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护理学基础课程模块应用效果。方法:2012级38名护理本科生为试验组,按照改革后护理学基础一门课程5个模块进行教学,5个模块分别是模块Ⅰ-感性认识护理、模块Ⅱ-护理学基本理论、模块Ⅲ-一般性护理知识、模块Ⅳ-治疗性护理知识、模块Ⅴ-护理技能综合培训。2010级49名护理本科生作为对照组,按照改革前专业思想教育——了解临床、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学、集中见习与岗前培训4门独立课程进行教学。结果:实施护理学基础课程模块改革后,2012级护生结课时平均成绩为(86.50±5.02)分、优良率占49.4%、课程总体满意度评分为(98.40±0.71)分,平均成绩、优良率与改革前实施传统课程设置2010级护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课程满意度高于改革前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学基础课程模块改革通过对教学内容重组实现减课程(4门减至1门)及减课时(总学时由290学时调整至260学时)目标,应用后保持了较好学习效果,且得到学生高满意度反馈。

  • 标签: 基础护理学 模块化课程 课程改革
  • 简介:目的:通过对比研究,探究并分析个体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延续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2组患者护理后生命质量比较,对照组患者所有指标得分均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际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相关医护人员在进行高血压患者护理过程中,为患者提供个体延续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焦虑感,提高了患者睡眠质量,有效增强了患者治疗效果,对患者实际护理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个体化延续治疗 生命质量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三维可视模型指导显微手术切除中央区镰旁脑膜瘤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三维可视模型指导下,显微手术切除20例中央区镰旁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在三维可视模型下,所有患者肿瘤与颅内重要静脉关系均能清晰显示;术中所见与术前检查结果相符合,术中对重要静脉保护完全。20例患者中央区镰旁脑膜瘤均SimpsonⅠ级切除。术后3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肢体肌力下降,后恢复;无死亡病例。随访6~4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三维可视模型可清晰显示大脑镰旁脑膜瘤与周围静脉关系。采用三维可视模型制订个体手术入路,有利于肿瘤全切,避免或减少重要引流静脉损伤,减少并发症及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三维可视化模型 容积重建技术 中央区镰旁脑膜瘤
  • 简介:目的:评价系统健康指导法在早产儿家属中应用效果,为出院早产儿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早产儿住院期间对180名家属进行系统知识培训、技能训练,采用自制问卷对早产儿家属在培训前、后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培训,早产儿父母对早产儿护理知识及技能掌握总体水平均有很大提高(P〈0.001)。结论:使用系统健康指导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早产儿家属对早产儿认知及护理照顾能力,对早产儿出院后居家护理将有很大帮助,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系统化多样式 健康指导法 早产儿 家属
  • 简介:目的:开发适合我国腹膜透析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结构治疗与教育课程。方法:在需求分析基础上,依据教学设计系统方法模型、教育学理论、指南和文献,借鉴国内已有结构治疗与教育课程设计方法,开发课程初稿,并组织专家会议确定课程终稿。结果:形成由医护共同实施标准课程终稿,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及评价等。结论:课程具有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并且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值得进一步临床验证。

  • 标签: 糖尿病 腹膜透析 结构化教育 健康教育
  • 简介:为加强四手操作技术在全国范围推广,我院自2012年2月启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门诊护理人员四手操作技能培训"项目,采用分批培训方式系统地对219名本院及其他口腔诊疗机构护理骨干进行了规范四手操作技能培训,学员考核优秀率达81.3%,并采用PDCA循环原理持续改进培训工作,逐步建立起日趋成熟口腔门诊护理人员四手操作技能规范培训模式,不仅提高了我院口腔门诊护理人员四手操作技能水平,也进一步促进了四手操作技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及应用,缩短了我国口腔护理四手操作技术与国际差距。

  • 标签: 护理 口腔 培训 四手操作
  • 简介:随着神经内窥镜技术在显微神经外科广泛应用,与之相关置入内镜前定位技术,术中持续监测技术研究越来越多.超声引导下穿刺脑组织技术在神经内窥镜手术中加以应用,可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使得内镜插入定位精确.多普勒微血管探头经内镜通道抵达手术野对重要血管进行超声探测,并能进行术中实时定位,监测动脉及其分支血流速度从而避免误伤血管,还能对动脉夹闭后进行血管超声扫描检查.超声引导和监测下神经内窥镜外科是微侵袭神经外科将来发展方向之一.

  • 标签: 超声引导 神经内镜技术 显微神经外科 多普勒微血管探头
  • 简介: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脑室肿瘤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脑室肿瘤病例资料,其中侧脑室肿瘤10例,第三脑室肿瘤8例,第四脑室肿瘤5例。病例均接受神经内镜手术。结果脑室镜手术6例(肿瘤全切除2例,肿瘤活检及第三脑室造瘘术4例);Endoport内镜控制手术4例(肿瘤全切除3例,肿瘤部分切除及第三脑室造瘘术1例);神经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13例(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1例)。结论对脑室内肿瘤活检与切除,脑室镜手术比传统方法有显著优势。Endoport内镜控制手术主要用于切除血供丰富肿瘤。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用于肿瘤残留位置较偏病例,为手术肿瘤全切提供保证。

