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骨科疾病患者采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诊治的62例骨科疾病患者,采用完全抽样法11分组,每组各31例;所有患者均行骨折内固定治疗,于术后对照组予以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予以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相关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1w疗效为64.52%,2w为29.03%、3w为6.4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清洁时间(4.91±1.44)d、创面愈合时间(21.33±5.55)d、总住院时间(22.16±3.14)d、抗生素费用(1438.88±2786.31)元,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骨科疾病患者予以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经济负担更小。

  • 标签: 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骨科 价值
  • 简介:摘要日趋成熟的信息技术为各领域管理机制及运营模式的进一步完善与优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医疗机构也不例外。本文就基于此,对信息技术在在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相关论述,旨在从根本上提升医院经济管理质量,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 标签: 信息技术 医院卫生经济管理 应用
  • 简介: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是教学及临床的薄弱点,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改变这一现状呢?当下流行的微博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教学方法。微博能快速发布并传播信息,具有关注、发微薄及评论等功能,认证后的微博更具真实、可靠性。新浪微博"王霄霞-血液学检验教师"是关于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的专业微博,其目的是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及临床检验人员提供一个学习及交流平台,实践证明该微博很受大家欢迎。每个检验专业的教师都可以利用微博,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 标签: 教学改革 微博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胶体金法在急诊手术和输血中患者感染因子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对急诊手术和输血中患者在急诊手术和输血前先用胶体金法进行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快速筛查,后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对两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445份被检测标本,胶体金法检出阳性284例,其中HbsAg阳性201例、抗HCV阳性33例、抗HIV阳性5例、梅毒抗体阳性46例;ELISA法检出阳性295例,其中HbsAg阳性217例、抗HCV阳性36例、抗HIV阳性3例、梅毒抗体阳性39例,两法阳性符合率达96.3%,两项阳性和阴性结果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手术和输血时,用胶体金法对患者进行感染因子的快速筛查,有利于临床及时对患者履行告知义务、指导治疗和作好防护,降低医疗纠纷和医院感染发生风险。

  • 标签: 胶体金 急诊处理 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正畸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技术应用于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54例牙周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7例患者。其中,观察组的患者采取牙周组织再生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口腔正畸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手术治疗。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GI、PLI、SBI和PD,并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I、PLI、SBI和P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口腔正畸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技术应用于牙周炎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各项牙周炎指标,疗效明显,且值得广泛使用和推广。

  • 标签: 口腔正畸 牙周组织再生技术 牙周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效果,以此来研究3D打印技术具体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患者的实际影像资料,利用3D打印技术来清晰的反映出来,真实全面的再现患者的骨折情况,具体成像后为骨科临床教学提供一定的教学资料。结果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三维立体模型是极为清晰的,可以使得学生们清楚的了解骨科疾病的影像学,为临床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教学资料。不仅如此,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骨骼三维立体模型可以使得学生了解清楚手术的技巧,为今后骨科学生进行精准手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结论将3D打印技术运用于临床教学中是有必要的,3D打印技术不仅操作便捷,成像也极为清晰,所以说有着极好的教学效果,为广大的人们所接受,因此,3D打印技术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对于骨科研究生人员来说更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所体现的教学效果也更为明显,3D打印技术值得被推广和应用

  • 标签: 3D打印技术 临床教学 骨科 具体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踝关节骨折诊断使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的价值,为临床手术提供准确的信息依据。方法根据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我院的57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术前为患者使用X线和多排螺旋CT技术进行诊断,对患者诊断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接受诊断后,多排螺旋CT确诊57例的各类型骨折,X线平片有51例确诊,多排螺旋CT符合率是100%,X线片符合率是89.5%,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能够对踝关节骨折情况进行全面、多方位的诊断,让手术入路和复位更加精准,对内外固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临床手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螺旋CT 踝关节骨折 X线片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腰椎骨折患者,观察分析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顺利治疗的35例腰椎骨折患者,35例腰椎骨折患者分别应用X线检查和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度。结果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率明显比X线检查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腰椎骨折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率,有利于提高腰椎骨折诊断的正确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CT三维重建技术 腰椎骨折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超声新技术血流向量成像(VFM)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30例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利用VFM技术采集所有患者基本数据及血流参数,并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心段十二点长轴速度峰值差值(Ts-6D-12)、间隔后壁达峰时间差值(SPWMD)、左心室十五节段至收缩血量最小值(Tmsv16-SD)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体力学上观察组各指标均比对照组差(P<0.05)。结论超声新技术VFM可直观显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流体力学变化,这为患者及时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超声新技术 血流向量成像技术 充血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消化道早癌应用消化内镜技术诊断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病例筛选2017年2月份-2018年2月份收治的确诊消化道早癌的患者7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检查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白光镜进行检查,观察组采用消化内镜,两组患者消化道早癌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统计两组检出率;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病灶切除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消化道早癌检查符合率为97.22%,VS对照组消化道早癌检查符合率83.33%,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病灶切除面积较对照组比较均不同程度缩小,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道早癌应用消化内镜技术诊断大大提高检查的符合率,同时对手术操作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对病灶位置更加精确,大大降低手术切除面积,降低患者的损伤,利于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消化道早癌 消化内镜技术 诊断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输血技术引起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为采用合适的临床输血技术提供依据。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7月9862例接受输血的患者进行输血反应统计分析。结果本院近两年9862例进行输血的患者当中发生了78例输血反应,发生率为0.79%。其中血液替代制品输血不引起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成分输血引起的非溶血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4%,滤除白细胞输血为0.65%,自体输血为0.34%。输血反应主要为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以发热和过敏为主。结论不同输血技术引起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为血液替代制品<自体输血<滤除白细胞输血<成分输血。

