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1,女性,61岁。因"腹痛腹胀4天"于2014年2月6日急诊入院。患者下腹部疼痛剧烈,有恶心,无呕吐、腹泻、便秘等,肛门无排气、排便。查体示下腹部稍有压痛,无明显反跳痛,无肌卫,肠鸣音亢进(4次/分)。腹部X线示左中腹部小气液平面(图1A);腹部CT示肠系膜下动脉夹层,盆腔少量积液(图1B、1C)。心电图、血常规等其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抗凝,硝酸甘油控制血压,同时予禁食、补液等对症治疗,3天后患者症状好转,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后,于2014年2月15日出院。

  • 标签: 肠系膜下动脉 气液平面 肠鸣音亢进 下腹部 腹痛腹胀 半流质饮食
  • 简介:在模拟电路的设计中,经常会用到一种特殊的夹层电阻,但是关于该电阻的相关介绍较少。文章提出了一种夹层电阻的结构,对其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该夹层电阻,设计了一款支持宽工作电压范围的振荡器。最后,又对该振荡器进行优化改进,使其能适应3~30V的宽工作电压,并且在5.5~30V范围内保持输出频率不变,进一步阐述了该夹层电阻的原理和特性。

  • 标签: 夹层电阻 MOS管 JFET管
  • 简介:摘要蜂窝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的性能主要由蒙皮和蜂窝芯材料的性能所决定,这些性能主要包括蒙皮的厚度与材质,蜂窝芯材的高度、材质、密度、孔格大小以及形状等。近些年,研究人员围绕蜂窝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 标签: 航空结构 蜂窝 夹层结构 成型工艺预浸料 胶粘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夹层动脉瘤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经MRI证实的夹层动脉瘤的超声表现,对其图像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夹层动脉瘤的超声表现为动脉内径增宽,管腔内见一条或数条光带回声将管腔分为真腔与假腔,真腔血流速度快,假腔血流速度慢,CDFI5例可见夹层破口(入口及出口),6例见夹层入口,7例见夹层出口,5例未探及破口。结论夹层动脉瘤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诊断夹层动脉瘤有价值,可作为常规筛选检查。

  • 标签: 超声 夹层 动脉瘤
  • 简介:摘要:作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一种,主动脉夹层体现出病情发展快速以及致死率极高的特点,在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的诊断之后,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除此之外,主动脉夹层治疗的过程当中还包括内科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以及符合治疗,结合不同的类型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随着腔内介入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已经逐渐转变为介入手术治疗,本文针对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的进展情况进行研究。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
  • 简介:自粘型夹层由增塑PVC安全膜、硅烷和热稳定剂制成,该夹层的pummel值至少为3,泛黄指数小于5,雾度小于1,该夹层夹在两块玻璃之间制成安全玻璃,所用膜可以是氯乙烯与乙烯、醋酸乙烯或烷基丙烯酸酯和聚已酸内酯的共聚物。

