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增长,污水处理厂在环境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微生物落作为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其调控策略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面临微生物落结构的变化、种类的不稳定以及抗药性微生物的扩散等问题。本论文旨在探讨并提出污水处理厂中微生物落调控的策略,为提高污水处理效果、降低排放污染物贡献理论与实践指导。

  • 标签: 污水处理厂 微生物群落 调控策略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肠道微生物特点,分析肠道菌变化与白癜风发病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2017年4-12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收集30例白癜风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粪便标本,通过Roche/45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其16S rRNA V3区进行定性分析;用宏基因组学对5例白癜风患者粪便及5例健康对照者粪便进行分析,明确其潜在调控通路。结果与健康对照比较,白癜风患者粪便中细菌物种相似,但白癜风患者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富集明显减少(P<0.05);在门水平上,变形杆菌和梭杆菌丰度明显降低;在属水平上,7个种属(拟杆菌、大肠杆菌志贺菌、罗氏囊菌、相炭疽杆菌、梭杆菌、柔膜细菌-RF9、普氏菌-7)丰度明显降低(P<0.05),4个种属(瘤胃球菌-1、瘤胃球菌科UCG、毛螺菌科、链球菌)明显增加(P<0.05);链球菌属及相炭疽杆菌在白癜风患者表达差异尤为明显,前者增加10.8倍,后者减少6.517倍。通过构建一个基于11个白癜风相关属的肠道微生物的随机森林模型,显示该判别模型在ROC中AUC为0.89;宏基因组分析显示,白癜风相关菌群失调主要与免疫相关通路(如WNT通路、Notch通路等)、能量代谢、线粒体功能、氨基酸代谢(如苯丙氨酸代谢)通路相关。结论白癜风患者肠道微生态环境中细菌群落多样性与健康对照存在明显差异,其菌群失调可能参与白癜风的发病发展,补充益生菌可能有益于白癜风治疗。

  • 标签: 白癜风 肠道微生物 16S rDNA 宏基因组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复合型人工湿地为污水处理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解决方案。然而,当前对于这个系统的了解和研究还不够充分,尤其是微生物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影响。因此,本文将从复合型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效能和微生物落两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 标签: 复合型人工湿地 污水厂尾水处理效能 微生物群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河南省HIV感染者/AIDS病例(HIV/AIDS)肠道微生物落结构的相关因素。方法在河南省采取方便抽样方法抽取122例抗病毒治疗和未抗病毒治疗的病例,采集全血和粪便标本。提取粪便样本的基因组DNA,采用Illumina NovaSeq 6000高通量测序系统对16S rRNA的V3~V4高变区域进行测序。主要在菌的属水平进行分析,选取丰度最高的30个属作为肠道微生物落结构的衡量指标。使用冗余分析和Envfit函数对群落结构和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完成了122例病例的16S rRNA测序和分析,其基本情况为:平均BMI为(23.62±2.78)kg/m2,年龄(47±13)岁,男性占66.39%(81/122),以异性性传播为主要感染途径(51.64%,63/122),有36例(29.51%,36/122)病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在122例总人群病例样本中,前5位优势菌属是Prevotella、Roseburia、Megamonas、Bacteroides和Faecalibacterium。在86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例样本中,前5位优势菌属是Prevotella、Megamonas、Bacteroides、Roseburia和Faecalibacterium。在36例未抗病毒治疗病例样本中,前5位优势菌属是Prevotella、Faecalibacterium、Roseburia、Bacteroides和Megamonas。在总人群中,抗病毒治疗(P<0.001)是群落结构最显著的相关因素。其他显著因素有:确诊时间(P=0.009)、病毒载量(P=0.022)和HCV抗体(P=0.018)。抗病毒治疗与Megamonas呈正相关,与Prevotella、Roseburia和Faecalibacterium呈负相关,而确诊时间、病毒载量和HCV抗体 3个因素则与Prevotella、Roseburia和Faecalibacterium呈正相关,与Megamonas呈负相关。在未抗病毒治疗人群中,确诊时间(P=0.003)是与群落结构显著相关的因素。确诊时间与Roseburia、Faecalibacterium、Megamonas和Prevotella呈正相关,与Bacteroides呈负相关。结论抗病毒治疗和确诊时间是与肠道微生物落结构显著相关的因素,并且对多个高丰度菌属有着重要影响。

