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在传统模拟式平衡加速度传感器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改进传感器机械结构、内嵌高精度采集器等方法,设计了1款数字化平衡加速度传感器。针对传感器中三通道模数转换要求完全同步、高分辨率、高采样率等技术难点,本文选用高精度ADS1294模数转换器,以同1个驱动信号完成三通道同步模数转换,实现低干扰、高分辨率的模数转换;采用高速ARM微处理器对模数转换数据进行大容量数据存储、高速数据通讯、数据处理、波形显示和电源管理;采用高精度线性电源芯片作为可开关控制的高精度电源,实现仪器整机低功耗管理。该数字化平衡加速度传感器实现了大动态测量范围、三通道同步数据转换、高达1000Hz的采样率,且具有网络通讯接口等功能。

  • 标签: 力平衡加速度传感器 数字化 高精度模数转换 大动态范围
  • 简介:我们控制着内华达州约卡山的一个震台网,有人提出在其附近贮藏着高量级原子核废料堆。台网由四个高增益(其值高达34000000)窄频带(25HZ)的遥测子台组成。在平静期内通过对台网的震级校正,我们期望能完全记录到15公里范围内M≥-1的地震事件。在1990年8月至10月期间,使这四个台站以每小时12小时为周期昼夜运行。在此之后,一直到1991年4月为止,工作断断续续地进行着。震活动性的图像证实,在贮藏核废料地方的附近,存在着地震平静带。我们仅记录到约10个地震事件,其走时差S—P<3秒(D<24公里)。大多数地震事件的走时差在3—3.8秒之间,这与Rogers等(1987)和Gomberg(1991)观测到的距离在24—52公里范围内的较高地震活动性一致。Oliver(1966)的发现与我们在约卡山观测的结果相反。他们认为,在地震活动区域内,多数地震的走时差为S—P<3秒。通过猛犸湖附近的四个徵震台站观测的结果,我们证实了这个预想,在那儿,我们观测到的震发生率为每天100多次,其中大多数的走时差S—P<3秒。通过对南部大盆地地震台网的地震活动性资料的归纳证实,在约卡山邻近地区的震活动性很低。

  • 标签: 走时差 地震活动性 微震 地震事件 地震台网 地震活动区
  • 简介:本文采用“双差地震定位法”重新定位了福建数字地震台网正式运行以来发生的水口库区附近的地震,结果表明,记录的地震分二个时段,分别发生于不同的小区域内1999年1月~12底,发生于N26.35°~N26.40°,E118.67°~E118.70°,约5×3km2范围内,震源深度集中在9~10km范围内,整个震源的分布为一近水平的南北展布,具有一定的构造地震特征;2000年初至2005年末,地震主要发生于N26.39°~N26.41°,E118.62°~E118.64°,约2×2km2范围内,震源深度约2~4km,由于记录的地震震级小、个数少、时间跨度大,认为应是浅表应力局部调整的结果。

  • 标签: 水口水库 水库地震 双差定位
  • 简介:地震宏观异常是指地震前后人的感觉能直接察觉到的自然界异常现象,本研究在芦山地震后,针对公众通过博发布的异常信息进行搜集,提出从真实性、完整性、信誉度和关联度四方面对公众提供的博宏观异常信息进行筛选的方法,并根据筛选后的信息从时间角度、空间分布等方面进行芦山地震前后宏观异常信息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芦山地震前后是有宏观异常出现的,公众关注的异常种类主要为动物异常与天气异常;震前发生宏观异常占宏观异常总数的67%,但仅有30%被发布;博发布的宏观异常信息中,大多位于距离震中较远的成都市,而非震中地区.博信息可以作为宏观异常信息的一个主要的及时信息来源,有助于发挥群测群防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作用.

