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对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大卫·格芬医学院进行为期半年的教学观摩,了解了其医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其机能实验更为重视人体实验、重视医学基础与临床实践的结合、重视团队讨论,而这些措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针对部分医学院校医学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缺乏人体生理实验、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足等提出改革的设想。

  • 标签: 美国 医学生理学 实验教学 教学 启示
  • 简介:摘要对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技能大赛的培训经验进行总结,尤其是指导竞赛的细节进行概括与分析,得出强化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规范并熟练基础操作是培训的基础,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及掌握诊疗原则是重点,团队合作以及师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是必备条件。通过参加临床技能大赛,强化了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规范了技能操作培训体系,为今后的医学生临床实训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 标签: 临床技能大赛 临床教学 培训总结
  • 简介:摘要目的调研大学生在遭遇负性生活事件时所使用的情绪调节认知策略特征。方法以472名"00后"大学生及343名非"00后"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运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面对消极事件时,"00后"大学生比非"00后"大学生更多采用积极重新关注、换角度思考、自我责难、沉思、灾难化、责难他人的策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策略的运用上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更多使用责难他人、灾难化的策略,女生比男生更多使用积极重评策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情绪调节认知策略的使用上,"00后"大学生与非"00后"大学生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以依据其年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 标签: 情绪调节 认知策略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当前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通识教育阶段大学英语课程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现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通过问卷分析及访谈的方式对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从事八年制双语课程教学教师、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从事八年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教师及部分教务管理教师进行调研,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探索改进措施。结果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重视程度较高,但任课教师反映学生的参与度较低。整体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效率较低,亟待改进。结论八年制大学英语课程实施效率不理想,原因来自教师、学生双方,需从两方面进行改进。

  • 标签: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大学英语 存在问题 解决方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重症医学在学科规模和学科建设上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作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在致力于打造规范化同质化重症医学诊疗体系的同时,需构建和完善重症医学"预警—救治—长期预后"的大学科体系,以推进和完善重症医学的学科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健康。

  • 标签: 重症医学 预警 救治 预后 学科建设 学科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高海拔缺氧对冲突抑制功能加工进程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对比高海拔组(首次进入3 650米高海拔地区且居住满两年的20名大学生)与低海拔组(从未去过高海拔地区的20名大学生)的基本生理指标以及Stroop 2-1反应映射任务中行为数据和脑电数据的差异。结果高海拔组脉率[(82.0±9.7)次/min]显著高与低海拔组[(74.0±11.3)次/min],血氧饱和度显著低于低海拔组[(90.7±2.8)%, (97.4±1.1)%],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应时由长到短依次为反应不一致条件>刺激不一致条件>一致条件[分别为(803.88±73.21)ms,(753.76±72.96)ms, (707.91±70.33)ms];正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刺激不一致条件>一致条件>反应不一致条件[分别为(96.35±2.91)%,(95.90±2.83)%,(91.55±5.22)%];反应冲突效应大于刺激冲突效应[(49.76±33.90),(23.60±30.20)],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低海拔组相比,高海拔组刺激不一致条件下反应时更长[(730.43±60.50)ms,(777.09±78.23)ms]、P2波幅更大[(3.21±0.62)μV, (6.18±0.62)μV]、N450波幅更大[(5.91±1.48)μV,(1.39±1.48)μV],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海拔组P4电极N450波幅大于P3电极[(2.26±1.34)μV,(0.62±1.43)μ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高海拔缺氧影响早期刺激感知加工和任务提取,也影响晚期刺激冲突和反应冲突监测,高海拔组需通过右侧顶叶代偿完成刺激和反应冲突监测。

  • 标签: 高海拔缺氧 冲突抑制 Stroop效应 事件相关电位
  • 简介:摘要我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开设时间短,办学依托模式在各高校间存在较大差异。基于大学附属医院建设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模式中,存在课程体系逻辑不合理、教研机构设置不健全、学生创新研究引导不足等问题。在此,探讨缓解上述不利教育教学因素的方案,旨在进一步完善高校附属医院主导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以期输出更优质的专业所需人才。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 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创新
  • 简介:摘要通过对首届全国大学生公共卫生实践技能大赛的试题难度、区分度以及比赛成绩等数据分析,揭示本次大赛的试题及比赛成绩概况,探讨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依托公共卫生实践技能大赛,促进教学改革与岗位胜任力人才培养。

