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虚拟实验室在诊断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以临床辅助检查资料为教学基础,采取收集资料、创建虚拟的教学文件模块、虚拟的教学流程教学,教学结束进行理论和虚拟形式考核。结果虚拟实验室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提高他们临床实践能力。结论呼吸专业诊断教学中合理应用虚拟实验室进行教学,有助于医学生变抽象学习为临床模拟学习,有利于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及医学综合素质的基础培养,同时可提高教学质量和数量,缓解目前教学资源不足的困境。

  • 标签: 虚拟实验室 呼吸专业 诊断学教学
  • 简介:目的了解密闭空调环境的空气质量.方法选择使用同一中央空调系统的9间密闭结构的办公场所,并用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测定其气温、气湿、CO2、CO、甲醛、可吸入颗粒物(IP)、细菌总数(BT)、溶血性链球菌(HS);用大气离子浓度测量仪测定空气离子;用闪烁瓶氡测量仪测定放射性元素氡.结果受调查办公场所中,室温平均为23.1℃,相对湿度平均为81.5%,风速平均为0.13m/s,CO2浓度平均为0.048%,CO浓度平均为1.8mg/m3,甲醛浓度平均为0.052mg/m3,IP浓度平均为0.084mg/m3,BT平均为127CFU/m3,HS未检出,负离子的平均浓度为203个/cm3,氡的平均水平为4.9Bq/m3.结论:密闭中央空调环境的微小气候恒定,比较舒适.CO2、CO、甲醛、IP以及BT、HS含量、氡等主要污染物均未超出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限定值.但空调环境负离子浓度比室外低.

  • 标签: 密闭空调环境 空气质量 微小气候 污染物 空气负离子 卫生学评价
  • 简介:通过对浙江省某医院100级层流室卫生评价,提示100级层流室与通道之间应增设缓冲室,以减少气流紊流和地面扬尘,缩短气流稳定时间。提出了改进设计和布置。

  • 标签: 空气净化 100级层流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儿童麻疹合并肺炎的胸部DR和CT影像表现。方法:抽选本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医院的经营过程中,通过分析医院资产负债表对了解医院当前财务存在的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分析医院资产负债表的时候具有一定的条件性,本文首先分析医院资产负债表中蕴藏的主要信息以及作用,然后分析当前医院财务风险的主要现状,最后探讨出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 标签: 财务风险 防范措施 债务表
  • 简介:目的观察与探究五常在CT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CT室护理风险管理中未实施五常之前于该院就诊及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对照组,并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CT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实施五常之后于该院就诊及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并分析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1.00%、1.00%)与对照组患者(7.00%、8.00%)相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合格率(98.00%)与对照组患者(91.00%)相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5.00%)与对照组患者(87.00%)相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CT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五常的效果比较好。

  • 标签: 五常法 CT室 护理风险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个案追踪在危重患者安全管理的质量评价。方法建立追踪管理小组,针对不良事件给予系统性追踪,不良事件的危险程度进行安全分析,并给与针对性处理,对相关性制度进行修改完善或增订,并采取持续性改进。结果在护理危重患者安全管理中应用应用追踪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专业水平得到发展,危重患者得到更好的临床护理,与应用前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危重患者中应用追踪管理法,能有效防范护理安全,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让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保障。

  • 标签: 追踪法 危重患者 护理安全管理 质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免疫印迹(IBT)与放射免疫(RIA)两种方法检测1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自身抗体的一致性,对IBT检测结果进行评价。方法抽取32例临床拟诊为1型糖尿病患者的静脉血,用RIA和IBT分别测定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和胰岛细胞抗体(ICA),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评价IB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RIA与IBT联合检测GADAb及ICA,其总阳性率比较没有统计差异,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较差(κ系数=0.015)。结论IBT法测定糖尿病自身抗体,与目前的金标准RIA法相比一致性较差,敏感性较低,特异性尚可。IBT法测定糖尿病自身抗体尚不能替代RIA,其在方法上仍有待改进,推广还需进一步验证。

  • 标签: 糖尿病自身抗体 免疫印迹法 放射免疫法 1型糖尿病
  • 简介:目的应用调整的膳食平衡指数(DBI-07)评价中年体检人群的膳食质量,从而对目标人群进行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方法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选取合肥某三甲医院体检中心,年龄为45~60周岁的体检者。运用膳食平衡指数(DBI-07)对其膳食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在该体检人群中,谷薯类达到以及超过推荐量的人占到47.4%;水果蔬菜达到以及超过推荐量的人仅仅占到0.9%,豆类和奶类仅占1.6%;动物性食物摄入不足的人占到71.5%;将近一半的人摄入油、盐及酒精过多;97.2%的人的食物种类较为丰富;77.4%的人的饮水情况较好。结论该体检人群的膳食摄入总体还不均衡,均存在着摄入不足和摄入过量的问题,膳食摄入不足与膳食总体不均衡的情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 标签: 膳食调查 膳食平衡指数 膳食质量
  • 简介:目的:深入讨论AHP层次分析在放疗护理质量综合评价中的运用。方法:该文采用科室多年积累的数据,将AHP层次分析运用于放疗护理质量综合评价中,从医护人员工作绩效和能力素质两方面出发构建了一套较全面的分层护理效果评价体系,以确定医护人员以及设备所占的权重,并给出不同因素的综合评价。结果:AHP层次分析运用于放疗护理质量综合评价中,可较为全面的评价放疗科护理质量和水平。结论:AHP层次分析应用于护理质量综合评价,对评价和提升放疗护理质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同类型的医院护理效果评价均适用。

