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初诊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初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4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血糖控制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为(5.39±0.23)mmol/L,空腹血糖(FBG)为(4.39±0.54)mmol/L,餐后2h血糖(2hPG)为(6.62±1.05)mmol/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沟通和护理纠纷减少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初诊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初诊妊娠期糖尿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合并临床、亚临床甲减患者实施经激素代替治疗方式,分析结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53例妊娠合并临床甲减孕妇及51例妊娠合并亚临床孕妇进行研究,将其设为A组及B组,两组均给予甲状腺素代替治疗,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检查的50例健康孕妇,将三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结果A组羊水过少9.43%、产后出血11.32%、剖宫产69.81%;B组分别为7.84%、9.8%45.1%;健康组4.0%、6.0%38.0%,三组羊水过少及产后出血率差异不明显(p>0.05),A组剖宫率对比其他两组明显更高(p<0.05);3组围生儿结局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临床及亚临床甲减孕妇实施激素代替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妊娠及围生儿不良结局,保障母婴安全。

  • 标签: 妊娠 临床甲减 亚临床甲减 激素代替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银杏达莫注射液在老年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周围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PU)、左心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U、LVEF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微循环、心功能。

  • 标签: 银杏达莫注射液 冠心病 老年人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管理对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护理的60例患者,并划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对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可予以推行。

  • 标签: 人性化护理管理 临床护理工作 常规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干预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8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以对照组为基础同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率、健康知识评分、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7.5%相较于对照组82.5%高,两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促进患者及时恢复,同时提高护理满意率,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8月,我院接收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选择以往最常使用的护理模式展开护理工作,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院医治时间、胸片恢复时间、温度恢复时间、住院治疗费用及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院医治时间、胸片恢复时间、温度恢复时间相比于对照组,均表现为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住院治疗费用相比于对照组,表现为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应数值87.27%(P<0.05)。结论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模式展开护理工作,护理效果显著,对缩短患者在院治疗时间、减少患者住院治疗费用、提升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社区获得性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有效性及临床意义。方法2018年下半年开展一系列的改进活动,包括提升环境病原微生物的检测质量管理水平、微生物检验室与临床医师加强合作、发挥病原微生物检测指导价值、病原微生物检测的结果挖掘、做好与其他科室的合作、加强微生物检验室的质控。结果2017年感染率、感染例次率、临床诊断与微生物检验不一致率大于2016年,2017年手卫生合格率高于2016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微生物检验对于医院感染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医院感染 微生物检验 感染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烧伤瘢痕癌的临床特点与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烧伤瘢痕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烧伤瘢痕癌17例为鳞状细胞癌,3例为基底细胞癌。其中溃疡型15例,菜花型5例。手术植皮或皮瓣均成活。20例患者分别于术后6个月~5年获得随访,2例术后3~6个月复发,1例行二次手术植皮,另1例放弃治疗,5月后死亡,其余18例局部无复发,目前仍健在。结论病理检查是诊断瘢痕癌的重要方法;手术是治疗瘢痕癌的最佳手段;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预防瘢痕癌的重要措施。

  • 标签: 烧伤瘢痕癌 临床治疗 病理检查
  • 简介:摘要降钙素原(PCT)是降钙素的前体物质,是一种炎症介质,近年来逐渐成为鉴别细菌感染的新型标志物,其实际作用也在逐步被认识。以往对感染性疾病测定指标较多,常用的指标有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血沉、体温等,但以上指标都不同程度存在延迟、敏感度和特异性不高的缺陷,而降钙素原以其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得到了临床医生的认可,尤其对败血症、脓毒症、全身严重细菌感染、细菌性与非细菌性的鉴别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及预测疾病的预后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与其他传统实验室指标相比,在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中PCT有更好的特异性,是一个非常有应用价值的诊断感染状态的生物学指标。本文就PCT的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降钙素原 检测方法 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小肠肿瘤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肿瘤,其中2/3~3/4是恶性肿瘤。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比结肠癌低50倍。这是由于小肠属碱性环境,不利于肿瘤生长;小肠内容物是流体,可稀释致癌物质,即排空快而减少食物中潜在致癌物与肠黏膜的接触时间;小肠细菌量少,使需要细菌参与代谢的潜在致癌物(如二级胆酸)生成减少;小肠淋巴组织产生IgA,中和病毒;集合淋巴结产生的T淋巴细胞免疫力强等原因,使小肠的肿瘤发生率明显低于消化道其他部位。目前尚未明确恶性肿瘤的诱发因素及病因。本文旨在探讨小肠肿瘤的临床诊治。

