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内分泌代谢昼夜变化下,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的特点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5月接受治疗的30例男性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患者及15例健康男性作为本次重点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将30例男性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患者分为实验1组与实验2组,实验1组为轻中患者,实验2组为重度患者,15例健康者为参照组。对三组研究者进行身体测量,同时检测分析三组研究者昼夜内分泌代谢情况。结果通过对研究者醒前及睡后身体各项代谢指标进行研究发现,三组研究者的各项内分泌指标差异明显,P<0.05,具有可比。结论重度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患者内分泌因子变化显著,临床中更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变化的研究。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内分泌代谢 昼夜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合并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SAHS)患者的动态血压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将40例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设为实验组,将4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设为对照组,均给予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对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实验组患者的nSBP(夜间平均收缩压)和nDBP(夜间平均舒张压)均显著上升,SBP(收缩压)和DBP(舒张压)昼夜节律消失比例增加明显,并且24hSBPSD(24小时平均收缩压标准差)、dSBPSD(日间平均收缩压标准差)、dSBPCV(日间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dDBPSD(日间平均舒张压标准差)、nSBPSD(夜间平均收缩压标准差)以及nSBPCV(夜间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显著增加,P均<0.05。结论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存在夜间血压升高的情况,且血压的变异性较大,可能导致动脉血管受到严重损害1,3。

  • 标签: 高血压 OSAHS 动态血压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SAHS)与血乳酸(LDH)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患者54例作为实验组,按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分级标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另外随机选取健康人5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睡眠参数,同时检测动脉血乳酸水平。结果轻度、中度、重度三组患者睡眠呼吸暂停通气指数、氧减饱和度指数(ODI4)、血乳酸水平比对照组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增加,血乳酸水平也不断上升;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乳酸水平呈正相关。结论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乳酸水平呈正相关,血乳酸水平可作为临床诊断、病情分级参考依据。

  • 标签: 血乳酸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睡眠参数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 62例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患儿围手术期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 包括术前对患儿进行全面身心评估 , 解除其思想顾虑 , 完善各种术前准备 , 术后重点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注意切口渗血的观察与护理 , 加强营养支持等。结果 :62例患儿术后恢复良好 ,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 , 可提高患儿手术疗效 ,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围手术期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的同期多平面手术治疗的安全与有效。方法2009年3月-2011年10月,共31例鼻腔、口咽、舌根三重平面狭窄的重度OSAHS患者纳入本研究,术前气管切开,采用保留悬雍垂的腭咽成形术和同期下鼻腔扩容及舌根射频消融技术治疗,术后≥12月进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回访复查。结果31例患者手术顺利,6例(19.3%)术后出现不适感;其中术后5d内出现鼻腔返流3例(9.6%),经口咽雾化治疗使咽部组织水肿消除后症状消除;出现味觉减退1(3.2%)例;在随访时仍有轻微咽干、咽异物感2例(6.4%),患者均可忍受无需处理。鼻阻均消失,20例无或轻度鼾声,无明显呼吸暂停,白天无嗜睡等;8例有中度鼾声及白天轻度嗜睡;3例和术前相比无任何变化;无讲话欠清晰、无吞咽费力、无死亡或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平均回访14.6月,BMI、AHI、最低SaO2和平均SaO2比术前均有明显的改善。根据疗效评价标准,治愈9(29.0%)例,显效13(42.0%)例,有效6(19.4%)例,无效3(9.7%)例,总有效率为90.3%(28/31)。结论对于三重平面阻塞重度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患者,术前气管切开,保留悬雍垂的腭咽成形术和同期下鼻腔扩容及舌根射频消融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同期手术 射频消融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 简介:目的了解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针对问题提出对策。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924例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患者进行就诊原因、疾病严重度、疾病认知情况调查;以50岁为界分为A组和B组,对不同年龄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主要就诊原因是影响家人休息及有临床症状,不同年龄疾病严重度分布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认知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患者总体疾病认知较低,对不同年龄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宣教,可提高其防范意识及健康水平。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疾病认知 调查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鼻腔扩容术治疗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选取在我院进行鼻腔扩容手术治疗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就患者鼻腔恢复情况展开对比。结果52例患者术后所有患者呼吸暂停通气、低氧血症和嗜睡程度明显改善,鼻塞症状明显减轻,术后鼻腔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提升,差异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扩容术适合治疗以鼻塞为主的轻中度OSAHA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鼻腔扩容术 鼻塞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手术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SAHS)与伴随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关系,分析临床漏诊和治疗不规范的原因,以引起临床重视。方法69例以心血管病住院患者进行睡眠呼吸检测,确诊为OSAHS,根据睡眠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将病人分为轻、中、重度3组。对患者的疾病认知情况和接受规范治疗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69例OSAHS患者,合并2种疾病54例(78.26%),合并3种疾病36例(58.17%)。合并2种疾病3组间比较,随着OSAHS的加重合并2种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9,P<0.01)。在合并3种疾病组中,重度组明显增多,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P<0.05)。各组患者对OSAHS的知晓率为4.35%,治疗率为2.99%。结论OSAHS常同时合并多种心血管疾病,随着OSAHS程度加重合并疾病种类增多,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目前多数患者缺乏对该病的认识,临床漏诊率高,治疗率。应重视对该病危害的宣传,积极推广OSAHS的规范治疗。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阻塞性 呼吸暂停低通气
  • 简介:摘要目前许多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参与OSAHS的发生发展及各种并发症的形成过程,氧化应激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本文就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与心肌氧化应激的关系加以综述。