  • 标签: 脑室肿瘤 神经内镜 手术方式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人性护理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及对患者睡眠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132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其中给予传统常规护理为对照组,给予人性护理为观察组,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睡眠质量、负面情绪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4.8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9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以及负面情绪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将人性护理应用于手术室临床护理工作中,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会大幅提升,同时其睡眠质量也会相应提高,从而保证了手术效果以及患者预后回复,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手术室临床护理 睡眠质量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后实施个体康复计划在膝关节功能恢复中应用。方法:对93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参照加拿大WOMAC膝关节综合评分结果,对93例膝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早期有计划康复锻炼。结果:优30例(32.3%),良46例(49.5%),差4例(4.3%);优良率合计为81.8%。结论: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结合个体康复计划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关节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是确保治疗成功关键,有利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关节镜下治疗 康复计划 关节镜治疗 个体化康复 功能恢复 功能锻炼
  • 简介:新医学教育改革政策倡导人才培养与职业需求要紧密衔接。本文在系统回顾文献及各相关文件基础上,比较了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入职护士培训和专科护士培训共同点与差异,并对三者有机结合进行了耦合性分析(耦合逻辑、条件及效应),以期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新入职护士、专科护士培训衔接提供参考。

  • 标签: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新入职护士 专科护士 耦合 衔接
  • 简介:目的:探究埋藏式三腔起搏器置入同步治疗心力衰竭护理及对患者睡眠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丹阳市人民医院收治采用埋藏式三腔起搏器置入同步治疗心力衰竭患者122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生命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2组患者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埋藏式三腔起搏器置入同步治疗心力衰竭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且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埋藏式三腔起搏器 心力衰竭 护理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别嘌呤醇在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中作用.方法测定永久闭塞组、缺血后再灌注组脑含水量与给予别嘌呤醇组作对照,观察脑含水量变化.结果MnSOD染色在缺血灶血管周围比永久闭塞组增强.再灌注时缺血灶为弥漫性染色,但染色性降低.CuZnSOD染色性未比缺血时增强.结论缺血再灌注组织损伤可能与自由基有关.别嘌呤醇可通过对SOD抑制有效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组织损伤.

  • 标签: SOD 别嘌呤醇 缺血再灌注损伤 脑损伤 免疫组织化学 超氧化物岐化酶
  • 简介:随着睡眠学科发展,便携式睡眠监测设备需求不断增加。如何能最大限度减轻睡眠监测首夜效应并提高监测依从性为睡眠学界广泛关注。心肺耦合分析技术可以简化信号收集和处理过程,且可提供可靠、实用睡眠评估报告,在美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及科研工作。本文旨在介绍这一方法建立,并简要综述其已有的临床和科研应用。

  • 标签: 心肺耦合分析 睡眠呼吸暂停 失眠 抑郁症
  • 简介:颈动脉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发部位,其脱落会导致下游血管阻塞并引发卒中。由于优秀软组织对比度和较高空间分辨率,磁共振影像可以提供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直接证据。本文将从临床应用需求角度出发介绍磁共振颈动脉斑块成像和图像处理关键技术,希望有助于从事斑块临床和研究的人员了解目前成像方法和未来趋势。

  • 标签: 颈动脉斑块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磁共振斑块成像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研究中。经组织学验证,这些技术能够准确评价斑块负荷、组织成分、纤维帽完整性和炎症反应。本综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磁共振斑块成像技术在临床实践中潜在应用价值:①在易损斑块表面破裂前,磁共振斑块成像能够对其进行早期识别,从而预防缺血性卒中;②颈动脉斑块磁共振特征可能有助于制订临床治疗策略;③磁共振斑块成像是监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有效手段。

  • 标签: 颈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 磁共振成像
  • 简介:亚低温治疗可以控制急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压、改善其预后。但传统体外诱导和维持低温技术仍有较多缺点。通过血管内技术诱导和维持亚低温作为一种新技术已经在动物实验及临床中逐渐开展。本文主要就亚低温技术要点、疗效及优缺点作文献综述。

  • 标签: 脑卒中 亚低温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早期个体手术方法,以总结提高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近5年收治年龄在60岁以上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230例,针对个体差异,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和小骨窗显微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230例,两种手术方法比较血肿清除率、死亡率、术后并发症、术后2周及术后6个月随访均无差异,但是术中输血量小骨窗显微手术组显著少于大骨瓣开颅手术组,且小骨窗显微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缩短。结论选择性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或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对老年性高血压出血患者,应该根据临床情况来决定,选择个性手术方式,在适宜时机进行手术治疗,提高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疗效。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脑出血 手术治疗
  • 简介:本文报道活血瘀法治疗心因性夜间哮喘一例,分享中医治疗心因性哮喘辨证论治思路与经验,以供参考。

  • 标签: 活血化瘀 心因性哮喘 案例
  • 简介:目的:研究肾炎康联合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肾间质纤维指标及患者负性情绪。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漳州市中医院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单一治疗模式,观察组应用肾炎康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观察并测量肾间质纤维指标及患者负性情绪。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经治疗后血尿素氮、血肌酐、尿蛋白、肾小球过滤率及肾脏血流量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睡眠质量指数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炎康联合依那普利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肾间质纤维指标及患者负性情绪,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肾炎康 依那普利 糖尿病肾病 肾间质纤维化指标 负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