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常规白细胞(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降钙素原(PCT)在支气管肺炎患儿早期的变化特点,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儿科病房2018年4月—6月收治的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观察组),选择同期6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两组患儿分别进行WBC、hs-CRP、PCT检测,比较其结果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WBC、hs-CRP、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结论联合检测WBC、hs-CRP及PCT水平在儿童支气管肺炎早期诊断中具体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肺炎 白细胞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性牙髓炎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常规根管治疗,观察比较应用效果。方法在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8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比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进行治疗一周后和一年后的改善率以及成功率,观察组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牙髓炎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一次性根管治疗 常规根管治疗 急性牙髓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常规疗法及其联合维生素E治疗初发过敏性紫癜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治疗的92例初发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按照是否联合应用维生素E将研究对象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其疗效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儿皮疹、消化道、关节和肾脏症状的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疗效、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疗法比较,联合维生素E治疗初发过敏性紫癜能显著缩短症状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疗效确切,可予推广应用。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常规疗法 维生素E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标准大骨瓣术与常规骨瓣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治疗的重型脑外伤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给予实施标准大骨瓣术,对照组实施骨瓣开颅术,对比两组手术恢复优良率、术后患者颅内压控制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恢复优良率、术后患者颅内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型脑外伤采用标准大骨瓣术其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颅内压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常规骨瓣开颅术 脑外伤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DMS结合超短波等常规疗法对腰背筋膜炎的影响。方法将38例腰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进行单纯的超短波加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DMS治疗,所有治疗均为1次/d,每周六次,持续治疗3周。采用腰背筋膜炎疗效标准和腰背疼痛评分(NPRS)标准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S结合超短波疗等常规法疗法对腰背筋膜炎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标签: DMS 超短波 常规治疗 腰背筋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采血时间与采血方式对心血管疾病血常规全血细胞计数检验数据产生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3月—2018年4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为不同采血时间组,观察组为不同采血方式组。结果对照组不同采血时间血液指标数量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不同采血方式血液指标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不同采血时间与采血方式均会对血常规全血细胞计数检验数据结果产生影响。

  • 标签: 采血时间 采血方式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拟中药促孕方结合常规西药治疗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抗精子抗体阳性的不孕症患者100例,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强的松、维生素E、维生素C常规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复方治疗,2组均于经期停药1周,经后继续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治疗后2周的抗精子抗体转阴率、治疗后2年内妊娠率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失访7例,观察组失访5例。观察组的抗体转阴率及妊娠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中药促孕方结合常规西药治疗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症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 标签: 不孕症 抗精子抗体阳性 自拟中药促孕方 常规西药治疗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常规免疫治疗与冲击免疫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患者依从性。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8月—2017年10月,研究对象50例本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25)、对照组(n=25),给予实验组患者冲击免疫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免疫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评分、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效果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常规免疫治疗与冲击免疫治疗效果明显,但冲击免疫治疗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治疗依从性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冲击免疫治疗 变应性鼻炎 常规免疫治疗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检测全血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指标的诊断结果。方法研究时间2014年8月—2017年8月,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72例细菌性感染性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6)和研究组(n=36),对照组采用血常规检查诊断,研究组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诊断,对比分析两组诊断准确率、检出情况、敏感度、特异性、将研究组患者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对白细胞计数与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显示,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检出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计数与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相关性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越高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越高。结论在研究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中,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以作用诊断细菌性感染的常规手段。

  • 标签: 全血C反应蛋白 血常规 儿科细菌性感染性 白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氨苄青霉素和常规方法治疗单纯性外阴炎疗效对比研究以及康复情况。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单纯性外阴炎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对比分析,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45例)予以氨苄青霉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康复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外阴瘙痒(3.02±1.74)d、烧灼感(2.00±1.00)d、外阴肿痛(2.01±0.69)d显著更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分别为36(80.00%)例、7(15.56%)例、2(4.44%)例,实验组总有效率95.56%较对照组77.14%显著更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氨苄青霉素应用于单纯性外阴炎患者中,不仅可显著改善患者外阴烧灼感及瘙痒、外阴肿痛等症状,且可显著提升其临床总有效率,值得于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氨苄青霉素 常规方法 单纯性外阴炎 康复情况
  • 简介:摘要尿常规、血常规、粪常规并称临床医学的“三大常规”检查,能够初步反应临床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尤其在反应患者是否发生早期肾脏病变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往临床工作中,对患者尿常规的检测方法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只能采用传统的手工检测,然而当今科技的迅猛发展,也让尿常规的检查进入可以全自动化的时代,但是在某些指标检测中,自动化检测仍旧存在一定的缺陷。尿常规检查中的尿沉渣镜检有助于对泌尿系统患者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也能够对预后判断有一定作用,再说尿沉渣镜检样本方便采集、容易掌握等优点。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凭借准确性好、高度灵敏、简单操作等一些优点,现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使用。尿沉渣分析法相比于尿液分析,不仅可以对尿中的有形成分进行定量分析,还能够对尿中一些细胞形态定性分析,这样就为临床上诊断、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本文主要对传统手工镜检方法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进行对比分析,现将两者的优劣叙述如下。

