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1 个结果
  • 简介:海德格尔关于being讨论.是从自古希腊以来哲学家们关于这个概念看法出发。这些讨论既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相关论述.也有助于我们把握being这个概念意义和历史。但是,由于中译文把它翻译为“存在”,结果使我们字面上就有许多无法理解地方。经过把它修正为“是”.则可以消除这些问题。翻译问题,归根结底是理解问题。与being相关,对照两种不同理解,我们可以获得对海德格尔思想一些新认识。以此为例,我们可以认识到:应该把being翻译为“是”,而不应该翻译为“存在”;“是”翻译和理解,可能会与逻辑相关.却不一定就是逻辑理解;关于“是”理解和认识,尽管可能会与逻辑相关,却主要而且首先是从语言方面得到,即从being这个词日常用法和通常使用方式得到

  • 标签: 系词 存在
  • 简介:邬焜教授对于信息科学和哲学及其与一般哲学关系重要贡献,刚开始为国外学者所认识。邬焜研究与一种非标准、非真值函项逻辑,即现实逻辑,相互支撑。这一逻辑乃是对法籍罗马尼亚人斯特凡纳·卢普斯科开拓性工作发展。基于邬焜理论和这种逻辑,许多批评性术语和概念将因其对科学哲学特定影响而获得重新规定。因此,不妨将这种结合理论作为关于一种演化信息社会规范伦理学之发展必要因素。更多还原

  • 标签: 信息时代 哲学精神 邬焜
  • 简介:在当代英美道德哲学领域,"友谊"是各大流派哲学家都关注问题。当代学界普遍认同真正友谊是以对方自身为目的,因对方自身之故爱对方。既然友谊本质是利他,人为何要在他人而非自己身上投入呢?这一问题在当代英美哲学界被表达为友谊"正当性"问题。当代主流学界试图以"价值"回应该问题,但是却陷入无法自圆其说悖论当中,价值论根本问题在于其哲学预设本身。以托马斯·阿奎那友谊理论为依据,托马斯主义以友谊活动本身道德性为友谊正名,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比"价值论"更有说服力。由此,在当下重温阿奎那友谊理论,对当代学界探讨友谊"正当性"具有不容忽视意义。

  • 标签: 友谊 正当性 价值论 阿奎那 托马斯主义
  • 简介:美国哲学家德雷福斯对人工智能批判是现象学和技术哲学经典案例。他所动用现象学资源包括胡塞尔意向性和"生活世界"、海德格尔"在世"、梅洛—庞蒂知觉和身体理论。从斯洛文尼亚哲学家齐泽克视角来看,德雷福斯"海德格尔式认知主义"是典型对现象学"美国式挪用",而他将哲学化约为科学造成了哲学与科学"短路",从而错失了现象学(或哲学)超越论维度。

  • 标签: 德雷福斯 齐泽克 人工智能 现象学
  • 简介:自奥义书时期之后,吠檀多哲学到了乔荼波陀和商羯罗那里发展至高峰。但真正把吠檀多哲学传播到西方世界,当首推19世纪圣人维韦卡南达。吠檀多哲学与一切伟大哲学一样,都需要追问存在,需要回答宇宙与自然本源以及意义问题。考察维韦卡南达哲学宇宙论,可以构成诠释吠檀多哲学“摩耶”理论一条途径。

  • 标签: 吠檀多 宇宙 摩耶 瑜伽
  • 简介:以往的人机关系大体上可以分为奴役论或者工具论两大类。然而这两种典型观点对于解释人与计算机关系而言都是乏力且苍白。要解读现代意义下的人与计算机关系,其关键在于理解软件概念,厘清软件本质。从动态信息观视角下,软件本质是人机交互界面,正是通过这个交互界面,使得计算机更加智能,使得计算机与人类关系更加亲密,同时也促使计算机更深地渗透进人类存在,改变人类认知、思考和追求方式。通过将软件定义为人机交互界面,我们将重新认识人机关系,计算机通过软件携带了人类意图与智能属性,人与计算机之间转导所形成的人机关系会产生出未来人类栖息信息圈。人机关系更接近于人际关系,人与计算机将平等地栖居于信息圈,人与计算机彼此交互配合,共同奏响人类文明交响曲。

