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对药用植物生真菌研究的深入,从药用植物生真菌中寻找新的生物活性成分已成为研究热点。生真菌对药用植物的生长及活性成分的形成都有影响,生真菌活性成分已成为发现新颖结构化合物及新药物的潜在资源。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在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发酵、次生代谢产物、与宿主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内生真菌 分离鉴定 发酵 代谢产物 药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张力带钢丝固定方法在治疗髌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并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髌骨骨折患者3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采用张力带钢丝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32例髌骨骨折患者经过治疗并进行护理干预后,疗效明显,均已经治愈康复,患者满意度100%,对患者的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骨折一般8~10个月左右愈合。结论通过对髌骨骨折采用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并配合护理,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张力带钢丝内固定 髌骨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肠营养支持干预效果。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接受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患者210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接受混合匀浆膳肠营养支持干预的混合组与接受单独营养粉剂肠营养支持干预的单一组,每组各有患者105例。结果混合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清心房尿钠肽和心脏射血分数均显著优于单一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肠营养支持干预的过程中混合匀浆膳的运用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结构,促进了患者的更好治疗以及病情恢复,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予以广泛的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肠内营养支持干预 混合匀浆膳 单独营养粉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LEEP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冷刀宫颈椎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发现研究组患者这些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瘤治疗效果十分理想,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小,预后效果良好,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治疗宫颈上皮瘤的方法。

  • 标签: LEEP术 宫颈上皮内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法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4月~2017年8月在院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0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固定,对照组40例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与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试验组踝关节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可通过切开复位固定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能够得到明显降低,值得推广。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常见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随机抽取自2014年3月-2016年6月来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0例,其中32例发生并发症,对上述32例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予以临床分析。结果上述患者有32例在腹腔镜围术期出现并发症,其中包括前腹壁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8例,患者术中大出血4例,出血量为(748±73)ml,在分粘时造成漏斗韧带损伤4例,因为子宫肌瘤直径超过(7.4±0.8)cm4例,电凝与缝合不止血,乙状结肠和盆壁粘连遮蔽附件5例,在单极电凝分粘过程伤及左髂外静脉,高碳酸血症患者4例,输卵管峡部断裂患者3例。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与医师的技术以及手术难度有关,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率,需要深化医师腔镜手术的操作与合理的针对差异化适应症。

  • 标签: 妇科腹腔镜手术 并发症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锁定钢板的固定治疗用在跟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搜集2016年03月份-2017年03月份在我院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76例,根据治疗的方式不同分成治疗组与参照组,各组38例,参照组采取经皮撬拔复位固定手术治疗,治疗组则采取锁定钢板的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的评分、手术的时间、骨折愈合的时间与参照组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参照组的小,组间比较以后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将锁定钢板的固定治疗用在跟骨骨折患者治疗中,能够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值得应用。

  • 标签: 跟骨骨折 锁定钢板 内固定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经腋下单切口全镜下甲状腺切除患者实施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经腋下单切口全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显著优于对照组(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经腋下单切口全镜下甲状腺切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其住院时间,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因此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腋下单切口 全内镜 甲状腺切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食道癌术后早期应用肠营养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在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42例食道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参考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参考组患者恢复排气时间及恢复排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考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2%,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2%,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参考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道癌术后早期应用肠营养可显著增加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食道癌 术后早期 肠内营养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临床病理诊断与镜检查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价值,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镜检查、临床病理检查,对病理学结果以及镜下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9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通过临床病理诊断确诊的为75例,诊断符合率为78.94%;其中15例经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呈现白相以及变薄,通过临床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为11例,占73.33%;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粗糙的为40例,其中30例通过临床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占75.00%;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粗糙、白相为主、胃黏膜变薄的为24例,其中23例经临床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占95.83%;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病理诊断与镜检查胃黏膜粗糙、白相为主、胃黏膜变薄等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临床联合采用病理诊断、镜检查可促进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内镜检查 临床病理诊断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在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后路固定融合术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60例在本院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疾病患者,选取方式为随机。我们将参与本次调查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分组方式为随机。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了前路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了后路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明显低于实验组的96.66%,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出血情况、手术时间均差于实验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治疗中可采取后路固定融合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骨折 脊柱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超声镜与胃镜病理诊断在老年胃溃疡和胃癌上的诊断效果。方法择取20142013年11月到2016年11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老年胃溃疡患者与40例老年胃癌患者,先后使用超声镜、胃镜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①胃溃疡超声镜检出率为92.5%(37/40),胃镜检出率为97.5%(39/40);②胃癌超声镜检出率为82.5%(33/40),胃镜检出率为87.5%(35/40),两种方法的检出率较为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胃溃疡与胃癌的诊断上,超声镜具有与胃镜病理诊断相近的准确性,临床可推广这种无创、方便的诊断方式,但需考虑到操作者的经验、病变部位的大小、形态。

