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疫情期间重庆医科大学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对在线学习进行优、劣势分析,为线上授课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匿名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重庆医科大学本科生开展线上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疫情期间学生不同的居住地对学习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的学生认为在线学习的优势是"学习时间自由""学习场所自由""资源丰富、视频可以重复观看"。在线学习劣势分析,39%的学生认为在线学习"个人自控能力差,难以保证学习效率""实验课程没有真实体验""缺乏学习氛围,学习动力下降""学习过程烦琐,需要不断切换软件"。结论对于特殊时期,学校应统一在线学习平台,加强网络课程的宣传,教师线上授课要带动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 标签: 本科生 线上教学 学习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学生人格五因素、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倾向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自杀预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陕西省西安市分别选取综合类院校和理工类院校以及文科类院校各一所,共调查885名大学生,使用大五人格问卷(big five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生活事件问卷(life event questionnaire)、青少年自杀倾向问卷(scale of adolescents' suicide tendency)进行调查,采用层级回归的方法检验人格五因素和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杀倾向的影响。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性别和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杀倾向的交互作用不显著(β=-0.03,t=-0.96,P>0.05),人格五因素中的责任心(β=-0.12,t=-4.06,P<0.01)、神经质(β=0.24,t=7.54,P<0.01)、宜人性(β=-0.15,t=-3.65,P<0.01)、外向性(β=-0.27,t=-8.56,P<0.01)、开放性(β=-0.12,t=-3.38,P<0.01)对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倾向关系调节作用显著。高责任心、高宜人性、高外向性和高开放性对负性生活事件和自杀倾向的关系具有保护作用,高神经质是负性生活事件和自杀意念关系的危险调节因素。结论大学生人格五因素与负性生活事件、自杀倾向关系密切,人格五因素对生活事件和自杀倾向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 标签: 人格五因素 负性生活事件 自杀倾向 调节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在学科交叉研究广泛开展的背景下,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高校促进学科交叉研究发展的现状及探索,以期对国内其他高校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以西安交通大学为典型案例,从背景、具体措施路径和成效3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西安交通大学采取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组织管理制度、夯实研究平台、设立交叉基金和强化人才培养模式等举措,从结构、制度、人力、财力和激励机制,全方位多层次促进了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推动学校理、工、医、文等学科的纵深与延展,提高了学术影响力,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结论交叉学科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医疗机构、产业界、学术界等通力合作,营造多学科协作的政策和制度环境,真正让学科从机械结合到知识融合。因此,在高校学科交叉发展过程中,需要理顺学科交叉的指导理念和基本准则,把握交叉学科的特点,重点从学科结构、配套制度、人才培养、资金资助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推进。

  • 标签: 学科交叉 交叉学科 医工结合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将临床路径模式应用在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7年10月在西安某三甲医院妇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大学生52人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7月至2018年10月在西安某三甲医院妇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大学生52人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将人文关怀教育渗透在操作技能的培训过程中的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模式培养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比较两组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的差异。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实习前两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习后试验组护理专业大学生在"灌输信念和希望""健康教育""科学解决健康问题""协助满足基本需求"及人文关怀能力方面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将临床路径模式应用在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中,是一种新的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模式,有助于提高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 标签: 护理专业大学生 人文关怀能力 临床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现况、认知和相关影响因素等情况,为高校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2年5月9日至31日在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随机抽取18~24岁高校女大学生进行生殖健康疾病情况、生殖健康保健知识知晓情况、患病就医情况等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采用统计学方法中的分类描述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调查显示,48.28%(602/1 247)的女大学生曾患过生殖健康相关疾病,37.69%(470/1 247)的女大学生患过2种妇科疾病;饮酒、有性生活和不同居住地是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疾病数目的影响因素,饮酒的、有性生活的、来自县城和乡镇的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疾病数目≥3的危险性分别是不饮酒的、无性生活的、来自城市的1.804倍、1.814倍、1.789倍和1.814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3.81%(671/1 247)的女大学生不知晓乳房保健知识,36.57%(456/1 247)的女大学生对性生活时要预防生殖器官损伤不知晓,29.51%(368/1 247)和28.95%(361/1 247)的女生对性生活要采取措施预防性传播疾病、性生活时要避孕以防止非意愿妊娠不知晓;44.83%(559/1 247)的女大学生未接受过生殖健康保健知识教育,来自城市的女大学生接受过生殖健康教育高于来自县城和乡镇的学生,显示来自不同居住地女学生接受过生殖健康知识的差异有计学意义(P<0.05);45.71%(570/1 247)的女大学生对待疾病选择观察看看,不同年级女大学生患病就医认知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校女大学生存在生殖健康问题,不良嗜好与过早性行为对生殖健康存在影响,高校应以多种形式开展全面、系统有效的生殖健康教育、保健指导以及正确就医指导。

