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焦虑抑郁治疗对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者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高血压常规治疗,观察组再联合抗焦虑抑郁治疗,对比两组降压效果和幅度。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总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65.71%;且观察组焦虑抑郁的改善情况、降压药物使用剂量、降压幅度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降压情况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采取抗焦虑抑郁治疗,对于改善患者血压情况,降低血压效果有非常大的帮助。

  • 标签: 高血压 焦虑 抑郁 降压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抑郁症状的焦虑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的的各自临床特征,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伴抑郁症状的焦虑症患者20例作为焦虑组,选取同期来我院治疗的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20例作为抑郁组。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抑郁焦虑评估,并对两组间的HAMD和HAMA评分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抑郁组患者的HAMD和HAMA量表的Spearson相关系数r=0.677(P<0.001);焦虑组患者的HAMD和HAMA量表的Spearson相关系数r=0.568(P<0.001)。结论HAMD总评分对于伴抑郁症状的焦虑焦虑症状的抑郁症临床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伴抑郁症状的焦虑症 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 对照分析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均寿命延长,社会老龄化加速来临,心血管病及各种老年疾病日渐增多。心脏介入手术因其技术成熟,治疗效果明显,已成为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并驾齐驱的治疗手段。我国心脏介入手术实施量已超过50万例/年[1]。尤其是近5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但同时介入术后产生强烈的心理疾患,如焦虑抑郁等问题高达55%,而这些心理障碍可加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2]。

  • 标签: 心脏介入术 焦虑抑郁症状 外科手术 老年疾病 心血管事件 心理疾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癫痫患者伴发焦虑抑郁临床发生率。方法选取50例癫痫患者为实验组,50例正常者为对照组,对其采用汉密顿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分及临床分析,并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焦虑抑郁程度评分和焦虑抑郁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实验组抑郁焦虑共病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部分癫痫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焦虑,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该实施心理干预,提高癫痫患者的治疗及生活质量。

  • 标签: 癫痫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治疗抑郁焦虑情绪对患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95例冠心病患者为对象,均自愿接受PCI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术后情况,根据患者情绪状态分组。存在抑郁焦虑情绪者64例纳入对照组,无抑郁焦虑情绪者31例纳入实验组。随访1年以上,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后保持情绪稳定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注意预防抑郁焦虑情绪。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维族、汉族就业压力及抑郁焦虑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在新疆乌鲁木齐的158名医学毕业生进行就业压力情况、抑郁焦虑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维族就业压力主要来源排序依次为就业、经济、人际关系、其他、情感;汉族就业压力主要来源排序依次为就业、经济、其他、情感、人际关系,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维族大学生的抑郁人数为38人,占到总人数的58.5%;汉族大学生的抑郁人数为39人,占到总人数的61.9%。维族大学生的焦虑人数为25人,占到总人数的38.5%;汉族大学生的抑郁人数为30人,占到总人数的47.6%。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族、汉族就业压力来源不同,维族、汉族的抑郁焦虑情况相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施以护理干预的调查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经过随机选择200例脑卒中患者。100例为对照组,100例为为研究组进行护理干预。于入院就诊时和住院期间、复诊、随访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了对脑卒中焦虑抑郁中存在心境程度差、生活兴趣差,消极悲观、精力丧失、自我评价程度、身体医学检查指标六方面评估分析调查。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SAS,SDS评分及其临床意义。结果SAS,SDS评分显示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心梗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脑卒中 焦虑 抑郁情绪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心理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40例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严重焦虑7例(35.00%)明显低于对照组严重焦虑13例(65.00%);观察组患者焦虑5例(25.00%)和对照组焦虑5例(25.00%)情况一样;观察组不焦虑8例(40.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不焦虑2例(10.00%),观察组数据优于对照组数据。结论心理干预能帮助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缓解心理焦虑抑郁情绪,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 心理干预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于2011年3月~2014年8月期间来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检查的患者230例,将无神经性疾病的患者列为对照组(112例),合并神经性疾病的患者列为观察组(118例)。结果女性、年龄较大者、高学历者、合并神经性疾病者,产生焦虑抑郁症状的可能性较高,即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是否患有神经系疾病有关。结论在现代社会中,女性更容易患焦虑抑郁症状,且年龄较大者比之年轻人的发病率更高,另外,受教育水平更高者,亦容易发生焦虑抑郁症状,若患者有神经性系统疾病,则患焦虑抑郁症的可能性较大。

  • 标签: 神经内科 焦虑 抑郁 特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的常规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HAD量表中焦虑总评分、抑郁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焦虑抑郁程度,改善心理状态。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脑卒中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疲劳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住院患者焦虑抑郁量表、疲劳评定量表(FAI)等,对102例宫颈癌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有45例(44.1%)患者有确定的焦虑症状,51例(50%)患者有确定的抑郁症状,疲劳状况处于轻度水平。疲劳量表的疲劳严重程度、疲劳的结果维度焦虑成正相关;疲劳对休息、睡眠的反应与抑郁情绪成正相关。结论宫颈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疲劳状况相关。护士应多关注患者的疲劳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缓解患者的疲劳,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促进身心康复。

  • 标签: 宫颈癌 焦虑 抑郁 疲劳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分析,研究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相关问题,分析形成原因,为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患者的这些症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我院240名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相关因素对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的影响。结果焦虑症状发生率为25.84%,抑郁症状发生率为39.17%,两种症状合并发生率为16.67%。结论焦虑抑郁症状的产生多种因素相关,为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治疗创造良好条件,应该落实优质护理理念,注重心理辅导。从多个方面入手,帮助患者排解存在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 标签: 神经内科 住院患者 焦虑症状 抑郁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脑卒中后产生焦虑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整理收集2008年7月—201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患者4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评估,分析焦虑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左侧大脑和双侧大脑病变的患者情感障碍的发生率高于单纯右侧大脑病变。焦虑焦虑组在神经功能缺陷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抑郁抑郁组在神经功能缺陷程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生脑卒中后焦虑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陷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关。

  • 标签: 脑卒 焦虑 抑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之间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显著的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脑卒中 焦虑抑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舒适护理对甲亢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到我院进行甲亢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把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变的分配方式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个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甲亢手术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上术前环境、心理等方面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出院时SCL-90的评分和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时观察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CL-90的评分在我国抑郁症方面明显高于国内常规数据(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的控制和减少甲亢手术患者的心理焦虑抑郁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甲亢 舒适护理 抑郁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08-0049-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属参与个案管理模式对开放式住院期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35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期21天的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研究组在个案管理的基础上采用家属参与方式,开展个案管理式的宣教指导,住院期间进行观察,干预21天,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家属参与式个案管理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指导,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家属参与式 个案管理 抑郁症 焦虑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