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痕迹检验技术在法医工作中的运用。方法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对痕迹检验进行研究。结果一方面要结合工作的实践,从提高痕检技术人员素质上下功夫,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痕迹检验工作,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痕迹检验技术提高,使得刑事侦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可以得到全面性的提高结论通过痕迹检验,可以提高法医检验的准确性与科学性,进而为案件侦破奠定坚实的基础。

  • 标签: 痕迹检验 法医 运用
  • 简介:随着我国社会进步和法制建设的加强,法医作为一门与法律和医学相关的应用学科,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法医发展的现状中存在一些影响其持续健康发展的不和谐因素,诸如学科定位不准确、科研滞后、法制建设不完善和学生培养问题等。在以上方面均应进一步加强工作,借鉴循证医学的思路有助于法医的科学发展。

  • 标签: 法医学 可持续发展 思考
  • 简介:自从我国恢复法医教育工作以后,不但形成了法医专业教育体系,而且陆续在医学专业、法学专业、公安专业增开了法医必修课。但法学专业的法医课程所用的教材与医学专业法医所用的教材并无实质区分,基本属于医学专业法医教材之“压缩版”,本文通过分析这两种专业法医教育的差异性,提出法学专业法医教材改革的相关对策。

  • 标签: 法学专业 法医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骨骨折案例的特点和鉴定情况。方法收集了自2010年至2015年间受理的50例鼻骨骨折案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这50例鼻骨骨折案例进行分析,总结鼻骨骨折案例的特点和鉴定情况。结果50例鼻骨骨折案例中钝器伤49例,锐器伤1例;轻微伤24例,轻伤26例,无重伤;单纯线形骨折26例,粉碎性骨折10例,双侧骨折6例,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8例。结论法医鉴定时,应该充分了解案情,需要对鼻骨骨折外伤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了解外力作用大小,考虑患者的临床体征,综合作出评定。

  • 标签:
  • 简介:腐败尸体(putrefaction),是指人死亡后机体组织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在腐败细菌的作用下逐渐被分解、液化、消失的过程,是早期尸体现象的延续,是最常见的晚期尸体现象。腐败可能会影响尸体上残留的对案件侦破有用的信息,本文通过对36例腐败尸体的相关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腐败尸体的法医检验特点及其检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以供日后参考。

  • 标签: 医学检验 尸体 腐败 碳水化合物 机体组织 案件侦破
  • 简介:目的总结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法医鉴定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308例316耳外伤性鼓膜穿孔法医鉴定资料。结果确诊外伤性鼓膜穿孔237耳,穿孔愈合50耳,穿孔合并感染6耳,排除穿孔11耳,8例(耳)排除与所受外伤的关系,3例(耳)无法认定外伤性鼓膜穿孔,1例(耳)诊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结论外伤性鼓膜穿孔诊断要点为:(1)有耳部或头部受伤史;(2)伴耳痛、耳聋、外耳道少量出血;(3)形态符合外伤性穿孔特点:穿孔多位于紧张部.呈裂隙状、三角形、不规则形等。穿孔边缘锐利、外翻,附有血痂;(4)声导抗检查不能引出鼓室图,或伤耳呈B型曲线但外耳道容积明显大于健耳;(5)排除中耳炎所致穿孔。声导抗和耳内镜检查可以客观真实的反映鼓膜穿孔的形态特征.能为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法医鉴定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外伤性鼓膜穿孔 法医学鉴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从法医角度分析医疗纠纷的成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探讨医疗过错鉴定的发展趋势及先进理念。方法对2008—2012年湖南省湘雅司法鉴定中心办理的218例医疗纠纷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医疗纠纷案例逐年增加。男女比例接近1∶1,10岁以下儿童、41~50岁男性人群、21~30岁女性人群所占比例较其他年龄组高;(2)被鉴定人死亡的占25.69%;被鉴定人残疾的占34.40%;被鉴定人完全康复或未构成残疾的占39.91%。符合生存机会或治愈机会丧失概念的案例有37例,占16.97%;(3)医疗纠纷多见于县级医院,占33.03%。发生医疗纠纷最多的临床专业科室大类为外科,占50.46%;(4)认定医疗机构存在医疗过失行为的占78.44%,主要医疗过失种类有:误(漏)诊误(漏)治,治疗(操作)不规范,违反医疗相关法律法规及操作规范等;(5)认定医疗过失与被鉴定人的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占62.39%。鉴定医方有责任的占65.60%。结论医疗纠纷不仅数量逐年增多,鉴定的复杂性和难度也在不断增加。低级别医疗机构出现医疗纠纷的比例相对较高,骨科、妇产科发生医疗纠纷风险较高,医疗纠纷所涉及的临床专业科室也越来越多。生存机会丧失等理论在司法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有助于更加科学、公正地开展鉴定工作。

