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独一味胶囊治疗踝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将踝关节损伤患者53例,53例踝关节损伤患者,男36例,女17例,年龄18-55岁。独一味胶囊,口服每次1.5g,每日三次。治疗期间患肢制动、垫高,间断性冰袋冷敷20分钟/2~3小时,次日停用。二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均明显下降,关节活动度改善。疼痛明显改善总有效率100%。炎症改善总有效率为79%。活动改善总有效率为89%。结论独一味胶囊治疗踝关节损伤不但有利于减轻疼痛、滑膜炎症,而且可早期进行肢体功能训练,达到改善关节功能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独一味胶囊 踝关节损伤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翻修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的经验,探讨手术室整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术后因髋臼磨损、股骨柄位置不良、感染、脱位、无菌性松动或各种技术因素造成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失败,需要再次手术翻修。对此手术进行手术室整体护理。主要包括熟悉手术步骤,熟练掌握器械的使用方法及用途,严格的无菌技术。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成功。经整体护理,患者均未发生术后感染及其他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熟练的手术配合及有效的手术间管理为翻修性全髋关节置换术提供保障。推行手术室整体护理,对于成功实施翻修性全髋关节置换术及其术后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翻修 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室整体护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后的护理,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方法对49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规范管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进行一对一指导训练,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教会患者康复训练的方法。结果本组49理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改善,无1例并发症发生,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全膝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时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关节镜监视下治疗创伤性滑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创伤性滑囊炎患者51例,病程8天~12个月,平均46天。其中下肢35例,上肢16例。结果随访2个月-1年,平均4个月,治愈48例,总有效率94.1%。结论关节镜下治疗创伤性滑囊炎创伤小,治愈率高,不影响关节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关节镜 刨削 滑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高压脉冲冲洗复杂骨与关节,降低感染率。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9月18例选择高压脉冲冲洗在复杂骨与关节感染的手术患者。结果术后评估优15例,良3例。结论高压脉冲冲洗系统在复杂骨与关节感染的治疗中疗效确切,能有效控制感染,缩短手术时间及病程,且明显降低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压脉冲 冲洗 复杂骨与关节 临床应用 降低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中外踝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76例有移位的外踝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应用改良的Baird和Jackson评分系统对疗效进行评定,将骨折类型、内固定方法、术后功能锻炼时间与关节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3-16个月,平均12个月。76例疗效为优56例,良18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7.3%。结论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取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和临床疗效,判断骨折类型和正确选择固定方法对于提高外踝骨折复位内固定质量,改善远期疗效十分重要。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外踝骨折 手术治疗方法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低场MRI表现特点,评价MRI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常规DR及MSCT检查骨质未见明显异常患者126例,膝关节外伤一至三周内行MRI检查,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和STIR。结果126例中共152处膝部隐匿性骨折。T1WI呈不规则、边缘模糊的片状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STIR呈明显高信号,可伴有线样异常信号。常伴有韧带等软组织损伤。结论低场MRI是检查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较佳影像学方法,可减少或避免误诊和漏诊,STIR序列最为敏感。

  • 标签: 隐匿性骨折 膝关节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偿性护理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对24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R)患者运用了补偿性护理。结果运用补偿性护理后,所有膝关节置换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疼痛缓解,膝关节屈曲达到90度,HSS膝关节评分术后均提高。结论补偿性护理能有效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恢复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术 补偿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69例;全髋关节置换27例,术后配合功能锻炼,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结果本组96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2个月,本组优良疼痛消失,功能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者92例,占90.7%;可部分恢复生活自理者4例,占9.3%。结论术前准备、麻醉和术中监护是手术成功及保证生命的关键,而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是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和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 标签: 人工关节 股骨颈骨折 高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A-1医用支架对膝关节科使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2例使用L-A-1医用支架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患者使用该支架后,膝关节均恢复良好,无关节松动、移位。结论使用L-A-1医用支架对患者治疗效果明确,与传统的石膏托固定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 标签: L-A-1医用支架 膝关节科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我院26例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的术前护理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26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和康复训练后效果满意,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髋关节疾患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围术期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正确的康复指导,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手术的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老年 全髋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护理 康复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股骨颈骨折24例患者施行全髋置换术,随访6个月~3年。结果在2周左右患者下地行走,基本恢复伤前功能,优良率达83.3%。结论高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术后管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9例ACL损伤行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重建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关节红肿、积液等排斥反应,随访时人工韧带均无松动,前抽屉试验均为阴性,关节无疼痛。术后3个月均恢复正常运动。按照日本骨科学会制定的膝关节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7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结论LARS人工韧带强度高,固定牢靠,有利于早期恢复运动功能,康复护理时间比传统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时间明显缩短。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重建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关节炎性疾病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白细胞迁移到关节滑膜组织。白细胞和滑膜细胞产生各种炎症介质,引起持久的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关节腔内注射单碘醋酸钠,可以诱发关节炎。研究发现血管活性肠肽(VIP)能抑制多种细胞因子的合成与分泌,但VIP在关节炎症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要观察VIP对单碘醋酸钠引起关节炎模型及诱发疼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0-9摩尔VIP注射入膝关节,可以缓解关节痛觉过敏,延长后肢缩爪反射的潜伏期,增加对刺激足底表面机械压力的耐受。关节腔内注射VIP可导致重量重新分布,减轻因疼痛所致的身体重量偏斜。

  • 标签: 血管活性肠肽 关节炎模型 痛觉过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临床上应用美宝创疡贴对儿童关节烧烫伤深II创面的疗效。方法对我可自2007年5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68例伤及到关节的儿童共107个关节的深II创面,全部应用美宝创疡贴进行治疗。结果68病人的107个关节创面完全愈合,结论在儿童关节烧烫伤深II创面的治疗中,美宝创疡贴效果好,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瘢痕的形成。

  • 标签: 儿童 美宝创疡贴 关节烧烫伤 深II创面 疗效分析
  • 简介:作者简介马强(1987.7-)男,汉,本科,检验师。主要从事风湿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通讯作者唐中。摘要血管发生在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内皮抑素(ES)和血管抑素(AG)是内源性血管发生抑制剂,能特异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诱导内皮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血管发生的作用。本文就它们的结构、作用机制以及对RA血管发生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血管发生 类风湿关节炎 内皮抑素 血管抑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封闭式负压引流(VSD)联合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左肘关节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一例左肘关节皮肤缺损合并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VSD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感染控制后,用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修复左肘关节皮肤缺损。结果术后皮瓣完全成活,供区成活良好。患者获随访4个月。功能及外形均良好。结论VSD能减少创面感染机会,为皮瓣修复提供良好组织床。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修复肘关节皮肤缺损,具有耐磨、无挛缩、重建感觉以及色泽与原皮肤相近等优点,是修复肘关节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之一.

  • 标签: 地震 负压封闭引流 肘关节皮肤缺损 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腹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3例RA患者,55例其他疾病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用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比较两种抗体单独和联合检测对诊断R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抗CCP抗体对RA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优于RF,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的阳性率(P<0.01)结论抗CCP抗体对RA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和RF联合检测对诊断RA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洛索洛芬钠片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膝骨关节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于膝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注射液25mg,每周1次,连续5周,洛索洛芬钠片60mg,每日二次,连续服用二周;对照组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5mg,每周1次,连续5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均明显下降,关节活动度评分提高。治疗组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P<0.05)。结论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洛索洛芬钠片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洛索洛芬钠片 玻璃酸钠注射液 膝骨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