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4 个结果
  • 简介:汉代画像砖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受汉代南阳郡影响而产生的许昌汉画像砖,大部分出土于许昌周边地区。自许昌博物馆建馆以来先后征集到汉画像砖2000余块,这些画像砖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研究汉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 标签: 汉代画像砖 许昌市 赏析 馆藏 汉画像砖 中国美术史
  • 简介:根据国家文物保护法规的有关规定和2004年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的部署安排以及成都市政府领导有关馆藏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成都市文化局将2005年作为成都市馆藏文物保护管理基础工作年,成都市馆藏文物清理建档和数据库建设工作是核心内容之一。

  • 标签: 馆藏文物 建档工作 清理 组织 文物工作会议 管理基础工作
  • 简介:辽宁省博物馆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征集到一套彩绘人物纹木雕,共12件。木雕均为上圆下卷云纹座,采用浮雕的方式,正面雕刻各种人物,背面光素。人物均脚踏祥云.多残留有彩绘的痕迹。大小基本相同,通高26.5、圆形直径20、厚1.5厘米,形制相似应为一组。下面分别对这12件木雕饰进行介绍。

  • 标签: 彩绘木雕 二十八星宿 辽代
  • 简介:由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的经过20多天的展览,已于2000年10月18日落下帷幕.该展览在筹办过程中,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自从9月26日开展以来,却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多家新闻媒体进行跟踪报道,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国庆节期间,观众络绎不绝,纷纷在留言簿上给我们提出恳切的要求和殷切的希望.这一切引起了我们的下列思考.

  • 标签: 中国革命博物馆 馆藏原版照片集珍展 陈列展览
  • 简介:河北省地处京畿,近代百年历程中诸多轰轰烈烈的历史事件都与这块土地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曾在这片热土上唱响了赫赫英名.河北不仅在鸦片战争后成为天主教渗入中国的活动中心,而且是义和团运动的重要活动区域,更是抗日战争的敌后主战场和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与重要后援地.河北省博物馆近代文物馆藏丰富,其中不乏文物精品,是燕赵大地近一个世纪以来风雨沧桑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近代风云百年的重要史证.现从中甄选出10件能够彰显杰出历史人物、见证重要历史真实的典型文物,分别介绍如下:

  • 标签: 河北 博物馆藏 近代文物 历史事件
  • 简介:<正>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一枚重一斤八两铜权(图1),通高4.2、底径2.9厘米。体呈扁圆形,桥形钮,饼足,环腹由右向左刻铭“官平秤槌(锤)重一斤八两”九字(图2),足底刻一“平”字。实测权重332.4克,

  • 标签: 单位量 东汉 度量衡器 西汉 杆秤 标称值
  • 简介:本生故事是佛教艺术表现的重要内容,舍身饲虎本生以牺牲、奉献为主题思想,在北朝时期较为常见且具有一定代表性,新疆、甘肃、河南、山西等地的石窟中保存有一定数量的该本生故事壁画和雕刻。佛教造像碑、塔是与石窟一脉相承的佛教艺术表现形式,其龛像、铭文及其他佛教内容往往相互印证,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表达一定的主题。甘肃馆藏的两件刻有舍身饲虎本生图像的碑塔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其内容、构图、思想内涵等相关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

  • 标签: 北朝 造像碑 造像塔
  • 简介:通过对富县博物馆藏北魏隋代造像碑研读,初步分析了图像,发愿文与图像的关系,并探讨、比较了其中雷氏家族造像碑图像的时代风格、特征,认为:尽管姓氏相同,只有将表现形式赋予的主体联系起来,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信仰关系才能合理的重构历史情境。

  • 标签: 富县 造像碑 雷氏
  • 简介:吉州窑是吉州地区在宋元期间的著名窑场,窑址分布在赣江东西两侧,始烧于唐代晚期,发展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至元代初中期.永和窑是吉州窑系中最具代表性的窑场,因此,历来人们习惯地把永和窑径称为吉州窑.

  • 标签: 江东 窑址 五代 元代 北宋 南宋
  • 简介:乌兰察布盟博物馆在70年代至90年代征集和出土了一批铜镜,共105枚.从这些铜镜的年代来看,属汉、唐、宋、金、元时期.这里捡选了其中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铜镜,按时代介绍如下.

