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维形放疗(3DCRT)与常规放疗(CRT)在治疗宫颈癌术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57例Ia期至IIa期根治宫颈癌术后患者,A组为三维形放疗(3DCRT)组30例,B组为常规放疗(CRT)组27例,将两组治疗疗效、放射治疗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1、2年总生存率及肿瘤局部控制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A组在直肠、膀胱近期、远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三维形放疗与常规照射放疗临床疗效相似,但三维形放疗并发症发生率低,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宫颈癌术后 三维适形放疗 常规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三维型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把64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分割放射治疗,观察组实施三维型超分割放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病灶缓解率90.6%,对照组病灶缓解率71.9%,观察组病灶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组放射损伤发生率为31.3%,对照组放射损伤发生率为53.1%,观察组放射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应用三维型超分割放射治疗临床治疗效果理想,可以保持肿瘤周围正常的组织细胞,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三维适型超分割放射 食管癌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维行放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对符合条件的50例病例.按序列随机分成2组(1)三维行放疗25例,放疗2Gy/(d•次),5次/周。总放疗剂量为66Gy/30次,共45d。(2)常规分割放疗组(常规放疗组)25例,放疗2Gy/(d•次),5次/周。总放疗剂量为66Gy/33次,共45d。结果三维行放疗与常规放疗组的近期疗效(CR+PR)分别为100%和84%,有显著差异(P>O.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0%、56%和44%和68%、44%和24%,有显著差异(P>0.05)。三维行放疗急性放射食管炎发生率与常规放疗组相比,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三维行放疗与常规放疗相比,提高了放疗疗效,延长了生存时间,食管放疗反应无明显差别,是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食管癌 三维适行放疗 毒副作用 常规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胰腺癌介入化疗和三维形放疗后的护理经验。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月我院胰腺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是介入化疗联合三维形放疗,治疗后进行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护理期间2例患者消化道出血,4例患者发生放射皮肤炎,3例患者血小板数量异常,5例患者厌食;所有患者经过对症治疗症状缓解消失。结论介入化疗加三维形放疗治疗胰腺癌,术前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增强患者信心,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术后护理时,对症处理治疗后的副作用,保证患者营养摄入,帮助患者治疗后快速恢复。

  • 标签: 胰腺癌 介入化疗 三维适形放疗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替莫唑胺口服同步三维形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52例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治疗组替莫唑胺口服同步形放疗,对照组单纯形放疗,通过观察肿瘤消退情况、生存时间、卡氏评分变化等指标评价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莫唑胺口服同步形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疗效优于单纯形放疗,且毒副反应小,值得推广。

  • 标签: 替莫唑胺 适形放疗 脑转移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脂肪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100例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随机平均两组,观察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及饮食指导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500mg,日三次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沙列汀5mg,日一次口服,两组持续治疗随访12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及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OMA-IR、T、HBA1c与FPG下降更明显,肝脏相关指标显著改善(P<0.05)。结论沙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较二甲双胍单用明显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血脂及脂肪肝情况,有效且安全,是一种有效的T2DM合并NAFLD的治疗方案的选择。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2型糖尿病 沙格列汀
  • 简介:摘要教案编写是带教老师的必修课,是带教老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施,其重要不言而喻。本文以微教学法用于肿瘤科实习生临床带教为例,提出教案编写中的几点体会,为临床实习生临床带教的教案编写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微格教学 临床带教 教案编写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氯吡雷联用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总结和分析。方法以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接受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氯吡雷进行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氯吡雷联用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联合治疗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氯吡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88例,分为病例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病例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氯吡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血脂情况(HDLC、LDLC、TG、TC)。结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相比,病例组的较高;与对照组的血脂情况相比,病例组的较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氯吡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脑梗塞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血脂水平明显稳定,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氯吡格雷 辛伐他汀 脑梗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塞患者联合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48例脑梗塞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联合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雷治疗)和对照组(仅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通过巴塞尔指数(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变化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前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并没有明确差异(P>0.05),但是两组患者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有所下降(P<0.05),尤其是研究组患者下降较为突出(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7%)相对于对照组(75%)明显偏高(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联合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雷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有利于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脑梗塞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奥扎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2例,奥扎雷钠250ml,每日两次静脉滴注,两周为一疗程。对照组42例,注射用血栓通300mg,加入0.9%氯化钠250ml中,每日一次静脉滴注,连用14天。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对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率(80.95%)明显优于对照组(52.38%)(P<0.05),治疗前后,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奥扎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标签: 奥扎格雷钠 急性脑梗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法采用常规穿刺成功置入导管的方法。方法总结分析12例肿瘤病人因血管条件差,无法实施常规穿刺置管的例病人,应用改良赛丁技术穿刺置管的资料。结果12例病人均置管成功。结论采用改良塞丁技术,可有效解决常规方法不能实现的穿刺,提高置管成功率,操作简单、方便。该方法作为常规穿刺的后备手段,是全面开展超声引导置管的基础,是一项得推广的新技术。