  • 标签: 信息 软件 交互界面 人机关系
  • 简介:学术界在阐释老子自然观念时出现了同义反复和循环定义等逻辑问题.这源于对自然意蕴缺乏深入地批判和反思.只是把自然当作形容词或抽象名词去分析。《道德经》自然是一个发展变化概念,自然起点和归宿都是人及其社会.因此自然是一个富含人文性概念。主要体现在:自然在其历史起点上是人类早期文明所形成无为生活状态描绘,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来“道”,成为万物本源以及万物按照无为原则生存与运行规律。如果把“道”作为真理的话,自然则是指引“道”生成、运行、发展绝对真理。作为绝对真理自然在其外化和现“象”过程,发生了变化:在伦理阶段,它保持着素朴本体世界真理本性.指引着价值世界和生活世界运行,使人类社会成为一个共同体;自然在教化阶段.本体世界“道”异化为“德”与“不德”,失去了最高指引功能,导致价值世界失去规范和生活世界失去秩序;自然在道德阶段,本体世界回复其至善指引作用、引导价值世界和生活世界向“玄德”乃至向自然之道回归、最终这到“道”、“德”与自然和谐。

  • 标签: 自然 现“象”
  • 简介:信息基本特点是必须依赖于载体而存在,这种依赖性在本体论意义上是随附于载体上,其基本理由有三点:第一,两个物理载体属性如果存在着物理意义上不可分辨性,那么载体之上随附信息也是不可分辨;第二,信息与载体之间具有典型不对称性;第三,从不可分辨性和不对称性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到信息具有多重实现现象。信息随附性特征哲学意义在于揭示了,信息在本体论意义上是一种随附性存在,在认识论意义上它是随附于科学。

  • 标签: 信息 随附性 载体 信息哲学
  • 简介:研究哲学话语变化,是考察哲学历史发展另一个思路。从古代到现代,哲学话语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时代:人类早期哲学话语是“儿童话语”,以“儿童话语”为主流时代是哲学“童话”时代;随后出现是“神秘话语”,以“神秘话语”为主流时代是哲学“神话”时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哲学话语是“人文话语”,这一时代可以称为哲学“人文”时代;从近代哲学开始,“权力话语”泛滥,哲学力图载判和主宰人们精神生活,这一时期是哲学“官话”时代。哲学话语流变,即是人类生活发展变化反映,也是哲学语言游戏规则变化见证。今天人们说“哲学危机”,不是整个哲学危机,而是“官话哲学”危机。未来哲学话语当以“生活话语”或“实践话语”为主流,是“实话”哲学时代。

  • 标签: 哲学话语 儿童话语 神秘话语 人文话语 权利话语 历史演变
  • 简介:尼尔斯·玻尔语言观是他整个哲学基础。而且,从1927年以来基本上没有发生大变化。尽管他并没有对这个专题进行过专门阐述,我还是能够从他许多文章与手稿中找到他对语言问题阐述。玻尔认为,所有的量子力学实验都必定借助于由日常语言表达经典物理学概念来描述,这些描述是互补。经典物理学概念是对日常语言提炼,它们都是无歧义。从认识论观点来看,无歧义两个必要条件是:我们能明确地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划出分界线和我们必须遵守二值逻辑规则。无歧义描述条件是无法替代。玻尔语言观与他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等观点是一致

  • 标签: 尼尔斯·玻尔 量子力学 日常语言 无歧义
  • 简介:法美之间可以说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情结。从15世纪开始,欧洲列强,尤其是英法对美洲大陆所进行大规模殖民为这种情结播下了种子。法美之间关系并非像人们想象那样浪漫,它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是彼此政治经济利益斗争一盘棋。两国关系经历过很多次危机,但从来没有彻底破裂过。众所周知,美国独立战争敌人是英国,而英国也正是当时法国敌人,所以后者选择支持美国。