  • 标签: 医疗纠纷 法医学鉴定 回顾分析 预防措施
  • 简介:摄影作为记录犯罪、事故现场、法医鉴定等证据的技术手段,在司法实践工作中极为重要.最新的数码摄影与传统胶卷摄影相比,具有诸多优越性.在法医鉴定中,只要注意扬长避短,数码摄影可更好地配合鉴定证据的采集、固定、处理、展示、交流和保存,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法医鉴定 法医学鉴定 证据 司法实践 犯罪 优越性
  • 简介:笔者在法医尸检中曾遇到5例猝死,经全面尸体解剖检验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定死因均为脂肪心、心力衰竭,现就其脂肪心死因的确定、脂肪心的成因和机制及外力损伤与死亡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1案例资料案例1:1995年9月23日下午13时许,龙口市城关镇某村村民陈某(男,68岁)因琐事与人打斗中突然倒地死亡.尸检:身长173cm,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双

  • 标签: 脂肪心猝死 法医 尸体检验 死因鉴定
  • 简介:摘要DNA鉴定技术在现代法医物证检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犯罪现场遗留的生物物证所含的DNA与犯罪嫌疑人的DNA样本进行比对,鉴定DNA结构是否相同,从而对生物物证是否来自于犯罪嫌疑人作出评价。不过大多犯罪现场遗留的生物样本存在着许多不利于法医提取的因素,比如腐败、变质、污染等。本文就现场DNA提取纯化技术方面来介绍当今法医的技术进展。

  • 标签: DNA 提取 硅珠 磁珠
  • 简介:法医鉴定人因证据意识淡薄,在从事鉴定、形成鉴定证据的过程中会出现诸多问题.影响鉴定意见的证据价值。文章阐述了法医鉴定人证据意识的基本内涵,分析了目前法医鉴定人证据意识淡薄的常见表现及其引发的不良后果,强调了增强鉴定人证据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标签: 法医学鉴定人 证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骨盆骨折大多是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因此在交通事故中进行骨盆骨折的法医鉴定比较常见。骨盆骨折不但会导致行动受限,伤及周围神经,导致感觉和运动功能受损,还会损害尿道、膀胱和产道。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法医中关于骨盆骨折畸形愈合的鉴定。通过详细研究真实案例,探讨骨盆骨折的类型、原因和愈合过程,以及法医鉴定的重要性,希望为骨盆骨折案例的法医鉴定提供更全面、准确的指导。

  • 标签: 法医学鉴定 骨盆骨折 畸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利用法医相关理论知识来对受害人肋骨骨折进行伤残鉴定。方法:法医人员通过对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警务人员处理140例受害人肋骨骨折案件中,通过借助相关鉴定伤残资料设备以及临床经验对肋骨骨折伤残结果进行鉴定,法医人员将140例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法医人员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经验的方法对其进行伤残鉴定,而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法医伤残鉴定方法进行鉴定。法医人员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伤残结果准确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法医人员通过对两组肋骨骨折患者的伤残鉴定的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2.86%,漏诊率达到4.29%,误诊率达到2.85%;而对照组患者的准确率可以达到71.43%,漏诊率达到17.14%,误诊率达到11.43%。因此,可以得出法医人员通过对患者采用相关鉴定伤残机械设备可以有效的提高鉴定准确率。结论:法医人员在对肋骨骨折患者确诊以及鉴定伤残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因此,为了有效的提高伤残鉴定结果的准确率,提高法医人员的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法医人员可以借助伤残鉴定设备来对肋骨骨折患者进行伤残鉴定,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肋骨骨折 法医学 伤残鉴定
  • 简介:摘要:法医领域死因分析以及参与度划分可以明确死者致死的相关因素,依据尸检结果、病例诊断、现场勘查、案情资料等客观与公正地判定死者死亡原因,从而作为司法机关量刑以及民事赔偿提供科学依据,不仅可以有效地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也可以促进医院诊疗水平的提升。笔者结合从事法医工作多年的经验,首先概述法医死因分析,然后阐述各类死因的参与度划分,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 标签: 法医学 死因分析 参与度 划分依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法医鉴定中关于骨盆骨折伤残鉴定。方法:收集我市2019~2021年各鉴定机构骨盆骨折45例,对伤者进行法医检查结合影像学资料分析,总结结果。结果:45例中,20例未行手术。9例不构成伤残;21例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分离或耻骨上下支骨折畸形愈合构成十级;3例髋臼骨折、髂骨骨折构成十级;8例骨盆环状结构对称性破坏或骨盆倾斜等严重畸形愈合构成九级,4例女性严重畸形愈合并骨产道破坏构成八级。结论:要求鉴定人有较强阅片能力和影像学知识,在法医检查基础上运用影像学知识判定,审查女性伤者的生育需求情况,遵循《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标准》指南,增强专业技能,提高鉴定质量。

  • 标签: 骨盆骨折 伤残评定 影像学资料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