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60 个结果
  • 简介:内蒙古牧区黑白灾气候特点分析邸瑞奇,樊建平(内蒙古气候中心)引言黑白灾是我区牧区冬季发生最频繁的气象灾害。本文选取18个牧区代表站,从建站—1995年的资料,对黑白灾进行标准划分,揭示其地域、时空分布规律并提出预防措施。1黑白灾标准考虑到我区天然草场...

  • 标签: 内蒙古 雪灾 黑灾 白灾 畜牧业 空间分布
  • 简介:利用浙江省60多个站点资料,对全省2003年夏季高温干旱气候特征进行分析,从气候角度评估高温干旱的严重程度及历史地位,分析认为浙江省2003年夏季高温为近50年罕见,尤其东部地区,是时间尺度达百年的极端事件,2003年夏季干旱则是近50年比较严重的年份之一。本文还对造成其异常的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 标签: 高温干旱 气候异常 气候事件 浙江
  • 简介:采用1951-2003年26个气象台站的夏季气温资料对我国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多年来我国东北地区夏季气温主要经历了冷期、相对正常期和暖期3个阶段,夏季升温趋势达到0.15℃/10a。远超过全球、北半球、东北亚夏季的增暖程度。其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一方面表现在夏季变暖、平均气温升高;另一方面表现在夏季气温变率加大;第三。气候变暖使东北夏季低温冷害明显减少、异常高温气候明显增多,但在变暖形势下局部发生低温冷害的现象仍然存在。

  • 标签: 东北地区 夏季气温 气候变暖 低温冷害
  • 简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对预报服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除了要求能做准短期预报外,还希望能准确、及时地提供重大灾害性天气的短时预报。如水利建筑等部门在汛期连续暴雨和特大暴雨的情况下,为了保水库、大坝的安全和充分蓄水发电,常面临放不放水和什么时候放水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强降水的时空分布问题。本文通过暴雨(雪)的气候分析了解其逐时变化特点。为暴雨(雪)的短时预报服务提供气候依据。

  • 标签: 暴雨日 短时预报 特大暴雨 预报服务 重大灾害性天气 短期预报
  • 简介:1引言从自记纸上挑取气压和湿度的极值是地面观测员每天必做的工作,挑极值时常会出现极值与定时尤其是昨日20时定时记录矛盾的情况,此时如何处理才能正确体现资料的准确性,就要靠观测员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来分析和判断,现选取二个有矛盾的记录予以分析判别,供广大观测员参考。

  • 标签: 极值 定时 观测员 工作经验 专业知识 自记纸
  • 简介:旱涝发生频率高,涉及范围广、影响季节长,受灾程度重,是福建省的主要自然灾害。龙岩市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旱涝灾害发生,因灾造成的损失难以计数。仅1996年“8.8”洪灾,直接经济损失就达28亿元;1962年秋至1963年春的严重干旱,全市受灾面积达89万亩,其中34万亩无法插秧,损失粮食795万公斤。

  • 标签: 旱涝灾害 防御对策 灾害特征 直接经济损失 闽西 发生频率
  • 简介:用天气学和统计方法对9806号台风路径近海西折进行了分析,并同7708号台风等历史个例对比,得出西风带调整、东环副高加强、低层东北气流的盛行和其他台风的活动是9806号台风近海西折的主要原因,也是台风西折后持续朝偏西方向移动的原因,这些工作为以后预报类似台风拓宽了思路。

  • 标签: 台风路径 海西 天气学 西风带 副高 预报
  • 简介:我来呼盟气象局预报科工作已近3年,刚来时就有老预报员对我说:“咱盟的降水非常有特点,总是在低涡的顶部偏东气流中,称之为回流天气。”这句话对我印象非常深刻。我经过3年的实际工作总结的确如此,70%的降水发生在低涡系统中,而且维持时间较长,一般1~5天,...

  • 标签: 降水 低涡 回流天气 夏季 地形
  • 简介:本文分析了青海省气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贯彻《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就青海省气象继续教育现状、制度建设、管理模式、实现的方式等做了有益的探讨。

  • 标签: 气象继续教育 发展对策 继续教育 青海省 气象 专业技术人员
  • 简介:从原理和实测记录两方面,对比分析了EN型与EL型风仪的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

  • 标签: EN型 测风 发电机 输出电压
  • 简介:运用诊断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台风"蒲公英"结构、强度的演变分析,得到可以用高低空的风切,辐散、辐合场的配制来进行判断,热带气旋是否会发展;不同下垫面对热带气旋的影响是否会显著的,特别是长时间的影响;在海上资料比较缺少时,我们可以用综合方法进行分析.