  • 标签: 老年 胃溃疡 胃癌 超声内镜 胃镜病理诊断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低分子肝素治疗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取我科在2015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44例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22)予以普通肝素治疗,实验组(n=22)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较比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凝血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95.45%>72.73%),各凝血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9.09%<27.27%),组间比较P<0.0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颅静脉窦血栓形成较比普通肝素更具优势,且不会带来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疗效研究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与MRI诊断和鉴别颅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8例颅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以CT和MRI进行检查,观察两种诊断方法的影像表现,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CT与MRI诊断鉴别颅肿瘤的检出率、准确率及诊断效能。结果58例患者中,幕上肿瘤37例,占63.79%,幕下肿瘤21例,占36.21%。CT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2.28%(57/58),MRI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58/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定性诊断准确率为77.59%(45/58),MRI定性诊断准确率为100%(58/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与MRI均能较好地定位颅肿瘤病灶,但MRI定性准确率更高,对肿瘤性质的鉴别优于CT,更具使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颅内肿瘤 CT MRI 诊断 鉴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病人肠道内有效营养的护理分析标准和效果,以有效的肠营养护理对策方案进行分析,提高对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神经内科重症病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分析组和营养组。对照分析组的重症神经内科患者采用常规方式的护理和治疗,营养组采用基础护理的同时,采用有效的数据统计分析标准。结果对照分析组的重症神经内科患者治疗的病程远远高于营养组的患者治疗时间,治愈率明显小于营养组,死亡率,发病率,并发症,后遗症均明显待遇营养组的患者。结论基础常规护理对于患者的肠营养护理是比不可少的,采用营养方式的肠护理更?有利于神经内科患者的恢复和治疗,是值得临床推广和分析的。

  • 标签: 神经内科 重症患者 营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外伤性颅血肿清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出我院的100例外伤性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常规组与整体组各50例,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整体组实行整体护理,对比其效果。结果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8.0%,整体组是98.0%,整体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外伤性颅血肿清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满意,护理满意度获得明显提升,值得推行。

  • 标签: 整体护理 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固定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18年8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4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7例对照组采用钢丝结扎固定术治疗;观察组37例,采用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固定治疗,比较患者的骨折愈合率。结果观察组中,31例I级愈合、6例II级愈合,愈合率83.78%;对照组的愈合率是59.46%,其中I级愈合22例、II级愈合10例、III级愈合5例,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口腔颌面部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固定治疗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能够促进骨折部位尽快愈合,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颌面部骨折 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肠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肠营养,对照组患者实施肠外营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免疫指标各项数据优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较大,p<0.05.结论肠营养支持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应用价值比较高,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改善患者营养情况,保证患者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肠内营养 溃疡性结肠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颅静脉正常血流。方法从健康人群中选取90例检测对象,将他们按照年龄分为1、2、3组,使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颈静脉颅段进行检测。结果颈静脉的血流动力学结果与年龄有很大的关系,并且受到呼吸的影响。结论颈静脉的正常血流情况受到呼吸、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以颈静脉为例对颅静脉进行检测所得的正常指标,将对临床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 颅内静脉 正常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