  • 标签: 公共卫生 技能大赛 预防医学 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将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国民健康素养作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第一路径。大学生是传播健康理念、引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人群,"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大学生、教师和高校对大学生健康均负有责任。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的必要性和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面临的挑战,提出生命与安全教育行动、健康水平提升行动、中医养生保健行动、科学知识普及行动等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

  • 标签: 健康中国 高校 大学生 健康教育 行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为翻转课堂在高校的推广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采用结构式定量调查问卷调查了重庆医科大学876名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其对翻转课堂的认知和接受度,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大学生对翻转课堂接受度的影响因素。结果77.9%的学生不了解翻转课堂;32.3%的学生对翻转课堂接受度高,62.0%接受度中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动机越强,对翻转课堂的了解程度越高;以及参与过翻转课堂的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接受度就越高。结论大学生对翻转课堂有一定的接受度。在教育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传播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积极尝试翻转课堂教学。

  • 标签: 大学生 翻转课堂 接受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念训练对大学生情绪调节和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招募某高校大学生81人,随机分为正念训练组与对照组,其中74人完成研究(正念训练组36人,对照组38人)。正念训练组参加8周正念训练,在此期间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干预前、干预后第4周和第8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五因素正念度量表测量正念水平,简明心境量表测量情绪,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测量心理弹性。结果两组干预前后在五因素正念总分、观察、觉知地行动、不判断、心理弹性总分、目标专注、人际协助,以及心境状态量表中的疲劳因子交互效应显著(均P<0.05)。正念训练组的正念水平、心境状态和心理弹性得分干预前后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正念总分在干预4周后较基线明显提高[(114.92±11.70)分,(110.36±11.24)分,P<0.05],而观察[(26.19±5.21)分,(24.00±5.34)分]、描述[(23.36±4.82)分,(21.19±4.76)分]、不判断[(23.75±4.20)分,(22.06±4.99)分]、不反应[(19.72±3.16)分,(18.58±3.61)分]则在干预8周后较基线明显提高(均P<0.05);心境量表中,疲劳、抑郁-沮丧、慌乱、活力四个维度和情绪纷乱总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干预8周后,疲劳[(12.31±4.08)分,(13.39±5.12)分]、慌乱[(12.08±3.57)分,(13.67±4.35)分]和情绪纷乱总分[(132.94±17.71)分,(145.75±22.68)分]较基线明显降低(均P<0.05),活力分数明显增高[(18.31±4.61)分,(15.39±4.99)分,P<0.01];心理韧性量表中,训练组的总分、目标专注、人际协助、情绪控制分数干预后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正念训练能提高大学生的正念水平和心理弹性,改善其疲劳、抑郁、慌乱等负面情绪,提高活力等积极情绪。

  • 标签: 正念训练 情绪 正念水平 心理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学生高度近视眼豹纹状眼底患病情况,初步分析其与眼部生物学参数的关系。方法横断面临床研究。2018年10~12月随机抽取在校大学生高度近视者161名20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9名,女性112名;平均年龄(19.73±1.12)岁;平均等效球镜度数(SER)(-7.39±1.12)D。受检眼均行电脑验光、免散瞳眼底照相、OCT、OCT血管成像(OCTA)检查以及眼轴长度(AL)测量。根据眼底大血管暴露程度,将受检眼分为无豹纹状眼底(0级)、轻度豹纹状眼底(1级)、中度豹纹状眼底(2级)和重度豹纹状眼底(3级)。采用扫频光源OCT测量眼底后极部视网膜、脉络膜厚度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SCP)血流密度。根据ETDRS分区将黄斑中心凹6 mm范围内脉络膜划分为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的3个同心圆,分别是直径为1 mm的中心区,1 ~3 mm的内环区,3~6 mm的外环区,共9个区。内环、外环4区分别为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观察不同区域脉络膜、视网膜厚度分布特点及SCP血流密度。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法分析豹纹状眼底程度与眼部生物学参数的关系。结果202只眼中,豹纹状眼底0级37只眼(18.32%,37/202);1~3级165只眼(81.68%,165/202 ),其中1级、2级、3级者分别为125 (61.88%,125/202)、28 (13.86%,28/202)、12 (5.94%,12/202)只眼。视网膜厚度,水平、垂直方向均由鼻侧至中心区先升高后降低,于中心区最低,其后升高再降低;颞侧整体厚度略低于鼻侧,下方整体厚度略低于上方。脉络膜厚度,水平方向由鼻侧至颞侧逐渐增厚;垂直方向由上方至中心区逐渐降低,其后升高再降低。水平、垂直方向中心区SCP血流密度均较其他区域低。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豹纹状眼底分级与AL (β=0.291 ,OR=1.338,95%CI 1.064~1.682,P=0.013)、黄斑中心区SCP血流密度(β=0.080,OR=1.084,95%CI 1.006~1.167,P=0.034)、脉络膜厚度(β=-0.033,OR=0.968,95%CI 0.960~0.975,P<0.001 )均相关。结论大学生高度近视眼豹纹状眼底改变发生率较高;豹纹状眼底程度加深与脉络膜厚度变薄、AL增长和更大的黄斑SCP血流密度相关。

