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阻塞睡眠呼吸暂停(OSA)合并肥胖通气综合(OHS)的临床特征,分析OSA合并OH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睡眠中心确诊的OSA患者179例,根据是否合并OHS分为OSA组(n=147);OSA合并OHS组(n=32),OHS组又分病态肥胖组11例,非病态肥胖组21例。比较OSA组与OSA合并OHS组以及病态肥胖组与非病态肥胖组的临床特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OSA合并OHS的危险因素。结果合并OHS组腰围、吸烟比例、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微觉醒指数、夜间血氧饱和度小于90%时间占监测时间的百分比(SIT90)均高于OSA组,分别为腰围(126.68±18.66) cm比(115.54±13.76) cm,AHI(74.13±32.40)次/h比(57.33±30.60)次/h,ODI(73.70±33.40)次/h比(53.66±30.79)次/h,微觉醒指数(51.15±31.64)次/h比(33.69±21.66)次/h,SIT90(44.59±30.95) %比(19.75±21.80)%(P<0.05);夜间平均SpO2,夜间最低SpO2,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低于OSA组,分别为FEV1(2.51±0.94比3.00±0.90)L,FVC(3.23±0.99比3.73±1.01) L,(P<0.05)。病态肥胖组颈围、腰围、ODI均高于非病态肥胖组,夜间平均SpO2低于非病态肥胖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腰围、BMI、AHI、SIT90为OSA合并OH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OSA合并OHS患者睡眠质量更差,夜间缺氧更明显。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肥胖低通气综合征 多道睡眠描记术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OSAHS患者出现症状时的表现和危害,通过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有效的解决。提升临床的质量效果和护理质量。方法:使用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的方式实施护理干预和有效治疗,之后则是进行结果方面的对比和分析。结果:护理干预方法的实施提升了一般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起到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结论:要根据患者的实际表现采取合适的护理方法,以及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危害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SAHS)的治疗中,采取针灸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患有OSAHS患者为本项目的观察对象,并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疾病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采取的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HI、SaO2、ESS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期两组患者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系统护理用于阻塞呼吸暂停通气综合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9月本科接诊阻塞呼吸暂停通气综合病患58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系统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SAQLI评分等指标。结果:针对SAQLI评分,研究组干预后比对照组高,P<0.05。针对满意度,研究组100.0%,比对照组82.76%高,P<0.05。结论:于阻塞呼吸暂停通气综合中用系统护理,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及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系统护理 效果 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满意度
  • 简介:摘要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SAHS)是由夜间反复发作的间歇缺氧和睡眠结构紊乱引起,可导致多系统功能障碍,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寿命。随着经济的发展,肥胖人数也在增加,OSAHS患病率也在逐渐上升,但是OSAHS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国内外学者已经从基因层面研究OSAHS的发病机制。现就OSAHS基因多态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与ApoB/ApoAI的相关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8月收治100例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患者为综合组,并收集100例健康患者的基本信息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蛋白胆固醇及ApoB/ApoAI等各项指标,以其为对比组,对比综合组与对比组各项指标,分析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与ApoB/ApoAI的相关。结果:代谢指标:综合组TC、LDL-C、HDL-C、GLU、ApoB/ApoAI与对比组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ApoB/ApoAI 相关性
  • 简介:摘要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作为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可能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多系统损伤,影响患者预后,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碎片化睡眠和慢性间歇缺氧。作者主要就OSAHS患者脑组织损伤的磁共振定量技术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高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指导临床尽早对其进行干预,减少各种并发症。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认知功能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行多导睡眠监测的打鼾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形态测量指标建立一种简单易行且高效的中重度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SAHS)临床预测模型,便于提高中重度OSAHS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做多导睡眠监测(PSG)的打鼾患者299例,根据PSG检测结果分为中重度OSAHS组(143例)及对照组(156例),收集其临床资料数据,形态测量数据,根据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回归方程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另外收集2019年1—10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做PSG检查的打鼾患者110例作为验证数据集。将110例验证数据集按照各危险因素及赋值带入方程,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并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打鼾患者中的中重度OSAHS预测方程为y = -10.707 86+ 0.589 60 ×性别+ 0.141 61 ×体质量指数+ 1.281 62 ×扁桃体大小+ 1.807 43 ×改良Mallampati分级,该预测模型ROC曲线的AUC为0.851(95% CI 0.807 ~ 0.895),灵敏度为83.9%,特异度为79.5%,临界值为0.634。验证数据集ROC曲线的AUC为0.827(95% CI 0.751 ~ 0.904),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86.0%,准确率为79.1%,阳性预测值5.238,阴性预测值0.310。结论联合临床方便获取的临床资料数据(性别)、人体测量指标(体质量指数、改良Mallampati分级的舌位、扁桃体大小)建构的预测模型对打鼾患者中重度OSAHS具有较高的预测效率,该模型经外部验证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

