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修复侧指固有神经陈旧性损伤的方法。方法自2000年11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40例陈旧性侧指固有神经损伤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15例,行侧神经桥接端侧缝合;B组13例,行单侧神经桥接端侧缝合:C组12例.行神经桥接断端缝合。结果术后随访6。8个月,A组患者伤指麻木、疼痛完全消失,指腹饱满、弹性佳。感觉测定为S4-S4+级,两点分辨觉为5.0-6.0mm;B组患者伤指感觉恢复不同步,且缝合侧感觉明显,感觉测定为S1-S3级.两点分辨觉为7.0~7.6mm;C组患者伤指感觉测定为S3~S3+级,指腹为SI级甚至盲区,两点分辨觉为7.5~8.5mm。结论移植神经、端侧神经缝合对于二期修复侧指固有神经损伤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 标签: 神经端侧吻合 修复 指固有神经
  •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正常胸、腰椎体能CT虚拟去钙(VNCa)骨髓成像的量化标准值.方法对2016年8—1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名正常体检者进行前瞻性胸、腰椎能量CT扫描,按年龄、性别分为〈45岁的男性和女性组以及≥45岁的男性和女性组,4组各50人.在虚拟去钙技术下,测量获得T3~L5各椎体的骨髓CT值,再根据测得的各椎体的骨髓CT值的相近程度分成T3~T5、T6~T9、T10~L1、L2~L54部分并取均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探讨上述测量参数在不同年龄分组及性别分组之间的差异.结果〈45岁组胸、腰椎的骨髓CT值分别为(-29.00±10.62)HU、(-35.81±12.36)HU,均高于≥45岁组的(-41.67±17.16)HU、(-44.81±14.35)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26、-4.746,P值均〈0.01).〈45岁女性组胸、腰椎的骨髓CT值分别为(-27.76±9.55)HU、(-37.56±9.05)HU,均分别高于≥45岁女性组的(-37.80±15.97)HU、(-45.45±14.04)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18、3.339,P值均〈0.01);〈45岁男性组胸、腰椎的骨髓CT值分别为(-30.73±12.16)HU、(-33.91±14.64)HU,均分别高于≥45岁男性组的(-46.07±17.42)HU、(-44.68±14.84)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05、3.653,P值均〈0.05);〈45岁组的男、女性的胸椎骨髓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45岁组的男、女性的胸椎骨髓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4,P〈0.05);〈45岁组和≥45岁组的男、女性间腰椎的骨髓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对象胸、腰椎体的骨髓CT值均与年龄呈负相关(r=-0.463、-0.402,P值均〈0.01).对于T3~T5、T6~T9、T10~L1、L2~L54段椎体平均骨髓CT值而言,〈45岁组的各段骨髓CT值均高于≥45岁组的骨髓CT值(P值均〈0.01);不同性别间比较,仅≥45岁组的T6~T9、T10~L1椎体节段骨髓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7、-2.326,P值均〈0.05).本�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摄影术 双能扫描投影 虚拟去钙技术 骨髓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与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8例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恢复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相差无几,观察组患者的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术后共有9例(18.75%)发生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术后有3例(6.00%)发生并发症,相关数据经过统计学比较P<0.05。结论锁定钢板与切口钢板内固定均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但是后者预后良好,建议临床使用。

  • 标签: 锁定钢板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源CT能量成像诊断痛风结节沉积对诊断准确率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9月到2022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痛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60例非痛风患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作为常规组。采用Force源 CT 能量成像技术(DSCT)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扫描,对比两组患者的尿酸盐沉积差异,以判断DSCT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痛风结节沉积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存在临床可比意义。结论:对痛风结节沉积患者实施源 CT 能量成像技术(DSCT)诊断准确率高,操作简单,可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值得在临床大范围应用。

  • 标签: 双源CT双能量成像 痛风结节沉积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源CT能量成像诊断痛风结节沉积对诊断准确率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9月到2022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痛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60例非痛风患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作为常规组。采用Force源 CT 能量成像技术(DSCT)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扫描,对比两组患者的尿酸盐沉积差异,以判断DSCT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痛风结节沉积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存在临床可比意义。结论:对痛风结节沉积患者实施源 CT 能量成像技术(DSCT)诊断准确率高,操作简单,可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值得在临床大范围应用。