  • 标签: 女大学生 生殖健康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程度及其相关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大学生受试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受试者25例。2组均进行心理行为疗法治疗,治疗组同时接受40 d、频率10 Hz的rTMS治疗,刺激部位为左侧DLPFC区,对照组则接受伪rTMS刺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采用中文版网络成瘾诊断量表(IAT)、Barratt冲动性量表中文修订版(BIS-11)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评估2组受试者的网络成瘾程度、冲动性和主观网络渴求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BIS-11注意因子评分、BIS-11总分和VAS评分分别为(20.47±4.14)分、(68.05±6.10)分和(6.67±0.65)分,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IAT评分、BIS-11各项评分和VAS评分与组内治疗前、组内治疗4周后以及对照组治疗8周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rTMS刺激网络成瘾大学生左侧DLPFC区可有效改善其网络成瘾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网络成瘾 高频 经颅磁刺激 背外侧前额叶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介绍了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妇产科亚专科培训情况;其中详细阐述生殖内分泌与不孕症(REI)亚专科、妇科肿瘤亚专科、母胎综合医学亚专科和妇科泌尿与盆底重建亚专科的招生范围、专科培训技术要求和科研要求。其妇产科亚专科培养体系及对医师的具体培养方向对我国妇产科专科医师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 妇产科 亚专科培训
  • 作者: 傅宇晞 马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08
  • 出处:《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广州 510631;华南师范大学睡眠研究中心,广州 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广州 510631;华南师范大学睡眠研究中心,广州 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州 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心理健康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31;华南师范大学脑认知与教育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3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36 h急性完全睡眠剥夺和昼夜节律对大学生抑制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对33名大学生进行2(睡眠条件:急性睡眠剥夺,正常睡眠)×4(昼夜节律:13∶00,15∶00,17∶00,19∶00)的双因素试验,采用Go/No-go任务对抑制控制能力进行测量,并要求个体对主观困倦疲劳水平进行评分报告。运用R 3.6.2及Jamovi 1.2.2进行描述性统计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击中率在睡眠条件与昼夜节律的交互作用显著(F(2.54,81.22)=4.41,P<0.01)。简单效应分析发现,睡眠剥夺条件下,17∶00的击中率(0.92±0.07)高于13∶00(0.84±0.11)和15∶00(0.88±0.1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睡眠条件下的辨别力指数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27.55,均P<0.01],睡眠剥夺条件(2.36±0.82)均低于正常睡眠条件(2.98±0.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剥夺条件下的击中反应时,虚报反应时,主观困倦水平和疲劳水平[(430.11±60.72)ms,(429.27±126.23)ms,(6.67±1.37)分,(5.30±1.75)分]均大于正常睡眠条件[(386.56±48.89)ms,(361.64±60.85)ms,(5.39±1.19)分,(3.31±1.4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2)=62.52,31.17,45.74,68.97,均P<0.01)。昼夜节律条件下的击中反应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6)=3.66,P<0.05]。击中反应时在13∶00[(416.75±60.21)ms]高于19∶00[(399.25±59.01)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体的抑制控制能力及主观报告得分在睡眠剥夺后明显降低,并且部分抑制控制能力受到昼夜节律的调控。

  • 标签: 睡眠剥夺 昼夜节律 抑制控制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反刍思维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倾向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SAD)、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tendency scale,MPATS)和反刍思维量表(ruminative response scale,RRS)对682名大学生进行测量。采用SPSS 25.0及Mplus 7.0进行数据分析,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察社交焦虑、手机成瘾倾向、反刍思维的相关性,用Bootstrap法检验反刍思维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倾向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大学生社交焦虑总分为(13.36±6.02)分,反刍思维总分为(51.04±11.56)分,手机成瘾倾向总分(40.46±11.74)分。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检出率为23.90%,社交焦虑检出率为49.85%。大学生社交焦虑总分与反刍思维总分呈正相关(r=0.31,P<0.01),与手机成瘾倾向总分呈正相关(r=0.25,P<0.01),大学生反刍思维总分与手机成瘾倾向总分呈正相关(r=0.46,P<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反刍思维在高社交焦虑和手机成瘾倾向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18;低社交焦虑与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间不存在中介效应,直接效应为0.33。结论低社交焦虑直接影响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高社交焦虑通过反刍思维间接对手机成瘾倾向产生影响。

