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新生的护理管理对于新生的健康成长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新生护理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影响新生护理管理的一些因素,进而分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进而为预防新生感染的护理工作提供指导。

  • 标签: 护理管理 新生儿科 问题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微信在新生新护士临床带教中的实践应用。方法 选择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我院新生的 58名实习生,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临床带教,实验组在常规临床带教的基础上,由带教老师组建实习生微信群,在微信群里交流新生护理的知识、经验和心得。实习 3个月后,进行考核并对比两组成绩。结果 实验组在理论考试成绩和技能实践成绩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微信平台让带教医师和实习生之间进行实时交流,并且可以在微信群内发送一些教学资料、护理视频等,有助于激发新护士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临床护理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 标签: 新生儿科 临床带教 微信 实时互动
  • 简介:摘要从患儿、护理人员、管理和环境等方面分析新生病房存在的护理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中的应用,以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确保新生的安全。

  • 标签: 风险管理 新生儿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皮静脉留置针行逆向静脉穿刺在新生运用的可行性。方法对130例3~28天在新生住院的患儿的头皮静脉进行逆向穿刺并观察穿刺成功率,注意观察输液肿胀、滴速。结果操作顺利,静脉输液顺利无肿胀,效果良好。结论头皮静脉逆向穿刺在新生值得推广。

  • 标签: 逆向静脉穿刺 穿刺成功 传统静脉穿刺 留置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护士职业倦怠情况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对泉州市某两家医院89名新生护士进行工作倦怠现象调查。结果值夜班护士在情感衰竭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作年限护士在工作态度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护士在成就感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护士存在中度工作倦怠现象,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新生护士工作倦怠现象,适当增加护士的人员配置,改善护士的工作条件,加强护士培养力度,加强护士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帮助护士减轻工作压力,掌握应对压力的技巧,提高护士待遇,从而有效改善新生护士的工作倦怠现象。

  • 标签: 新生儿科 护士 工作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新生医院感染的发生趋势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医院感染与护理措施的关系。方法严格落实感染防控的护理措施,调查分析该科室 2017—2019年的器械相关医院感染、环境卫生学监测、护理人员手卫生、感染患病率等数据。以 2017年数据为定基,分析 2018年和 2019年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9年患病率和感染例次率均低于 2017年 (均 P< 0.05)。 2019年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感染率低于 2017年 (P< 0.05)。 2019年空气和手卫生效果评分均高于 2017年 (均 P< 0.05)。 2019年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评分、手卫生依从性评分、接触患者前依从性评分、清洁无菌操作前依从性评分、接触患者环境后依从性评分均高于 2017年 (均 P< 0.05)。结论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始终贯穿整个护理工作中,落实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也可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可。

  • 标签: 新生儿科 医院感染 护理措施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为患儿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探讨NICU科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1例NICU患儿经外周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进行输液,通过制定、实施、规范安全置管护理制度,严格执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操作、维护及并发症的预防、处理的整个流程,真正达到安全使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结果21例患儿全部置管成功,完成所有的治疗疗程,无l例出现药物外渗及组织坏死。结论对NICU新生行PICC置管,并且实施有效、正确的导管护理可减少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顺利完成静脉高营养、及所有治疗,提高NICU患儿抢救成功率及生存质量。

  • 标签: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PICC导管 操作要点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健康教育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自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新生,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新生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实施整体护理。对两组新生家长的疾病知识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新生家长在新生护理知识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护理中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普及科学合理的育儿知识及护理经验、减轻新生痛苦、改善患儿预后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新生儿科护理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新生重症监护室是集中治疗危症新生,属于一个特殊的医疗环境,护理人员必须全天24h对患儿实施监护和护理,对患儿和家属实施人性化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人性化护理的各种措施,虽然都很普通细小,但能收到意想不到在效果。

  • 标签: 新生儿科 优质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精细化管理在新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 2018年 9月— 2019年 10月该院收治的新生 15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时间前后, 2016年 9月— 2017年 8月收治患儿为对照组 77例,主要为常规性管理, 2017年 9月— 2018年 10月收治患儿为观察组 77例进行精细化管理,对比不同管理方式下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业务考核、护理记录等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住院环境、服务态度以及知识教育等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为新生进行精细化管理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新生儿科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管理,制定防控措施。方法院感科制定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明确科室职责和相关技术操作规范,督促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对多重耐药菌实施目标性监测;加强医护人员相关知识培训。结果通过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新生实施消毒隔离干预措施,保障了新生医疗安全。结论院感科制定和督促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多学科协作,是降低新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病率。

  • 标签: 新生儿 多重耐药菌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新生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我院新生住院的69例新生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护理,对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于新生护理管理中,能显著提高家属对新生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新生护理风险。

  • 标签: 风险管理 新生儿科 护理
  • 简介:摘要新生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存在的医疗风险较高,有很多不可预见的因素。在安全护理工作中,医护安全与杜绝事故的发生是医院关注的重点问题。只要在护理工作中明确安全因素,才能及时开展防范工作。本文主要研究影响新生护理安全的因素,提出相关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为新生的工作提供安全依据。

  • 标签: 新生儿科 护理 安全因素 防范
  • 简介:摘要:护理安全是影响护理管理质量的重要问题,如何提升新生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是当前的主要工作方向。新生收治对象特殊,患儿不能准确表达自身感受,治疗、护理配合度差,给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要从管理方面入手全面分析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提出对策,才能实现管理质量的提升。文章从护理因素、管理因素、患者因素、环境因素等方面入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管理建议。关键词:新生;护理管理;护理安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生期是婴儿生命中最脆弱的阶段,抚触作为一种非药物性干预手段,在新生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旨在分析抚触在新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通过文献综述和分析,发现抚触可以促进新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提高生长发育指标,改善情绪状态和睡眠质量,增强母婴亲子关系。此外,抚触还可以减轻新生疼痛和压力反应,促进早产儿的肠功能发育,缩短住院时间。然而,抚触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限制和注意事项,需要在专业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因此,抚触在新生护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来完善其应用指南和操作规程。

  • 标签: 新生儿科护理 抚触 应用效果 生理发展 心理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如何采用产儿科协作复苏窒息新生的方法来提升窒息新生的生存质量以及存活率。方法以我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接收的100窒息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产儿科相互协作的方式,早期干预胎儿宫内的缺氧情况,同时采取保暖、负压吸引口腔、鼻内的分泌物,帮助新生保持呼吸畅通,必要的时候需要采用气囊面罩或者气管插管帮助新生通气。结果本文研究的100例窒息新生接受了上述的治疗措施之后,复苏率高达100%,同时新生的严重并发症也相对较少。对上述新生进行随访,新生在生长过程中并未出现严重的智力问题。结论强化产时监护和产儿科的协作,积极争取窒息新生的抢救时间,使用上述的抢救方法,对于提升窒息新生的治愈率,降低后遗症以及伤残问题出现的概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产儿科 新生儿 窒息
  • 简介:摘要:新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病情变化迅速,加上语言沟通能力的不足,导致在临床护理中存在着诸多不安全因素。为进一步改善新生护理质量,降低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同时必须认识到这些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分析了新生住院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并指出为了减少护理事故采取的防范对策。

  • 标签: 新生儿科 护理管理 安全因素 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