、肿瘤标志物水平。对于不同诊断方法特异度与灵敏度进行比较。结果:各项数据分析显示粪便隐血检测灵敏度77.5%(62/80)、特异度57.89%(11/19)、肿瘤标志物检测灵敏度87.5%(70/80)、特异度63.16%(12/19)、联合检测灵敏度100%,特异度89.47%(17/19),联合检验方式的灵敏度、特异性均优于粪便中的隐血与肿瘤标志物,检验结果 p 值通常小于0.05,具有科学统计研究意义。结论:根据以上描述表明,在直肠癌的诊断中应用了粪便隐血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方式进行诊断,可以显著地提高患者的诊断工作效率,且操作相对简单。此次调查资料表明,此种方法在临床上可以得到广泛推广和使用。结论:根据以上叙述表明,在直肠癌诊断中应用粪便隐血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方式进行诊断,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诊断效率,且操作比较简单。此次调查数据表明,此方法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并使用。

  • 标签: 粪便隐血检验 结直肠癌 肿瘤标志物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损伤的诊治策略。方法对2000年9月至2012年1月西山煤电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7例直肠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10例(58.82%),术中确诊5例(29.41%),漏诊2例(11.76%),治愈14例(82.35%),死亡3例(17.65%),发生并发症5例(29.41%),吻合口瘘是主要并发症。结论简单而合理的手术是治疗直肠损伤的主要措施。

  • 标签: 损伤 结直肠 肠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农长深 桂平市人民医院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24-04-03
  • 出处:《健康世界》 2024年第3期
  • 机构:结直肠癌,也被称为大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医学技术在不断进步,但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因此,本文旨在向读者介绍结直肠癌的基本知识、症状、筛查方法、早期治疗和预防措施,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这一疾病。通过了解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分类与分期,以及早期症状与筛查方法,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治疗这一疾病,从而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腹腔热灌注化疗用于进展期直肠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本院诊断并治疗的进展期直肠癌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对照组仅采用静脉化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及2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及转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可显著降低患者复发及转移率,提高2年生存率,且不增加相关化疗毒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应用。

  • 标签: 腹腔热灌注化疗 进展期结直肠癌 术后辅助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原因,治疗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205例我科病人行腹腔镜下结肠、直肠癌根治术,其后16例发生吻合口瘘,利用该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16例病人中15例,经实施充分的引流、积极控制感染、加强营养支持和正确使用生长抑素等治疗护理后均痊愈康复出院。1例因高龄合并糖尿病,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吻合口瘘发生后,积极采取综合治疗和护理措施能促进瘘口愈合,使病人早日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直肠术后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0月本院82例采取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41例)与观察组(优质护理,41例),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HAMA评分和HAMD评分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

  • 标签: 结直肠癌 生活质量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直肠癌根治术后存在结肠造口患者护理中运用支持性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试验者是2019.12至2021.12在医院行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00例,以随机信封法均分2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与支持性护理,比对各项护理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情绪指标、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支持性护理进行干预,利于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改善,同时还能进一步提升其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建议推广。

  • 标签: 结直肠癌 结肠造口 支持性护理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 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术后高排量的相关因素、诊断依据及监测指标、并发症及护理措施等进行相关综述,对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术后高排量进行关注与分析,并结合相关实际和多学科知识,给与相关的指导教育与干预措施,为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状况。

  • 标签: 永久性肠造口 护理 高排量 综述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ARC换药流程在直肠术后造口周围皮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6~2022.6在本院选取80例直肠癌行造口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采取常规换药流程为B组,采取ARC换药流程为A组,对比两组干预后效果。结果 A组较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干预前两组变色-侵蚀-组织增生(DET)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1个月、3个月后A组评分均低于B组(P<0.05)。结论 对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给予ARC造口换药流程,有助于改善造口周围皮肤情况,并预防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应用。  

  • 标签: 结直肠癌 造口 换药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