  • 标签: 当代法国哲学 政治经济利益 拉法耶特 欧洲列强 美洲大陆 剪不断、理还乱
  • 简介:在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整个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个“实践时代”,“无用之学“哲学一时陷入了危机。哲学要走出困境,除了需要相应社会、经济基础之外,还需要哲学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试”和创造,以适应时代,为形成中华民族“核心理念”,迎接“理论时代”到来而做好自身准备。

  • 标签: 社会转型时期 哲学 经济 时代感 个性化 创造性
  • 简介:通过对康德自由理论“拆解”,海德格尔在《论人类自由本质》这一1930年讲稿呈现了作为人类本质原初自由概念.在对康德实践自由概念彻底化和深入化,海德格尔把人类自由理解为自身约束,这同时意味着进入规范空间,并让存在者以诸多样式显现.由此,海德格尔也得以确立起人类存在“伟大”有限性样式,并在不完满者和绝对主体之间为人类寻得其位置.

  • 标签: 海德格尔 自由 有限性 康德 自身约束
  • 简介:迅猛发展了半个多世纪科学哲学研究进路.经过科学哲学自身发展逻辑内在演变,经过科学的人文社会学研究进路外在冲击,目前正处于转型之中。转型科学哲学一方面揭示了标准科学哲学研究进路局限性,另一方面正在以一种开放兼收并蓄态度探索新研究进路。

  • 标签: 科学结构 科学哲学 集合论 变性 表征 哲学研究
  • 简介:近代以来,中国哲学对于世界空间范围认知一直是在扩展。起初多以中国为世界,后来多以亚洲为世界,现在则以全球为世界。在一个全球化时代里,无论我们愿不愿意,一个人独善其身基无可能,一个民族—国家闭关锁国亦无可能,我们需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大世界中去思考问题。

  • 标签: 世界哲学 中国哲学 哲学视野 吴根友 意识 全球化时代
  • 简介:邬妮教授对于信息科学和哲学及其与一般哲学关系重要贡献,刚开始为国外学者所认识。邬炕研究与一种非标准、非真值函项逻辑,即现实逻辑,相互支撑。这一逻辑乃是对法籍罗马尼亚人斯特凡纳·卢普斯科开拓性工作发展。基于邬妮理论和这种逻辑,许多批评性术语和概念将因其对科学哲学特定影响而获得重新规定。因此,不妨将这种结合理论作为关于一种演化信息社会规范伦理学之发展必要因素。

  • 标签: 信息时代 哲学精神 邬妮
  • 简介:莱纳·弗斯特(RainerForst)是新一代批判理论代表人物。他政治哲学从分析英美主流理论开始,指出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间争论是因为正义情境上不同倾向,并力图把普遍主义与情境主义结合起来。莱纳·弗斯特所提出证成原则不仅是在阐述一种既符合普遍道德又满足特殊情境规范性原则,而且也是在提出一种新关于权力正义观,一种在规范性原则基础上进行批判新理论。

  • 标签: 批判理论 正义 批判 莱纳·弗斯特
  • 简介:世界若欲顺利迈向未来。我们需要有提升到更高境界的人性。这并不是过去人们所认为“成年”而已。笔者先前曾就中美教育所共同面对一个挑战与一些华人学者进行过交谈:那就是现代性并不能培育出成熟心性。④因为教育改革对于全球未来发展极为重要,笔者在本篇论文中,试图在那些交流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美中未来教育改革对话方向。笔者将提出三项基本主张,然后据此提供建议以为响应。

  • 标签: 博雅教育 对话 中美 心性 成熟 培养
  • 简介:知识论首先关注是知识定义。但“知识就是被辩护真信念”这个经典定义却遭到了“盖梯尔问题”打击。普兰丁格致力于知识论大厦推倒重建,建立起了以“保证”为核心知识论体系,他认为这有助于解决“盖梯尔问题”。他思想有一定启发,但也存在其偏颇之处。

  • 标签: 普兰丁格 保证 盖梯尔问题 知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