  • 标签: 微博 芦山地震 宏观异常 信息筛选
  • 简介:考虑到波浪对深水桥墩地震响应和冰振响应的影响,本文基于非线性Morision方程,同时考虑附加质量效应和流固耦合效应,通过建立深水桥墩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及动力平衡方程,对深水桥墩结构进行了波浪、冰荷载、地震3种环境激励荷载单独作用下,以及不同组合形式共同作用下的数值分析;进而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动水压力对深水桥墩结构响应的影响程度,可为今后深水桥墩抗震以及抗冰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 标签: 波浪力 地震作用 冰荷载 深水桥墩 结构响应
  • 简介:概述了双差分定位法及其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双差分定位法在柴达木西部狮子沟油田地震定位中的应用:对研究区内的地震定位后,发现地震分布与区内的断裂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另外,油田油井的生产与注水对地震的诱发有着影响。双差分定位后,数据残差平均值为0.36s,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估算误差平均值都在0.15m左右。利用高精度的双差分定住结果,可以对深层地质构造进行解析,为油田油气资源调查和评价提供信息。

  • 标签: 双差分定位法 微地震 速度模型 背斜构造 断裂带
  • 简介:利用张掖台网和天祝-古浪台网的记录资料研究了1988年11月22日肃南5.7级地震和1996年6月1日天祝-古浪5.4级地震前台震源区震尾波Qc值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7级地震前源及邻近地区介质1/Qc值趋于一致,认为这是该次地震的一种前兆表现,结合该次地震的震源机制和构造情况进行了讨论。天祝-古浪5.4级地震震源区附近地区震尾波Qc值民频率的关系表明,这一地区属于构这活动地区。

  • 标签: 中强地震 微震尾波 1/Qc 甘肃 震源区 地震波
  • 简介:博平台有用户群大、公众参与性强、实时性等优点,同时博平台信息又具有信息真伪难辨、地址信息模糊等缺点.本文以芦山地震为例,针对博内容如何提取和地址如何定位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于如何在网络博平台中及时的提取地震宏观异常信息,提出了聚焦爬虫技术,并对博地址进行了分类,同时将正向最大匹配和特征词地址分词的中文地址匹配模型应用于地址信息的提取和地址匹配中;最后将不同的地址类别定位为不同的行政级别,使博平台和博信息得到了充分的利用.通过研究认识到博信息在反应震前异常的发生趋势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动物异常和气象异常所占比例较大),是不能被忽略的:地址方面可以看出异常随着时间的逼近有向震中聚集的趋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微博平台 聚焦爬虫 地震宏观异常 分词技术 地址匹配
  • 简介:主要以河北省地震局官方博2017年第三季度(7月~9月)的博信息发布情况为例,在对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新疆精河6.6级地震等多次地震的宣传应对中,从政务博的整合性、互动性、活跃度以及关注度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说明。同时,针对地震突发事件与地震系统政务博开展成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从而提炼出有助于政务博良好发展的建议。

  • 标签: 微博 防震减灾 政务信息 宣传
  • 简介:这是一次有多方参与的切合实际、以人为本,简单实用、易于操作的防震演练。广大师生在演练过程中,主动接受防震知识,回家后又对家长“言传身教”,加上县有线电视对演练过程进行全面报导,大大扩大了地震宣传范围,并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地震应急工作积累了经验。

  • 标签: 防震演练 地震宣传 地震应急 经验
  • 简介:本文以元胞自动机模型理论为指导,以人员疏散时间最短为目标,构建中小学校疏散演练人员疏散模型。本文从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模型研究出发,为地震应急演练疏散训练软件提供核心算法。通过对空间基础构建元素及搭建方法的分析研究,设计完成疏散虚拟场景的建模方法。最后开展人员疏散算法构建方式的研究,并结合应急疏散演练人员行为规范的研究成果,完成疏散模型的总体设计,达到为应急演练疏散软件提供人员疏散演化模型以及为人员疏散过程合理性评判提供依据的目的。

  • 标签: 地震应急疏散模型 元胞自动机 DIJKSTRA算法 递推 疏散策略
  • 简介:在地形、地貌及场地条件复杂的山区,历次地震中都会出现一些破坏异常的点或区域.分析其破坏原因,对于当地或类似情况的点或区域的抗震设防以及减少由于地震造成的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2014年盈江“5.24”和“5.30”地震后,Ⅷ度区的卡场镇五排村吾排小学二层框架教学楼的破坏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了造成建筑结构破坏的几个不利因素,主要包括山丘顶部地形放大效应、土层的放大效应、边坡效应以及多次地震灾害的累加效应.

  • 标签: 盈江“5.24”和“5.30”地震 框架结构 放大效应 震害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