  • 标签: 社交焦虑 手机成瘾 反刍思维 大学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迎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充斥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催生了教育系统的MOOC平台,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转变。现代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对于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培养也不能达到社会所需,将大数据技术及MOOC平台融入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去,可以有效改善这些问题,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 标签: MOOC 大数据技术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
  • 简介:摘要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强化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下,市场经济愈加繁荣发展,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盛行,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国家的安全稳定,尤其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于中国梦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背景下,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学会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坚定理想信念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简要的阐述了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从实效性层面上提出改进措施,希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标签: 新时代 大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 不足 实效性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强迫倾向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999名大学生进行帕多瓦量表中文修订版(Padua inventory,PI)、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和应付方式问卷(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CSQ)测查后,使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采用Mplus 7.4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建模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大学生成熟应对方式得分为(15.32±4.19)分、不成熟应对方式得分为(12.85±5.33)分、合理化得分为(4.51±1.91)分、强迫倾向得分为(30.91±17.46)分、心理弹性得分为(53.27±12.88)分。相关分析表明强迫倾向与成熟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呈显著负相关(r=-0.21,-0.21;均P<0.01),强迫倾向与不成熟应对方式、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r=0.49,0.29;均P<0.01)。心理弹性在成熟应对方式与强迫倾向间起完全中介作用(-0.060,95%CI:-0.117~-0.005);在不成熟应对方式与强迫倾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0.011,95%CI:0.001~0.027)。结论成熟应对方式通过心理弹性负向预测强迫倾向,不成熟应对方式通过心理弹性正向预测强迫倾向。

  • 标签: 心理弹性 应对方式 强迫倾向
  • 简介:摘要总住院医师培训是由住院医师成长为主治医师的重要阶段,总住院医师承担着医疗、教学和管理职责。随着内科专业化的不断增强、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逐步开展,内科总住院医师培训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调研北京大学医学部在培内科总住院医师和临床指导教师,了解了内科总住院医师的培训现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 标签: 内科 总住院医师 培训 现状分析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铁路改革发展的稳步推进,集团公司每年吸收的应届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既为企业发展增添了新鲜血液,也成为推进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合肥机务段作为华东铁路网上重要的客货运输动力单位,现有3500余名机车乘务员,其中大学生乘务员人,占比接近10%,已经逐渐成为机务段运输生产一线不可忽视的力量。积极关注并做好大学生机车乘务员培养工作,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合肥机务段实际,就大学生乘务员队伍现状进行了调研并提出工作思考。

  • 标签: 铁路 青年人才队伍 大学生 机车乘务员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介绍了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科研管理的战略和措施,探讨对我国医学院校科研管理的启示。方法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梳理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科研管理战略举措。结果哈佛公卫学院充分运用战略管理工具,绘制中长期公共卫生发展愿景、制定战略目标并明确实施路径,综合协调科研管理相关职能部门,提供高质量的科研管理服务,服务于学院战略发展。结论我国医学院校应从制定科研发展战略、部门合作、专业化支持和培养科研管理队伍等方面全方位提高科研管理水平。

  • 标签: 哈佛大学公卫学院 战略 科研管理 启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通面孔与真实面孔在表情知觉加工方式上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差异。方法选取大学生30名,采用面孔识别范式,自变量为面孔类型(真实、卡通)、情绪类型(正性、中性、负性),因变量为反应时和ERP数据的波幅和潜伏期。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大学生卡通表情反应时[(455.58±55.18)ms]均短于真实面孔[(471.49±63.02)ms]。N170波幅、潜伏期在面孔类型、表情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顶中正电位(vertex positive potential,VPP)潜伏期正性真实面孔[(159.89±13.93)ms]短于正性卡通面孔[(165.68±14.35)ms](PVPP<0.05),易受到知觉负荷的影响,而负性情绪不受其影响。晚期正电位(late positive potential,LPP)在晚期加工阶段正性情绪真实面孔波幅[(10.4±1.22)μV]高于卡通面孔[(4.26±0.53)μV];负性情绪卡通面孔波幅[(3.84±0.36)μV]高于真实面孔[(1.9±0.24)μV](PLPP<0.05)。结论不同面孔类型在早期阶段N170无差异,晚期加工阶段,真实面孔对正性情绪识别具有整体优势效应,而负性情绪卡通面孔局部特征加工更具优越性。