  • 标签: 打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对就医延迟定义、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患者就医延迟国内外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总结影响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患者就医延迟的主要因素,包括疾病特征因素、个人因素、环境因素3个方面,以期为医护人员开展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及时就医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就医延迟 影响因素 综述
  • 简介:摘要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SAHS)是一种睡眠通气呼吸暂停的疾病,可发生于各年龄阶段,尤以老年人群体多见。其与大多数脑血管疾病(CSVD)相关,二者享有大量共同的危险因素和共病条件,如肥胖、年龄增长、心律失常、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等。临床上对二者合并症患者的治疗方法局限,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虽作为目前临床治疗的首选治疗手段,但因为脑卒中患者的不耐受等原因限制了其治疗效果。OSAHS合并CSVD的发病率高、危害重大,本文将回顾二者之间的联系,评估其潜在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相关,并重点介绍OSAHS合并脑卒中的多种新型临床分型及治疗手段,为减少OSAHS合并CSVD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脑血管疾病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行多导睡眠监测的打鼾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形态测量指标建立一种简单易行且高效的中重度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SAHS)临床预测模型,便于提高中重度OSAHS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做多导睡眠监测(PSG)的打鼾患者299例,根据PSG检测结果分为中重度OSAHS组(143例)及对照组(156例),收集其临床资料数据,形态测量数据,根据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回归方程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另外收集2019年1—10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做PSG检查的打鼾患者110例作为验证数据集。将110例验证数据集按照各危险因素及赋值带入方程,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并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打鼾患者中的中重度OSAHS预测方程为y = -10.707 86+ 0.589 60 ×性别+ 0.141 61 ×体质量指数+ 1.281 62 ×扁桃体大小+ 1.807 43 ×改良Mallampati分级,该预测模型ROC曲线的AUC为0.851(95% CI 0.807 ~ 0.895),灵敏度为83.9%,特异度为79.5%,临界值为0.634。验证数据集ROC曲线的AUC为0.827(95% CI 0.751 ~ 0.904),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86.0%,准确率为79.1%,阳性预测值5.238,阴性预测值0.310。结论联合临床方便获取的临床资料数据(性别)、人体测量指标(体质量指数、改良Mallampati分级的舌位、扁桃体大小)建构的预测模型对打鼾患者中重度OSAHS具有较高的预测效率,该模型经外部验证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

  • 标签: 打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疾病,可导致身体多个系统器官的损害,包括神经认知功能、心血管、代谢、内分泌等系统,尤其是对认知功能的损害较为常见。OSAHS因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部分或完全上气道阻塞,造成睡眠片段化及间断通气异常,引起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影响注意力、智力、记忆力、语言及执行功能等。

  • 标签: 儿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对就医延迟定义、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患者就医延迟国内外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总结影响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患者就医延迟的主要因素,包括疾病特征因素、个人因素、环境因素3个方面,以期为医护人员开展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及时就医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就医延迟 影响因素 综述
  • 简介:摘要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SAHS)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与高血压、心律失常、糖尿病、卒中等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远程医疗的发展,对该疾病的筛查、诊断、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为此,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睡眠呼吸障碍工作委员会及“华佗工程”睡眠健康项目专家委员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参考国内外临床研究文献,就OSAHS的远程诊断、远程治疗、随访、医患沟通、参与人员及数据安全等问题进行讨论,制定本专家共识,为构建基于我国国情的OSAHS远程医疗体系提供参考。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远程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SAHS)合并卵圆孔未闭(PFO)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睡眠结构特点,并探讨PFO对OSAHS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睡眠中心就诊的OSAHS合并PFO患者56例、单纯OSAHS患者64例和健康对照组62例,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和多导睡眠监测对3组的睡眠质量和睡眠结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对照组[6/62(9.68%)]比,OSAHS合并PFO组[54/56(96.43%)]和单纯OSAHS组[53/64(82.81%)]睡眠质量差者比例更高(χ²=112.08, P<0.01),睡眠效率降低[PSQI得分分别为0.5(0, 1)、2(1, 3)分和2(1, 2)分,H=74.549, P<0.01],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分别为20.45%±3.49%、12.19%±5.95%和15.11%±7.21%,F=21.17,P<0.01)和慢波睡眠(N3;分别为21.24%±4.12%、14.15%±6.08%、17.68%±6.35%,F=29.51,P<0.01)比例缩小,N1期(分别为4.47%±2.40%、9.50%±5.34%、9.55%±4.61%,F=30.07,P<0.05)和N2期(分别为53.88%±4.35%、64.09%±7.49%、58.14%±6.67%,F=46.21,P<0.05)睡眠比例增加,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SpO2)降低水平[分别为3.00%(0, 4.00%)、6.00%(5.00%, 8.75%)和4.00%(4.00%, 5.00%),H=72.24,P<0.05]、周期腿动指数[分别为16.30(4.80, 32.82)、33.30(9.26, 54.80)和23.10(8.38, 31.83),H=17.86,P<0.05]、微觉醒指数[分别为11.60(7.73, 17.55)、23.90(14.03, 30.45)和15.6(11.23, 20.78),H=22.80,P<0.05]以及睡眠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分别为1.60±1.38、23.90±7.27和16.24±4.22,F=136.97,P=0.000)升高。