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合并细菌感染是流感常见并发症,是导致流行季节流感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革兰阳性(G+)细菌,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群链球菌等是常见致病菌。现就流感病毒合并G+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综述。

  • 标签: 流感病毒 细菌 革兰阳性细菌 感染
  • 作者: 赵宏伟 谢正德 许黎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05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年第15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市儿科研究所感染与病毒研究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童危重感染诊治创新单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教育部儿科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流感病毒一般引发呼吸道疾病,近年来,流感病毒引起的一些呼吸道外临床表现也逐渐引起人们关注。其中流感病毒相关性脑病/脑炎(IAE)病死率高,是引起流感病毒感染危重病例死亡的重要原因,治愈者通常存在神经系统后遗症。目前国际上对于IAE的认识普遍较少,现从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危险因素、分类、治疗、预后与机制研究等方面系统回顾近年来在IAE取得的进展,以期加深对本病的认识。

  • 标签: 流感病毒 脑病 脑炎 中枢神经系统 机制
  • 简介:中美两国科学家联合进行的最新研究表明,H5N1型禽流感病毒主要扩散源头可能在于家禽运输,而带病毒候鸟的迁徙只起到辅助作用。因此,科学家们建议,为防范禽流感在人之间传播,必须对家禽进行更广泛的病毒检测。

  • 标签: H5N1型禽流感病毒 家禽 运输 源头 扩散 辅助作用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大多数疾病已经可以得到很好的治愈,但是大规模的流感病毒的爆发,仍然困扰着我们,特别是甲型H1N1流感流感病毒传染性强,变异性强传播速度快,爆发后难以控制,极大的危害了社会的安定和谐,,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及早点了检测发现流感病毒是抑制病毒传播,控制流感病毒爆发程度的最为关键的步骤。现在国内外常用的检测流感病毒的方法主要有血清学检测、核酸扩增法检测、细胞培养法、流感病毒抗原检测法等。但是这些常用的方法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不适用于流感病毒的快速检查。相反,荧光定量RT-PCR是各种检测方法中最灵敏、最有效、最准确的。所以对于荧光定量RT-PCR检测流感病毒的应用的研究是有很大医学价值。

  • 标签: 荧光定量RT-PCR 检测 流感病毒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9种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rapid influenza virus diagnostic tests,RIDTs)的灵敏度进行评价。方法季节性流感毒株收集后,通过TCID50(组织细胞半数感染量)和病毒核酸序列测定分别确定病毒滴度及型别;流感毒株进行系列稀释后,使用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以评价不同试剂的灵敏度。结果不同试剂对同一株病毒的检出灵敏度差异最大为32倍稀释度(>101 TCID50/ml);同一种试剂对不同型别、亚型/系流感病毒的检出灵敏度不同。结论市场上的RIDTs灵敏度存在差别;使用多株不同流感型别、不同亚型/系的流感病毒将有助于对RIDTs产品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和控制。

  • 标签: 流感病毒 抗原快速检测试剂 灵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4种试剂盒对流感病毒RNA提取的相对效率、成本和耗时情况,为临床流感病毒RNA提取检测提供参考。方法将流感病毒参考株悬液作10-1-10-4系列稀释,采用4种试剂盒对实验样本进行核酸提取,采用荧光RT-PCR对其提取效率进行平行检测,比较分析这4种试剂盒对流感病毒RNA提取效率的差异和试剂盒价格及提取时间。结果各试剂盒提取不同稀释度流感病毒样本的相对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HighPureViralRNAKit提取效率最高。综合相对提取效率、成本等因素,性价比较高的为B试剂盒。结论不同核酸提取试剂盒可影响RT-PCR对病毒核酸提取的检测效果,临床各实验室应综合实验的目的和自身实验室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