  • 标签: 尿常规检查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 显微镜检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常规检查联合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诊断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儿科在2018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221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所有患儿开展血常规检查、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血常规检查和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方法联合检验,比较三种检验诊断结果的阳性率。结果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中,135例患儿检测结果为阳性,诊断阳性率61.1%;血常规检查中,140例患儿检测结果为阳性,诊断阳性率是63.3%;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中,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儿197例,诊断阳性率是89.1%,显著高于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进行单一检验的阳性率,差异显著(χ2=6.277,8.03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常规检查和全血C反应蛋白共同检验用于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阳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细菌感染性疾病 全血C反应蛋白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中常规12导联心电图ST-T改变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6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冠状动脉造影及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异常改变阳性率。结果1260例冠心病患者中,病变检出异常共741例,异常阳性率58.81%。采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ST-T改变多支(80.96%)高于双支病变检出阳性率(60.00%)、单支(34.8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诊断中常规12导联心电图ST-T改变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且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与常规心电图ST-T改变的阳性率相关。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 病变支数 常规12导联心电图 ST-T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牙髓炎患者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及常规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门诊2016年8月—2018年3月期间接收的98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98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9例患者均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方案,对照组49例患者均采用常规根管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水平差异。结果经不同根管方案治疗后,观察组49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且预后不良情况发生率相应较低,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牙髓炎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相应优于常规根管治疗方案,可更好的降低患者牙疾病痛,提高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综合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牙髓炎 一次性根管 常规根管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35例血常规检验患者样本资料,分别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显微镜完成血常规检查;比较这两种方式的检验结果,并探讨其临床价值。结果显微镜检验的PLT、RBC、WBC阳性率分别为99.17%、98.20%、99.97%,显著高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P<0.05);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LY、NE、EO、BA的γ值分别为0.861、0.931、0.864、0.821、0.565,表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LY、NE、EO、BA的分类结果较好,而对MO的分类结果较差。结论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细胞形态具有一定局限性,将其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率。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显微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患者分别采取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其诊断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60例,采取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组60例,采取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动态组心肌缺血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组(91.67%VS76.67%)(P<0.05);且动态组心律失常诊断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能够提高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诊断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心电图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骨化三醇常规剂量同冲击治疗在临床中应用于维持血透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2015年8月—2018年3月时段到我院完成治疗的74例维持性血透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了对照组(n=37,行骨化三醇常规剂量治疗)、观察组(n=37,行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多项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血钙、血磷指标水平(P>0.05);治疗后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除血钙水平,均较为理想(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较严重的不良反应(P>0.05)。结论针对行维持性血透治疗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行骨化三醇冲击治疗的效果较常规剂量治疗方式理想,可有效改善甲状旁腺激素等多项指标水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价值可观。

  • 标签: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维持性血透 骨化三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过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于本院进行康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由不同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36例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36例基于此联合心理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干预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PRS评分、SFRS评分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过程中应用心理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分裂症状,提高患者社会功能和自知力,值得大量推广应用在精神分裂症康复过程中。

  • 标签: 心理治疗 常规药物治疗 精神分裂症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常规剂量与大剂量干扰素雾化吸入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近期疗效、肺部通气功能。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患者实行常规剂量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患者实行大剂量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和肺部通气功能、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肺部通气功能、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两组对比有一定的差异性,P<0.05。结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中,实行大剂量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极佳,临床价值极高,可广泛地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干扰素雾化吸入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近期疗效 肺部通气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物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70例乳腺良性肿物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切除术,观察组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比较两种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物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 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 乳腺良性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