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退耕还林(草)工程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山区农户进行收入补偿的办法来弥补退耕造成的损失,同时确保西部生态环境的改善.然而,目前西部山区仍处在以生存经济为特征的农业社会,农作对于农户来说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而且还是一种生活方式,退耕意味着山区大量社会经济生活内容的突然消失.

  • 标签: 退耕还林工程 西部大开发战略 生态环境 山区农户 收入补偿 生存经济
  • 简介:在桂北资源县一个海拔800~1200米的偏僻的高寒山上,一个叫福岭的陡坡上,有一片5000多亩的林地。林地里已有2000亩的绿油油厚朴林,其中1500亩即将进入10年砍伐期,有进入丰产期的金银花400多亩,有100多亩已经挂果的油茶林,有准备种植秃杉、香椿的2000多亩林地,有一个投资300多万元5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养牛场,有一条5公里的弯弯曲曲的林区公路,有3座房子,其中一座木房已经烂了,一座简易房子白天黑夜亮着灯,还有上百只在树下晚上不用回家的鸭子、土鸡,还有……

  • 标签: 企业家 交响乐 种树 农民 演奏 林区公路
  • 简介:生态移民、扶贫移民,这一初创于贫困地区——忻州的战略举措,近几年来逐步为贫困山区的农民们所接受,经过几年努力,忻州市在10个贫困县共移民搬迁特困人口15466人,建立高标准移民村12个。整体移民92个村,1.3万人,退耕14万亩,封山23万亩,有效地保护林地38万亩,新建生态林8万

  • 标签:
  • 简介:江苏省以平原为主,平原约占国土总面积的70%,水域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0%。低山丘陵面积较小,属少林省份。全省人均有林地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均远远低于全国和世界平均水平。但近几年来,全省林业产业发展却十分迅猛,林业产业总产值由2001年占全国3.10%上升到2005年占全国7.70%。因此,江苏省林业在全国赢得了“资源小省、产业大省”的美誉。

  • 标签: 林业产业 江苏 农村经济 农民收入 林地面积 苏北
  • 简介:<正>一行行树木,似一条条绿色的丝带,把万庄林场装扮得美丽壮观。绿树掩映,一溜堂屋,当门墙上挂着一幅笔力苍劲的中堂,上书——绿荫老人

  • 标签: 穆青 新华社 友谊 农民 林业学 林场
  • 简介:为了更好地服务海南经济林、用材林产业发展,丰富生态绿化树种,提高诺丽果、桂花、越南黄花梨、森林蔬菜的培育及种植水平,2016年,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实施了4项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分别是“桂花栽培示范技术推广”、“诺丽果育苗及栽培技术示范推广”、“越南花梨混交造林技术示范推广”和“海南森林蔬菜育苗与林下栽培示范”。

  • 标签: 林业科技推广 示范项目 农民增收 生态 财政 中央
  • 简介:走进被誉为“中国榨菜故乡”的重庆市涪陵区。记者发现,一面“绿色”的“旗帜”正悄然静立,迎风摇曳,那就是以“绿色”食品代言的新盛林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一家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生产出口食品的外向型跨行业工业企业;一家备受关注的重庆市笋竹产业化工程龙头企业。

  • 标签: 重庆市涪陵区 产业发展 农民 竹笋 出口食品 产业化工程
  • 简介:为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最近,国家林业局在陕西西安召开西北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座谈会。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强调,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进一步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西北地区是我国生态最脆弱的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坚持有利于生态建设,有利于农民致富。

  • 标签: 林业局局长 生态建设 西北地区 农民致富 制度改革 国家林业局
  • 简介:本文通过对扶贫发展工作可持续性的反思,认为在农村社区的发展工作中,农民、政府和专家的参与和投入缺一不可,农村发展工作需要三者的全过程参与.特别强调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是农村发展的原动力,农民需要参与到社区发展的决策管理过程中去.政府和专家必要的政策、法律和技术支持是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建立起农民、政府和专家三者之间和谐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农村社会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扶贫发展工作 农民 政府 专家 参与模式 爱德基金会
  • 简介:广西是我国石漠化较严重的地区,而田阳县是广西石漠化典型县之一。多年来,田阳县党委政府在治理石漠化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石漠化治理的任务还很艰巨,形势十分紧迫。

  • 标签: 石漠化治理 田阳县 山区生态 治理现状 展望 农民
  • 简介: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江西省劳动模范、兴华种业公司总经理朱新华同志,刚过不惑之年,已经成为全国有名的农业企业家。朱经理17年前开始从事良种苗木繁育推广事业,先后繁推优良品种1000余个,种植面积2000多万亩,使贫困户增收3.2亿元以上,直接带动了5乡10村60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帮助全国10多万户天涯海角的农民在土地地中种出黄金奔小康。

  • 标签: 城市 农民企业家 江西 宜黄县 兴华种业发展有限公司 朱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