  • 标签: 双源CT双能量成像 痛风结节沉积 诊断准确率
  • 简介:  [摘要]目的 观察术中低体温创护理管理在高BPH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接受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高BPH病例130例纳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试验组两组均为65例,对照组接受前列腺电切术常规围术期护理,低体温管理方面包括进行术中体温监测及发现低体温问题时及时对症处置,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对性体温预防的创新与创优的创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高BPH前列腺电切术手术患者干预后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和低体温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创新创优的创护理模式来解决高BPH前列腺电切术术中低体温问题,可获得显著降低该类病例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及低体温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良好护理效果。

  • 标签: []高龄高危 BPH 前列腺增生 术中低体温 创新护理 创优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白芍作为一种常见中药,其不但本身药性显著,具有多种功效,并且与不同中药配伍应用后还能够减轻相关药物的毒性。本文首先介绍了白芍的药性和功效,然后分别对白芍与雷公藤、制川乌、川楝子、细辛、马钱子等几种不同中药配伍毒作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临床用药提供一点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白芍 中药配伍 减毒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腔镜下胃重手术治疗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到我院接受腔镜下胃重手术治疗的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50例,通过了解患者的病历情况,总结一些具有科学性、规范性的护理方法。结果:护理后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护理前(p均<0.05),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为92.00%(46/50)。结论:合理且科学的护理服务有利于改善腔镜下胃重手术治疗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腔镜下胃减容减重手术 肥胖 糖尿病 护理方法 实施效果
  • 简介:近年来,随着现代交通事业的发展,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显著增加。我们从1995年7月~1998年12月共收治交通事故所致侧股骨干骨折4例,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例,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31~42岁,平均36岁。致伤原因均为车祸。骨折类型:粉碎性4侧,短斜形2侧,横行2侧。合并伤:多发肋骨骨折合并右侧闭合性血气胸1例,右胫骨平台、骨盆骨折合并尿道膜部断裂1例,胸壁挫伤1例,发生休克4例(100%)。1.2治疗:根据多发伤救治原则首先抢救生命抗休克,生命体征平稳后根据患者伤情、年龄、骨折类型,选择治疗方式。

  • 标签: 双侧股骨干骨折 临床资料 手术 治疗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病案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考察茜草酯与β-环糊精(β-CD)及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的包合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茜草酯的含量,相溶解度法研究了2种环糊精(CDs)对茜草酯的包合作用、增溶作用及包合过程中热力学参数变化。结果茜草酯的溶解度随着CDs浓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相溶解度图呈AL-型,茜草酯与2种CDs在包合过程中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焓变(ΔH)均为负值。茜草酯与β-CD在包合过程中的熵变(ΔS)为正值,而与HP-β-CD包合过程中的ΔS为负值。结论茜草酯与2种CDs在水溶液中均可自发形成1∶1(物质的量的比例)可溶性包合物,从而增加其溶解度。选择适宜的包合温度有利于包合过程的进行。

  • 标签: 茜草双酯 Β-环糊精 羟丙基-Β-环糊精 溶解度 热力学参数
  • 简介:为探讨重度颅脑损伤的最佳手术方式,回顾性分析1998年以来收治的颅脑损伤病例,对其中25例既存在着力部位损伤,又存在对冲伤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侧开颅手术治疗,治疗30d后存活率为72%,恢复良好率达到48%.对于上述重度颅脑损伤的病人,正确选择开颅手术的方式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重度颅脑损伤 双侧开颅治疗 手术入路 手术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全切同期侧颈清扫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55例行甲状腺全切同期侧颈清扫;对照组41例行一侧腺叶切除对侧腺叶近全切除,一侧颈清扫;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无出血、无淋巴瘘,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声音嘶哑3例、手足麻木7例、饮水呛咳6例;对照组手术并发症:声音嘶哑2例、手足麻木5例、饮水呛咳5例。两组并发症均为暂时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全切同期侧颈清扫是安全的,要选择适当的清扫方式,术中应用喉返神经全程显露和甲状腺被膜精细解剖技术,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颈淋巴结清扫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