与单纯OSAHS组比,OSAHS合并PFO组中睡眠质量差者比例更高,慢波睡眠(N3,F=29.51,P=0.047)和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F=21.17,P=0.012)比例缩小,N2期睡眠比例(F=46.21,P=0.000)增加,夜间平均SpO2降低水平(Z=54.28,P=0.000)、入睡后觉醒时间[分别为116.00(89.88, 143.00)min和135.00(118.50, 168.38)min,Z=25.71,P=0.023]、觉醒次数[分别为14.00(8.25, 8.00)和17.50(9.00,23.00),Z=19.68,P=0.041]增加,微觉醒指数(Z=23.57,P=0.044)、AHI(F=136.97,P=0.000)升高。结论OSAHS合并PFO患者的睡眠质量差,夜间睡眠结构紊乱。其睡眠结构特点表现为睡眠效率降低,N2期睡眠延长,快速动眼睡眠期和慢波睡眠减少。PFO通过扰乱OSAHS的睡眠结构加重OSAHS的睡眠障碍程度。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卵圆孔, 未闭 多道睡眠描记术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哮喘)合并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SAHS)的临床特点,探讨不同程度的OSAHS与哮喘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研究。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96例OSAHS合并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睡眠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进行严重度分级,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每组32例。对比3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指数、动脉血气[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碳酸氢根(HCO3-)]、运动心肺功能及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2)。结果重度组血氧饱和度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哮喘严重程度随OSAHS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AHI及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均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重度组PaCO2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aO2、HCO3水平显著低于其他2组;重度组用力肺活量及呼气流量峰值水平均显著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重度组最高TCPCO2及清醒期TCPCO2均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OSAHS合并哮喘会加重患者睡眠呼吸紊乱情况,延长患者呼吸暂停时间。此外,还会对患者心肺功能及动脉血气造成损害,加大引发低氧高碳酸血症的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应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治疗。

  • 标签: 哮喘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睡眠呼吸紊乱 心肺功能
  • 简介:摘要:从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SAS)特点来看,这是一种涉及到多方面的一种睡眠障碍疾病。完成具体病例情况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胰岛素、2型糖尿病的影响。近年来,相关学者和研究人员在认识到了这一问题之后,也从多个角度出发,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调查。从研究结果的角度来看,这对低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现象产生了较大影响。但从另一方面来看,针对该病症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研究还相对较少,二者之间还会存在着许多潜在因素。为此,本篇文章在综合了相关调查和研究之后完成,根据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再度分析。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低氧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英文全称: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英文简称:OSAHS)治疗中,采用复聪汤治疗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纳入我院70例OSAHS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收治于2019年3月~2020年6月,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采用持续气道正压给氧治疗)、复聪汤组(持续气道正压给氧治疗+复聪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持续治疗3个月后中医症候积分、治疗有效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 治疗3个月后,复聪汤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5.081),P<0.05,差异显著。治疗3个月后,复聪汤组各项中医症候积分、PSQI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t=8.117、4.808、6.499、10.804、5.389),P<0.05,差异显著。结论 将复聪汤应用在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治疗中,对于改善患者症状、睡眠质量有积极意义,可以增强治疗效果,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复聪汤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 PSQI指数 中医症候积分
  • 简介:摘要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SAH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上气道扩张肌结构和功能异常是OSAHS的重要致病机制之一。大量研究发现,OSAHS引起的慢性间歇缺氧(CIH)、高碳酸血症、睡眠片段化可通过各种机制影响上气道扩张肌的结构和功能,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因此,本文现就OSAHS与上气道扩张肌的相互关系及可能的机制综述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住院中老年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SAHS)患者的认知功能特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中老年OSAHS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纳入对象按照认知功能的差异分成障碍组与正常组,比较两组认知功能特征,多导睡眠监测相关参数水平,基线资料的差异,并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0例OSAHS患者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为(25.44±2.47)分,其中认知功能正常124例,占比62.00%,认知功能障碍76例,占比38%。障碍组的注意力、延迟记忆以及总分均低于正常组(均P<0.05)。障碍组MaSO2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经单因素分析可得:年龄、学历、体育锻炼均是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5)。以认知功能障碍为因变量,MaSO2、年龄、学历、体育锻炼为自变量,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MaSO2、学历、体育锻炼均是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而年龄是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住院中老年OSAHS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且以延迟记忆以及注意力受损为主。且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年龄、血氧饱和度、学历、体育锻炼有关。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