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提升乳腺癌护理质量.方法 对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进行分析,综述乳腺癌患者在确诊期、手术期、放化疗期、康复期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给予心理护理,乳腺癌患者心理压力减轻到最低限度,焦虑、恐惧等程度明显降低,能积极配合治疗.结论 乳腺癌患者实施合理的心理护理,能提高疗效、促进康复.

  • 标签: 乳腺癌 自我形象紊乱 情绪调控  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护士工作中,情绪能够对其工作质量和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所以若想提升护理工作的效果,应该首先改善护士的情绪工作情况。所以本文主要针对护士的情绪管理效果进行探讨,以促使护士情绪工作管理效果提升,以供参考。

  • 标签: 护士 情绪工作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对产妇产后负性情绪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洪湖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产妇11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比较两组产妇的负性情绪、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低,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各维度评分及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产后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能有效降低产妇的负性情绪状态,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有利于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合理情绪疗法 产后负性情绪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标探究并分析产科护理人员情绪管理以及沟通能力培训策略及对产妇情绪的影响。方法我院自2017年1月起,开始对产科护理人员开展情绪管理和沟通能力培训,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未实施培训前的产科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实施培训后的产科护理人员作为培训组,对比两组护理人员情绪管理与沟通能力的评分以及培训前后产妇的情绪变化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培训组护理人员的情绪管理与沟通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实施培训后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优于培训前,(P<0.05)。结论对产科护理人员实施情绪管理以及沟通能力培训,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产科护理人员的情绪管理以及临床沟通能力,同时能够极大的改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使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得到提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情绪管理 沟通能力 产科护士 产妇情绪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therapy,RET)在急诊科护士焦虑情绪及应对压力中的应用效果,为急症科护士缓解焦虑情绪及应对压力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56名急诊科护士随机分为试验组28名和对照组28名.对照组给予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RET进行心理护理.入组时及培训2个月后,对两组护士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试.结果培训前,两组护士SAS评分、SCL-90评分和应对方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训后,试验组护士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士SCL-90评分中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5个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应对方式问卷中,试验组护士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3个维度的得分高于对照组,而自责、幻想、退避3个维度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科护士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心理辅导,不仅可以显著减轻或消除急诊科护士的焦虑情绪,还能帮助其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模式,使她们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压力.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急诊科护士;焦虑;应对压力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30-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情绪智力选修课对医学生情绪智力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参加昆明医科大学情绪智力选修课的94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情绪智力选修课培训前后分别使用黄氏和罗氏情绪智力量表评价其在培训前后情绪智力变化。结果培训后医学生情绪智力显著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女生的情绪智力总体得分变为高水平,且女生的他人的情绪评估维度培训后变为高水平,与男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非临床专业情绪智力总分由低于临床专业变为高于临床专业。结论情绪智力选修课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医学生情绪智力的干预手段。

  • 标签: 医学生 情绪智力 选修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颈椎病患者情绪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80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结果:观察组情绪焦虑、抑郁情绪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颈椎病患者情绪焦虑与抑郁情绪,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 标签: 颈椎病 情绪焦虑 抑郁情绪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理性情绪干预对产后抑郁患者情绪、产后恢复以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产后抑郁症患者84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对其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对其施行理性情绪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过后,EPDS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产后身体情况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性情绪干预对于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产后身体恢复有积极影响,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母乳喂养率,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产后抑郁患者 理性情绪干预 母乳喂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对过敏性紫癜患者心理负性情绪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院内过敏性紫癜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试验组患者给予合理情绪疗法,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比较试验前后两组患者心理负性情绪变化情况。结果试验后两组患者心理负性情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理情绪疗法能明显改善过敏性紫癜患者的心理负性情绪,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合理情绪疗法 过敏性紫癜 心理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首次血透患者护理中应用情绪干预对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我院首次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9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为试验组45例与参照组45例,参照组护理以常规护理为主,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情绪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不良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在护理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均有所降低,试验组较低较参照组效果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6%,参照组为26.67%,试验组较参照组低,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参照组为75.56%,试验组较参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首次血液透析患者经情绪干预可显著改善其存在的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焦虑 抑郁 血液透析 情绪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急诊医师工作中引起不良情绪的来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降低不良情绪对急诊医师在工作中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提高急诊的工作效率以及医疗质量安全,让急诊患者得到高效安全的救治。方法对孝感市12家有120急救站的综合医院急诊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及小组讨论了解其工作的不良情绪的来源并进行分析。结果急诊医师基本受不良情绪影响,并且平均得分都在3分以上,不良情绪源分析可见,排首位的是医患关系的紧张,其次是工作本身风险高责任大。男女医师之间不良情绪源之间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我们在具体评分男医师和女医师还是有不同的侧重点,男性医师对职业发展可能有更高的期望,而女性医师受社会家庭因素的影响可能更大。结论通过从“工作风险大责任重、医患关系紧张、工作环境复杂、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家庭社会因素”五个方面分析急诊医师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并提出通过完善急救的抢救流程明确医生职责,减少急诊医师工作负荷;优化急诊的就医环境,让急诊医师感受到在安全的环境中工作;细分急诊亚专业,要急诊医师要有专长;同时在工作中加强急诊医生的心理疏导干预,尽可能的缓解不良情绪,让急诊医师愉快的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让医患双方都满意。

