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病人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将150例骨折病人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予手术治疗及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病人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后SAS及SDS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结论]对骨折术后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骨折 护理干预 抑郁 焦虑
  • 简介:摘要;焦虑/抑郁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障碍。采用焦虑/抑郁情绪(HAD)测定表,对12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时发现患者心理状况,采取护理措施,提高病人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康复锻炼是降低病残率,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焦虑/抑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治疗抑郁焦虑情绪对患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95例冠心病患者为对象,均自愿接受PCI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术后情况,根据患者情绪状态分组。存在抑郁焦虑情绪者64例纳入对照组,无抑郁焦虑情绪者31例纳入实验组。随访1年以上,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后保持情绪稳定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注意预防抑郁焦虑情绪。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不良情绪
  • 简介: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抑郁症自杀的关系。方法:对符合入组病倒进行回顾性诊断,判断其是否合并广泛性焦虑症(GAD),检查其自杀观念及行为,完成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问卷(BDI)的评定。结果:①抑郁症合并广泛性焦虑症为27.63%。②自杀组GAD例数及HAMA评分低于非自杀组。③合并GAD组HAMD评分高于对照组,BDI评分两组相当。结论:①抑郁症合并广泛性焦眠症比例很高。②焦虑可以作为自杀的保护因子,抑郁严重程度、病程是自杀的预测因子。

  • 标签: 广泛性焦虑 抑郁症 自杀 抑郁量表 合并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焦虑抑郁型消化内科患者进行分型和综合护理干预,为护理干预对焦虑抑郁型消化内科患者心理状况改善或回归正常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月消化内科焦虑抑郁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出院时利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时焦虑抑郁患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消化内科患者 焦虑/抑郁型
  • 简介:摘要:慢性胃炎是蒙医优势病种之一,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并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研究发现,长期慢性胃炎容易发生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综述近年来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的蒙西医发病机制,慢性胃炎焦虑抑郁的关联性。

  • 标签: 慢性胃炎 发病机制 焦虑 抑郁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抑郁焦虑状况,为临床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入院当天、术前1d和术后3d对206例正颌手术患者采用SAS和SDS量表评价其自身抑郁焦虑状况,同期由2名经过培训的护士采用HAMA和HAMD量表评价患者抑郁焦虑状况。结果患者SAS和SDS自评分HAMA和HAMD他评分时间主效应比较,均P<0.05,且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不受患者民族和月收入情况的影响,P>0.05,但是婚姻状况和文化水平在抑郁焦虑状况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颌患者围术期存在抑郁焦虑情绪,应根据不同时期的心理需求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经过培训的护士可以对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评价。

  • 标签: 正颌手术 抑郁 焦虑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治疗的98例神经症患者作为了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常规组和心理组,平均每组49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心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对焦虑抑郁的影响。结果心理组和常规组焦虑抑郁评定干预10周以后均明显高于干预前,组间比较,心理组明显的高于常规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改善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情况,促进患者的康复,适合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神经症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了解监狱服刑人员的希望水平焦虑抑郁的关系,为从希望入手对监狱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干预提供思路。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被试选自北京市某所监狱,共574名男性服刑人员,平均年龄38±11岁。结果:(1)不同的年龄、婚姻状况的服刑人员希望水平有显著差异(P〈0.001);不同文化程度、捕前职业的服刑人员希望水平(P〈0.001)、焦虑(P〈0.001)、抑郁(P〈0.001)有显著差异;不同犯罪类型的服刑人员希望水平(P〈0.001)、焦虑(P〈0.001)有显著差异;不同刑期的服刑人员希望水平(P〈0.001)、焦虑(P〈0.001)有显著差异;(2)服刑人员的希望水平在焦虑抑郁呈显著负相关;(3)抑郁对希望水平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01),抑郁程度越高,希望水平得分越低。结论:本研究发现服刑人员的希望水平焦虑抑郁情绪相关,希望水平可能是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

  • 标签: 希望 服刑人员 焦虑 抑郁
  • 简介:本研究对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采用感恩问卷(GQ-6)、Campbell幸福感指数量表、焦虑自评(SAS)和抑郁自评(SDS)问卷,探究感恩水平主观幸福感、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感恩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焦虑抑郁存在负相关;感恩对主观幸福感、焦虑抑郁具有-定的预测作用.

  • 标签: 高职生 感恩水平 主观幸福感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了解神经内科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发生情况。方法本文拟定100例住院的焦虑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做出评定,最后根据这些量表做出结果评定,分析神经内科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特点。结果在100例研究的临床患者中共有45例共同伴随着焦虑抑郁的症状,占比为45%。在这45个患者中,伴随着脑出血的焦虑抑郁患者占比最大,达到62.31%。结论对于医生,需要做的是从社会、心理和生物等方面入手,及时应用心理干预和选择抗焦虑抑郁类的药物等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给予控制,促进焦虑抑郁患者的尽快康复。?