  • 标签: 小肠肿瘤 临床特征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患儿例数为56例,时间为2016年9月~2018年1月,对上述患儿的资料回顾性分析,找到小儿慢性咳嗽的引发因素。结果感染后咳嗽的患儿17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为15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为12例,气道异物的则为5例,胃食管反流的为4例,先天性气道发育异常则为2例,占3.57%,剩余1例患儿的发病因素不明确。结论小儿慢性咳嗽的发生率不断增长,除了环境因素下,还有多种引发因素,因此临床医师应重视临床诊断,不可仅凭治疗经验,掌握慢性咳嗽的诊断流程,积极为患儿进行治疗,确保患儿的健康。

  • 标签: 小儿 慢性咳嗽 临床治疗效果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4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58例急性肾衰竭患者纳入本研究,将58例患者分为系统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患者例数相同,为29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措施,对于系统护理组,采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系统护理组痊愈、未愈例数分别为19、10,常规护理组中,痊愈、未愈为11、18例,需要继续接受治疗,系统护理组痊愈率高于常规护理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肾衰竭患者,采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治疗心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急性肾衰竭 临床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不张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5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临床分析,50例患者均及早作出明确诊断,及时采取了针对性治疗措施,显效29例,有效1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结论早期明确诊断有助于对肺不张患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肺不张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10例肩袖损伤患者临床误诊资料进行分析,为临床提高诊断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误诊的10例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影像学结果及治疗方法、诊疗结果等进行分析整理。结果10例患者均被临床误诊为肩部软组织挫伤、肩周炎,均不同程度的表现有疼痛、肌弱、上臂活动障碍等。治疗1~2周后临床症状未见减轻或改善,对所有患者进一步MRI检查或关节造影检查等影像学辅助检查后均被诊断为肩袖损伤,临床给予对症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其中采用患肢外展牵引制动+口服止痛药+痛点封闭理疗+康复锻炼保守治疗3例,2例无效后转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含保守治疗无效后转手术2例)9例,其中采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进行肩袖修复5例,行关节镜下清理术2例,行单一肩袖组织缝合术1例,行开放手术1例。上述治疗后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的得到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出现肩袖损伤的患者一定要做到影像学检查与临床实际表现进行综合判断,尤其是对于陈旧性损伤患者,建议最好使用肩关节造影检查(以双重对比造影效果最佳),有效降低此类疾病的误诊发生率,切实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 标签: 肩袖损伤 临床误诊 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接诊的64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方法,从治疗有效率、退热时间、止惊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率5个方面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32例患者治疗有效率是92.33%,退热时间是26.7±1.5min,止惊时间是32.1±2.5min,不良反应发生率18.75%,满意率是84.38%,观察组32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98.51%,退热时间20.1±1.6min,止惊时间26.3±1.2min,不良反应发生率是6.25%,满意率是93.75%,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是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护理的基础方法,在此基础上应该采用优质护理,注重细节护理的应用,提高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治疗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高热 惊厥 临床护理
  • 简介: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护理安全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促进护理安全不仅是医疗护理的基本要求,也是医疗护理质量监控和管理的核心目标[1]所谓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

  • 标签: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5年2月~2016年1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56例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含其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结果本组5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经阴道自然分娩16例,自然分娩率28.6%;剖宫产40例,剖宫产率71.4%。56例产妇成功分娩新生儿58例(1例为双胎),其中新生儿体重<2.5kg9例(15.5%),2.5~4.0kg33例(56.9%),>4.0kg16例(27.6%)。58例新生儿中发生轻度窒息19例(32.8%),重度窒息7例(12.1%)。围生儿死亡2例(3.4%),其中1例胎盘早剥,1例胎死宫内。经产后治疗及精心护理,56例孕妇均于产后1周内血压全部恢复正常,水肿完全消退。治疗15d后所有产妇均病愈出院。结论积极开展孕期健康教育,做好围产期的心理护理工作,消除孕产妇紧张心理,保持其心情愉快,对预防妊高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妊高征患者及早发现、及时诊治,精心护理,有利于防止子痫发生。

  • 标签: 妊娠合并高血压 临床特点 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在心电图实习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阶段教学法”、“类比法”、“小组讨论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对于心电图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明显提高了心电图实习教学效果。

  • 标签: 心电图 实习教学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