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措施。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30例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患者资料,予以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的实施后,患者焦虑、恐惧程度减轻,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患者自述不适感减轻,未发生压疮,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护理满意度为90%(27/30)。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措施的实施,能够保证血液净化治疗的安全,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及焦虑、恐惧心理,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避免或减少压疮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 护理
  • 简介:摘要:基于分析血液净化设备维护质控及风险管理。首先分析出血液净化设备常见的故障,包括主要有电导率故障、流量故障及压力故障等方面,集中在透析液供给系统部分,尤其是电导率故障、流量故障已经占有总故障的70%。其次分析出对血液净化设备的日常维护、质控检测及风险管理,包括温度与电导率的预防、加强设备的保养,分别从日常保养、周保养、季度保养与年保养入手,从而确保血液净化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转,以便减少设备的故障发生,从而进一步增强医疗工作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尽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生命。

  • 标签: 血液净化设备 维护质控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净化在中毒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系统探讨。方法对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中毒抢救患者的血液净化救治进行回顾分析,并总结和归纳血液净化中的救治法。结果本组患者中,16例采取血液透析法救治、13例采取血液灌流法救治、13例采取血液滤过法救治;三种血液净化法的抢救成功率、死亡率、清醒时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毒患者的抢救中采取合适的血液净化救治法,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患者清醒时间,提升清醒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液净化 中毒抢救 血液灌注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163-01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自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在我院需要进行血液净化的患者 80 例,按照患者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 40 例),对照组( 40 例), 其中除了实验组增加心理护理的项目外,两个组的其他条件都是一致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同步进行,对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后,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以此来了解心理护理对血液净化患者的作用。 结果: 护理后 实验组的 40 名患者 HAMA 评分为 6.25±2.0 ,基本处于无焦虑的状态,低于对照组的 HAMA 值( 10.37±2.3 ),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p=0.026 < 0 . 05 )。护理后 实验组的 40 名患者 HAMD 评分为 5.82±1.62 ,基本处于无抑郁的状态,低于对照组的 HAMD 值( 10.69±1.36 )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 0 . 05 )。 护理后实验组满意率高达 97.5% ,高于对照组, 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 p=0.001 < 0 . 05 )。结论:对血液净化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治疗中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在血液净化护理中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方式。

  • 标签: 心理护理 血液净化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患者在血液净化过程当中存在的操作风险、隐患等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并且接受治疗的32例血液净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16例患者,分别采取针对性护理以及常规护理两种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1例,占比6.25%,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10例,占比62.50%,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健康知识了解度以及安全意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患者在血液净化过程当中采取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地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同时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意识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液净化 针对性护理 常规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血液净化护理安全管理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70例血液净化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07月-2021年07月,采取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及管理)和研究组(行综合管理及护理),各35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出现穿刺内瘘血肿、低血压、肌肉痛痉挛、焦虑抑郁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因素、患者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综合管理及护理在血液净化中应用价值更高,可减少环境、管理等因素对患者的影响,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血液净化治疗安全性,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疾病转归,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液净化 护理安全 管理因素 应对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医药行业中,药品的生产质量是重中之重,而净化空调系统作为整个医药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及运行方式直接影响着药品的生产质量。由于医药厂房洁净度要求高,因此净化空调系统对送风温度和湿度要求也高。传统净化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风量变化大、温度波动大、风机电流大等问题,造成整个净化空调系统能耗增高,甚至出现局部过冷、局部过热及局部结露等现象。针对医药厂房净化空调系统能耗高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医药厂房中净化空调系统的能耗。基于此,文章对医药厂房净化空调系统节能控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标签: 医药厂房 净化空调系统 节能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64例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32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应对方式。结果:2组HAMA、HAMD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其余2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的应用,可以帮助患者因进行血液净化而产生的不良情绪,面对治疗的态度更加积极,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净化 心理护理 常规护理 不良情绪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急性肾衰竭的发病率高,很多原因均可以发生,而且致死率高,会伴有其他并发症,所以如果发现应及时进行救治。在治疗早期要根据患者的个人状况,分析在多种血液净化治疗的方法中找到具有针对性、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观察研究应用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观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特点及治疗效果。

  • 标签: 危重患者 急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净化 治疗研究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560-01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意义。方法将11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功能制护理,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在满意度调查、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显著地提高了血液净化室的护理工作质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持续、广泛、深入地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血液净化 护理质量
  • 简介: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syndrome,CRS)是指心脏或肾脏中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功能损害不能进行代偿,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心脏和肾脏功能共同损伤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目前依据CRS原发于心脏亦或肾脏而将CRS分为5型.即Ⅰ型:急性心肾综合征;Ⅱ型:慢性心肾综合征;Ⅲ型:急性肾心综合征;Ⅳ型:慢性肾心综合征;Ⅴ型:继发性心肾综合征.在临床上,如能得到早期诊治、及时纠正相关紊乱,多数CRS患者并不需要进行血液净化治疗.但是,如果心、肾功能损伤明显,出现了严重水钠潴留、尿毒症毒素蓄积和严重的机体内环境紊乱时,血液净化治疗可能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方法.

  • 标签: 血液净化治疗 心肾综合征 患者 临床综合征 肾功能损伤 内环境紊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施行持续性血液净化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ICU进行血液净化的72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6例,传统护理)和观察组(36例,持续性血液净化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术后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8%)显著高于对照组(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感染率为(12.8%)显著低于对照组(28.2%),患者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血液净化护理能够强化临床护理效果,改善危重症患者预后,缓解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 标签: ICU患者 持续性 血液净化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慢性肾衰血液净化患者,探究血管通路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5月到2020年10月,研究对象为慢性肾衰血液净化患者,病例数共计74例。双盲法分组,对照组37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行强化血管护理。观察内容为ESCA评分、SF-36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ESCA评分、SF-36评分。在护理后,两组相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情况更加良好,P<0.05。结论:在慢性肾衰血液净化患者中,通过应用强化血管护理,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护理安全性更高,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可推广。

  • 标签: 慢性肾衰 血液净化 血管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肾病血液净化病患血管通路的护理方法。 方法: 研究时间段为 2018.9 月 ~2019.9 月,该时间段我院收治的肾病病患例数为 630 例,从中纳入 80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纳入病患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采用综合护理的观察组,对比两组不同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在研究的过程中护理质量相对较高;采用综合护理有效降低了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观察组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 P < 0.05 )。 结论: 对肾病血液净化病患进行血管通路的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肾病 血液净化 血管通路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持续血液净化( BP)在肾内科治疗中的疗效。策略:选择 116例 AR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 BP组和对照组。 BP组接受持续 BP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结果: 116例 ARF患者病因: 68.1%( 79例)为肾前性; 16.4%( 19例)为肾性; 6.9%( 8例)为肾后性;其他 8.6%( 10例)。其首要疾病诱发因素为感染,占 29.3%( 34例)。 BP组总有效率高达 87.9%,对照组为 5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作用( P<0.01)。且 BP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P组 BUN、 Scr各项生化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P组患者血 Na+、血 K+及血 Ca2+等电解质水平均明显获得改善,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ARF的主要病因是肾前性因素,主要诱发因素是感染。给予 ARF患者持续 BP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同时可以明显降低血 BUN、 Scr等指标,改善患者血电解质水平,有益于缓解 ARF病情和严重程度,有助于 ARF患者尽快恢复。

  • 标签: 急性肾衰竭 血液净化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