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2016年2月-2018年1月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据式分组。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子宫动脉栓塞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治疗。比较两组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正常时间;手术前后患者SF-36量表分数;中转开腹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正常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SF-36量表分数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SF-36量表分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转开腹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疗效肯定,可有效切除病变,减少中转开腹,改善生存质量,加速康复。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术 B超引导下清宫术 剖宫产瘢痕妊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肛裂切除加侧方内括约肌切断在陈旧性肛裂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诊治的5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采用肛裂切除加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25例治疗后完全恢复,6例患者部分恢复,治疗总有效率为84%优于对照组的60%(P<0.05);试验组对治疗满意度为92%优于对照组的64%(P<0.05),试验组治疗后住院天数为(12.8±6.7)d低于对照组的(21.3±2.6)d(P<0.05)。结论陈旧性肛裂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肛裂切除加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肛裂切除术 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 陈旧性肛裂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切开挂线、切开引流)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85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切开引流进行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切开挂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肛瘘形成率、肛门失禁发生率、肛周脓肿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切开引流相比,采用切开挂线治疗肛周脓肿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切开挂线术 切开引流术 肛周脓肿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盆底痛是由各种功能性和(或)器质性原因引起的以盆底及其周围组织疼痛为主要症状,时间超过6个月的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一组痛性疾病或综合征。尤其是慢性盆底痛综合征(CPPS)常常导致一个或多个脏器功能紊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可导致心理异常,产生抑郁、焦虑情绪,给工作、学习、生活乃至家庭带来困扰。我院从2015年——2017年应用小针刀松解加神经阻滞综合治疗盆底痛22例盆底痛病人,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估,缓解症状及部分缓解症状有效率95.4%,现总结如下。

  • 标签: 盆底痛,小针刀,神经阻滞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初产妇常规会阴侧切与选择性会阴侧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行常规会阴侧切,观察组行选择性会阴侧切。结果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软产道损伤及损伤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会阴侧切可以显著减少产妇产后2h出血量及产妇恢复时间,对新生儿及软产道无损伤,临床上对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应根据产妇的个体情况,行选择性侧切

  • 标签: 常规会阴侧切术 选择性会阴侧切术 阴道分娩 初产妇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治疗上尿路结石围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给予整体性围期护理,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围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初次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66.4±10.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93.8±21.5)min、中出血量(33.2±8.6)mL明显低于对照组(55.4±10.1)mL、初次结石清除率97.50%明显多于对照组77.50%、并发症发生率7.50%明显少于对照组17.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给予整体性围期护理效果显示,可有效改善手术指标,提高初次结石清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创经皮肾镜 上尿路结石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腹股沟疝采用传统疝修补与无张力疝修补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接收的腹股沟疝患者76例,按照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组均有38例,前者提供传统疝修补,后者提供无张力疝修补,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总疗效高于参照组,临床指标优于参照组,并发症少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无张力疝修补运用于腹股沟疝治疗的效果优于传统疝修补,安全性高,值得采纳。

  • 标签: 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并发症 传统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下牙槽神经损伤是根管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症状较为严重。根管治疗导致下牙槽神经损伤的原因主要与机械、化学和热因素导致的下颌前磨牙、磨牙的根管内容物超出根尖孔有关。本文对其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阐述。

  • 标签: 根管治疗术 下牙槽神经损伤
  • 简介:摘要随着今年来剖宫产在妇产科应用几率不断增加,与之对应的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也随之不断增加。在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处理时频繁的换药与清创消毒处置对于患者而言不仅十分痛苦,而且方法繁琐费时费力增加护理成本。目前业界在应对有关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方面都在积极寻找有效的新式切口缝合方式。以剖宫产腹壁横切口新式间断缝合拆线法与皮内连续缝合拆线法为代表的新型缝合方式在美化切口的同时能有效降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的出现。

  • 标签: 剖宫产术 美化切口 妇产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巨大纵隔肿瘤切除的护理。方法对我院接受巨大纵膈肿瘤切除的39例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查看与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6年5月~2017年6月,总结整个治疗过程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护理、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监测护理、疼痛护理和引流管护理等。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出现13例并发症,其中心律失常6例、肺动脉栓塞1例、复张性肺水肿4例、呼吸衰竭2例。经过对症治疗后恢复良好,所有患者康复出院。结论巨大纵隔肿瘤切除应用于纵隔肿瘤患者治疗要做好护理配合工作,从全方位护理操作有助于消除患者紧张忧虑情绪,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巨大纵隔肿瘤切除术 护理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的是分级心理护理在膀胱癌患者围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5-2017年接收的80例膀胱癌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两组,每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组患者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组患者分级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HAD总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结果心理护理组患者的HAD总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较常规护理组患者而言较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级心理护理在膀胱癌患者围期护理的应用,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分级心理护理 膀胱癌患者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速康复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入住我院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其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简单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措施。统计两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再出血、肢体挛缩、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例数,结果观察组期并发症状的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并且术后观察组康复指导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实施效果明显,患者康复明显,意义重大,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非常值得推广。

  • 标签: 加速康复 高血压脑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近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的完全缓解率可达75%-90%1,但是约20%-30%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最终复发,并死于本病,而治疗缓解后患者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水平,即微小残留是白血病复发的独立的重要因素,目前检测微小残留的方法,最有前景的是PCR和FCM,与PCR相比,FCM具有简单、快捷、定量、廉价等特点,因而成为更为理想的检测微小残留病的工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自2018年1月为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患者实施PDCA护理,在实施前后分别选取48例患者,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并发症情况。结果实施PDCA后,术后1d及3d时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且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实施前(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实施前(P<0.05)。结论为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患者实施PDCA护理,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 PDCA护理 疼痛程度
  • 简介:目的:研究与分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不同麻醉方式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0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采取硬膜外复合全麻,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拔管、自主呼吸恢复、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采取硬膜外复合全麻的麻醉效果较为理想,且能减少各种不良反应,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术 不同麻醉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晚期食道癌患者支架形成的应用度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支架形成治疗的晚期食道癌患者共66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均有33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中发生并发症情况的患者例数远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55%,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在晚期食道癌患者支架形成的应用效果比较良好,对患者健康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晚期食道癌患者 支架形成术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我科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不良情绪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实施护理人文关怀能有效地缓解患者孤独、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文关怀 护理模式 冠状动脉造影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期的护理工作中加入风险管理,以此得出风险管理应用价值体会。方法选择高龄髋部骨折70例患者,选择时间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行差别性护理措施,分别为风险管理护理、常规护理,对应的护理组别名称研究组、对照组。经统计学软件分析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文书规范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数据指标差异。结果研究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0.00%)、护理文书规范率(97.14%)、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6.01±1.02分)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后发现与对照组数据指标(护理风险发生率11.43%、护理文书规范率74.29%、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76.99±5.02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期护理中加入风险管理,可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性。

  • 标签: 风险管理 高龄髋部骨折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1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诊治的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选取84例作研究对象,并按护理模式分组对照组(n=42)应用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n=42)则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就2组患者围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心理状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4.76%,低于对照组的21.43%(P<0.05);②护理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HAMD评分无统计学比较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肯定,可减少并发症,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可借鉴。

  • 标签: 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 常规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 并发症
  • 简介:集束化护理干预是有效实施"循证实践指南"的一种方法,是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集合起来,降低危险因素,改善预后,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最好的护理。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病情急、发展快,一旦处理不及时,就会导致患者伤后功能性恢复差,甚至造成较高的病亡率和残疾率。因此,除了开展适宜外科手术外,适宜的围期护理也非常重要。本文报道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神经外科患者围期感染的作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干预 神经外科 围术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