  • 标签: 卡通面孔 面孔表情 知觉加工 事件相关电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开展安宁疗护课程教学的效果。方法采用量性与质性相结合的方法,2020年10月至12月,选取我校选修安宁疗护课程的66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安宁疗护课程教学前后采用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DAP-R)和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B表(FATCOD-B)分别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于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书写学习体会。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和内容分析法对调查结果和学习体会进行分析。结果课程结束后医学生的死亡逃避得分[2.00(0.80)分比2.50(1.00)分]和死亡恐惧得分[(2.19±0.63)分比(2.43±0.65)分]均低于课前,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课后医学生的安宁疗护态度总分高于课前[119.00(12.00)分比107.50(12.00)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习体会分析形成"学习收获"和"课程反馈"2个主题。"学习收获"主题包括"正视死亡和思考生命""了解并认同安宁疗护""感悟医学人文精神"3个亚主题;"课程反馈"主题包括"对课程表示认可和满意""建议增加实践和扩大听课学生范围"2个亚主题。结论安宁疗护课程得到医学生的认可,有助于减轻医学生的死亡恐惧和死亡逃避心理、改善其安宁疗护态度并提高其医学人文素养。

  • 标签: 安宁疗护 死亡态度 教学效果 医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在社会情境操控的情况下比较不同性别早期生活应激个体冒险行为的差异。方法采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筛选出160名大学生被试(男生78人,女生82人),根据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的得分将被试分为早期生活应激组(n=80)和非早期生活应激组(n=80),再将两组被试随机分配到有同伴在场组(n=80)和无同伴在场组(n=80)。研究采用2(早期生活应激,非早期生活应激)×2(有同伴在场,无同伴在场)×2(男,女)的试验设计。所有被试进行模拟冒险行为任务,以被试在任务中选择"前进"且未撞车的次数作为冒险行为的衡量指标。使用SPSS 22.0软件对各条件下的冒险行为进行三因素方差分析以及随后的Bonferroni简单效应检验。结果早期生活应激的主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52)=162.06,P<0.01,偏η2=0.52)。无论有无同伴在场,早期生活应激个体冒险行为均多于非早期生活应激个体[无同伴在场:(59.11±11.48)次,(34.91±7.42)次,P<0.01;有同伴在场:(59.24±8.59)次,(55.08±10.32)次,P<0.01]。早期生活应激与同伴在场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1,152)=65.35,P<0.01,偏η2=0.30),非早期生活应激个体在有同伴在场的情况下,冒险行为多于无同伴在场时[(55.08±10.32)次,(34.91±7.42)次,P<0.01],而早期生活应激个体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24±8.59)次,(59.11±11.48)次,P>0.05]。早期生活应激、同伴在场与性别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1,152)=5.92,P=0.016,偏η2=0.04),在有同伴在场的情况下,女性早期生活应激个体冒险行为多于非早期生活应激个体[(53.91±5.12)次,(46.30±4.57)次,P<0.01],而男性早期生活应激个体与非早期生活应激个体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75±7.42)次,(62.27±7.78)次,P>0.05]。结论早期生活应激对个体冒险行为的影响与有无同伴在场及性别有关。

  • 标签: 早期生活应激 同伴在场 性别 冒险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控制在述情障碍和网络成瘾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方法2019年8月~9月,运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江西省某三所高校抽取433名大学生,采用网络成瘾量表(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revised)、述情障碍量表(the twenty-item 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和简式自我控制量表(brief self-control scale)进行问卷测试;采用SPSS 23.0进行描述性统计、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PROCESS 3.5检验中介作用。结果述情障碍、网络成瘾和自我控制的总分分别为(53.61±9.44)分、(45.31±9.84)分、(41.91±6.09)分。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述情障碍与网络成瘾呈正相关(r=0.47,P<0.01)、与自我控制呈负相关(r=-0.37,P<0.01),自我控制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r=-0.46,P<0.01)。多元层次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性别的影响后,述情障碍对网络成瘾的直接预测作用显著(β=0.51,P<0.01);自我控制在述情障碍和网络成瘾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0.13,95%CI:0.082~0.18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结论述情障碍不仅可以直接影响网络成瘾,也可以通过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网络成瘾。

  • 标签: 网络成瘾 述情障碍 自我控制 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