  • 标签: 自粘型PVC安全玻璃夹层 聚氯乙烯夹层 安全玻璃
  • 简介: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层,形成真假两腔,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张的一种血管疾病。本病起病急骤。预后凶险,早期不及时诊治,病死率高。每年约有50-100/10万的发病率,发病48h内死亡率高达50%,病死率每小时增加1%,1周内达70%,3个月达90%。本病既往少见,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诊治 主动脉内膜 动脉中层 血管疾病 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主动脉夹层术患者术前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年底期间我院收取的2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对其实施术前护理,对护理的方法的效果进行详细的阐述。结果所有22例患者经过救治,有2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9.09%);其余20例患者待病情稳定后给予手术治疗,其中19例患者达到治愈,治愈率为86.36%。结论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可以为患者后续手术治疗打下夯实的基础,为提升患者的救治率的意义尤为重要。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术前 护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进行讨论和分析;方法对某院8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讨论回顾,对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绝大多数的患者伴有高血压病,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率为100%;结论高血压病是主动脉夹层的主要因素之一,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提高病患生存率。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临床诊断 分析
  • 简介:摘要主动脉夹层(AD)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病急症,死亡率较高,但及时对症的治疗及精心、专业的护理是解救患者生命、解除患者痛苦的关键,本文介绍了关于AD的护理体会。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颅外段颈内动脉夹层(eICAD)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及血管内治疗的疗效。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4例eICAD患者,采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治疗或血管内支架治疗。结果出院后随访6个月,1例在药物治疗2周后出现新发脑缺血事件,给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后无再发脑缺血事件;其余3例随访期内未出现新发脑缺血事件。1例血管闭塞的患者,经双抗治疗后,血管再通;2例血管重度狭窄的患者,经双抗治疗后,血管狭窄明显减轻;1例药物治疗无效后血管内支架治疗患者,血管恢复通畅,无残余狭窄。发生脑卒中的3例患者,改良Rankin评分均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对eICAD的治疗,可以选择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对有新发脑缺血事件的病例,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 标签: 颅外段颈内动脉夹层 脑卒中 抗血小板治疗 支架成形术
  • 简介:层内夹层在正韵律油层中普遍发育,对剩余油的分布(产状)起着重要作用。夹层阻止了注入水因重力作用而沿底部突进的趋势,导致垂直向上流体流动受阻,在夹层的下部形成剩余油富集段;同时由于夹层的分隔

  • 标签: 产状格局 剩余油产状 夹层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是指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进展,从而造成主动脉真、假腔两腔分离的一种病理改变。夹层主要发生在胸主动脉,临床特点为起病急、进展快且致死率很高,是心

  • 标签: 药物治疗 胸主动脉 治疗策略 主动脉夹层 夹层动脉瘤 开放手术
  • 简介:文章总结了2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体会。急性期严格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稳定控制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防止主动脉夹层继续剥离,并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做好健康宣教,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防止复发。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护理
  • 简介:蜂窝夹层结构基板经热真空试验后,其正面局部出现了鼓泡脱粘现象,脱粘形式有2种,一种为聚酰亚胺膜与网格面板脱粘,另一种为网格面板与加强脱粘。通过对聚酰亚胺膜与网格面板脱粘界面的宏微观观察,确定两者在脱粘前粘接良好,为外力导致的脱粘;通过对网格面板与加强脱粘界面的宏微观观察,及胶膜的红外光谱分析、DSC测试、挥发分测试,确定网格面板与加强在脱粘前未形成良好的粘接,该不良粘接可能与设计、工艺控制有关,与胶膜质量无关。

  • 标签: 蜂窝夹层结构 基板 网格面板 胶膜 脱粘
  • 简介:摘要:蜂窝夹层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弯曲强度与刚度大、抗失稳能力强、耐疲劳老化、吸音、隔音及隔热性能好等优点,长期以来备受航空结构的关注。在航空工业发达国家,蜂窝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己大量应用于飞机结构,如机翼、机身、尾翼、雷达罩及地板、内饰等。随着飞机对结构全寿命成本的提高,蜂窝夹层结构材料体系、结构设计、整体化制造技术及低成本技术均需进一步提升。

  • 标签: 蜂窝夹层机构 飞机 应用
  • 简介:夹层动脉瘤多为动脉壁中层囊性坏死或动脉内膜粥样硬化。常并发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手术有较大难度。夹层从内膜分离开始,进入中层,表现为壁内出血,顺主动脉向近端或远端延伸,造成广泛的血肿,主动脉腔变窄,累及分支开口时,使分支闭塞,造成脏器缺血或坏死。血肿也可重新穿入腔内而缓解。大多夹层起始部位在左或右冠状动脉开口上方2~3cm处,另一常见部位在降主动脉峡部。夹层也可起于主动脉弓部,延及降主动脉,但很少起于腹主动脉,因此,腹主动脉瘤穿孔或破裂不应误诊为腹部的夹层动脉瘤。

  • 标签: 手术治疗 适应证 并发症 夹层动脉瘤
  • 简介:夹层动脉瘤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容易误诊.为了提高夹层动脉瘤的诊断水平,现将我们1995~2003年9例病例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 标签: 主动脉瘤 误诊 原因分析 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