  • 标签: 近视 眼底 黄斑 局部血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前不同阶段性虐待经历与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关联。方法于2018年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合肥市4所高校抽取4 03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问卷收集人口学特征、大学前不同阶段性虐待经历、成人依恋等信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大学前不同阶段、不同类型性虐待经历与成人依恋的关联性。结果研究对象大学前性虐待的总报告率为14.1%(569例),非接触性、接触性性虐待报告率分别为12.7%(512例)、5.4%(219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大学前总体性虐待经历与安全型依恋得分[β(95%CI)=-0.205(-0.292,-0.117)]呈负相关,与焦虑型[β(95%CI)=0.211(0.110,0.310)]和回避型依恋[β(95%CI)=0.117(0.020,0.216)]得分呈正相关。大学前非接触性性虐待的发生阶段数与安全型依恋[β(95%CI)=-0.106(-0.171,-0.041)]得分呈负相关,与焦虑型依恋得分[β(95%CI)=0.158(0.084,0.231)]和回避型依恋[β(95%CI)=0.080(0.008,0.152)]得分呈正相关。高中阶段的非接触[β(95%CI)=0.427(0.018,0.775)]和接触性虐待[β(95%CI)=0.468(0.251,0.687)]经历均与焦虑型依恋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大学前不同阶段、不同类型性虐待经历均与大学生成人依恋有关联。

  • 标签: 客体依恋 横断面研究 施虐狂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年大学生高尿酸血症与肥胖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及2019年南京大学新生入校体检者19 673人,根据体重指数分为低体重组、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清晨空腹抽血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尿酸、尿素氮、肌酐。比较不同组别血尿酸和代谢指标的差异。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及logistic回归分析体重指数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结果青年大学生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32.35%,其中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患病率(57.30%对6.51%, P<0.01)。随着体重指数的增高,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显著升高(P趋势<0.01);且男、女性的血尿酸亦显著递增(P趋势<0.01)。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血尿酸与体重指数独立正相关(P<0.01)。将体重指数正常组中高尿酸血症人群作为参照组,校正性别、年龄、ALT、血尿素氮、血肌酐、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后,超重组和肥胖组的OR分别为2.30(95%CI 1.99~2.66)、4.35(95%CI 3.22~5.89),低体重组为0.70(95%CI 0.60~0.82)。结论青年学生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肥胖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肥胖 体重指数 高尿酸血症 患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情绪效价对早期生活应激和非早期生活应激大学生风险决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筛选出早期生活应激被试(早期生活应激组,n=30)和非早期生活应激被试(非早期生活应激组,n=30),比较两组在不同效价的情绪状态(积极、消极、中性)下爱荷华博弈任务中的决策表现。用SPSS 23.0软件对各条件下的两组被试决策表现进行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及随后的Sidak或Dunnett T3事后检验。结果(1)早期生活应激的组别主效应显著[F(1,58)=4.35,P=0.04,偏η2=0.07],早期生活应激组比非早期生活应激组更倾向于风险规避[(27.20±6.95)次,(23.53±9.18)次];(2)情绪效价的主效应显著[F(2,116)=3.45,P=0.04,偏η2=0.06)],两组被试在消极情绪下产生了比积极情绪下更强烈的风险偏好[(26.38±9.09)次,(23.88±7.58)次]; (3)早期生活应激与情绪效价的交互作用显著[F(2,116)=0.72,P=0.49,偏η2=0.01],情绪对早期生活应激组和非早期生活应激组的影响趋势和程度基本一致。结论早期生活应激和情绪效价均会对个体的风险决策产生影响,情绪效价对决策的影响并不会随着早期生活应激的有无而变化。

