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2 个结果
  • 简介:应北京大学“大学堂”讲学计划和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的邀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荣休教授丹·席勒(DanielTobvSchiller)于2016年10月22日-11月2日到访北京大学并发表了4场演讲。系列演讲中,席勒教授,9k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数字资本资本主义的兴起开篇,对其历史起源、权力结构和当前的信息地缘政治格局进行了深刻分析。此后,他回溯当前信息领域的全球霸主美国信息传播业的历史,对促成美国数字资本主义发展的国内外因素进行了讨论,并着重诠释了兼具灵活性和强制性的政府干预在美国电信业数字化中的关键作用。最后,席勒教授利用文献档案分析了全球通信史中的权力争夺和复杂博弈。席勒教授强调,数字资本主义虽然实现了资本主义矛盾的现代化,但却无法超越资本主义内在的危机倾向。

  • 标签: 数字资本主义 尼克松时代 电信政策 传播史
  • 简介:传播政治经济的批判领袖席勒,不仅是积极活动型的学者,而且是以学术成果影响传播实践的典范。其著作启发推动了国际社会对世界传播秩序的讨论和对新秩序的呼吁,其思想和见解影响了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传播政策和实践。他影响了世界各国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学者,也影响了传播政治学研究本身。

  • 标签: 传播政治经济学 席勒 人物传记 世界传播秩序 传播政策
  • 简介:传播是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60年代开始风靡北美和西欧而成为一门显学。在那里,许多大学纷纷创办传播或大众传播学系科,不少学校将原来创设的新闻学系科改为传播或大众传播学系科,由新闻转向传播,确立新的培养目标;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和新的教学环节。传播何以能充实新闻,并能改变新闻教育“无学可教”的状况呢?……

  • 标签: 传播学 中国 新闻教育 教育模式 教育改革 教育理念
  • 简介:一、广告专业有效教育的内涵“有效教学”(effectiveteaching)“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合规律性.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它是“为了提高教师教学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这一理念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其基本问题是教育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育是有效率和有效能的.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侧重于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效能是指成果和目标的关系,重在教育目标的达成。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教学四者的高度统一构成了有效教学。

  • 标签: 有效教学 广告学专业 专业教育 “以学生发展为本” 工作效益 现代教学理念
  • 简介:新闻传播并不是凭空生长出来的,它扎根于现代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它起缘于十六、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也起缘于商业化的发展和市民社会的形成。革命、商业化和市民社会这诸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催生了新闻传播。民主、自由、科学、价值理性等范畴正是新闻传播萌生的现实土壤。

  • 标签: 新闻传播学 社会文化背景 资产阶级革命 社会文化因素 市民社会 思想发展
  • 简介:研究虚假广告的内容是认定与监管虚假广告的理论基础。本文以符号的“言-象-意”模式为依据,分析了虚假广告的多层面内容;话语表达上的、义与修辞虚假,形象塑造层面上代言人形象和品牌形象的真空状态,以及理念层面上销售概念和文化概念的虚假。本文同时认为广告监管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要从事实层面扩展到形象、理念层面,从经济法律层面扩展到社会文化层面。

  • 标签: 虚假广告 符号学 内容
  • 简介: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报道经典案例评析《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报道经典案例评析》编写组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礼,2015年1月出版该书是中宣部和教育部共同组织编写的案例教材,集聚了全国十儿所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知名学者、业界诸多资深专家的智慧和经验,精心选取了近60个生动鲜活的、接地气的新闻报道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 标签: 新闻传播学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高等教育出版 案例评析 书籍 新闻报道
  • 简介:经济活动的主体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广告主虚假广告行为的根本原因在于其预期收益大于其预期成本。当前的市场制度环境使虚假广告行为被查处的概率大大降低,惩罚的力度也不大,虚假广告行为成为广告主的“理性”选择。所以,要进行制度的创新和改革,提高虚假广告被查处的概率,加大惩罚力度,使虚假广告行为得不偿失。

  • 标签: 经济人 虚假广告 成本-收益分析
  • 简介:西方的城市传播城市既拥有着由街道、建筑、围墙等所建构的可视、可触的地理系统,同时也拥有着无形的、只能存在于想象中的空间。长期以来,前者的重点在于城市空间的非社会性,强调城市的可触性要素和经济层面;而后者则随着芝加哥学派对城市中社会变迁、空间结构的关照,逐渐进入了社会、人类和传播的研究视野,在这一过程中,“空间”这一概念呈现出了全新的意义。