  • 标签: 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 肠道微生物 相关因素
  • 简介:通过室内设置30%~80%WHC(Waterholdingcapacity,土壤持水量,WHC)土壤含水量水平,研究土壤含水量变化对亚热带米槠天然林土壤有机碳矿化和微生物落的影响。试验包括3种处理,处理1:干湿交替处理(30%-80%WHC交替);处理2:恒干处理(30%WHC);处理3:恒湿处理(80%WHC)。研究结果表明:1)整个培养过程,CO2排放速率均呈现波动式下降。湿润期CO2累积量显著高于干旱期CO2累积量,并且随着交替次数的增加,湿润期与干旱期CO2累积值之差逐渐增大。2)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出干湿交替并不影响土壤真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群落结构,但对土壤放线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群落有较大影响。

  • 标签: CO2排放 微生物 干湿交替 米槠天然林
  • 简介:以福建省三明市格氏栲自然保护区米槠(Castanopsiscarlesii)天然林土壤和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梯度(对照CT-0g·kg-1、低磷LP-0.1g·kg-1、高磷HP-0.6g·kg-1)磷添加室内培养实验,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法,研究磷添加对中亚热带米槠天然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磷除显著提高总磷和有效磷含量外,亦显著增加土壤pH和可溶性有机碳的含量;2)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组成对磷添加的响应因施磷量和森林类型不同而不同,其中高磷处理显著增加杉木人工林和米槠天然林土壤微生物PLFA,杉木人工林增幅大于米槠天然林。低磷处理仅显著增加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PLFA,对米槠天然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影响不显著;磷添加显著增加杉木人工林土壤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的比值(GP/GN),对2种森林土壤真菌与细菌比(F/B)影响不显著。该研究表明米槠天然林转变成杉木人工林后,养分流失,加剧了磷限制。因此适当施磷有利于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

  • 标签: 森林转换 磷添加 微生物群落组成 磷脂脂肪酸分析法
  • 简介: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而生物工程专业从设置之初,就致力于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目前凝练出微生物制药与天然药物制备、酿造与酿酒的两个培养方向,因其与地方发展的紧密贴切度以及在实践教学中的创新,在2014年生物工程专业被确立为学校的特色专业。2015年以来,随着学校创新性教学改革,生物工程专业毫无例外地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打破原有的课程界限,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将多门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酵工程课程

  • 标签: 生物工程专业 发酵工程 课程群构建 探索
  • 作者: 裴佳宾 杨雨媛 周心童 胡格 王雪涵 郭勇 米凯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102206 ,北京城市学院生物医药学部 100094 ,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 100101 ,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存济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北京 101408
  • 简介:摘要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结核是世界公共卫生问题。人体的微生物参与人类健康和疾病。微生物在结核病中的临床重要性研究才刚刚起步,本综述介绍了微生物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建立、病程发展和抗生素治疗的相关研究,研究表明:(1)微生物影响分枝杆菌感染的建立;(2)幽门螺杆菌共同感染改变感染的易感性和活动性肺结核的进展;(3)微生物通过调控宿主的营养、代谢和免疫状况影响结核病的进程;(4)接受过抗生素治疗的结核患者再感染的易感性增加,可能由于T淋巴细胞表位对共性肠道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消耗,抗生素的影响对患者是长期的;(5)儿童结核病的发生与年龄相关,许多因素,如合并感染和疫苗接种会增加风险。深入研究微生物组与结核病相互关系可为防痨工作提供新的视角。

  • 标签: 微生物菌群 结核病 儿童
  • 简介:摘要:酸奶作为一种受欢迎的乳制品,微生物对其品质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微生物对酸奶发酵过程的影响,并围绕着菌的种类、数量和活性等方面展开讨论。通过对不同菌的介绍,阐明了它们在酸奶发酵中所起的作用,包括产生酸味、改善口感、增加营养价值等。同时,本文还分析了外界因素对菌的影响,如温度、pH值等,以及如何优化发酵条件来控制菌的生长和活性,从而提高酸奶的品质和稳定性。最后,本文总结了微生物对酸奶发酵过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意义。

