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双胎发育不致进行临床分析。方法2006年4月至2011年4月妊娠31周以后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分娩的285例双胎,计算两胎儿体重差,≥20%为研究组,<20%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年龄、产、受精卵性质、绒毛膜、胎儿性别、超声脐血流S/D比值、并发症、胎儿结局有无差异。结果研究组中S/D比值之差≥0.3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发育不致的双胎受母体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胎发育不致脐血流S/D比值之差升高与母体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关。

  • 标签: 双胎发育不一致 出生体重差 S/D比值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 简介:、病例摘要患者26岁,主因"停经32周,B超发现胎盘绒毛膜血管瘤1个月,胎儿水肿1周"于2010年9月1日收住院。患者末次月经2010年1月20日,预产期2010年10月27日。孕1产0。孕18周首行B超检查,胎盘无异常,孕27周当地医院B超提示胎盘下缘可见7.7cm×5.7cm的低回声,考虑胎盘绒毛膜血管瘤,

  • 标签: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 胎儿水肿 文献复习 B超检查 病例摘要 末次月经
  • 简介:<正>本文发表在2012年12月的《PrenatalDiagnosis》上。非免疫胎儿水肿(NIHF)指除因ABO及RH溶血以外的其他原因引起的胎儿水肿,病因复杂。NIHF可经孕期超声诊断,表现为胎儿多浆膜腔积液,皮肤水肿或胎盘肿大。溶酶体缺陷可引起NIHF,如I型粘多糖病(缺乏Aβ-艾杜糖醛酸酶)、VII型粘多糖病(缺乏β-葡萄糖醛酸酶)、II型粘脂

  • 标签: 胎儿水肿 溶酶体 免疫性 粘多糖病 多浆膜腔积液 葡萄糖醛酸酶
  • 简介:精神和情绪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长期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神经内分泌递质分泌失调,尤其是儿茶酚胺类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过多的儿茶酚胺类激素除能诱发心血管疾病外,还能导致乳腺癌、卵巢癌、鼻咽癌等许多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乳腺癌作为女性发病之首的恶性肿瘤,尽管预后相对较好,但部分患者最终还是因复发、转移而危及生命。乳腺癌患者术后由于担心肿瘤复发,往往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这些不良情绪导致的肾上腺激素分泌紊乱对乳腺癌患者预后有不利影响。

  • 标签: 肾上腺素受体 乳腺癌患者 癌相关性 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不良情绪 去甲肾上腺素
  • 简介:治疗相关白血病(therapy-relatedleukemia,TRL)是指原发恶性肿瘤或非恶性疾病因接受化疗和(或)放射治疗所致的白血病。该病常因原发肿瘤的诊治而被忽视。临床常见为急性髓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的发生比较少见[1]。乳腺癌治疗后发生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并发生淋巴瘤细胞白血病(lymphomacellleukemia,LCL)者罕见。现将本院收治的乳腺癌化疗后继发淋巴瘤细胞白血病1例报道如下。

  • 标签: 乳腺肿瘤 淋巴瘤 白血病
  • 简介:<正>该讲课视频选自第二届"中国胎儿医学大会",由HowardCuckle教授主讲。HowardCuckle教授,现任国际产前诊断协会主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妇产科系教授,也是英国利兹大学医学院的名誉教授。Cuckle教授及其团队已经开发了系列最好的产前筛查测试方法。他现在所研究的项目涉及唐氏综合征、囊性纤维化,神经管缺陷,脆性X染色体以及先兆子痫的不良妊娠结局。

  • 标签: 产前诊断 产前筛查 胎儿医学 英国利兹大学 唐氏综合征 测试方法
  • 简介:<正>1原文摘要ObjectiveWepreviouslyreportedonthevalidationofPrenatalBACs-on-BeadsTMonretrospectivelyselectedandprospectiveprenatalsamples.Thisbead-basedmultiplexassaydetectschromosome13,18,21andX/Yaneuploidiesandtheninemostfrequentmicrodeletionsyndromes.WedemonstratedthatPrenatalBACs-on-BeadsTMisanewgeneration,prenatalscreeningtool.Here,wedescribetheexperienceoffiveEuropeanprenataldiagnosislaboratoriesconcerningtheongoinguseofPrenatalBACs-on-BeadsTM.MethodsSome1653sampleswereanalyzed.

  • 标签: 产前诊断 实验室 染色体非整倍体 微缺失 细胞遗传学 核型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并发可逆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的特点。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的10例妊娠期及产后并发可逆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均有意识障碍,9例患者首发症状为头痛,7例患者出现抽搐及视物模糊。10例患者的血乳酸脱氢酶(LDH)及尿酸(UA)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2例病情最严重患者LDH高达1361U/L及2058U/L。10例患者头颅CT或MRI提示脑后部(双顶枕叶)低密度灶,8例患者提示脑沟回饱满,脑室系统缩小,1例重症患者大部分脑组织受累,并以脑白质密度减低为主。结论妊娠期和产后可逆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有其特征的影像学改变,对于妊娠期及产后出现头痛意识障碍者应尽早做CT或MRI检查,可以早诊断,及时治疗,以取得良好预后。

  • 标签: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妊娠 意识障碍 头痛
  • 简介:目的探讨促凋亡蛋白PDCD5(ProgrammedCellDeath5)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卵巢癌组织107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16例和正常卵巢组织1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织内PDCD5蛋白的表达。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和图像分析软件测定PDCD5蛋白在卵巢上皮癌、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生存分析。结果①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PDCD5蛋白呈高表达;卵巢癌组织中PDCD5蛋白呈低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DCD5蛋白在不同FIGO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的卵巢上皮癌中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随着FIGO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的升高,PDCD5蛋白的表达下降;③PDCD5蛋白表达强弱与患者生存时间呈正相关(P〈0.05,R=0.731)。结论PDCD5蛋白与卵巢上皮癌的发生、发展及临床预后有密切关系。

  • 标签: 卵巢上皮性癌 PDCD5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生存时间
  • 简介:<正>本文发表在2012年的《ClinicalChemistry》上。目前,通过对母体血浆DNA的深度测序可以确定胎儿的遗传基因组和突变基因组,这项技术在许多单基因遗传疾病的无创产前诊断(NIPD)中有重要应用。在此过程中,相关单倍体剂量(RHDO)分析是十分关键的步,即通过父母的SNP深度测序数据推断出母体外周血中胎儿的单倍型。临床上筛选致病基因位点时,RHDO的靶向应用可能会减少数据分析的成本及复杂。因此,

  • 标签: 产前诊断 无创性 测序 单基因遗传病 单倍型 遗传疾病
  • 简介:目的分析青岛地区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L1基因序列的多态,探讨其序列变异与宫颈癌的相关。方法提取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61例宫颈癌组织和181例宫颈脱落细胞DNA,采用PCR技术筛选HPV16阳性标本,进而对其L1基因全长进行扩增、测序,应用DNASTAR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变异。结果慢性宫颈炎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和宫颈癌组HPV16的感染率分别为30.0%(12/40)、41.1%(58/141)和65.6%(40/6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96例成功扩增出HPV16L1基因,慢性宫颈炎、CIN和宫颈癌组扩增率分别为25.0%(10/40)、37.6%(53/141)和54.1%(33/61)。HPV16型L1基因共发现13处变异,宫颈癌组织均发生C6240G、A6432G、6902insATC、6954delGAT及G7061A(无义)5处突变,另突变热点为A6178C,但其在慢性宫颈炎、CIN、宫颈癌组的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岛地区HPV16L1基因的多态性具有地域,可能导致病毒地方株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改变,但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无明显关系。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L1基因 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