  • 标签: 城市形象 传播学研究 芝加哥学派 地理系统 施拉姆 传播机制
  • 简介:本文以1987年中国的深度报道为研究对象,从主题、文本、报道思维等角度总结了当年深度报道的主要特征,进而考察作为内部因素的职业意识与作为外部因素的社会环境对新闻生产的复杂影响。文章以媒介社会为研究视角,采用个案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在对“深度报道年”特征及动因进行描述的基础上,试图揭示职业意识、新闻生产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复杂交错的互动关系。

  • 标签: 新闻生产 职业意识 社会环境 深度报道
  • 简介:笔者自2005年赴美完成耶鲁大学东亚委员会资助的研究项目伊始,和著名传播政治经济学家VincentMosc.教授已经有十余年的学术情谊,彼此合作教学、联袂出版的默契都写人每年暑假主办的“新媒体与全球信息社会的公正传播学术研究营”和研究生院支持的国际FIST课程.他和GrahamMurdock教授两位老前辈对于正在成长的年轻人都表现出无比的关怀,对于尚待理解的新媒体迹象表现出好奇的警觉,因为这一切都颠覆着资本的秩序、规划、表面的和谐.

  • 标签: 传播政治经济学 中国经验 钩沉 政治经济学家 学术研究 耶鲁大学
  • 简介:信息的传播离不开符号,无论是报刊、广播还是电视,都是通过各种符号来传达信息和观点。"我们的生活空间正在成为一个符号空间或意义空间"。①同样,《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形象也是通过各种符号综合建构的。美国哲学家皮尔斯根据符号同它们所指

  • 标签: 中国主题 主题封面 周刊中国
  • 简介:本文以2016年中文新闻传播期刊中传播方向的论文为基础,旨在展示这年中国的传播的重要议题与主要成果。这年我国传播研究集中在以下十个领域或话题:传播理论、政治传播、互联网政治、媒介事件与社会抗争、性别传播、城市传播与媒介地理学、媒介话语、新媒体使用与效果、网络集体行动和跨文化传播。整体而言,这年的传播研究大多兼顾独创性与规范性、兼具理论意义和现实启发;一些常规话题得到新的阐释,得出新的认识,同时一些具有新意的研究话题得到开拓,新的研究方法得以引介。

  • 标签: 传播理论 政治传播 互联网政治 城市传播 媒介地理学 话语研究
  • 简介:素有“军事记者摇篮”之称的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是我军院校中唯一的一个新闻。该系十二队学员毕业后主要从事军事报道工作,是我军新闻方阵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毕业学员有的连获“军区军兵种好新闻奖”,有的成为解放军报或军区军兵种报纸的主力编辑、记者,有的成为了新闻教学岗位上的优秀教员。在校学员,有的获得了《解放军报》奖学金,有的被军区军兵种报纸评为优秀通讯员,有的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奖,并有多名学员在校期间在省部级以上媒体发表100余篇稿件……

  • 标签: 南京政治学院 军事新闻传播系 学员 专业素质 军事记者
  • 简介:在《新闻写作》课程教学中,明确划分出实践教学学时。借鉴国内著名大学的教学经验,结合传统教学方法,采用“案例阐释”等教学方式,构建“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使教学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 标签: 新闻写作 实践教学 项目合作
  • 简介:2002年是中国传播研究的进程中值得纪念的一年.社会的进一步的发展和传媒业的进一步壮大,使传播作为一门"显学"的地位日益突出;研究者与传媒业的密切互动、国内与国际的频繁交流,则使2002年的传播研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这一年里,中国传播学会(全称: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传播研究分会)的成立,为中国传播学界提供了一个全国性的交流和合作平台;同时,中国传播学者首次组团参加国际性传播研讨会,完成了一次"破冰之旅"[1].中国传播学界以一种空前团结、振作的姿态走过了2002年,给相关人士带来兴奋和企盼,以至于有学者宣称"中国传播发展的黄金时期业已到来"[2].为追踪学术发展的轨迹,本中心自去年始,逐年记录每上一年度的研究状况,此文承接去年的工作,对中国传播研究的2002年度状况作一综述,以资参考.

  • 标签: 2002年 中国 传播学研究 学术活动 研究课题 传播学教育
  • 简介:2011年1月23日上午,由北京大学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简称“北大华媒研究中心”)主办的“北大新闻茶座”第10次学术活动在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举行。本次活动不设置议题,也不请专人主讲,而采取“自由谈”的形式开展。

  • 标签: 新闻学 北大 自由 茶座 学术活动 传媒研究
  • 简介: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12月16日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所作的主旨演讲中提出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相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其合乎逻辑的发展。从传播的角度看,它包含了议程设置、人类精神交往、“地球村”及信息鸿沟等学理内涵,有着丰厚的传播底蕴。通过传播的视角,对“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进行解读,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消除人类信息鸿沟的新方法,最终建立人类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世界新格局。

  • 标签: 互联网 命运共同体 内涵 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