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理性Q波、碎裂QRS波(fQRS波)、V2-V3R波递增不良(PRWP)在陈旧性心肌梗死(OM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7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者,6个月以后复查18导联心电图,将QRS波形态改变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9例(33.5%)OMI患者心电图存在病理性Q波,92例(52.3%)有fQRS波,有病理性Q波和(或)fQRS波113例(64.2%),21例(30%)有PRWP。结论fQRS波诊断OMI的敏感性高于病理性Q波,而特异性低于病理性Q波,较病理性Q波有较高的阴性预测价值,fQRS波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有明确的诊断价值;PRWP对OMI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陈旧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病理性Q波 碎裂QRS波 R波递增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心电图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诊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未抬高心肌梗死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心电图检查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16例属于非透壁性心肌梗死,疾病出现部位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末峰间隔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心电图检查的特征十分明显,能够成为用于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 标签: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电图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显像对心肌梗死诊断及判定梗死部位。方法对40例临床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诊断心肌梗死36例,阴性4例。诊断符合率91.6%。结论造影剂增强MR成像极大的提高了人类急性心梗的发现率。

  • 标签: 99m Tc-MIBI 静息核素心肌灌注计算机断层显像 冠脉造影术 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近年来,心脏MR技术在各种缺血及非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评估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心脏MR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模式、扫描序列及影像表现进行基本的介绍,旨在提高影像医师的诊断能力。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脏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74例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配合,研究组行急性心肌梗死专项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7.28±5.0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2±4.69)分(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2%(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行心脏介入治疗过程当中给予专项急性护理配合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介入治疗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律失常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律失常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死亡6例,死亡率为1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3例在急诊科发生室颤除颤无效死亡,3例死于心源性休克,其余患者经治疗均好转出院。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律失常发生率高,猝死率高,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情况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疗效显著。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针对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内科临床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方法:针对医院中于2021年~2022年的中所治疗的80多名急性心肌梗死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分析研究的对象,将这些患者按照具体情况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将人数进行平均分布,每一组的人数均为40人。其中对照组所使用的治疗方法为常规治疗法,观察组所使用的治疗方法为重组人尿激酶原,然后针对这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后可以发现,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数量要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使用不同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血管疾病进行治疗后可以发现重组人尿激酶原融入急性心肌梗死血管中的效果更为明显,并发症的出现率出现了明显下降的趋势,患者对该治疗方法也是比较满意的。同时这种治疗方法不会效果患者过多的治疗费用,为家庭减轻了治疗负担,综上,这种治疗方法是非常值得进行推广的。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内科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血液呈现阶段性分布,不同分支对应不同的室壁。在相关临床和动物试验研究中发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会即刻发生供血区域心肌阶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超声检测通过非创伤性的方法测量血流速度。而血流速度与信号频率之间具有稳定的关系,对血流速度估计可转换为多普勒信号平均频率的估计。本文以下对心脏右心房压、肺动脉压、肺血管阻力、左心室舒张功能等心脏指标进行综述,分析心脏超声评价在急性心肌梗死脏功能判定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功能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不仅给患者的生理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同时也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深刻影响。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理念的更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逐渐受到重视。本文深入探讨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特点、心理护理的干预措施及其研究进展,旨在为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提供参考。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理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救心肌梗死脏骤停院前急救的特点以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到2015年3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80名急性心肌梗死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归性分析,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实施常规心肺复苏后,观察组做进一步的院前急救后送入医院,对照组只做基本生命支持送入医院,观察两组患者的院内抢救无效死亡的人数以及死亡率,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优良率.结果观察组入院内抢救无效死亡的有1名患者,经过治疗病情好转的有37名患者,病情恶化的有2名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2.5%.对照组患者院内抢救无效死亡的有8名患者,死亡率高达2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有26名患者日程生活能力评分为优,有10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良,优良率为90.0%.对照组中有13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优,有5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良,优良率为45.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具有显著性的优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脏骤停患者实施及时规范的院前急救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的治疗结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因此可以在临床中大力的推广和使用.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院前急救;特点;效果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882-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进行住院治疗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共计23例,将该23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时间内住院治疗的无右心室心肌梗死的患者23例,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行心电图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ST段抬高情况以及冠心病相关因素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ST段的各项阳性指标大小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冠心病相关因素发生情况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能够对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下壁 右心室心肌梗死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以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71例,为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71例,为急性下壁合并未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两组患者均行12导联及右胸导联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可知,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部位以右冠状动脉病变为主,右冠状动脉近端病变是导致右心室心肌梗死发生的主要因素,且以2或3支病变为主;且两组患者ST段抬高三项指标的阳性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电图STV3R-V6R抬高≥1mm、或STⅢ/STⅡ抬高≥1在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诊断中均有较高的价值,诊断阳性率价高,可应用于该病的诊断中。

  • 标签: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室心肌梗死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左束支阻滞的心电图诊断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本次研究筛选完全左束支阻滞患者120例,其收治时间为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对上述患者采取心电图检查。应用新诊断标准分析探究合并可疑急性心肌梗死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首次心电图。结果:在3个导联(V3、V4、V5)中有2个导联S波产生向上切迹,以及在V5、V6、I、avL中有2个导联产生病理性Q波,该2项敏感度相对较低,其有着很高的特异度;2个及以上邻近导联产生原发性ST-T改变特异度相对较低,但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结论 :施行新型标准诊断法能够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左束支阻滞患者心电图予以较好的鉴别,能够拟定为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为此需要进行有效的治疗干预。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完全左束支阻滞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心电图检查的运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6月-2020年8月,研究对象均为院内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胸痛症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2—9月期间在广州新海医院就诊的无胸痛症状AMI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加做右室和后壁导联,每位患者3小时做1次心电图,共做3次。结果100例患者中具有典型AMI改变63例,改变不典型的37例,Q波异常40例,ST-T改变67例,T波改变56例,R波异常34例。100例患者中有24例前间壁心肌梗死、9例前侧壁心肌梗死、22例下壁心肌梗死、5例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18例高侧壁心肌梗死、17例心内膜心肌梗死、5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结论对无胸痛症状的AMI患者必须及时做心电图心肌酶和心肌坏死标记物动态观察,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做到早发现,早诊治。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AMI) 无胸痛症状 心电图
  • 简介:【摘要】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冠心病的典型症状,若该疾病患者未得到有效控制,极易并发休克、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情况,严重者还会对其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在早期对患者进行诊断可为治疗奠定基础,临床上通过对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改变情况的观察来选择治疗方案。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改变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心电图心肌梗死(AMI)诊断中具有特征性改变的演变规律,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以及便捷、快速、无创、可重复性等优点,在心肌梗死定性、定位、分类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和取代的重要地位。目前国内心肌梗死心电图分期十分混乱,造成混乱的原因很多,包括与国际接轨的尺度掌握问题,最初心肌梗死电图的分期十分明确分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这种心电图分期的主要依据是心电图的相关表现并参考心肌梗死的发生时间。近年来由于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心电图诊断有了较大的改观,尤其是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更加显露了急性心肌梗死改变与冠状动脉解剖、心脏功能及再灌注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临床医生对急性心肌梗死电图改变的认识,新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心肌坏死生化标记物的发现,使开始准确的诊断心肌梗死并作及时有效的干预性治疗,减少了死亡率,提高预后水平已成现实。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心电图分期 心肌梗死心电图再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