  • 标签: 血液替代制品 成分输血 自体输血术 白细胞滤除技术 输血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骨科治疗中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价值,为骨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6年6月-2017年8月收治住院行引流技术的11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5)骨科患者接受常规负压引流技术,观察组(n=55)骨科患者接受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对比两组骨科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引流管更换次数、创面愈合率、感染发生率。结果组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组间引流管更换次数、感染发生率对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创面愈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比常规负压引流技术,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的实施利于缩短骨科患者创面愈合、住院时间、降低引流管更换次数以及感染发生率、提高创面愈合率,具有骨科实施价值。

  • 标签: 引流管更换 感染 骨科 住院情况 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分析免疫胶体金技术及其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细菌培养的检测方法,研究组应用免疫胶体金技术检测病原微生物,取患者1h内新鲜粪便,经医院一次性吸管采集样本3-5ml,送至检验。结果检测前两组患者的微生物检出无明显区别(P>0.05),对照组共检出15例病原微生物,检出率38.5%;研究组检出22例微生物,检出率56.4%,结果显示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病毒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胶体金技术在临床上微生物检测中准确率高、速度快、简便易于操作、具有重要的临床检测效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免疫 胶体金技术 微生物检测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矫治技术应用于埋伏阻生牙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实施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正畸治疗的36例患者(42颗牙),根据患者年龄和埋伏牙情况给予的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助萌组和导萌组,助萌组15例18颗,采取固定矫治技术助萌法矫正治疗;导萌组21例24颗,采取闭合式开窗导萌法矫正治疗。观察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助萌组18颗牙通过(9.58±1.35)个月矫治全部萌出并牙列整齐,术后未有并发症情况发生;导萌组24颗牙中,经过(11.42±1.56)个月矫治,牙弓形态正常,咬合良好,术后X线片复查显示,1例牙周附着不足,1例无阻生牙根吸收及邻牙牙根吸收。助萌组埋伏阻生牙平均萌出时间较导萌组明显缩短且差异明显(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助萌组少于导萌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固定矫治技术应用于埋伏阻生牙正畸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避免了牙源囊肿的发生,保存了患牙,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固定矫治技术 埋伏阻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吻合技术在胃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行胃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随1机均分成ABC两组,分别对其实施单层吻合技术,双层吻合技术及国产吻合器吻合技术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AC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结果上均显著优于B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AC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层吻合技术及国产吻合器吻合技术在治疗胃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手术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可作为临床首选吻合技术加以推广。

  • 标签: 胃癌切除 消化道重建手术 吻合技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骨外固定技术是近些年与内固定技术共同发展并共同应用于创伤骨科的常见医疗技术,骨外固定技术主要是应用外固定支架对骨折患者的骨折端实行固定、复位的一种治疗方式,其可以通过软组织将内植物穿透骨折部位,之后借助连杆、固定架等方式在皮肤外实现内植物的固定,从而达到修复骨折部位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骨外固定技术 创伤骨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内窥镜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但由于相关技术的不先进,导致内窥镜的运用受到了限制。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内窥镜潜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现阶段内窥镜外科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在整形外科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内窥镜原理出发进行探究,合理分析它在整形外科上的应用,并对它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展望。

  • 标签: 内窥镜外科技术应用 整形外科 回顾与展望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腹腔镜异位妊娠剥除术中不同丙泊酚给药方式的临床效果探讨TCI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择期腹腔镜异位妊娠剥除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术中实施靶控输注麻醉方式,对照组进行静吸复合麻醉。结果两组诱导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差异,术中对照组SBP、DBP、HR均低于观察组;观察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对照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高于观察组;两组术中知晓、血氧饱和度改变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异位妊娠剥除术中采用TCI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相对平稳,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 标签: 腹腔镜异位妊娠剥除术 靶控输注 丙泊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负压封闭技术对患者完成严重软组织缺损断肢再植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3月~2018年02月收治的20例严重性软组织缺失型肢体离断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于所有患者于临床展开常规肢体再植手术治疗;手术后一期,选择负压封闭技术对再植创面进行覆盖;手术后二期,选择常规植皮方法对创面进行修复治疗;最终就严重性软组织缺失型肢体离断患者治疗结果加以观察记录。结果所有患者负压引流平均时间为(12.83±1.39)d;创面肉芽表现出良好生长状态的患者18例,成功完成断肢再植手术治疗;2例患者在疾病恢复期间,表现出感染现象,主要因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造成,临床对其施以抗菌治疗后,最终获得痊愈;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9.39±2.82)d。结论对于严重性软组织缺失型肢体离断患者选择负压封闭技术展开断肢再植治疗,最终可以获得显著效果,从而为二期植皮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负压封闭技术 严重软组织缺损断肢再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四维超声技术在胎儿体表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检出的52例体表畸形胎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影像学资料,对比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检出率。结果经二维超声诊断后,共计33例畸形胎儿被检出,诊断符合率为63.5%,经四维超声诊断后45例畸形胎儿被检出,诊断符合率为86.5%,四维超声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四维超声图像具有更强的直观性和立体性,诊断信息更为丰富,诊断符合率更高于常规二维超声成像,建议加以推广。

  • 标签: 胎儿体表畸形 二维超声 四维超声 诊断符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