  • 标签: PICC 改良塞丁格技术 置管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列美脲(万苏平)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2011年2月收治入院的T2DM患者140例临床资料,并将14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采用列美脲治疗,对照组采用列苯脲进行治疗,观察列美脲和列苯脲治疗糖尿病患者后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C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列美脲和列苯脲的降糖效果相似,但列美脲治疗后餐后C肽无升高,两种药物对体重、血压、血脂影响不大,不良反应也轻微。结论列美脲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备选降糖药物。

  • 标签: 格列美脲 2型糖尿病 降血糖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瑞列奈治疗Ⅱ型糖尿病方面疗效。方法选取从2007年~2009年以来在我院心血管科就诊并确诊的2型糖尿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都应该接受控制饮食,注重锻炼,定期检查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瑞列奈1mg~5mg,餐前15分钟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列齐特12mg~100mg/次,餐前15分钟口服,每天3次,均连续治疗3个月。每月测定肝肾功能一次,测定发生低血糖的次数,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2hPBG,HbA1c等变化。结果两组肝肾功能均正常,治疗组发生低血糖的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也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列奈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瑞格列奈 低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形放疗(3D-CRT)联合口服黄连素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为A组、B组,A组40例,给予3D-CRT联合口服黄连素治疗,B组40例单纯行3D-CRT治疗。结果A组有效率为72.5%、1年生存率为70.2%、2年生存率为49.1%、中位生存期为23.1月,B组有效率为62.5%、1年生存率为58.5%、2年生存率36.3%、中位生存期为18.7月,A组有效率及生存期均优于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毒副反应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3D-CRT联合口服黄连素治疗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的疗效,其毒副反应可以耐受,且与单纯3D-CRT相比,可能有提高疗效的趋势。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三维适形放疗 黄连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经奈达铂结合三维形放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5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单纯使用三维形放疗法和在此基础上结合奈达铂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5.7%)以及临床获益率(96.4%)均优于对照组的(53.6%)和(89.3%),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经奈达铂结合三维形放射治疗的效果佳,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奈达铂 三维适形放疗 疗效
  • 简介:摘要探讨三维形放疗治疗老年中晚期食道癌的疗效,以提高对该病放射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肿瘤内科收治并行放射治疗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放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食管造影片,完全缓解(CR)110例,部分缓解(PR)58例,无缓解(NR)12例,总缓解率93.33%。结论三维形放疗的不良反应更小、安全更高,是较为优越的一种放疗方式。对于能耐受、体质较好的老年食管癌患者,建议采用三维形放疗,以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三维适形放疗 食道癌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GTV直径对形放疗疗效的影响。方法60例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分析转移淋巴结GTV直径对三维形放疗近期疗效的影响。结果60例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GTV直径≥4cm和<4cm的形放疗有效率分别为69.4%和91.7%,两组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直径的大小直接影响形放疗的近期疗效。

  • 标签: 食管癌 手术 淋巴结转移 适形放疗 GTV直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合并三维形放疗(3-DCRT)对晚期原发巨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确诊并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巨大(直径≥10cm)原发性肝癌患者53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25例与B组28例,A组治疗方法是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三维形放射治疗,B组是单纯栓塞化疗,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25例患者的近期总有效率(CR+PR)60%(15/25)。B组28例患者的近期总有效率(CR+PR)32.14%(9/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37,P=0.018)。A组患者的远期疗效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依次为52%、28%、12%,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B组分别是39.3%、10.7%、0%,中位生存时间为10个月。两组患者生存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原发巨大肝癌患者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合并三维形放疗(3-DCRT)治疗的效果较好。

  • 标签: 肝肿瘤 三维适形放疗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预混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加用沙列汀的有效和安全。方法51例使用预混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加用沙列汀和安慰剂治疗一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HBA1c、血脂(TG,TC,HDL-C,LDL-c)、体重的影响。结果与加用安慰剂组比较,沙列汀组HBA1c明显下降,低血糖发生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重变化无差别,沙列汀组患者血压达标率更高。结论加用DPP-4抑制剂沙列汀以后,血糖、血脂达标率更高,不增加体重,低血糖风险较低。

  • 标签: 沙格列汀 预混胰岛素 二甲双胍 HBA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