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消止痛散在性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3例患者(性疼痛),收治时间为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采用消止痛散进行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痊愈26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2例,临床疗效为93.02%。结论消止痛散治疗性疼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消癌止痛散 癌性疼痛 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早期子宫内膜患者共136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68例,开腹组采用开腹手术,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数;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开腹组,开腹组术后12个月发生尿失禁26.47%,与腹腔镜组的23.53%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的FSFI(女性性功能量表);两组患者性兴奋、性高潮、阴道润滑、性疼痛和FSFI总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性欲望和性满意度评分较开腹组高(P<0.05)。结论早期子宫内膜患者行腹腔镜手术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远期性生活情况,较开腹手术的术后复发情况对比无差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早期子宫内膜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疾病的效果,总结并阐述其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和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就手术及恢复情况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胃肠减压时间、抗感染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进行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效果更为理想,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且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和预后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行。

  • 标签: B超引导 经皮肝胆囊穿刺造瘘术 急性胆囊炎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并查看其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8例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参与研究,对所有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查看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有效护理后,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恢复效果较佳。结论对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患者的围手术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胆囊结石 胆囊炎 腹腔镜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复杂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时间段内,我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复杂性胆囊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传统开放性手术放手进行治疗,观察组选取腹腔镜胆囊次全切术放手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通过对比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以及腹腔引流量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437,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次全切术治疗急性复杂性胆囊炎患者,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且手术操作简便等诸多优点,可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可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 急性复杂性 胆囊炎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开腹及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对比分析临床疗效。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在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所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利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54例作为样本人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54例患者实行均分,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7例患者。在参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开腹手术切除胆囊治疗,在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将2组患者实行不同治疗后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性更优,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结石性胆囊炎 开腹 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1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予以LC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肠蠕动功能恢复时间等手术指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急性胆囊炎治疗手段,具有创伤轻、刺激小、恢复快等优势。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胆囊结石伴发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本次研究涉及的70例样本数据依据不同手术模式予以平均分组,样本数据来源于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纳入且参与诊治的胆囊结石伴发急性胰腺炎患者,将采取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实验组,观察统计两组胆囊结石伴发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计算值、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生活质量。结果数据验证显示,实验组胆囊结石伴发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计算值2.85%、住院时间(11.21±2.22)、手术时间(65.21±5.21)、生活质量(83.23±5.21)与参照组数据资料对比形成P<0.05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结石伴发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疗效显著,具有借鉴的临床价值存在。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急性胰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方法随机选择78例本院自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胆囊疾病患者,通过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9)、观察组(n=39),对照组行开腹胆囊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指标、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结果临床指标对比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肠粘连发生率对比显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胆囊疾病临床治疗中,腹腔镜胆囊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开腹胆囊手术效果,前者不仅可有效改善临床指标,还可减少术后肠粘连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开腹胆囊手术 腹腔镜胆囊手术 术后 肠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诊的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资料,依据治疗措施的差异将其以11的比例分为2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为对照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治疗的为观察组,对比分析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开腹手术 腹腔镜 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临床效果
  • 简介:微创外科是外科学发展的方向之一,近十几年在我国蓬勃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我院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这项新技术的引进,给我们护理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现将本人护理的200例患者的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术后优质护理的医学价值。方法选取60例临床资料分析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术后修复,依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将临床资料分组,分别是优质护理组30例,常规护理组30例。结果结果表明患者术后切口疼痛、感染发生率常规护理组均高于优质护理组,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胆囊炎术后进行优质护理服务能明显的降低术后感染和疼痛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优质护理 胆囊切除术 效果
  • 简介:1病例报告男,35岁.以失血性休克、腹部钝击伤、肝破裂收住院.查体:T35.4℃,P94次/min,R20次/min,BP40/0mmHg.急性痛苦面容,皮肤黏膜色泽苍白.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HR94次/min,律齐.腹平胆,腹肌紧张,上腹偏右压痛明显,肝区叩痛,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B超提示腹腔积液、肝破裂.

  • 标签: 肝/损伤 破裂/并发症 胆囊/损伤 撕裂伤/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在复杂胆囊结石临床治疗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复杂胆囊结石患者70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腹腔镜下逆行胆囊切除术,观察组35例,采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结石,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的康复,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复杂胆囊结石 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腹及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收取我院102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2月10日直至2017年1月5日,并将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患者实施开腹切除胆囊治疗),观察组(51例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果观察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肠粘连患者有1例、出血患者有1例、胆总管损伤患者有2例、并发症发生率7.81%和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治疗后的下床活动时间(12.01±5.11)h、疼痛评分(2.01±0.15)分、术后住院时间(5.45±0.12)d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和开腹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以及并发症结果进行比较后,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方式效果更为可观,能促进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康复。

  • 标签: 开腹 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 结石性胆囊炎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应用于困难性胆囊切除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确诊并收治的110例困难性胆囊切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全切术,研究组实施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中转开腹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感染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胆道损伤、胆瘘、大出血发生率及中转开腹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应用于困难性胆囊切除患者在保障手术预期的同时显著减少手术创伤及并发症,避免中转开腹。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全切术 胆囊次全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开腹手术和腹腔镜微创疗法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临床应用成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48例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开腹手术治疗方式,予以观察组腹腔镜微创疗法治疗方式,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长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使其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此外,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长、术后下床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等指标明显高于观察组,存在明显的差异,使其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微创疗法,临床治疗成效十分明显,使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长得到明显缩短,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大力度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微创疗法 开腹手术 胆囊结石并胆囊炎 观察
  • 简介:目的:对骨髓转移进行误诊原因分析,以防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顺60例骨髓转移的住院患者,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0例骨髓转移患者首次就诊误诊23例,误诊率为39.3%。结论:骨髓转移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无特异性,初诊常易洪诊,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骨髓肿瘤/继发性 骨髓肿瘤/诊断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睾丸混合性精原细胞瘤及绒毛膜(绒)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睾丸混合性绒临床资料,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33岁,自觉发现睾丸肿物2月余。光镜下大部分区域为精原细胞瘤,瘤细胞胞浆淡染或发空,核圆形,染色质粗,部分区域可见瘤组织呈巢状,并可见异型的合体滋养层细胞。免疫表型绒癌细胞CK和HCG均(+),而CD117、CD30、AFP、inhibin及OCT4(-)。结论睾丸绒是罕见高度恶性肿瘤,易发生转移。综合临床症状及病理学特征免疫细胞染色可以明确诊断。

  • 标签: 精原细胞 绒毛膜癌 病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规范化痛评估和干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探究规范化痛评估和干预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实验组一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化痛评估和干预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NR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实验组患者在经过干预后NRS评分为(1.28±0.65),对照组患者经过干预后NRS评分是(3.11±0.58),比实验组患者多了1.83,所以规范化痛评估和干预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更好。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化痛评估和干预进行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晚期癌症患者的痛苦,缓解他们悲观、抑郁的心理状态,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

  • 标签: 规范化 癌痛评估干预 晚期癌痛护理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