  • 标签: 蒲公英 登陆 减弱 变性 分析 蒲公英
  • 简介:对1977-1992年1,4,7,10月沈阳第一和第二对流层顶月平均高度和温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沈阳是以第一对流层顶为主的地区,第二对流层预只有夏季发生频率较高;第一对流层顶的高度、温度以及出现频率都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高度在1月最低,7月最高;温度在3月最低,8月最高。第二对流层顶高度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冬春季高、夏秋季低。温度表现为冬季高,夏季低。第一对流层顶在各个月份温度都随高度增高而降低,降幅1月最小,7月最大,4月和10月居中。第二对流层顶温度随高度变化只在7月显著递减;第一对流层顶高度在10月显著降低,降幅为453m/10a,其他月份变化趋势不明显。第一对流层顶在7月显著降温,降幅为1.8℃/10a,10月增温显著,升幅为2.0℃/10a。第二对流层顶高度在不同月份都表现出弱升高趋势,但不显著。1月和10月的降温和升温显著,降幅和升幅分别为1.7℃/10a和1.2℃/10a。

  • 标签: 对流层顶 高度 温度 气候特征
  • 简介:本文利用1982-1993年6月份赣南17个县(市)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强对流天气的发生规律及天气形势特征,为准确预报强对流的发生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预报模型。

  • 标签: 强对流 天气分型 预报
  • 简介:一、引言病菌传播距离的预测是病害中、短期预测的要求内容之一,它有助于田间防治策略的拟定,是防封消灭发病中心,进行隔离保护措施的客观依据,传播距离和病害空间分布动态又是进行病害流行电算模拟所必需的知识。从农业气象角度出发,近年来,我国研究了害虫的发生期,发生量,分布区及危害程度的预报,其中对稻飞虱,粘虫等迁移和

  • 标签: 理论分析 短期预测 有效传输 病害流行 病菌传播 发病中心
  • 简介:本文利用西北地区(新疆除外)的西安、银川、兰州、西宁四站的21O年旱涝等级资料进行了相关性、周期性、突变性和阶段性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重点进行了突变性的分析,并发现旱涝气候突变可能与东亚夏季风的变化有关,但其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西北地区 旱涝 突变性
  • 简介:本文利用青海省7个探空站1970—2001年高空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各站各类对流层顶的时空分布、季节变化和趋势等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对流层顶的分布特征及其高度、温度变化的基本事实和规律。结果表明:由于不同类型对流层顶在各站的位置随着季节有明显的南北进退,因此,出现频率各异;两类对流层顶的高度不仅有明显的差异,而且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极地类对流层顶高度在春季最高,夏季最低,而热带类对流层顶高度在夏季最高,秋季最低;最高对流层顶与低温相对应,最低对流层顶与高温相对应;热带类对流层顶年平均高度变化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温度变化呈下降趋势。

  • 标签: 对流层顶 统计学 时空分布 气象资料
  • 简介:本文对在无专业仪器条件下如何判明干扰性质,查清干扰来源作了介绍;干扰强度估算和载波频带分析是正确决策的基础,本文介绍了计算分析方法。

  • 标签: HRPT系统 电磁 干扰 判断
  • 简介:金湖是福建省目前最大的人工湖,因兴建池潭水电站于1980年3月在金溪上游建拦河坝蓄水发电而成。金湖全长60公里,面积5.4万多亩,库容8.7亿多立方米,金湖年平均水位266.47米,其中1月平均水位262.0米,7月平均水位272.40米。金湖形成后,由于其面积广、库容大,对泰宁气候起到明显的调节作用。

  • 标签: 气候影响 金湖 月平均 蓄水发电 调节作用 人工湖
  • 简介:一、丰歉年的划分及代表点的选取(一)资料选用:本文取用1963~1988年全省及各地(市)晚稻单产和相应代表点的气象资料。(二)趋势产量分离:选用5年滑动平均方法模拟趋势产量。个别年份,通过调查分析,并参考10年调和权重方法的模拟结果,作适当调整。

  • 标签: 气候特征分析 代表点 浙北地区 气温日较差 平均雨量 雨日
  • 简介:三明各县(市)雨季降水常年平均为510~625mm,是全年降水的高峰期,占全年总雨量的35%左右。雨季降水预报服务是三明气象服务的重中之重。据此,本文通过对雨季降水的天气气候特征分析,揭示出对预报有应用价值的规律,为进一步建立雨季降水预报提供背景依据。

  • 标签: 气候特征分析 季降水 三明 预报服务 气象服务 降水预报