  • 标签: 流感病毒 RNA病毒 荧光RT-PCR
  • 简介:摘要目的揭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基因氨基酸位点的变异情况并探讨其分子进化趋势。方法收集并比对EpiFlu数据库中2020年4月以前H9N2 AIV毒株HA基因序列信息,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HA蛋白关键受体结合位点、裂解位点、糖基化位点的氨基酸差异。结果84.92%(4 067/4 809)序列HA226位点的谷氨酰胺(glutamine, Q)被亮氨酸(leucine, L)替代;来自禽类的序列发生HA-Q226 L突变的占84.75%(4 013/4 735),来自哺乳动物的序列发生HA-Q226 L突变的占72.97%(54/74);96.26%(4 629/4 809)序列HA蛋白裂解位点基序模式仍保持低致病性AIV的特点,但有180条来自禽类的序列HA蛋白裂解位点插入了2个碱性氨基酸;58.68%(2 822/4 809)序列新增1个或者2个潜在糖基化位点,而66.44%序列(3 195/4 809)丢失糖基化位点HA210-212。结论H9N2亚型AIV HA蛋白受体结合位点趋于结合人类受体,对哺乳动物的适应性增加,HA蛋白裂解位点和糖基化位点有向高致病性AIV的序列特征突变的倾向。

  • 标签: H9N2 禽流感病毒 血凝素 分子进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2021年北京市流感流行特征及乙型Victoria系(简称BV)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基因、抗原性变异情况,为北京市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2021年1—11月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随机抽取15株BV流感病毒,通过HA基因扩增测序,分析其基因变异和进化特征。结果研究期间共收集流感样病例样本16 097份,其中核酸检测阳性208份,经型别鉴定BV流感病毒205份(98.56%)、乙型Yamagata(简称BY)系流感病毒3份(1.44%)。15株BV流感病毒HA基因序列与疫苗株B/Washington/02/2019相比,核苷酸相似度为98.39%~98.75%,氨基酸相似度为97.86%~98.40%。基因进化分析显示15株BV流感病毒均分布于Clade1A.3a2分支,与疫苗株相比存在多位点变异。15株BV流感病毒有11个糖基化位点。1株(6.6%)为疫苗株的低反应株。结论2021年北京市监测到的流感病毒中BV流感病毒占绝对优势,其HA基因位点多处发生变异,提示对该亚型变异的持续监测至关重要,为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乙型流感病毒 基因变异 进化分析 抗原性 疫苗株
  • 简介:1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基因结构HCV-1型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含有大约9400个核苷酸,在3'末端有一个"多肽A尾巴",核酸序列包含有由341个硷基组成的5'非翻译区,一个含3011个氨基酸的多肽蛋白的巨大的开放读码框架(Openreadingframe,ORF)和由约27个硷基组成的3'非翻译区.据推测,三种N-末端HCV蛋白(C.E1和E2/NS2)是结构蛋白,而四种C-末端蛋白(NS2,NS3,NS4和NS5)在病毒复制中起作用.每种HCV基因型的开放读码框架(ORF)的长度存在着特异性的差别,HCV-1型中ORF长度约9400个核苷酸,而HCV-2型中ORF长度是9099个核苷酸,HCV-3型长度是9063个核苷酸.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检测 基因结构 氨基酸 多肽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呈全球性分布,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病地区。目前根据HBV的进化变异程度可分为9种基因型,不同基因型的流行病学、自然史以及与抗病毒治疗效果间的关系均有其特征性,HBV基因分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HBV基因型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HBV的热点问题。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疆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慢性HCV感染者6 462例,排除了重复检测者,有效纳入了检测HCV基因型者共4 773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并回顾性分析基因型的分布。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4 773例标本中检测出了5种基因型:1b型2 928例(占61.3%)、2a型1 241例(占26%)、3a型375例(占7.9%)、3b型205例(占4.3%),6a型24例(占0.5%)。患者年龄在(48.14±13.93)岁,各年龄段均以检出基因1b型为主;汉族2 965例,18个少数民族共1 808例,其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基因1b型分别为1 798例(占60.6%)、1 130例(占62.5%),基因3型分别为235例(占7.9%)、345例(占19.1%)。在少数民族中主要以维吾尔族居多,且可检测出基因6a型,其他民族未检测出6a型,检出基因1b型维吾尔族704例(占62.1%),基因3型维吾尔族共269例(占23.7%)。男性2 413例,女性2 360例,其中基因1b型男性1 418例(占58.8%)、女性1 510例(占64.0%);基因3型男性424例(占17.6%),女性156例(占6.6%)。基因1b型与基因非1b型患者性别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汉族与少数民族患者基因型2a、3a、3b、6a型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结论新疆地区HCV基因型分布呈多样性,以1b型为主。少数民族HCV基因3型较汉族比例高。新疆HCV基因型检测丰富了我国HCV基因型分布特征,并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肝炎病毒,丙型 基因分型 新疆 分布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重组嵌合表达人偏肺病毒(hMPV)表位的流感病毒的免疫应答及免疫保护效果。方法用8质粒系统拯救出的在NS基因中嵌合hMPV表位的重组流感病毒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其刺激机体产生的针对hMPV和流感病毒的抗体滴度,及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含量。免疫后小鼠用hMPV和流感病毒进行攻击,对攻击后小鼠肺组织和鼻甲骨中病毒含量采用数字PCR方法进行测定,同时对肺组织进行HE染色,评价其对肺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重组流感病毒株rFLU/hMPV/B(嵌入了hMPV的B细胞表位)免疫小鼠后,产生了针对hMPV和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rFLU/hMPV/CTL+Th(嵌入了CTL表位/Th细胞表位)免疫小鼠后,产生了针对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及hMPV特异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IFN-γ分泌增多)。rFLU/hMPV/B和rFLU/hMPV/CTL+Th引起了平衡的Th1/Th2免疫应答。用hMPV和流感病毒攻击重组病毒免疫后小鼠,肺组织病理HE染色结果显示重组病毒免疫后小鼠肺病变明显减轻,肺组织和鼻甲骨中hMPV和流感病毒含量也明显减少。结论重组的2株嵌合有hMPV B细胞表位和CTL表位/Th细胞表位的重组流感病毒株,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hMPV和/或流感病毒体液免疫应答,嵌合有hMPV CTL表位/Th细胞表位的重组流感病毒株还可刺激机体产生hMPV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对hMPV和流感病毒攻击也有一定保护作用,该重组病毒株有潜在疫苗应用价值。