  • 标签: 酸奶,微生物菌群,发酵过程,品质,优化条件
  • 简介:为了研究滨海化工园区附近潮间带沉积环境中的微生物落结构,揭示化工园区排污对附近沉积环境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及群落影响,同时也为揭示滨海化工园区附近潮间带环境中微生物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选择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化工园区附近潮间带沉积物微生物落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椒江化工园区附近潮间带的沉积物中,共鉴定出古菌和细菌16门43科76属176种,其中,变形菌门丰度最高,其序列数占总序列数的62.4%;ACE指数和Chao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232和233,Shannon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4.44,Simpson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033,表明潮间带沉积物中微生物落的多样性水平较高,化工园区南、北端附近潮间带沉积物中微生物落的多样性水平差异较小;沉积物中绿弯菌门、浮霉菌门物种数量等与多数环境指标显著负相关,装甲菌门、脱铁杆菌门和待定菌OD2、TM8物种数量则与多种重金属、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化合物含量显著正相关。

  • 标签: 宏基因组 高通量测序 潮间带沉积物 微生物群落 椒江口
  • 简介:摘要:秸秆还田是一种重要的农田管理实践,能够提高土壤质量,促进作物生长,并维持土壤微生物落的稳定。本文详细研究了秸秆还田对土壤质量、作物产量和微生物落的影响,及其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标签: 秸秆还田 土壤质量 作物产量 微生物群落 可持续性研究
  • 作者: 王东岳 张开亮 田静 张君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1-02
  • 出处:《智慧东方》2023年第31期
  • 机构: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 简介:摘要: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原子荧光发射的化学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生物学等领域。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土壤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落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探究利用原子荧光光谱法研究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落的影响对于理解和预测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原子荧光光谱法 重金属污染 土壤微生物群落
  • 简介:摘 要:本文针对人体皮肤微生物进行研究,探讨具体的研究方法以及关键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内容,希望可以更好地了解微生物以及人体皮肤健康之间存在的关联性。

  • 标签: 人体微生物菌群 菌群多样性 基因检测 皮肤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甲真菌病患者病甲与健康甲细菌和真菌微生物差异。方法收集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于大连市皮肤病医院门诊就诊的31例甲真菌病患者的病甲及健康甲的甲屑样本,提取甲屑菌总DNA,以细菌16S rDNA的V3-V4区序列及真菌内转录间隔区(ITS)作为目标序列进行基因扩增及Illumina测序,对所测序列采用USEARCH和mothur软件进行OTU聚类分析,采用Wilcoxon rank sum test方法进行α多样性分析,采用相似性分析(Anosim)进行β多样性分析,采用LEFSe方法进行物种差异分析。结果入组甲真菌病患者31例,男16例,女15例,按年龄分青年组(18 ~ 35岁)10例,中年组(36 ~ 60岁)11例,老年组(大于60岁)10例。α多样性分析显示,病甲组标本Shannon指数明显低于健康甲组(W = 290,P = 0.007),而Simpson指数明显高于健康甲组(W = 663,P = 0.010),病甲组细菌菌的多样性及均匀度低于健康甲组,病甲在真菌菌的多样性与健康甲无明显区别。β多样性分析显示,基于unweighted-unifrac距离矩阵分析结果,病甲组与健康甲组细菌和真菌微生物的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菌菌:R = 0.0052,P = 0.331;真菌菌:R = 0.0036,P = 0.337);基于weighted-unifrac距离矩阵分析结果,病甲组与健康甲组在细菌菌及真菌菌的丰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1)。在物种组成上,病甲组较健康甲组丰度显著降低的细菌菌有拟杆菌门及变形菌门、β-变形菌纲、伯克氏菌目、罗尔斯顿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链球菌属,而芽孢杆菌纲、芽孢杆菌目、葡萄球菌属明显高于健康甲组。病甲组显著升高的真菌菌有散囊菌纲、爪甲团囊菌目、未分类锤舌菌目、关节皮肤真菌科、黑团孢属、白粉菌属、铁艾酵母属、毛癣菌属、十字花科白粉菌、红色毛癣菌、合轴马拉色菌,而酵母菌纲-酵母菌目-酵母菌科、隐囊菌科、念珠菌、链格孢菌较健康甲组显著降低。结论甲真菌病患者病甲与健康甲细菌菌的多样性及丰度均有明显的差异,真菌菌仅丰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某些真菌和细菌菌属可能具有相关性。