  • 标签: AHP 分析层 逼近权重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儿童龋齿发病一直很高,WHO把龋齿列为全世界范围内重点防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因此我们在集居儿童中开展氟离子透入对儿童防龋进行疗效观察。方法选择两组3—4岁儿童进行口腔龋病检查记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季度进行氟离子透入防龋,并进行口腔卫生知识宣教,对照组只做口腔卫生知识宣教。结果;氟离子透入在集居儿童防龋效果显著,方法适宜,安全简便。

  • 标签: 学龄前集居儿童 氟离子透入 防龋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和评价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6 月收治的 204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批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包含患者 102 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手段,对实验组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手段。在实施护理管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护理缺陷发生率进行记录和统计,最后再根据实际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风险事件、护理纠纷和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P < 0.05 )。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产科护理中能够有效减少护理纠纷、护理缺陷和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该项管理制度应当得到广泛推广。

  • 标签: 产科护理 护理风险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展开分析,探究针对性护理应用在护理风险预防之中所取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1月于本院发生的200例护理风险事件纳入本次研究范围之内,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进行常规护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接受针对性护理,对护理效果展开分析和对比。结果第二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第一组,组别对比间有显著差异(P<0.05)。第二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第一组,组别对比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理风险发生主要与患者、护理人员、社会方面因素影响,需要经过加强专业培训、病区安全管理等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提升患者护理效果。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效果 护理风险 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在养老机构利用护理安全风险认知干预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择取在2020.1-9月期间,研究对象为某养老机构所有案例中随机抽取的58例老年人,对其进行盲选分组分为研究组与观察组,详细记录护理前后两组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生活质量以及一系列反应安全风险护理认知的相关数据,并以此为效果评定标准,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干预方案可行且影响价值显高,引用统计予以计算,得出各数据较观察组均有显著性差异且检验结果P<0.05。结论 在养老机构利用护理安全风险认知干预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起着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可全面性地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进而提倡推广,建议大规模采取针对性实施操作。

  • 标签: 养老机构 老年人 护理安全风险 认知干预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我院急诊科在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86例急诊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风险管理组行增加风险管理,对比护理管理效果。结果风险管理组护理纠纷投诉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亦具有统计意义(P<0.05);风险管理组风险发生率2.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66%,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用风险护理管理,能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护理纠纷,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 标签: 急诊科护理 风险管理 安全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外科病房中实施效果。方法2016年7—12月该院进行常规护理的1180例外科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1—6月实施护理风险的12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对既往临床工作中患者出现的护理不良情况进行分析,临床应用中不断地完善相关措施: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培养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加强护患之间沟通、开展个体化风险管理、持续安全质量管理。结果观察组三基理论考试成绩(94.23±2.67)分、护理安全考试(95.22±2.43)分、护理满意度99.00%,高于对照组(89.42±4.24)分、(90.15±3.08)分、91.00%。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确切,确保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增进了护患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外科 风险管理 护理 模式
  • 简介:摘要 :目的 :将风险管理与呼吸内科护理相结合研究,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其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以及效果评价。方法 本文将 2015年 6月份实行护理风险管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230医院的呼吸内科患者进行了资料调取,调取人员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呼吸内科前后的各 200名患者,并分成两组,再对生存质量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良好率为 88%,对照组良好率为 74%,具有统计意义。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再呼吸内科护理中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对于临床护理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效果评价 呼吸内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将流程管理用于血液病化疗患者PICC置管进行风险范防,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对PICC置管操作流程再造,比较流程再造前后两组PICC置管病例的护理质量、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流程再造后护理质量考核、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比流程再造前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进行两组病例PICC置管并发症比较,流程再造后明显比流程再造前减少,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流程管理对控制PICC置管风险防范、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PICC 护理管理 血液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观察。方法:护理结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探索目的,为了完成这一探索目的,将展开对比实验,对比实验的对象为本院进行治疗的86例胸外科患者,在分组后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管理措施,比较管理效果。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管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胸外科护理管理中采取风险管理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当前科室的护理效果。

  • 标签: 风险管理 胸外科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