  • 标签: 早期生活应激 情绪效价 风险决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介绍了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妇产科亚专科培训情况;其中详细阐述生殖内分泌与不孕症(REI)亚专科、妇科肿瘤亚专科、母胎综合医学亚专科和妇科泌尿与盆底重建亚专科的招生范围、专科培训技术要求和科研要求。其妇产科亚专科培养体系及对医师的具体培养方向对我国妇产科专科医师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 妇产科 亚专科培训
  • 作者: 傅宇晞 马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08
  • 出处:《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广州 510631;华南师范大学睡眠研究中心,广州 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广州 510631;华南师范大学睡眠研究中心,广州 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州 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心理健康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31;华南师范大学脑认知与教育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3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36 h急性完全睡眠剥夺和昼夜节律对大学生抑制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对33名大学生进行2(睡眠条件:急性睡眠剥夺,正常睡眠)×4(昼夜节律:13∶00,15∶00,17∶00,19∶00)的双因素试验,采用Go/No-go任务对抑制控制能力进行测量,并要求个体对主观困倦疲劳水平进行评分报告。运用R 3.6.2及Jamovi 1.2.2进行描述性统计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击中率在睡眠条件与昼夜节律的交互作用显著(F(2.54,81.22)=4.41,P<0.01)。简单效应分析发现,睡眠剥夺条件下,17∶00的击中率(0.92±0.07)高于13∶00(0.84±0.11)和15∶00(0.88±0.1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睡眠条件下的辨别力指数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27.55,均P<0.01],睡眠剥夺条件(2.36±0.82)均低于正常睡眠条件(2.98±0.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剥夺条件下的击中反应时,虚报反应时,主观困倦水平和疲劳水平[(430.11±60.72)ms,(429.27±126.23)ms,(6.67±1.37)分,(5.30±1.75)分]均大于正常睡眠条件[(386.56±48.89)ms,(361.64±60.85)ms,(5.39±1.19)分,(3.31±1.4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2)=62.52,31.17,45.74,68.97,均P<0.01)。昼夜节律条件下的击中反应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6)=3.66,P<0.05]。击中反应时在13∶00[(416.75±60.21)ms]高于19∶00[(399.25±59.01)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体的抑制控制能力及主观报告得分在睡眠剥夺后明显降低,并且部分抑制控制能力受到昼夜节律的调控。

  • 标签: 睡眠剥夺 昼夜节律 抑制控制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强迫倾向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999名大学生进行帕多瓦量表中文修订版(Padua inventory,PI)、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和应付方式问卷(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CSQ)测查后,使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采用Mplus 7.4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建模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大学生成熟应对方式得分为(15.32±4.19)分、不成熟应对方式得分为(12.85±5.33)分、合理化得分为(4.51±1.91)分、强迫倾向得分为(30.91±17.46)分、心理弹性得分为(53.27±12.88)分。相关分析表明强迫倾向与成熟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呈显著负相关(r=-0.21,-0.21;均P<0.01),强迫倾向与不成熟应对方式、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r=0.49,0.29;均P<0.01)。心理弹性在成熟应对方式与强迫倾向间起完全中介作用(-0.060,95%CI:-0.117~-0.005);在不成熟应对方式与强迫倾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0.011,95%CI:0.001~0.027)。结论成熟应对方式通过心理弹性负向预测强迫倾向,不成熟应对方式通过心理弹性正向预测强迫倾向。

  • 标签: 心理弹性 应对方式 强迫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