  • 标签: 氧化应激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活性氧
  • 简介: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drome,OSAHS)患者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和作业能力受损。认知功能受损在呼吸暂停严重的患者[如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index,AHI)较高和严重低氧血症]较易判断.主要表现在认知加工、注意维持、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记忆 注意 执行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术式治疗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的疗效。方法:对137例(男109例,女28例,年龄6~54岁)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患者,69例采用腭垂腭咽成形术,10例采用腭垂腭咽成形术+舌骨悬吊术,6例采用腭垂腭咽成形术+颏前徙+舌骨悬吊术,9例采用颏前徙+舌骨悬吊术,32例采用正颌手术,11例采用牵张成骨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60个月,所有患者睡眠打鼾、憋醒、大汗淋漓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129例患者AHI指数由术前51±13降为术后11以下,59例患者AHI指数降为5以下;睡眠时最低血氧饱和度由术前的63%±15%增加至术后的97%±6%,平均血氧饱和度由术前的74%±9%增加至术后的95%±7%,有效率为95%,治愈率为43%。结论:对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患者根据其阻塞部位设计个体化的手术术式,可达到最佳的手术效果。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腭垂腭咽成形术 舌骨悬吊术
  • 简介:目的分析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各指标与听力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行多导睡眠监测的OSAHS患儿62例,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index,AHI)大于等于5的32例为试验组,小于5的30例为对照组,同时行声导抗、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及听脑干反应、鼻咽侧位X线片、纤维鼻咽镜检查。结果两组问听脑干反应V波阈值试验组左耳(31.85±14.07)dBnHL,右耳(33.50±12.68)dBnHL;对照组左耳(20.76±7.50)dBnHL,右耳(23.09±6.39)dBnHL,两组间左耳(P=0.003)、右耳(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变量AHI和声导抗声顺值是OSAHS患儿听力下降的危险因素。结论缺氧是OSAHS患儿听力变化的决定因素,对OSAHS患儿应尽早治疗。(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0,10:229-231)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听力下降 儿童
  • 简介:摘要: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SAHS)是仅次于失眠的第二大睡眠障碍疾病,主要病理变化是睡眠期间反复出现的通气呼吸暂停所导致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对机体多器官系统造成损害,研究发现,OSAHS会造成患者认知功能减退,但具体机制仍然不明。OSAHS属于中医“鼾症”范畴,通过整理总结文献发现,营卫循行改变、痰湿内生、五脏神受扰可能是OSAHS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病理机制,对于儿童OSAHS患者,脾运不健,肺卫不固为病情发生的基础,痰湿为发展变化的关键。

  • 标签: 阻塞性睡眠 呼吸暂停 低通气 综合征 鼾症 认知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系统护理用于阻塞呼吸暂停通气综合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9月本科接诊阻塞呼吸暂停通气综合病患58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系统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SAQLI评分等指标。结果:针对SAQLI评分,研究组干预后比对照组高,P<0.05。针对满意度,研究组100.0%,比对照组82.76%高,P<0.05。结论:于阻塞呼吸暂停通气综合中用系统护理,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及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系统护理 效果 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对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患者实施系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参与实验的156例研究对象均是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经系统护理干预后患者在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组间存在对比。结论:系统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系统护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围绕儿童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SAHS)患儿,总结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选取OSAHS患儿30例,均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前、术后给予护理配合。结果 在30例患儿中,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2.5d出院;开展为期1~3个月随访,均治愈。结论 针对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OSAHS患儿,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可辅助提高疗效,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儿童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SAHS)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OSAHS合并高血压的140例患者临床资料,病情严重度分成轻度、中度、重度,对各病情等级者的资料进行对比。结果:OSAHS患者通气指数(AHI)、血压同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氧饱和度同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高血压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SAHS)是由夜间反复发作的间歇缺氧和睡眠结构紊乱引起,可导致多系统功能障碍,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寿命。随着经济的发展,肥胖人数也在增加,OSAHS患病率也在逐渐上升,但是OSAHS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国内外学者已经从基因层面研究OSAHS的发病机制。现就OSAHS基因多态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基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