  • 标签: 人偏肺病毒 流感病毒载体 抗原表位 免疫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炎病毒基因型与抗病毒治疗反应的关系,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HBV基因型分为A型、B型、C型和D型四组,每组33例。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肝功能、HBV DNA水平、HBeAg血清转换率和HBsAg清除率。结果:A型组的HBeAg血清转换率和HBsAg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而C型组的这两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HBV基因型与CHB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反应有密切关系,A型患者的治疗反应最佳,C型患者的治疗反应最差,B型和D型患者的治疗反应相似。HBV基因型检测有助于指导CHB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抗病毒治疗 治疗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河北省甲型H3N2流感病毒HA基因进化分支分布及抗原位点变异特征。方法依据不同流行年度不同地区分布选取46株河北省H3N2毒株,MEGA建立HA基因进化树,BioEdit比对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在抗原决定簇及潜在糖基化位点变异情况,对2019—2020年流行3C.2a1b+T135K和3C.2a1b+T131K亚组同源建模,分析突变位点构象差异。结果河北省甲型H3N2流感病毒经历1和5簇(2010—2011),自2012年春季步入3C簇,3C-2012/13、3C.3和3C.3a分支在2013—2014年迭代流行,2014—2017年3C.3a分支均有覆盖,2015—2016流行年度的3C.2a1分化出2017—2020年优势流行株3C.2a1b+T131K和3C.2a1b+T135K。病毒HA蛋白抗原决定簇A、B、C、D和E均有氨基酸突变,突变类型包括稳定保留、多样突变和特征突变,通过建模分析比较3C.2a1b+T135K和3C.2a1b+T131K两个亚组HA蛋白抗原表位空间构象,50、128、131、135、138和193位点空间结构差异可能导致病毒抗原性变化。结论河北省甲型H3N2流感病毒持续变异,未来应关注3C.2a1b+T131K和3C.2a1b+T135K流行株的抗原变化。

  • 标签: 甲型H3N2流感病毒 血凝素 基因进化 突变位点 同源建模
  • 简介:摘要疑似流感患者鼻咽拭子标本进行RealtimePCR(RT-PCR)检测,将检测呈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的样品再接种MDCK细胞中进行病毒分离,然后进行RT-PCR扩增病毒测序分析HA基因。对扬州市2009~2011年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的遗传进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三年中分离出的9株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其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1%~99.8%和96.6%~99.8%;和疫苗株A/California/07/2009比较,核苷酸及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8.4%~99.5%和97.0%~99.3%。在2011年3株病毒在抗原位点上发生了点突变。遗传进化分析显示9株病毒形成3个明显的分支。结果证明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发生了一定的抗原漂移。

  • 标签: 新甲型流感病毒 H1N1 血凝素 遗传进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