  • 标签: 甲癣 微生物群落 RNA,核糖体,16S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内转录间隔区
  • 简介:地质记录表明在早-中寒武世过渡期发生了一次重要的生物灭绝事件,但对其成因的认识仍存在分歧。作者试图通过对华北地台该时段广泛发育的核形石微组构和矿化过程研究,揭示微生物落对灾变事件和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发现核形石内富含细菌化石;包壳的微组构和有机矿化特征表明其形成于细菌硫酸盐还原(BSR)作用活跃的高碱度海水条件,密集的莓状黄铁矿微粒和异养细菌残余指示为缺氧环境;而沉积相分析显示核形石发育于浅海陆棚背景。研究认为,同期的核形石及其他可对比微生物岩不仅在华北广泛分布,在其他大陆和板块上也有良好记录,表明在这个生物灾变期浅海环境有广泛的微生物爆发,并可能与大火成岩省喷发、全球气温升高以及深部缺氧海水向陆棚侵进引起的浅海广泛缺氧相关。早-中寒武世过渡期广泛发育的微生物岩可能记录了底栖动物大量灭绝后,微生物在缺氧水体中的快速繁盛与生态扩张过程。

  • 标签: 早-中寒武世过渡期 核形石 有机矿化 草莓状黄铁矿 缺氧环境 华北地台
  • 简介:"南虫艺术"因"云南虫"而得名,创作者力图在丰富深厚的本土文化中注入艺术人类学的视角和解释,应用解构、重组的表现主义方式,把形式本身作为挥洒和承载传统文化的载体,以为生命定位的力度,重返生命的精神家园,在艺术审美和科学阐释的交媾中追溯艺术精神与灵性光芒。"南虫"艺术体系,源自"云南虫"化石在自然科学界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品牌价值,将在未来致力于创造具有国际指向性的艺术方位、艺术作品和文化现象。以小博大,用看似绵薄而内蕴深沉之力展现"南虫艺术"创作信心和发展空间,预示着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诞生;同时还涉及"南虫艺术"实体建设、运行和"南虫艺术"文化产业网构建等内容。

  • 标签: “云南虫” 本土文化 艺术实践
  • 简介:针对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生态孤岛问题,提出陆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网体系建设的设想,阐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网体系的基本概念,各种尺度体系的主要任务和功能,并设计了体系的初步框架,以期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区外一切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地域空间和条件,从生态系统整体性、空间关联性和不同尺度、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保护性地域的协调整合上,建构一个用地节约且效能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通过实证,从县域、省域、省际不同的空间尺度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网体系的建构。县域尺度以福建省明溪县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为例,分析了各类自然保护实体空间的协调和保护以及主生态廊道的架构;省域尺度以福建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网体系构建为例,在增补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节点的基础上,探索了地域上分割的同类或相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的网络连接;省际尺度以中国南方华南虎潜在分布区生境廊道构建为例,探索华南虎种群生存空间体系网络架构。

  • 标签: 生物多样性 群网体系 生态廊道
  • 简介:摘要:肠道菌与肝癌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肠道菌数量和种类的改变不仅能对肠道菌平衡、肠道炎症和黏膜屏障功能起一定的调节作用,还能显著改善肝脏的硬化状况,对肝癌的发生进行预防。本文综述了原发性肝癌患者肠道菌的研究现状,为原发性肝癌的早期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肠道菌群 微生物环境
  • 简介:摘要:在实验室环境下,被培育的微生物数量仅为大自然中细菌总量的1%以上,这极大影响着人类对99%以上未知细菌的了解和使用程度,但研究结果显示,所有“不可培养的微生物”是能够被研究和使用的,而没有经过单纯培育的细菌才是对未知细菌的研究重点。细菌的组学研究可以通过各种培育材料和方法长时间的培育,以及通过对细胞基质辅助激光解吸与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和16S核糖体RNA(rRNA)的检测可以通过大规模识别各种细菌,,并对在动物疫病防控过程中使用动物体内产甲烷菌培养组学技术的可能性作出了研究。而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方法,微生物产甲烷菌培养组学技术和其他研究技术间的互补机制也逐渐形成了中国兽医专业微生物学研究开发中的新重点,虽然目前该培组学技术仍面临着某些不完善的技术问题。

  • 标签: 培养组学 16S rRNA
  • 简介:摘要近年来,肠道菌及其代谢物与肿瘤发生、炎性肠病、肠道放射损伤的关系越来越受到研究者重视。源于核事故调查、临床研究、动物模型探索等多种证据证实,肠道菌及其代谢物可作为评估肠道放射损伤暴露水平与严重程度的生物标记物。本文综述肠道菌及其代谢物与肠道受照剂量、放射损伤的关系,为评估肠道放射损伤风险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肠道菌群 代谢物 放射损伤 生物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