  • 标签: 急诊科 医生 不良情绪
  • 简介:美国《预防》杂志近日载文,称饮品中的营养物质可帮你改善某些不良情绪。注意力不集中时,温水泡柠檬。研究表明,柠檬中含有的维生素C有助于生成去甲肾上腺素,对大脑中控制注意力的部位能带来积极影响。

  • 标签: 不良情绪 饮品 注意力不集中 去甲肾上腺素 营养物质 维生素C
  • 简介:【摘 要】 目的:研究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健康教育对改善精神疾患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方法:选取来广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精神病患者家属 77人,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进行测评,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随访,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社区有效干预前有 84.62%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而干预后这一比例下降至 73.08%;男性、 50岁以上、高中以下、超重肥胖、吸烟、饮酒和家属患精神病年限≤ 5年的抑郁症状率随访较基线干预效果显著( All 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及时对精神病患者家属提供有关症状控制的长期支持和咨询计划,根据存在问题进行有效干预。

  • 标签: 精神病 家属 抑郁症状 干预效果
  • 简介:目的使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最大程度的克服心理生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制定各种护理措施,使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状态明显减轻。结论通过采取各种积极的护理措施,使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水平,降低致残率。关键词脑卒中;抑郁;护理对策1临床资料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共收住表现出抑郁情绪的脑卒中患者110例,男72例,女38例,年龄42~78岁。脑出血40例,脑梗死6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全部病例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均符合中华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指定的脑血管诊断标准,排除既往有精神病史,且意识清楚、检查合作、无智力障碍及明显失语症。2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2.1与性格有关性格内向患者抑郁高于性格外向患者,性格内向患者不常把自己心理的压抑表达出来。因此,较少得到他人的关注与疏泄,独自承受巨大的身心压力,容易发生抑郁情绪障碍。2.2与住院时间长短有关抑郁症状的发生与住院时间长短密切相关,住院时间越长,越易发生抑郁症状,临床上发现住院30天以上的患者有抑郁情绪明显高于住院20天以内的患者。住院时间长的患者,通常病情较重,由于病程反复迁延,患者身心压力较大,更易产生恐惧、抑郁情绪障碍;心理和生理双重折磨更加剧烈而丧失信心,产生绝望厌世轻生心理。2.3与生活自理程度相关抑郁症状的发生与生活自理能力密切相关,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是影响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主要因素,自理能力差的患者抑郁症状程度重,有负疚感,怕拖累家人,易产生消极的抑郁情绪。2.4与经济状况有关自费患者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公费患者,不少患者对自己给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感到格外担忧。脑卒中疾病检查和治疗费用相对较高,又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反复住院、长期治疗,这些因素均可对个人或家庭经济构成冲击,导致思想负担加重而产生抑郁。3护理对策3.1全面准确评估患者情况患者入院后,我们全面收集资料,评估患者情况,包括患者的不适症状、生活自理程度、对疾病了解程度、心理情绪反应、家庭经济调节、社会支持系统等,以了解有无抑郁症状的易发因素,并针对具体情况,制定系统的、有效的护理措施。3.2尽早进行心理干预心理护理最好在患者住院2~7天开始,同时要有针对性,重点放在不爱讲话、自理程度底、又缺乏人关心、自费的患者,但对住院时间长,以及反复住院的患者要更加关注。3.3增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我们经常与患者沟通,本着理解患者的原则,积极主动与患者多接触,最初可不谈或少谈疾病,从工作、家庭、生活入手,逐渐谈及疾病,适时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治疗、预防及预后知识,讲述脑卒中患者治愈的案例。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要尊重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鼓励其树立自信和战胜疾病的勇气。3.4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加强健康指导,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和预防脑卒中,介绍有关自我保健知识,如积极治疗高血压病,降低血液粘稠度,保持心情愉快,可采取预防措施等,同时帮助患者充分认识自理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参与并执行各种治疗、护理和康复活动。3.5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缓冲应激事件对患者情绪的影响,预防或降低抑郁的发生,对住院患者来说,除了医护人员应成为其重要的支持者外,还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家庭支持以及朋友、同事、社会、团体支持作用,我们鼓励家属、亲友经常探视,给予感情上的支持照顾,寻求街道、单位等社会团体援助。3.4护士应做好病人的各项基础护理工作经常保持床铺平整干燥,定时翻身,避免形成压疮,保持偏瘫肢体的良肢位,对一些吞咽障碍的患者给予鼻饲根据不同病情制定合理的膳食,保证营养供给,睡眠障碍也是脑卒中后抑郁的常见症状,因此要注意保持病房安静,消除焦虑情绪,必要时可给予安眠药,也可适当让患者听音乐放松心情,热水泡脚以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4讨论脑卒中后抑郁对患者的影响很大,不仅影响到患者的生理平衡,而且使患者康复训练的主动性差。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调整患者的不良心态,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教育使患者了解本病以减少恐惧感,从而积极配合治疗。通过我们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卫生宣教,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合理安排日常生活,积极争取家庭及社会的支持,能够很好的帮助患者克服抑郁情绪,使其积极配合康复治疗,使瘫痪肢体功能不断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不断加强,更有利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J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2郭利利,姜亚芳,余丽君对烧伤康复期发生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8)6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