  • 标签: 乌兰察布盟博物馆 博物馆馆藏 馆藏铜镜
  • 简介:漆器乃属中国传统的工艺品。在我国.早在新时期时代,人们已认识了漆的性能并开始使用。中国的漆艺历经商周至睨清.不断发展,漆器业经历了几度起伏的命运。汉代时,中国的漆器已传人亚洲一些国家.十七、十八世纪又流入欧洲。公元十世纪以后.日本漆器逐渐形成独自的和式风格.并回流中国,受到中国皇帝的喜爱,不仅大量购买.

  • 标签: 漆器 甘肃省 中国传统 馆藏 十八世纪 工艺品
  • 简介:避暑山庄博物馆藏山近轩缂丝挂屏,以清乾隆第六子永珞所绘避暑山庄山近轩建筑全貌及乾隆御制《题山近轩诗》为底稿,采用缂丝工艺织绣而成。本文对该挂屏的初步研究,为欣赏其精美的工艺还原山近轩建筑全貌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标签: 避暑山庄 山近轩 缂丝 园林建筑 永珞
  • 简介:本文结合相关资料,对《文物世界》2016年3期刊发的《深圳博物馆藏明清买地券考释》一文中两方买地券的释文进行了校补,并指出黄氏、曾文氏买地券中反映的停柩不葬是明代较为普遍的现象,纠正了作者提出的停枢时间长是二次葬的观点。

  • 标签: 买地券 停柩不葬 二次葬
  • 简介:石叟及其款识的铜器由于资料的匮乏,目前学术界对其认识尚不清晰.旅顺博物馆藏有3件"石叟"款的铜观音像,通过对其造型、材质及刻款的分析研究,或可有助于对此类器物的了解.

  • 标签: 旅顺博物馆 “石叟”款铜观音像 造型 鉴赏
  • 简介:齐家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文化,因首次发现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而得名.其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境内的黄河、洮河、大夏河、渭河、湟水等流域。齐家文化经济以固定的农业为主,兼有较发达的畜牧业。

  • 标签: 甘肃省 黄河上游地区 新石器时代晚期 馆藏 齐家文化 早期文化
  • 简介:平泉县博物馆藏两方金代官印1975年5月,在河北省平泉县南五十家子乡会州城村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会州城遗址,出土了两方金代官印,保存皆完整。经河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均定为国家二级文物,现藏于平泉县博物馆。1、惠州之印,黄铜质,正方形,边长8.7、厚...

  • 标签: 平泉县 博物馆 金代 神山 惠州 学校历史
  • 简介:石少华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摄影家,与沙飞、郑景康、吴印咸并称为红色摄影史上的四大摄影家。2013年,石少华之子石志民将一批珍贵的石少华原版摄影作品捐赠国家博物馆。这批照片大部分拍摄于抗日战争时期,许多作品流传甚广,堪称经典。石少华拍摄的地道战、地雷战、雁翎队等典型题材作品,既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又不乏细腻的表现力。由于抓拍内容和画面美感的完美结合,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他的镜头也对准挣扎在苦难生活和炮火前线的最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表现最平凡的人物和生活点滴,透露出其浓厚的人文关怀。石少华在其从事摄影工作的一生中,还重视摄影人才培养和摄影理论研究。他是我国摄影理论研究的先行者之一。

  • 标签: 石少华 摄影 抗日战争
  • 简介:在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各种影响因素中,湿度及其波动是引发文物材质发生损害的主要方面。调控环境湿度通常采用主动调湿方法和被动调湿方法,其中被动调湿功能材料在博物馆文物保存微环境湿度调控中具有相当的应用优势。本文简要介绍了调湿材料的概念和调湿原理;分类叙述了硅胶、无机盐、无机矿物、有机高分子4类调湿材料及其复合型调湿剂的调湿特性、制备方法、调湿机理以及各类文物调湿材料的发展现状;阐述了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专用调湿材料及其实用产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文物调湿剂研究应以性能优异、安全无害、低成本、多功能、适应多种应用需求为发展方向,并注重专用调湿材料质量标准和评价技术规范研究,以指导产品研发和应用工作。

  • 标签: 相对湿度 调湿材料 文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