  • 标签: 神经内科 焦虑与抑郁症状 脑出血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针对神经内科焦虑抑郁症患者护理干预工作中采取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抽选的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20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治疗的神经内科焦虑抑郁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分数显著低于护理前(P

  • 标签: 神经内科 焦虑 抑郁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肺癌患者的营养现状,并对肺癌患者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山西大医院肿瘤内科入院诊断为肺癌的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微营养评估量表(MNA-SF)、 PHQ-9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GAD-7广泛性焦虑量表、一般资料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MNA-SF显示研究组17.58%的患者营养不良,46.15%的患者有营养不良的危险,仅36.26%的患者营养评分为正常;GAD-7及PHQ-9问卷调查显示,研究对象有焦虑抑郁症状的比例分别高达47.25%、64.84%的;单因素分析显示疾病状态、复发情况、合并其他肿瘤为营养现状的影响因素;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营养现状和焦虑抑郁呈显著负相关(R=0.11 、R=0.32,P﹤0.05);多元回归显示抑郁状态是影响肺癌营养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肺癌患者的营养风险较高,尤其是肺癌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应该提早进行护理干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抑郁焦虑症共病临床特征。方法 从我管理的住院患者随机挑选2020年8月-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精神疾病患者,在此之中59名患者是单纯抑郁症、21名患者是抑郁焦虑症共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对两组患者临床特征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症状数为(9.60±0.78)、神经运动激越发生率为91.53%、患病病程为(5.30±1.17)年、焦虑症状发生率为96.61%,对照组患者总症状数为(8.10±1.14)、神经运动激越发生率为57.14%、患病病程为(4.13±1.22)年、焦虑症状发生率为61.90%。经过分析,研究组中抑郁焦虑症共病患者的整体症状数量明显比对照组中单纯抑郁症患者整体症状数量多,且针对神经运动激越发生率这一指标来看研究组中患者的发生情况也相对对照组较低。从病程指标焦虑症状发生情况来看,研究组中抑郁焦虑症共病患者的患病周期相较对照组更长,且患者的焦虑症状发生频率更高p

  • 标签: 抑郁症 焦虑症 共病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神经内科疾病有一定概率影响体内情绪反馈系统,本文则采取相对系统的数据分析,探究科内患者负面情绪情况。方法:纳入2020.01-2022.10治疗的100例神经内科患者,均采取相对严格、系统的负面情绪评估措施,探究其情绪影响因素。结果:相比于无症状者,存在神经内科症状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更高,且焦虑抑郁阳性率也更高(P<0.05);在性别和学历的影响因素上,女性和高学历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存在神经内科症状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更高,其阳性率也更高,这表明神经内科患者出现情绪问题的概率更高一些,且在神经内科患者中,性别、文化程度为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女性和高学历者更容易出现情绪或心理问题,为此需要根据临床治疗和心理疏导措施,协助患者排泄负面情绪,稳定心态,以有效改善病情,缩短康复时间。

  • 标签: 神经内科 焦虑 抑郁 年龄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神经内科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症状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23年1月到2024年1月前来我院就诊的8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焦虑抑郁自评表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判断,通过给予患者一定量的心理干预,对干预前后的评分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经过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得到了改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的患者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神经内科患者 焦虑 抑郁症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本论文深入研究了门诊心理护理服务在焦虑抑郁症患者干预中的应用,并通过系统评估干预方案的详细探讨,明确指出门诊心理护理服务在提供精准支持、有效降低焦虑抑郁水平等关键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正面效果。这些发现为门诊心理护理服务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有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整体健康状态,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 标签: 门诊心理护理 焦虑 抑郁 干预 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共情护理”模式对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收集8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均给予抗抑郁药物及脑电治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共情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共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两组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情绪的变化。结果①入组时观察组HAMD总分(25.05±3.63)高于对照组(23.07±2.93)(Z=2.24P=0.02),HAMA总分两组无差异。②6周后两组患者HAMD、HAMA均明显下降(Z=5.51,5.52均P<0.001);观察组患者疗后HAMD总分(7.88±1.84)明显低于对照组(11.03±2.59)分(Z=-5.08P<0.001),观察组HAMA总分患者评分(6.57±2.06)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0.33±1.80)分(Z=-6.29P<0.001)。结论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用“共情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其抑郁焦虑情绪。

  • 标签: 共情护理 老年抑郁症 焦虑抑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